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青云路(科举)_分节阅读_第56节
小说作者:成白社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2-05-23 20:34:43

  而最让他想不明白的是,不但两个孩子不晕船,沈老爷子和沈老太太也半点儿不晕,沈苏亦是。

  自家娘子不晕船他早就知道了。

  这么说来,全家只有他晕船是吗?

  罢了,反正晕着晕着也就习惯了。

  沈伯文如是想。

  在船往京都那边前行的途中,沈伯文曾去寻过几次师兄,亦从侧面关心过他的状况。

  也不知邵哲是真的没有听懂他的意思,还是装作没懂,给他的回应永远都是自己无事,不必担心。

  既然人家不愿说,沈伯文也只好作罢。

  总算,在沈家人都看厌了船上的风景之前,终于到达了京都。

  雇了马车进城门后,一说三元巷,赶车的人立马响亮地道:“这我可太知道了!”

  说罢便赶着马车往那边行驶而去。

  走到一半,因着邵哲所置的宅子在另一条街,两家人就此分开,各行各的。

  也不知走了多久,马车才终于停了下来。

  坐在车辕上的唐阔先跳下车,机灵地将沈伯文扶下车,然后又去扶着沈老爷子下来。

  后面那辆马车上,唐晴本想着先下来,然后扶着老太太和夫人小姐下车,结果沈苏却耐不住性子,第一个跳下车来,裙摆散开又合拢,当真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沈老太太看见正打算说她,又忽的想到这不是桃花村儿里,是在天子脚下的京都,便先瞪了小女儿一眼,暂且忍住了。

  唐晴连忙下来,伸手将老太太小心地扶下来。

  沈苏则是看向车里,对侄儿眨了眨眼。

  沈伯文过来不明所以地瞧了眼自家小妹,然后伸出手将儿子从车里抱了下来。

  沈珏之后,眼睛发亮地看着周围,只觉得满是新奇,怎么都看不过来。

  沈伯文继续往车里看,便发觉女儿好像是累了,缩在自家娘子怀里已经睡熟了。

  周如玉无奈地看了她一眼,正想叫醒她,沈伯文却摇了摇头,将怀里的大门钥匙先递给妻子,然后再伸手接过睡熟的女儿,尽量动作轻点儿,想不吵醒她。

  不料沈珠还是打了个小哈欠,便揉着眼睛醒了过来。

  一睁眼便发觉自己不在马车中了,不由得睁大了眼睛,细声细气地问:“阿爹,咱们到家了吗?”

  沈伯文被她逗笑了,点了点头,“是啊,已经到家了。”

  听到这话,沈珠顿时挣扎着要下来,沈伯文从善如流地将她放下,拍了拍她的头:“跟在你娘身边,可别乱跑啊。”

  然后回到马车旁,将自家娘子扶了下来。

  周如玉一路上抱着女儿,腿脚都有点麻了,踩到地上时不禁趔趄了一瞬。

  还好沈伯文动作快,另一只手也扶住了她的肩膀,才好悬没让她摔倒,不由得问道:“没事吧?”

  周如玉也是吓了一跳,缓了口气才摇头道:“我没事。”

  正值此时,沈苏几步走了过来,道:“大哥,我来扶着嫂子吧,你快开门呀,咱们都等急了。”

  沈伯文好笑地看了眼她,重新从自家娘子手中接过大门钥匙,走上前去,顺顺利利地打开了锁,随即推开大门,走到二老身边,笑着道:“爹,娘,咱们到新家了。”

  “好好好。”

  看着眼前这处明显带着北地建筑特色的宅子,老爷子连说了三个好字,还没进门,面上便尽是满意之色。

  沈老太太亦是如此,一扫坐船的疲惫,只要想到这可是京都的宅子,她就什么毛病都挑不出来了!

  一大家子进了宅门,沈伯文将沈老爷子与老太太引到正房,笑着道:“您二老看看,这房子还满意吗?”

