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雪上一枝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33 KB   上传时间:2022-06-27 12:28:16

  拿着白科长批的条子,一路畅通无阻的去库房调货,五毛的库房挺大的,但呢子料品种不多,颜色倒还算齐全,许沁很快就挑好了,分别是灰色,驼色和大红色。

  她本来还想挑黑色的,但一整卷布是一百米,三卷就是三百米了,呢子料一米布批发价七块钱,这就是两千一了,她还得管堂叔借一百块钱呢。

  方经理让出库员登记好颜色和数量,去会计处交了钱,然后拿着收据又来到库房提货,毛纺车的工人帮着把一捆捆布装上车。

  大货车开到半路停下来了。

  许沁不好意思的把两千块递给他,“方叔,我这里还差一百块钱,等回头我让我叔给你?”

  她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布。

  方经理不以为意,“嗨,没事儿,你许叔的自行车不还在商场吗,赶明儿我给他送去,顺便给他要钱。”

  方经理又笑着问,“大侄女,你要这么多货,打算怎么拿走?”

  一百米布得有一百多斤,三百米就是三百多斤,老沉了。

  许沁已经想好了,“方叔,就在这儿卸下来吧,我在路边找个三轮车,直接拉到车站!”

  不是方经理不帮忙,但他们毛纺厂的货车,好多人都认识,不能这么明目张胆的送到车站,然后再卸下来那么多货。

  他这个经理才当上半年,不少眼睛盯着呢。

  许沁一下子拿走那么多布,虽然给了钱,但布票对不起来,他得想法子从其他方面找补回来呢。

  省城不少街道都有那种专门帮着搬货卸货的三轮车,但方经理停的这个路口比较偏僻,别说三轮车了,行人都挺少。

  许沁吹了两三个小时的冷风,才终于碰到一个蹬三轮车的,这人在附近住,准备回家吃中午饭的。

  花了五毛钱将三个巨大的编织袋拉到车站,又顺利乘上了返回宁县的车,许沁虽然又冷又饿,却心满意足。

第52章 、赚钱养娃

  幸而从海市开往宁县的汽车, 中途会在路过林县,汽车停在路边了,好几个扛着东西的社员一窝蜂的上了车, 但车子并没有立马开动。

  她从坏掉的车窗往外看,这里大概算是一个临时的站点了,还有三三两两的人在等车,有几个大娘挎着竹篮买东西, 大多卖的是鸡蛋,但也有一个老大娘嘴里不住地吆喝, “刚出锅的热馒头, 刚出锅的热馒头!”

  瞟了一眼半蹲在地上吸烟的司机,许沁飞快地下了车, 花了一毛钱买了两个白面馒头。

  馒头做的有点小, 倒真是热气腾腾的,她饿坏了,拿在手里就咬了一口,真别说, 这老大娘做的馒头不错, 麦香浓郁,还挺筋道的。

  许沁从来没想到过, 有一天她会干吃馒头,还一下子就吃了俩, 还吃得这么开心。

  填饱了肚子,身上感觉也没那么冷了,她使劲儿跺了跺脚, 决定回去立马给自己买一双更暖和的靴子。

  她身上穿的也是皮棉鞋, 花了三十块买的, 但不是高腰,坐在四处漏风的破中巴车里,脚脖子冷嗖嗖的。

  许沁回到宁县,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三大袋子的货物她拿不动,人家司机帮她卸下来就不管了,站内也没有专门搬货的工人,她只能暂时把衣料子留在站里,跟人家负责托运的人说了一声,留下两毛钱,匆匆忙忙出了站。

  宁县不比海市,街上几乎没有拉货的三轮,毕竟买个三轮车也要一百块呢,万一巡逻队出现了,三轮车被扣了,那就亏大了。

  许沁找了好一会,也没找到合适的人,看到路边有几个年轻人在刷标语,旁边停着一辆三轮车,她走上前跟人家商量好了,一人给五毛钱,帮她把货从车站搬出来,然后再送到城东的宅子里。

  吴婶子和新来的赵大姐咋一看到这么多呢子布,都吓了一大跳。

  县里百货商场呢子布可是紧俏货,普通人想买几米都得打听着,布一来了赶紧去抢,去的晚了就抢不上了。

  吴婶子岁数大,多少沉稳些,赵大嫂却憋不住了,“小许,这是从哪儿买了这么多的好呢子?”

