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_分节阅读_第125节
小说作者:启夫微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81 KB   上传时间:2022-09-01 20:25:06

  那人的心脏咚咚地跳着,约莫猜到是被看中了有些藏不住喜色:“小人姓赵,名炜清。原在工部任职。”

  赵炜清,工部。原来跟先前那人一样,是四年前岭南洪灾赈灾款贪污案被牵连流放的。看来看去,也就只有这个比较靠谱。剩下的四个,画的构造图都牛头不对马嘴。周憬琛倒也没有将这些人处死的意思,只是让赵炜清留下来,剩下的人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七个人最后留了一个,周憬琛让人给赵炜清寻了个地儿洗漱了一番,直接带着人去了外城。

  赵炜清在工部任职许久,对建造上面确实懂不少。他一到城墙附近,先去看了瞭望塔。瞭望塔是木质结构,当初周憬琛建造的时候特意选择了木质坚硬的桦树。但是估计是塔建造得有些高又或者地基部分有哪方面的欠缺,以至于这个瞭望塔没能坚持太长时日。

  “……这个塔要修缮得换一种嵌合方式,这个需要经验丰富的老木匠。”赵炜清看了一遍后,思索了片刻得出这个结论,“若是能寻到老木匠,小人能将图画出来,让木匠照着做便可。”

  周憬琛也猜到估计是嵌合方式不够坚固,这几座瞭望塔才这么轻易被积雪压塌。不过西北这边的老木匠不多,这边并非是草木丰盛的中原。大部分百姓日常用木头的器具少,房子也不常见木质。换言之,这边木工其实不常见。手艺自然比不上中原地区一些木匠传家的老手艺人。但只要赵炜清能把图画出来,让木匠跟着图做,也应当是能做得出的。

  早有预料,虽说有些麻烦,但周憬琛也没有否决。

  让人将赵炜清带回去安置,他则吩咐下去,让人寻手艺好的木匠。原以为很快能解决的事情,这么一耽搁就耽搁了十来日。叶嘉在家中待着实在无趣,账本也看完了,饭菜也不用她亲手做。想着李北镇如今也不打仗,若是修缮城墙这些事情,指不定她能帮得上忙。

  说实在的,上回周憬琛在建造城寨的时候,叶嘉就想过向周憬琛坦白自己会建造。但看他似乎了解相关知识,城寨这边的事务也安排有条不紊,便没有特意去张这个口。

  “娘,你说相公在城寨那边是不是遇上什么麻烦了?”叶嘉实在闲得慌,“这一去好些日子没回。”

  余氏看着窗外又下起来的大雪,意外地瞥了一眼叶嘉。

  不是她大惊小怪,实在是小两口成婚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从叶嘉的口中听到她念叨周憬琛。眨了眨眼睛,余氏也没有特意把这桩事点出来。只是又扭头看向了窗外,道:“北边也没打仗,估计只是风雪太大耽搁了路程,他那边暂时回不来吧?”

  叶嘉一看外面觉得也是。这么大的雪,马车估计十分不好走:“今年是格外的冷,不晓得贫苦些的百姓能不能熬得过去……”

  她永远记得自己当初才穿过来时周家四处冒风的环境,当时她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哪怕被子盖在身上,手脚也没有一处是热的。那时候还不是最冷的时候,如今这么冷估计很熬人。叶嘉琢磨着这个天家中若是有炕还能撑一撑,烧点柴火至少能撑过去。

  几个人坐在余氏的屋子,叶四妹跟叶五妹一人牵着一个小不点从回廊那边结伴过来。阿玖难得回来,但是闲不住,又带了一帮兄弟去山里打猎。西施铺子关了,叶四妹没事就跟余氏学妆容和衣裳。

  叶五妹成日里捣鼓她的吃食,时常要琢磨一些新鲜的花样出来。她这个做法若是以往肯定是不行,如今周家有那个条件,地窖里的吃食也多的去。有的是材料给她折腾。叶五妹这一个冬日还没过去一半,就已经琢磨了好些新鲜的吃食出来。此时过来,手里又端了一盘香酥小麻花。

  “尝尝,姐,大娘。”叶五妹一身藕荷色的袄子,面上点了轻薄的妆,瞧着又娇俏又亮眼,“这个香酥小麻花里头我搁了些羊奶揉面,味道是不是香甜许多?”