  老太太现在看什么都觉得好,进去转了一圈,便点点头:“满意,哪儿能不满意呢。”

  沈老爷子没说话,不过看这神色,也是满意的。

  外头,唐阔和唐晴兄妹俩都是过过苦日子的,眼睛里有活儿,唐清跟着周如玉去了他们那屋,主动便打扫起了房子,冲她腼腆的笑了笑,道:“娘子您歇着吧,奴婢来忙就是了。”

  周如玉从前也不是什么被人伺候的少奶奶,一开始自然不习惯,便也没有真的去歇着,而是在一边收拾起箱笼来。道:“这么多的活儿,晴娘你一个人要忙到什么时候去,咱们一块儿还快点。”

  唐晴不是什么善于言辞的性子,闻言就有些着急了,但又不知道怎么劝,只好默默地加快了手下干活的速度,想着自己干快点儿干多点儿,娘子自然就能少做点儿了。

  院子里,唐阔先在院子里泼了点儿水,才拿了扫帚开始埋头扫院子,京都地处北地,一到春天就难免干燥,也有风沙,尤其沈伯文他们离开这里也有两三个月了,院子里更是积了一层灰。

  若是上来就扫,难免扬起尘土,搞得院子里呛人,他这般先洒了水再扫,反而不会呛到人。

  沈伯文刚从正屋出来,正好将这一幕瞧在眼里,不由得在心里点了点头。

  全家上下一块儿忙碌,好不容易才将宅子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饶是沈老太太觉得浑身都是劲儿,此时也是累了个够呛,坐在椅子上跟儿子说:“还好那兄妹俩够能干的,要不然,咱们今个儿可还真是忙不过来。”

  沈伯文点点头,刚要说什么,就听见有人敲门,心中正疑惑着,院里候着的唐阔上前打开大门,看见的是一张笑眯眯的脸,直接就塞给他一个四层食盒。

  随即便道:“我家少爷听见隔壁有动静,就猜到是沈榜眼回来了,想着贵府今日事忙,许是顾不上做饭,便让厨房做了些饭菜送过来,明日再上门拜访。”

  原来是隔壁陶正靖家的下人。

第六十一章

  担心唐阔不知道该怎么办, 沈伯文掀了帘子出去,冲他点了点头,道:“收下吧。”

  又对来送食盒的人温和地说:“劳你跑一趟, 替我多谢梓林。”

  陶家下人连忙道:“沈老爷您太客气了,小的回去一定禀告少爷。”

  说罢便告辞离开了。

  沈伯文收回视线,看着焕然一新的庭院, 心情颇好,便同唐阔道:“待会儿就在院子里摆饭吧。”

  正提着食盒的唐阔刚关上门, 闻言便忙点头称是。

  院子里除了原本就有的石榴树,和沈伯文后来栽下的玉兰树,墙角处还种了一株葡萄藤, 看样子也有些年份了,主藤颇粗,老太太几乎一眼就爱上了,直夸好,这样的老葡萄藤,结的葡萄味道定然不错。

  用饭时, 沈老爷子一看, 算上唐阔兄妹, 这宅子里也才九个人,也无心搞什么分席而坐了, 摆了摆手,便道:“一块儿吃吧,好歹看着还热闹些。”

  沈伯文见状便知老人家是想远在桃花村的家人们了, 心下亦是惆怅了一瞬, 随即便主动开口转移起了他的注意力, 指着桌上的菜同老爷子道:“爹您尝尝, 这道虎皮肉还是京都的名菜呢,味道极好,我倒是不知梓林家中的厨子竟然也会做这道菜。”

  “哦?”老爷子来了兴趣:“那我倒是要尝尝。”

  夹起一筷子,放入口中,片刻之后便点头赞道:“确实不错。”

  见老爷子动了筷子,家中其他人才陆陆续续也用了起来。

  沈伯文本想让唐阔也同他们一块儿用饭,只不过他自个儿不愿意,非要说没有仆人跟主家同桌用饭的道理,便自个儿端了饭碗躲到厨房去吃了。

  唐晴见状,也想跟着去,却被周如玉拉住了,道:“晴娘就留在这儿,照顾阿珠吃饭吧,她小孩子性子不定,忒能折磨人。”

  阿珠虽然人小,却很机灵,听懂她阿娘在说自己,刚想开口狡辩,嘴里却被小姑姑塞了块儿肉,堵住了将要说出口的话。

  见她小眼神控诉自己,沈苏半点儿不慌,还冲侄女儿笑了笑,随即帮腔道:“是啊,晴娘,你就留在这儿帮帮忙。”

  沈老太太还是用不惯下人,尤其是这小姑娘,看起来还没自家小女儿大,于是便不开口说话,安静吃饭。

  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

  唐晴看当家娘子同姑小姐都这么说了,心觉自己留在这儿是有用的,便安心了,听话应下,耐心地哄着沈珠用饭。

  饭桌对面,沈老爷子忽的想起来,便开口问起:“方才来送饭菜的,是在咱们家隔壁住着?”