  她小心的摸了一把,呢子布又厚又软,大红色的颜色太正了!

  许沁笑道,“这是我托人在海市毛纺厂买的残次品,人家上海的商场订的货,克重给弄错了,这批货就废了。”

  吴婶子和赵大姐都是裁缝,但也都不懂得啥叫克重,更不明白,明明这么好的布,还是整卷来的,咋就是残次品了?

  许沁也不过多解释,说道,“从今儿起,咱们怕是要忙了,这些布料半个月之内,要全部变成衣服!”

  赵大嫂又是一惊,“这哪能来得及?”

  许敏最近天天领着顾客上门,每天少说也能接十来件衣服,光是这么一部分就来不及了,三百米布至少能做一百多件衣服,除非她们不吃不喝不睡觉!

  而且呢料子的衣服,赵大姐做的不多,心里更是没底儿。

  许沁却很有把握的说道,“来得及,赵姐,你家有缝纫机对吧,等会儿你就回家,把缝纫机搬过来,征用你的缝纫机,一个月额外多给你五块钱!”

  这回赵大姐痛快的答应了。

  她出来干活儿,有些私活儿也是趁机干了,自家的缝纫机用不上,也是白白吃灰。

  之前商量好的,她的工钱和吴婶子一样,都是三十块,现在多了五块,就是三十五了。

  和工厂里的正式工挣得都差不多了。

  还不用上夜班。

  许沁出去这几天,没睡好也没吃好,着实有些累了,她很想去澡堂泡个澡,吃点好吃的,然后闷头大睡。

  但今天已经是腊月初六了,时间上实在是太紧张了,不容她这么做。

  许沁用冷水洗了一把脸,感觉脑子清醒了不少。

  西厢房点着炉子,随时有开水,吴婶子看出来她不太有精神头儿,特意泡了一大杯子茉莉花茶端给她。

  她年轻那会儿,丈夫刚死了,儿子女儿她一个人养,挣得工分不够用,白天忙完了地里的活儿,晚上还要搓麻绳赚钱,怕半夜睡着了,总要用茶叶沫子沏一碗浓浓的茶汤子。

  许沁一边喝热茶,一边认真的画草图,这批料子她不准备做太多款式,做三个款式足够了,大冬天短款不太受欢迎,干脆舍弃了,三个卡款式都是适应的中长款,并且同款的每个颜色细节上都略有不同。

  这样就避免了不同色同款的撞衫率。

  但实际上,这一批衣服也就一百来件,宁县那么多人,撞衫率是很低的。

  画了草图,许沁就绘制了详细的裁缝尺寸图,大小号的尺寸也都标出来了,做完这些,她看看时间不早了,赶紧骑上车子去公安局,去接三刚和四丽。

  在托儿所门口,正好撞见了王美兰,她领着大国和二强。

  二强把肩上的书包一扔,整个人就扑到她的怀里了,“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这大半年的时间,二强长高了不少,脸蛋子也有点圆了,她拍了拍小男孩的脑袋,问道,“我不在这几天,你们听不听姥姥的话?”

  大国抢着回答,“妈,我们都可乖了!”

  许沁冲大国招招手,七岁的男孩迟疑了一下,很快也走过来了。

  她也拍了拍大国的脑袋,说道,“你们都乖,晚上给你们做好吃的!”

  林大国这孩子有点内向,每次弟弟妹妹粘着妈妈的时候,他一方面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另一方面却也有点眼馋。

  他的小身子缩了缩,但很快也和二强一样,扑到了许沁的怀里。

  王美兰心疼闺女,“大国二强,你妈刚从市里回来,肯定累了,咱赶紧把三刚和四丽接回来,让你妈回家歇一歇好不好?”

