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_分节阅读_第126节
小说作者:辣椒终结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88 KB   上传时间:2022-04-27 20:01:18

  他走出房门,便能听到楼下大堂中传来一阵喧嚣。

  细听一阵,是一群考生在争论一道四书文的破题法。

  穆空青也不下楼,就在楼上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含含混混地听楼下考生争辩。

  明明他这几日也没说过话,但却总有一种他同人滔滔不绝聊了三天的疲惫感。

  这会儿的穆空青,是一句话都不想多说了。

  也是佩服楼下的那些学子们,这个时候还能有精力同人探讨考题。

  不一会儿,杨思典等人也陆续走出房门来透风。

  穆空青靠在窗边,冬日正午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生出几分惫懒之意,见了杨思典等人,穆空青也只是抬手招呼了一声。

  持续几日高频率地作文章,累的不止穆空青一人。

  别说是杨思典了,即便是平日里话多的赵仟,这会儿也是一副慵懒姿态,完全不欲开口多言。

  而张华阳此时更是不见人影,怕是还在家中睡着。

  三人在窗边坐了一会儿后,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了几句。

  也不谈考题,只说自个儿在考场中遇到的趣事,最后再玩笑般提上一句:“可千万莫要再来第二次了。”

  便各自散了回房。

  明日凌晨还要入贡院考第二场。

  无论此时困不困,为了明早的精力考虑,也都得逼着自己休息。

  穆空青等人走了,他们隔壁桌的两个清秀少年却开了口。

  “小姐……”青衫少年一开口,便是清脆的女生。

  秦以宁瞪了她一眼:“玉棋,你跟了我这些日子,怎的还是不长记性?”

  那被唤作玉棋的少女有些惊慌地低下头,小声道:“少爷,玉棋知道错了。”

  这丫头素来胆子小,平日里都是在家中伺候的,鲜少跟着秦以宁出门,所以秦以宁也不欲多为难她。

  秦以宁只点点头:“你想说什么?”

  玉棋犹豫了一会儿,又压了压声音:“少爷,您来这里做什么?”

  其实她更想问的,是她家小姐此行,是不是为了哪个年轻举子来的。

  毕竟方才坐在隔壁的那三人,各个都是年纪轻轻,生得也很周正。

  尤其是最先坐在窗边的那位,生了一副那样的好样貌,她家小姐可看了人家好一阵呢。

  说起来,小姐也确实早就到了待嫁的年纪。

  秦以宁回想起窗边的那面如冠玉的青年,微微有些出神。

  秦以宁摩挲着手中的茶杯,总觉得那人有些面熟。

  可这样的青年,她若是见过,不应该没有印象才是。

  不过,他身边那人秦以宁倒是有些印象。

  是她闺中密友的夫君,后头她那位友人产女设宴,秦以宁还见过杨思典几面。

  杨思典,江南,婚宴!

  几年前的记忆被唤醒,秦以宁不自觉地低声道了句:“是他。”

  玉棋见秦以宁念了句什么,她没听清,便唤了两句。

  秦以宁回神,蹙眉道:“我不过是今日得闲,四处逛逛罢了。”

  而另一边强迫自己闭目养神的穆空青,也当真就这么迷迷糊糊地又睡了过去。

  再睁眼,又到了迎着寒风去考场的日子。

  兴许是受了第一场考试时,那位现场熬煮汤药的考生的影响,这回穆空青一进考场,便能闻到一股药味儿飘在空中。

  好在外头的风不见小,那药味也盘桓不了多久,便一阵阵地被风吹散。

  穆空青隔壁那个腼腆的举子,今日也同样是哆哆嗦嗦地弄不开火折子。

  兴许是一回生二回熟,这回他没多挣扎,一见了穆空青,便磕磕绊绊地说明了求助之意。

  今日比前几日更冷,风也更大,木炭也更不经烧。

  穆空青是真的怕这人直接躺着出去,看他生火时加了好几块木炭,不由出言提醒了两句。

  那举子露出了穆空青熟悉的腼腆笑容,饱含感激地对穆空青道了谢,而后又手忙脚乱地从炭盆里将还没燃上的几块挑了出来。

  穆空青看他这样,总觉得自己生出了几分莫名的……慈爱之情?