  沈伯文点了点头,咽下口中的饭菜,才道:“隔壁主人姓陶,名正靖,也是我们广陵府人,只不过是华田县籍,是与我同一届乡试的亚元,此番会试落榜,便留在京都继续读书,以待下次会试再考。”

  “亚元?”沈老爷子闻言就是一惊。

  他老人家倒不是不知亚元是什么意思,相反,正是因为知道是第二名,所以才更为震惊。

  原来乡试的第二名,也会在会试中落榜吗?

  长子先前还同自己说过,能考中贡士,真才实学是一方面,运气也是另一方面。

  自己还当他是谦虚,没想到竟是真的,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丝后怕。

  不禁又默念了几句祖宗保佑。

  用过饭之后,沈苏习惯性地起身准备收拾碗筷,唐晴见状立马急了,上前拦她:“您别忙,放着奴婢来就是了。”

  沈苏正想说什么,却见自家大嫂对她微微摇头,又看了看眼前这个一脸惶恐的小丫头,只好放弃了,让开了位置。

  唐晴这才松了口气,又恢复了方才那副腼腆的模样,弯腰低头,动作麻利地收拾起了碗筷。

  然后端着去了厨房洗涮。

  沈苏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厨房门口,坐到自家大嫂身边,不由得叹了口气,顺手摸了把侄女儿的头发,道:“还是个小娘子呢……”

  周如玉明白小姑子在想什么,只是更明白唐阔兄妹初来自家,签的又是活契,先前过惯了居无定所的苦日子,好不容易有了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主家又和善,自然是极力表现,不想让主家觉得自己无用,又失去了这份差事。

  总归也不是什么重活,此时让她有事儿干,反倒能让她安心。

  沈苏不笨,看到嫂子朝自己摇头就已经明白过来。

  沈家虽然只是农家,但起码她自己父母兄姐俱在,早些年家中虽然清贫,但也能衣食无忧,没怎么受过苦,自然心善又心软,明白归明白,还是会心疼这个小娘子。

  另一边,沈伯文正在书房中写信。

  是的,他如今总算是有了书房,有了一片清闲的空间,不用像从前那样只能在卧房里读书习字。

  除了给桃花村之中家人的一封,还有答应好的给吴掌柜的,此外,又给自家老师与师兄写了拜帖,打算隔天便登门拜访。

  写完晾干之后,便叫了唐阔进来,刚想跟他吩咐,又忽的想起来,他也是头一回来京都,老师家还好说,就在同一条巷子里,只是他应当不知寄信的地方与邵师兄的住址,正想算了,唐阔却主动问道:“老爷,是要小的去寄信和送拜帖吗?”

  说罢便跃跃欲试地道:“来之前小的已经找四老爷打听过了,已经知道那几个地方了,您放心交给我吧,小的认路可厉害了。”

  沈伯文闻言,不由得失笑,再怎么少年老成,也还是个少年呢,看这极力想要表现的样子,自己也不好拒绝,便将信跟拜帖都递到他手里,只是还出言叮嘱了一句:“在外头注意安全。”

  “老爷放心吧,小的明白!”

  说罢便拿着东西退下了。

  沈伯文笑了笑,低头开始收拾桌面上的东西,在看到桌上那个鸡翅木的笔架时愣了一下,随即便想起,这是谢之缙先前送给自己的安家礼。

  想到谢之缙,自然也就想到探亲假似乎不剩几日了,自己马上就要入翰林院开始干活儿了。

  心里多少有几分期待。

  等他收拾完书房,又坐在窗前读了阵书,唐阔便回来向他复命了。

  他在寻路认路上倒还真有些天分,循着沈杜先前给他讲过的路线,便顺顺利利地找到了驿站与另外两家,然后又找了回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3页  当前第5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6/16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青云路(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