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_分节阅读_第158节
小说作者:辣椒终结者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88 KB   上传时间:2022-04-27 20:01:18

  用边军、用各地援军的命,耗到西北大军抵达。

  又或者……根本耗不到。

  一寸长一寸强,火器的威力如何,没有人比凭借它们震慑周边诸国百余年的大炎更加清楚。

  而如今,穆空青说他拿出的东西,可以在短短几个时辰之内便凝实成块,可以代替糯米砂浆夯实城墙。

  若此物当真能成,那漠北大捷之日,恐怕就是穆空青平步青云之时。

  永兴帝按照穆空青所言,令人将那水泥粉搅拌成浆。

  随后,永兴帝便命人取来火器。

  叫穆空青意外的是,永兴帝手上的火/枪,并非是他先前在广粤见过的,大炎军中所用的火绳枪。

  从外形和永兴帝使用的姿势上来看,这更像是更加先进的燧发枪。

  穆空青心中不妙的预感愈盛。

  这个世界在热武器上的发展速度,比他预想中的还要快。

  北蛮,那个被大炎打到几十年不敢犯边的草原部族,到底得到了什么样的火器,能让永兴帝和几位内阁大臣如此忌惮?

  永兴帝让人将那两块水泥板立在了墙边。

  这两块水泥板不过半寸有余,并不算厚。

  可在燧发枪的子弹打到水泥板上时,却除了两道白痕外,没能留下任何痕迹。

  两个内侍将水泥板奉到了永兴帝面前。

  而跟在永兴帝身后的诸位大臣,也将那水泥板上的痕迹,看了个清清楚楚。

  穆空青清清楚楚地听见了,那近乎整齐划一的抽气声。

  穆空青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来到永兴帝面前,深深一拜:“陛下,微臣请命。”

第110章 一段路程

  穆空青主动请命, 欲要前往漠北。

  若说谁对此事最是讶异,那莫过于将穆空青带到永兴帝面前的文大人了。

  文大人是个纯粹的文官。

  在他看来,穆空青献上至宝, 已是大功。

  哪怕因着先前海贸一事, 穆空青的官职暂时不宜大动, 但那也只是暂时的事。

  待到两年之后吏部考评, 穆空青本人也在翰林院待够了三年,以穆空青的功绩, 说不准都能直接跨过四品的坎儿。

  而那漠北城是什么地方?

  说句朝不保夕都不为过。

  再说一个翰林掺和武事,于他日后的仕途也未必有益。

  文大人下意识便想劝劝。

  而永兴帝在听完穆空青的话之后,也同样拧起了眉头。

  他对穆空青这个有才能且知进退的年轻人亦是欣赏,先前予他户部兼任, 也是看好他日后或许可以入阁。

  可正如先前穆空青南下广粤之事一般,这水泥好用,但要解漠北之危, 总不能全部仰仗京城的水泥往漠北输送吧?

  无论是考虑到眼下的危机还是考虑到日后, 这水泥窑最好还是建在漠北城附近,甚至直接建在漠北城内也未尝不可。

  若是这样, 穆空青这个主事者能跟去, 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只是朝堂上文武两派分立,穆空青这一去,只怕日后难免遭些老家伙的闲话。

  好在穆空青也不是真的一心想着为大义舍前程,他见永兴帝犹豫, 便直言道:“不敢隐瞒陛下,微臣此行亦有私心。”

  永兴帝听了这话,倒是有些许松了口气。

  他道:“有何私心?”

  穆空青直言相告:“家姐于八日前启程前往漠北,若无意外, 此刻怕是已在漠北城内了。”