  叶嘉如今不敢多吃,怕孩子长太大将来生产遭罪。克制地尝了一小口,眼睛噌地一下亮起来:“不错啊,是放了蛋么?甜度也刚刚好。”

  余氏也尝了一块,顿时也有些惊艳:“这个比镇子上点心铺子里卖的小零嘴儿还好。”

  叶五妹乐得眯了眼睛。她离开轮台的时候,师父给了她一些家底子。叶五妹打算等时机成熟就在镇子上开个店铺。她原先是想在轮台开铺子的,但是如今轮台那边叶家爹娘在,她也不敢回去。就想着干脆在东乡镇,干脆还住姐姐家中。到时候在西施铺子附近开一个铺子,也好互相照应。

  “姐,你看这个水准能开铺子了么?”这段时日,叶五妹琢磨了不下十种新鲜的吃食。菜色和零嘴儿都有。都知道叶嘉嘴挑,旁人说好吃她不信,她只直勾勾地盯着叶嘉。

  叶嘉吃了一块,克制地没有再伸手:“能。”

  这一句话,说的叶五妹眉开眼笑:“那成,明年开春,我就在镇上盘一个铺子下来。”

  叶嘉没觉得盘铺子哪里不对,倒是余氏跟叶四妹脸色有些怪异地看着叶五妹。皱着眉头,一脸忧心忡忡的样子。倒也不是余氏瞧不上叶五妹,而是叶五妹开春也十六了。正常人家的姑娘这个年纪该出嫁了,叶五妹反而一点想头都没有。

  不过叶家的情况余氏也清楚,遇上那么一对不顾女儿死活的父母,确实叫人伤了心。沉吟了片刻,她张口问道:“娣娘啊,真不打算嫁人了?”

  叶五妹笑容一滞,旁边叶四妹也是一脸的愁容:“为了爹娘胡来就不嫁人,到也不值当。五妹,女子终归是要嫁人的,你如今正是说亲的好时候。拖着过了这个年岁,怕是不好寻到合适的人……”

  “再说你如今这个年岁置办产业,”余氏道,“届时被你爹娘发现了,只要他们想,也能顺理成章收走。”

  时下未嫁的女子没有资格拥有财产。哪怕是亲手挣下来的血汗钱置业了,也一样没有资格。大燕的律法规定,女子未嫁之前的产业是归父姓家住所有。换言之,只要叶童生想要,就能理直气壮拿走。除非叶五妹立了女户,又有官府人作保,女子才能理直气壮地保住家业。

  这般倒不是说时下未婚女子名下没有产业,许多官家女子手里也是握有商铺和田地的。但这些商铺只是地契或者契书,真正只有出嫁以后,才能随着女子出嫁落到她的手中。而没有夫婿的女子拥有产业,大部分是寡妇,家中有孩子要养,或者上头有父母需要赡养等等缘由。

  “……”叶五妹倒是没想到这个事儿。她是大燕人,自然知晓女子握不住手里的产业。但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读了几年书却没学过律法。想着只要不告诉爹娘,她只要藏的够深能藏住。

  叶嘉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律法,“还有这个事儿?”

  余氏眨了眨眼睛,一看这叶家三姐妹都傻了眼的样子顿时也有些吃惊。在她心中,叶嘉素来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她着实没想到叶嘉不知道大燕这方面的规定。

  此时看三人瞠目结舌,余氏思索了片刻,干脆把这方面的律法给三人说了一遍。

  叶嘉听完整个眉头都拧成一团。她其实预料到古时候女子握不住家财,猜测是因为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造成官衙在这方面的判决上有性别上的偏向。若是出了什么事,可能会斗不过男性。倒是没想到大燕直接将这些事情明明白白写进律法,这是当真没把女子当成人啊!

  这一口气给叶嘉憋得,差点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这么说还得亏她当初是嫁人了的。要不然她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还得被叶家那对夫妻拿走?

  “那怎么办?”叶五妹倒是没觉得这个律法离谱,只是有些震惊,“那,我这铺子是不能置办么?”