  好在这第二场考试素来轻松,不少考生都能在第三日清晨便直接交卷,炭火用得快些也不是顶不住。

  穆空青本是想着,还是等到第三日午后,温度暖起来了再进行最后的誊抄。

  不想他还是低估了这几日的降温速度。

  尤其是这连续不断的大风,时不时便会灌到号房中来,木炭烧起来比平时快了不少。

  穆空青索性在第二日傍晚点了炭盆和蜡烛,边煮汤边誊抄,第三日清晨直接交卷回客栈。

  托他第三日交卷交得早的福,穆空青在考第三场前的作息总算是正常了些,不用再躺在床上硬熬了。

  只是这回穆空青走出客栈,却觉得面上有了点点凉意。

  穆空青抬头一看,下雪了。

  起初只是星星点点的雪花片,顺着微风在空中打着转。

  不过眨眼间的功夫,细细密密的雪花便从漆黑的夜空中纷撒而下。

  杨思典呼出一口热气,在深夜里凝成一阵白烟:“这雪若是连下三天还好,若是中途停了化了,便更麻烦了。”

  化雪时最冷,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穆空青拢拢衣裳,开了句玩笑:“下雪也好,至少这打窗风雪映空明,早晚能省下不少烛火。就是一根蜡烛燃了,也能取几刻暖呢。”

  几人原本生出的几分忧虑,也随着穆空青的这句笑言散了。

  第三场考试,是会试的重中之重,半点分不得心。

  五篇策论。

  若是会试的答卷呈至御前,那当今圣上最为看中的,想也知道不可能是四书五经。

  学来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帝王需要的,是可以辅佐他治理国家的臣子,而不是满口圣人言,提起实事时却只会道“谨守本心则天下太平”的人。

  穆空青活动好身体后放空思绪,揭开了这会试最后一场的考卷。

  只粗粗浏览过题目,穆空青的心中便升腾起了一股难以自抑的喜意。

  此次会试的出题可真是……瞌睡来了便送枕头!

第90章 一位会元

  早在会试开始之前, 穆空青便因辣椒提前传入一事而心惊。

  而这会试第一题考的,恰是海外贸易。

  先前曾提过,策论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论政, 二是献策。

  前者是已有政策, 只需要考生评论优劣, 做出改进。

  后者则是需要考生对某些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来。

  现在的这道出海策,便是最典型的献策题。

  这道题简单来说, 便是朝廷已知晓海外有番邦,近几年海外番邦之人也几次来到中原大地交易,问考生应当如何处置。

  这题出得模糊。

  一般来说,即便是献策题, 往往也会在题目上暗示一下答题立场。

  例如“如何管控”,或是“如何杜绝”这类。

  而非是这般,不给任何立场, 只问应当如何处置。

  这意味着什么, 穆空青非常清楚!

  会试如此出题,不管朝堂百官态度如何, 至少龙椅上的那位, 目前心中还没有拿定主意。

  穆空青摩挲了两下笔杆。

  要出这个头吗?

  以当今对会试的看重,会试的主考官只会由当今的心腹担任。

  可以说,会试主考官的态度,便是那位天子的态度。

  既然天子心中主意未定, 那么主考官在评卷时,自然也就不会有偏好。

  很大可能是将几篇可行的策论挑拣出来,送到天子面前。

  是的,穆空青可以肯定, 这篇策论在这整场会试评卷标准中,必定是占有最大比重的。

  只一个眨眼的功夫,穆空青的心中已经有了几版腹稿。

  即便穆空青能在最终的殿试中夺得一甲之位,那也不过是入翰林院,做个清贵小官罢了。

  六、七品的翰林官,又无甚家世背景,一辈子都未必能有第二次面圣的机会。

  大炎正当盛世,每三年一次春闱,每届都有三百进士入仕,官场的人才早已饱和。

  不趁着这个机会赌一把,难不成真要熬上几十年,眼睁睁看着历史重现吗?

  不,也未必是重现。

  大宋的延续,让历史上第二位出身草原的“上帝之鞭”挥鞭者失去了翱翔的机会。

  如今历史的进程较前世来说还要更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7页  当前第1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6/1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