  这一趟穆空青是无论如何都要去的。

  不管是为了穆白芷和穆白芍,还是为了水泥工坊和北蛮手中的火器。

  与其在这会儿说得大义凛然,结果事后被人揭穿是他有私心,还不提前打好预防针。

  而穆空青的这番话,也意外地让永兴帝对他的观感更好了几分。

  京城到漠北可不算近,至少若是女儿家乘着马车出行,八天的时间未必足够。

  所以在永兴帝看来,穆空青说出这番话,大概率还是借口偏多。

  虽自称有私心,可终究还是为大义。

  既如此,永兴帝也刚好顺着台阶就下来了。

  只有文大人颇有些痛心疾首,同时心中也挺欣慰。

  重情好啊。

  重情的人才不会忘恩负义,不枉他提拔这小子啊。

  此时事多,永兴帝也不多耽搁。

  除却穆空青这个意外之喜,还有其他庞杂的事务需要处理。

  例如穆空青此行前往漠北建造水泥窑,说是他自家产业,但一应人手肯定是等不及穆空青自个儿调派了,只能由朝廷出人。

  再例如穆空青随援军一同北上,总得给他在军中安个名头,叫人可以在军营中行走,至少护人安全无虞。

  不过这些事情便暂时与穆空青无干了。

  他在出发前只有两件事。

  其一是吩咐手下的玻璃窑全部停工,日夜不歇生产水泥。

  其二,便是思考怎么同自己爹娘说这件事了。

  那日流星马入京可是在京城大街上一路飞驰而过的,不知多少京城百姓都知晓边境有了战事。

  虽说具体是哪边出了事的消息,应当还不会这么快就传入民间,但凡是家中有亲朋在边关的,此刻应当都在忐忑。

  流星马自京城大街上过时,穆老二和孙氏是亲眼见了的,也听旁人说了,有这样的人入京,那八成便是边关起了战事。

  他们原还抱着一线希望,想着那漠北城也安定多年了,怎么也不至于就这么倒霉,整好摊在穆白芍头上。

  可在昨夜下人来府中报信,说是穆空青散值后直接去了城外庄子上时,便叫他们俩的心高高提了起来。

  穆空青这一出城,可以说是直接将两人最后的那点儿希望,也给抬手做灰给扬了。

  因而今日穆空青说他兴许要随援军前往漠北时,穆老二和孙氏,也不算是全然没有个心理准备了。

  孙氏已经有些六神无主了,一时担心穆空青会有危险,一时又嘱咐穆空青要将他姐姐带回来,连自个儿都说不清自个儿究竟是希望他去,还是希望他能留在京城。

  穆老二更能看得开,他只道:“这事儿既然是上头叫咱空青去的,那便也由不得他不去。况且他也不是拿刀子上战场的,应当是无碍的。”

  穆空青闭嘴点头。

  这事儿还真不是上头叫他去的。

  倒是穆空柳对此并不忧心。

  穆空青虽说在会试之后便等同于从永嘉书院毕业了,可这强身健体的功夫,他却是只要一有空就会练上一练。

  而穆空柳住的那阁楼,恰好是能从窗口瞧她哥练剑的地方的。

  在已经学会偷摸藏话本的穆空柳眼中,她哥就同那话本中的武林高手没什么两样,此次前往边关,也是要去做那救国救民的大英雄的。

  若不是孙氏看得紧,穆空柳都恨不得找个海碗给她哥敬一碗酒。

  大英雄穆空青,最后是作为钱粮官随援军一起北上的。

  他本就是户部五品郎中,任个钱粮官的职也合情合理。

  考虑到他此行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在建造水泥窑上,永兴帝还给调了另一位钱粮官主事,穆空青负责从旁辅助。

  而这另一位钱粮官也不是旁人,正是穆空青的老熟人,谢青云谢大人。

  援军集结完毕时已是一月底。

  在这期间,有了朝廷光明正大调派来的人手物资,穆空青在津沽的水泥窑,也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建造了起来。

  临行时,除却京郊庄子上产出的那几车水泥粉外,津沽水泥窑的水泥也被拉出来了一批。

  津沽水泥窑建成也不过那么三两日,可拉出的水泥粉数量,甚至超过了京郊庄子近半月的产量。

  在经过朝堂诸公的仔细计算之后,穆空青得到的指示是,先在漠北城内建造水泥窑,但出于原料的考量,前期填补城墙的水泥,主要还是从津沽运去。

  这也就造成了直接驰援漠北城的人马进一步减少。

  因为这些火急火燎地从各地抽调出的驻军,还得分出来一部分,防止自漠北城南下的路线被北蛮切断。

  不过若是城墙可以得到及时修补,那么仰仗高墙固守城池的成功率,可比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去填补窟窿的成功率高得多。

  就在朝廷抽调粮草人马的这段日子里,永兴帝也令人在火器营里用水泥并石块建了墙,并用火/炮试验了它们的坚固程度。

  不说无坚不摧吧,至少比临时冻出来的冰墙靠谱太多。

  这一结果,也让钱大人和工部尚书二人,在批复建造水泥窑所需的银钱人手时,显得格外爽快。

  虽然这些都是要穆空青日后用水泥窑产出的水泥来抵债的。

  援军出城时正是卯月初一,这日是惊蛰,春雷乍动,天气回暖。

  穆空青带着一批粮草水泥,再加上大批匠人,随第一批援军先行一步。

  这一批说是援军,其实更多的,是护送物资补给。

  因着携带的物资过多,所以不得不先行一步,随行将士也多是步行,少有骑兵。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军也仅仅只用了七日,便赶到了漠北城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7页  当前第15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8/1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