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云路(科举)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成白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2-05-23 20:34:43

  沈苏听完就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理直气壮地道:“这样的人家,我还不稀罕嫁呢。”

  老太太见跟她说不通,不由得看向老爷子,老爷子看了眼小女儿,便说:“行,你不要,这件事就算了。”

  得了爹的话,沈苏这下满意了,把老太太怀里的侄儿拽了出来,“走,小姑姑带你洗漱去。”

  沈珏一脸无奈,只道:“小姑姑,我能自己洗漱。”

  奈何人小,反抗直接被镇压了,还是被沈苏提溜出去了。

  他们两个出去之后,老太太不满地看着老爷子,老爷子摆摆手,说:“将来直接把那一份放到嫁妆里就行了,到时候再告诉她,她还能因为这个就不嫁人了?”

  老太太一听,觉得也是,很有道理,便把这事儿丢开了。

  只不过想到刚才说的事儿,老太太又叹了口气,问道:“真把那俩进项,分给老二和老三家了?”

  老爷子嗯了一声,“你宽宽心,咱们这又不是分家,只是孩子们都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难免多看顾着,人之常情罢了。”

  “我看老二和老三可没这么想。”老太太不服气地说。

  不服气之后,又想到他们那两个不省心的媳妇儿,不得不承认,老爷子说的有道理。

  老爷子见她自己明白过来,才继续道:“大房我不担心,老大和他媳妇儿都是懂事的。”

  况且他心里也有打算,将来大房是要给他们养老的,虽说长子如今已经是举人,将来的前途怎么都不会差,但当爹娘的,总不能让孩子吃亏,他都想好了,如今他们老两口占的五成利,还有一部分积蓄,到时候都留给老大他们。

  至于老二和老三,老爷子只道:“二房和三房,把那俩进项分给他们,他们家的媳妇儿就能紧着自家的事儿,就不会成天的就盯着家里的这一亩三分地,掐尖要强的不好看,你也松快点儿是不是?再说了,咱们慢慢也老了,总不可能管他们一辈子。”

  老太太听完就叹了口气,算是应了。

第三十五章

  日往菲薇, 月来扶疏。

  沈伯文从老师家中上完课出来之后,便已经入夜了,熟门熟路地回到家中, 看见属于自己的房间里还亮着,还愣了一下,旋即才想起来, 自己娘子和女儿也过来了。

  不禁摇头失笑,推开门进去。

  周如玉手里正纳着鞋底, 晚上光线不好,做针线伤眼睛,反倒是纳鞋底这事儿, 已经是做熟了的,不用怎么看也能做,她坐在床边,守着已经睡熟了的女儿,一边等着自家相公回来。

  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她抬起头看过去, 面上露出个浅浅的笑意, 把纳了一般的鞋底放回针线篮子里收好, 下床迎了上去。

  “相公回来了。”

  她一边接过沈伯文换下来的外袍,一边递了洗干净的另一件过去, 又问道:“相公饿不饿,我做了鸭血粉丝汤,正在厨房的炉子上温着呢。”

  不提起来这件事也便罢了, 她这一说, 沈伯文倒还真觉得自己有点儿饿了, 便嗯了一声, 道:“你跟阿珠吃过了吗?”

  周如玉闻言便点了点头,想起女儿人小却能吃的场景就忍俊不禁,回道:“我们也吃过了,阿珠还吃了不少呢。”

  见她放下自己刚换下来的衣裳,就打算出门去厨房,沈伯文忙拦住,道:“无事,我自己去吧。”

  说罢就出了门。

  厨房里有一张小方桌,沈伯文自行取了碗筷和汤勺,从小炉子上的锅里舀了一碗汤,因担心把卧房里吃的都是饭味儿,他便准备就在厨房吃了再回去。

  鸭血粉丝汤做起来并不难,不过怎么把简单的东西做的好吃,才真正考验手艺。

  沈伯文看着碗里这碗汤,色香味俱全,尝一口,味道也极鲜美,不禁想起来自己曾经读过的一首诗。

  “玉带千条绕翠落,汤白中秋月见媸。”

