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雪上一枝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3 KB   上传时间:2022-06-27 12:28:16

  许敏担心开错方向, “姑, 你说,这地图不会出错吧?”

  她是十二月份才拿到了驾证, 统共也没开过几回,小郑也是一样。

  许沁笑道, “这是最新版的地图,这还能错了,再说了, 你们要是走到半道觉得不对, 还可以跟人打听啊!”

  小郑也紧张, 说,“姑,要是路上结冰,车打滑咋办?”

  许沁摇头,说,“看看你俩这胆子吧,要不这样吧,你们要是实在不敢开,干脆就坐火车回去吧!”

  许敏一听急了,她可不想坐火车,先不说快慢的,坐火车回去,哪有开车自在啊,“姑,要是不开车回去,你拿回家的那么多东西咋办?”

  “这个好说,我坐飞机,可以办行李托运。”

  小郑笑道,“倒不是不敢,姑,这不是你才换的新车吗,万一出点闪失就不好了。”

  许敏也说,“是呀是呀,姑,我也是这么想的。”

  许沁瞅了侄女一眼,说,“开慢点就行了,现在道上私家车不多,路况应该是很好的,要是迎头碰上火车,你们速度慢点,主动避让就行了,万一路上结冰了,也要开慢点,或者换条路也成。”

  次日,八点的飞机,九点半的时候,一家人已经在许堂叔家里一边喝水一边聊天了,许堂叔联系了车把他们送到宁县,许支书和王美兰刚做好中午饭。

  老两口只知道闺女一家这几天要来,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好在过年什么都是备好的,肉丸子藕盒熏鱼枣饽饽都是现成的,热一热就能吃,王美兰又炒了一盘菜,做了一大锅菠菜鸡蛋汤,说,“趁热都快吃吧,今儿这天可是真冷,估计明后天又要下雪啦。”

  海城的冬天其实不算太冷,但是有名的雪窝,年年大雪一场接一场。

  吃过饭,许支书拿出一大抱给小孩玩的烟花,孩子们都高兴的去外面放了,四丽也跟着去了。

  王美兰去厨房收拾,许沁也过去帮忙,当妈的心疼闺女,说,“不用你,你累了吧,去屋里躺会儿吧,我很快就收拾好了。”

  许沁说,“妈,我们不是坐飞机来的吗,一点不累。”

  王美兰笑笑,“要是飞机能直接飞到咱们宁县就好了。”

  即便是六十年后,各个城市几乎都建设了机场,但县级城市有飞机场还得还是少数。

  许沁也笑了笑,说,“妈,你和我爸最近身体怎么样?”

  “好的很,你爸秋收的时候闪了腰,没大事儿,早就好了。”

  王美兰往门外瞅了瞅,低声说,“小沁,跟你说个事儿,大国的叔叔和姑姑都发了财了!”

  “据说是周家海外的亲戚回来了,大国的二叔得了两百万,两个姑姑都是一百万。”

  许沁问,“妈,你听谁说的?”

  王美兰说,“听你三奶奶说的,现在估计大半个县城的人都知道了,据说大国的二叔往银行里存了一百五十万,还存了十年期,把咱们这儿银行的行长都惊动了!”

  对于普通人来说,突然有了大笔的现金,存到银行的确是最妥善的。

  大国的这个二叔,虽然没本事,心思也不算太好,倒是不算败家。

  许沁说,“存银行是对的,一年光利息也不少了,足够舒舒服服的过日子了。”

  王美兰有些不忿的说,“大国可也是他们周家的孩子,是不是也应该有一份啊?”

  许沁点了点头,也压低了声音,“妈,周家的海外亲戚,是大国的三爷爷,他和他二叔找到北京去了,这钱,大国也有一份。”

  而且大国是顶着周队长这一房分的,分到的钱最多。

  王美兰一听挺高兴,“真的啊?那这样还算公平,大国认周家人了?”

  许沁摇头,“没有,大国本来就偏内向,而且这个年龄也是敏感的阶段,我和林东早就商量好了,也做通了周家人的工作,等大国十八岁了再告诉他。”

  王美兰点点头,“这样挺好,我们大国是个苦命的孩子,周家的长辈这么做,总算是有了点良心。”

  许沁说,“大国的三爷爷是个很不一般的人,在美国生意做的特别大。”

  王美兰又开始说起周大姑,“大国的大姑家有三个孩子,两个大的是儿子,都成家立业了,周大姑一开始想把钱分成四份,她自己一份,三个孩子一人一份,没想到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都不愿意,天天上门闹,说小姑子以后是嫁出去的人,不能给。”

  许沁摇摇头,“明明是贪心要多占,非要挑小姑子要嫁人。”

  王美兰说,“可不是吗,后来周大姑同意这么分了,两个儿媳妇又说周大姑两口子根本花不了那么多钱,要求他们一家四十五万,剩下的十万是周大姑的。”

  许沁冷笑了一声,“那最后到底咋分的?”

  王美兰说,“周大姑气得住院了,出了院就把自己的钱都存成了定期,也是十年。”

  许沁猜测,“这下两个儿媳妇反而老实了?”

  王美兰点头,“是啊,据说,两个儿媳妇对公公婆婆还有小姑子可好了!”

  许沁抿嘴笑了笑,“妈,我在北京又买了几处房子,你和我爸想不想去北京生活,反正房子是现成的!”

  王美兰去过一次北京,北京自然是好,地方挺大挺繁华,不愧是国家的首都,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她觉得北京冬天太冷了,而且是不舒服的干冷,还有一点,他们老两口去了北京,自然是不能种地也不能养猪了,那一年到头啥收入也没有了,光指着闺女养活?