  二强松开手,大国也松开了手。

  这时托儿所的大门打开了,能走的小朋友都迈着蹒跚的步子往外走,冬天天冷,小孩子都穿的多,一个个小圆球,走起来像是成排结队的胖企鹅。

  排在队伍中间的四丽和排在队尾的三刚一眼发现了站在门口的许沁,激动地大声喊妈妈。

  轮到四丽出来的时候,小姑娘一溜烟跑过来,伸着胳膊仰着脸要求妈妈抱。

  许沁弯腰把她抱起来,四丽把头埋到妈妈的怀里,呜呜的哭了起来,哽咽着奶声奶气的说道,“妈妈,我想你了,妈妈我想你了!”

  马上三岁的小姑娘翻来覆去的说这句话,说了十来遍还不停。

  许沁拍了拍她的后背以示安抚,然后又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两口,“四丽,不哭了啊,妈妈也想你了,也想你三个哥哥了,来,快擦擦泪!”

  她一只手抱着孩子,从衣兜里掏出一块干净的手帕,给四丽擦干净了一张小花脸。

  三刚倒是没哭,只是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不松手,并且用特别霸道的语气说道,“妈妈!你以后再也不要出去了,出去那么多天,我们都担心死了!”

  王美兰哄他,“三刚,快松开你妈妈,走,跟着姥姥去副食店买好吃的!”

  三刚一听就松开了,“姥姥,我还想吃桃酥!”

  王美兰说道,“行啊,姥姥这次给你们多买点!”

  到年底了,副食店的食品供应也比平时丰富多了,之前总断货的桃酥,现在天天都有。

  许沁让服务员称了一斤桃酥,一斤蜜三刀,四丽要吃果丹皮,又让拿了一大把果丹皮。

  服务员把所有的东西都包好,面无表情的说,“一共一块八。”

  许沁将四丽放下准备付账,结果有些尴尬,钱包里倒是还有两张食品票,但里面只剩下□□毛钱了。

  她这次去还是,除了大头两千块,还带了几十块零花钱,但这几天她住旅店吃饭样样都要花钱,去许堂叔家里,还花了十几块买水果点心。

  最后还是王美兰付的钱。

  两大四小回到家,孩子们洗了手就忙着吃点心,许沁虽说中午吃了俩馒头,但这会儿也饿了,她递给王美兰一块桃酥,自己也拿一块吃。

  吃完桃酥,王美兰给闺女到了一碗热水,“你累坏了吧,外头吃不好睡不好的,我这就做晚饭啊!”

  说完又补了一句,“想吃啥?”

  许沁擦擦嘴角的桃酥渣子,真的开始点饭了,“妈,我想吃饺子!”

  这回王美兰来,除了按照闺女信上说多带点钱,直接带来了存折,还拎来半袋子猪肉。

  以前查得严,别说外人了,就连许大哥许二哥都不知道家里在河滩上养了猪,自然也不可能杀猪自家吃肉。

  柴火灶炖肉,那香味儿能飘到老远。

  自家养了猪却不能吃,每年都是被提前付了定金的单位拉走了。

  但今年不同,中央都说粉碎□□了,格委会这个组织都不复存在了,镇上的巡逻队也不见影子了,社员们胆子都大起来了,有去镇上卖白菜的,有去镇上卖老母鸡的,当然去卖鸡蛋的就更多了。

  无论是去卖啥的,都不用躲躲藏藏走小道了,甚至连镇上的集市也都开了。

  许支书也就大着胆子杀了两头猪,猪肉都分给社员了,四五百斤的大猪,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两三斤。

  按照以前的标准,过年足够了。

  但许支书嫌少。

  杀这两头猪的时候,顺便还杀了一只自家最小的猪,但也有两三百斤了,这么多肉自家吃不完,他偷偷去镇上卖了一半,剩下的每个孩子三十斤,他自己留了差不多三十来斤。

  许大哥许二哥的当天就拿走了,许三哥的是送到了镇上,许四哥和许沁的,正好王美兰来县上,就捎回来了。

  大冬天的东西不怕坏,但就怕人家看出来是猪肉,王美兰来的时候是用竹篓子背来的,上面放了两棵白菜。

  听说闺女要吃饺子,王美兰立即笑着说道,“行啊,有现成的肉,包饺子最快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1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1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被迫养娃记[互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