  这句诗是所描绘的便是鸭血粉丝汤。

  其实沈伯文对口腹之欲并不是特别看重,只是能吃到美味的食物,总是令人心情愉悦的。

  汤还是温热的,却不是烫的令人一时难以下口,这一碗汤喝下去,虽说不上整个人放松下来,但起码胃的确是舒服了许多。

  喝完起身,他主动将碗筷收拾好,又打了水洗干净,放回柜子里,这才关上厨房的门,回了房里。

  周如玉还在等他,沈伯文关上门,将入秋之后微凉的风拦在外面,对她温和地笑了笑,道:“如玉做的汤味道果然极好。”

  付出得到了回应,周如玉也松了口气,“相公喜欢就好。”

  二人说了会儿话,沈伯文便道:“我再看会儿书,你先睡吧。”

  周如玉明白,距离会试所剩的日子不多了,便也不催着他休息,却也没自己睡下,反而走到床边,将女儿的被角掖了掖,便靠坐在边上望着他的背影。

  沈伯文已经看起了书,并不知道她还没睡。

  也不知看了多久,看到困扰之处,他疲惫地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角,正准备磨墨,在纸上记下来,却传来自家娘子轻轻的声音:“我来吧。”

  说罢,便挽起袖子,替他研起了墨。

  一下一下,研得极为认真专心。

  沈伯文看她研墨的动作不说很标准,倒也挑不出什么错来,这才想起来,自家娘子,在闺中是读过书认过字的,不由得恍然。

  只是在嫁给原主之后,她就再也没有碰过笔墨纸砚,没有碰过书本,无尽的家务消磨了她全部的精力,就连原主这个枕边人,也渐渐忘记了这件事。

  他有心同她说几句话,但转念想到已经熟睡的女儿,只好作罢,亦轻声道了句谢,便继续埋首书中,心无旁骛起来。

  ……

  翌日,下午时分,又是一堂课上完。

  沈伯文与师兄一块儿出了韩府的大门,邵哲便主动开口相邀:“师弟,我要去一趟长垣书坊,家里的宣纸快要用完了,需要买一些,师弟一起?”

  听他这么一说,沈伯文想了想,好像自己家里的存货也不多了,便点了点头,欣然答应了。

  二人一块儿走到长垣书坊,正巧吴掌柜不在,沈伯文心下稍松。

  倒不是怕见吴掌柜,主要是自己过来买点什么的时候,吴掌柜若是在,定要给他往便宜了算,就算他再怎么拒绝,都拗不过吴掌柜,他抹不下颜面次次这般,便决定以后尽量少过来。

  同师兄各自选好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沈伯文忽然想到了什么,走到柜台前,同伙计打听道:“有没有话本?”

  “那肯定有啊,有才子佳人的,探险破案的,鬼神志怪的,还有四方游记,各种品类,应有尽有,沈先生您要哪种啊?”伙计笑眯眯地回话。

  邵哲闻言心中好奇,朝他看了过去。

  只见沈伯文想了想,便道:“才子佳人的,探险破案的,还有四方游记的各来一本吧。”

  “好嘞。”

  “对了。”沈伯文叫住正准备转身去找书的伙计,又补充道:“若是有什么从前传下来的菜谱,也可以加进来。”

  伙计点头道:“没问题,您等会儿。”

  说罢便出了柜台,往书架那边走过去,翻找了起来。

  不一会儿,他便捧着一摞书过来,放在沈伯文面前,“咱们书坊卖得好的,符合您方才说的那几种类型的话本啊,都在这儿了,沈先生您挑挑。”

  沈伯文看书的速度快,大致翻看了一下,心中就有数了,从里头择出来三本话本并一本菜谱,便让伙计一齐结账。

  伙计原本还想按着吴掌柜的吩咐,给沈伯文算便宜点儿,不过却被拒绝了,沈伯文还道:“要是一直这样,日后我可不敢来了。”

  伙计这才作罢。

  二人刚出了书坊的大门,邵哲看了眼沈伯文拿着的几本书,目露兴味地调侃道:“这些话本儿,想必不是延益买来自己看的吧?”