  那可不成,她闺女再有钱也不成。

  因为她是养了四个儿子和一个闺女,咋能让最小的孩子一个人承担了养老的责任呢?

  何况,她现在身体好得很,一年种地养猪也有不少收入。

  农村冬天冷,也没有啥热闹,等过了秋收,许支书和她就来县城住了,县城天天都有集,想吃啥都成,这日子已经过得听好了。

  她犹豫了数十秒说,“我和你爸爸商量商量吧?”

  许沁让他们过去,也是一片孝心,不能一口回绝了。

  第二天天擦黑了,许敏和小郑才开车来到了宁县。

  许敏现在知道开长途车多累了,“姑,开车可真不是一个好事儿,我这一路上,心都是提着的!”

  出了北京倒是挺顺利的,快到海市的时候,路上结冰了,那十几公里路开得真的是小心翼翼的。

  她没敢开,是小郑开的。

  他俩都是新手司机,好在一直开得很小心,而且路上的确车不多,偶尔有一两辆货车,远远的就避开了。

  也算是顺利。

  许沁说,“一回生二回熟,等下次就好了。”

  ****************************************

  正月初六,许沁两口子和孩子们从宁县返回北京,工厂和门店都还没有开工,许沁却已经开始忙了。

  她现在一门心思,誓要做出品质媲美外国名牌包,但价格只有几分之一的女包。

  说来让人遗憾,六十年后,国内服装品牌做的还算可以,女包市场占的份额却非常少,稍微有点经济能力的女性,背的都是国外品牌。

  虽然年前已经定下来十几种款式,但许沁精益求精,在认真琢磨每一道工序的每一处细节。

  花了几天时间整理设计图,趁着还有寒假,她坐飞机又去了上海,不过上海只是第一站,她还准备去苏杭看看。

  苏杭的皮革和皮件厂,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很有名气的。

  不过这次出差,不是她一个人,还有厂里采购科的孙科长。

  “吴厂长,您看这样的皮料,能不能做出差不多的?”

  许沁说着,丢给手下一个眼色,小孙赶紧从带来的大布包里拿出一个灰色的包。

  这是她在香港买的名牌包。

  吴建成捻了捻皮子,十分认真的看了数十秒,说,“可以做,不过,这些皮子都是挑出来的,估计废料会特别多。”

  他是上海第二皮革厂的副厂长,是少有的科班出身,纺织学院毕业的,专业是轻工工程,其实就是皮革专业。

  他一毕业就分到了这家厂子,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许沁已经托人打听过了,上海这么多皮革厂,公认的,二革厂生产的皮子质量最好。

  无论是皮板,延展度,还有上色,都是最为均匀细腻的。

  许沁笑道,“成本高没关系,还有这种,也能做出来?” 她又让小孙从大布袋里拿出一只黑色的包。

  吴建成这次看得时间更长,看完说,“做不了。”

  许沁一愣,问,“为什么啊?”

  吴建成说,“这是羊仔皮做的,我们厂每年收的皮子,羊仔皮占比很少,没办法批量做。”

  这种羊仔皮制成的皮料子特别好,简直供不应求,一般都是皮衣厂进货做高档皮衣了,做皮包似乎有点浪费。

  许沁哦了一声,说,“您的意思,这样的质量,只要有原材料,其实是能做出来对吧?”

第117章 、赚钱养娃

  吴厂长微微一笑, 说,“只要有样品,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原材料, 还没有我们做不出来的皮子。”

  这话挺狂,但许沁听了很喜欢。

  “吴厂长,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相信咱们以后会经常合作的。”

  许沁在皮革二厂下单了一批小牛皮, 人家厂里样品出来的挺快,许沁挑了白色, 黑色和灰色。

  这三种颜色特别容易搭配衣服, 而且永不过时。

  订好了牛皮,许沁和小孙一起去了杭州, 一连去了好几家皮革厂, 收获都不算大,倒是后来去了苏州,很快就找到了一家很合适的厂子,这家厂子规模不算大, 但却是专门生产各种羊皮制品的。

  完全能做出符合要求的小羊皮, 而且有原料,下了订单立马就能做。

  这可真是太好了。

  大老远的从北京来一趟苏杭自然不能只为了订皮子, 许沁还进了不少真丝布料,各种规格的方巾, 以及各种重磅真丝做成的床上用品。

  最近方巾和床上用品卖的都还不错,总有会有客顺手就买了。

  回到北京,大概过了半个月的时间, 上海第二批皮革厂就发来了第一批货, 许沁亲自检查过了, 的确每一张皮子都是选出来的,不枉她花了双倍的价钱。

  有了皮子,定做的五金件也到货了,这边崔厂长已经急得不行了,“小许啊,一下子进了这么多货,这地方肯定不够用了吧,我都联系好工程对了,咱们的厂房是什么时候开始盖?”

  今年立春早,正月初二就立春了,天气回暖的快一些,动工盖房子倒也可以了。

  她笑了笑,说,“崔叔,那就让工程队来吧。”

  崔厂长高高兴兴的答应了,又有点不好意思的问,“小许,咱们厂里做的皮包,以后大概是什么价位?”

  许沁说,“定位是中高档市场,可能要比市场上一般的皮包价格贵,但不会溢价太夸张,你有没有看中的,可以选一个送给你。”

  崔厂长有点不好意思,说,“这不璇儿奶奶过生日吗,是个整寿,我寻思给她买点东西,也没找到合适的,觉得这个灰色的包倒是挺好看的!”

  他指了指那款方方正正的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