  这是自然,他们两个现在忙着准备会试,时间都用来研读四书五经了,自然没空看话本儿。

  明知师兄是在调侃自己,沈伯文便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只是心里却在想,也不知道如玉喜欢看哪种类型的,自己以前从来没干过送别人小说话本这种事,挑选的时候,也只能去掉有可能会吓到她的鬼神志怪类型的,其他几种都各拿了一本,希望她能有喜欢的吧。

  走到下一个岔路口,沈伯文主动开口相邀:“师兄不若来我家用饭?”

  邵哲闻言,便下意识地想起了上次在师弟家中所遇见的人,心中微动,不过最终还是婉拒了:“家母还在家中等着我回去用饭,下次吧。”

  沈伯文也不强求,师兄弟二人便在路口分开,各回各家了。

  回到家中,周如玉已经做好午饭等着他了,他一进门,就被跑过来的女儿抱住了腿,好奇地仰头看着他手里拿着的东西,“阿爹,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阿珠猜一猜?”沈伯文一边逗女儿,一边顺手就将那一叠话本递到了周如玉的手里。

  周如玉在他刚进门的时候便瞧见了这些东西,只不过还当是他要用的经义典籍,此时落在她手里,不由得下意识低头看去,随即便愣在了原地。

  这些……

  相公还要准备会试,这些都是话本,定然不是他要看的。

  难道是?

  她想到了一个可能,但却不敢肯定,忍不住将询问的视线投向沈伯文。

  沈伯文正抱起女儿在逗她,转过头来就对上了自家娘子的目光,温和地解释:“方才跟师兄去了书坊,便正好给你买了几本话本,若是在这儿无聊了,便看着解解闷也好。”

  “谢谢相公。”

  周如玉心里欢喜,高高兴兴地道了声谢。

  见她喜欢,沈伯文便觉得自己这番用心没有白费。

  ……

  时间过得极快,不知不觉间,距离春闱也没多久了。

  周如玉在这边住了将近半年,竟从未觉得日子还能这样过,甚至在闺中的时候,好像都没有这般轻松过,以至于她每天都在计算,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故而当沈伯文在问她要不要陪她去京都会试的时候,还愣了半晌,随即便犹豫地问道:“我能陪你一道去吗?”

  沈伯文见她问的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更加温和了:“怎么不能去,你在这边照顾我这半年,不是做得很好吗,回头我便去跟爹娘提,没什么不行的。”

  回到家里一说,老爷子果然没什么不同意的,就连老太太这次,竟然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还把周如玉叫了过去,偷偷塞给她一袋银子,仔细叮嘱着:“到了京都之后,好好照顾你相公,我听别人说京都花销都大,别舍不得花钱,该买什么就买,该吃什么就吃,要是他有个头疼脑热的,就赶紧请大夫,别拖着,知道了吗?”

  “我晓得了,娘。”周氏也没想到老太太这次这么通情达理,忙点头应下。

  老太太心里其实有点舍不得儿子,毕竟是去京都那么远的地方,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以往他出去读书,考试,跟着的都是家里的男人们,怎么能有女人家细心周道,看这半年大儿媳跟过去之后,老大的气色也好多了,看着脸上也有点肉了,不像之前大病好了之后那清瘦的样子。

  一看就是大儿媳妇儿照顾的极好,也正是因为如此,老大说想让她跟着去京都的时候,自己才没有反对。

  她们婆媳俩在这边说话的时候,那边父子几个也在说正事。

  沈老爷子道:“春耕就要开始了,地里事情多,要不我还是让老三跟着你过去?”

  沈伯文还没说话,余光就瞧见老三面露纠结,主动问起:“三弟是不是有什么事?”

  “没有没有。”沈叔常闻言就连忙否认。

  他刚才的表情沈老爷子也瞧见了,顿时不满地问:“有什么事儿就说,磨磨唧唧的干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云路(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