  叶四妹头一回听到这些事儿,整个人都是懵的。眨巴着大眼睛看看叶嘉又看看余氏。余氏拍拍叶五妹的胳膊,道:“也不是不能置办铺子。有两个法子,要么是你将铺子置办的远一些,藏得紧。只要叶家人没发现,或者发现了不跟你要,这铺子地契握在你手中便是你的。要么就是寻一个你信得过的人帮你先拿着这个铺子,待到你出嫁以后,再还到你手上。”

  余氏以往是没有这个顾虑的。余家家大业大,给子女的嫁妆都十分丰厚。虽说如今那些商铺早就被朝廷抄没,但当初余氏未出嫁之前手下是握着十多家商铺的地契的。

  叶嘉坐在一旁,眉头紧锁。倒不是她把事情往最坏的方面打算。而是她如今虽说出嫁了,但手下握着的七十多家商铺是不是也得依托周憬琛才能拿捏得住?

  并非是信不过周憬琛,而是这种主动权让人感觉不舒服。说实在的,大燕这个律法实在是太离谱了。正常的社会,女子居然没有财产继承权。若她生的是女儿。将来她若是跟周憬琛在女儿未出嫁之前出了事,岂不是家业得落到旁人手中?

  不过周家也没有别的亲戚,燕京的那些人也算不得亲戚。

  叶嘉心中不悦,叶五妹思索了片刻,把眼睛丢到了叶嘉的头上:“姐,你说我将这个铺子挂在你名下如何?你能帮我先拿着么?”

  叶五妹不敢保证自己藏私能藏得过叶家爹娘。叶童生当初能不经她同意把她卖给严家那分桃断袖的儿子,将来拿走她的产业是完全做得出来的。叶五妹太清楚爹娘的秉性,在他们眼中,估计女儿就是养来扶持家中的财产,根本不可能留铺子给她傍身。

  “让我给拿着?”叶嘉自然是不会贪图叶五妹那点财产的,“也不是不行。”

  叶五妹眼睛噌地一亮,顿时高兴了:“那正好,明年开春我就去置办铺子。到时候姐跟四姐跟我一道去。”

  叶嘉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自然是答应。

  叶四妹听说叶五妹都想置办铺子,叶嘉的手里也好多铺子和商铺。低头想想自个儿,她如今还在叶嘉的铺子里当掌柜。阿玖虽说办了个镖局,但其实镖局那边的事情叶四妹也管不来。大多时候是阿玖跟阿玖的兄弟在管。抬眸又看了看一脸意气风发的叶五妹,叶四妹忽然有些惭愧。家里三姐妹,好似只有她性子最懦弱,胆子也最小……

  几个人正说着话,门廊外头又匆匆来人。樱桃出去问了问,得了叶嘉的允许叫人进来回话。

  也不是出了什么大事,是李北镇那边送了一封信回来。叶嘉接过来往信件上瞥了一眼,上面写着‘嘉娘亲启’,顿时偷看的几个人立即把脑袋扭到一边去。

  余氏眼底的笑意弥漫上来,她干脆站起来:“行了行了,嘉娘你若是有事就自个儿回去吧。冬日里天黑的早,等再坐会儿怕是要天黑了。趁着这会儿外头大亮,先回屋去歇着。”

  叶嘉本来没觉得什么,叶四妹叶五妹一个眉来眼去的相视一笑,愣是给她弄一个大红脸。

  “别,一会儿还得用晚膳。”叶嘉干脆走到一边去,拆了信封便一目十行地看起来,“我这么来回地跑也不好,天冷路滑,仔细摔着了。”

  这倒也是。余氏听她自个儿这么咒自己,顿时就呸呸呸了几声:“小孩子说话童言无忌,大风刮去。”

  叶嘉眯眼一笑,快速地将信看完了。

  周憬琛在李北镇城寨确实被事情耽搁了。原以为瞭望塔塌了几座,只管重新修缮一番便够了。谁知道这倒塌之后就极难再接上,想了许多办法,还是风吹一下就摇晃不稳。且不说找人找工匠花了好几日,就说这懂建造的人来了,按照他说的法子重新修了还是稳不住。

  如今只有两个法子,要么将这瞭望塔拆掉重建,要么就是先放着不管,修缮那边已经倒塌的城垣。风雪天修缮容易眯眼睛,而且天太冷,木头这些一旦没晒干就十分的难锯,实在是耽搁时辰。

  叶嘉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她倒是忘了件重要的事。在大西北这冰天雪地里修建木质的瞭望塔,且不说这些木头能搭起来就挺难,就说搭起来了也经不住风沙的侵蚀啊。这个地方,这种气候条件,怎么能选择纯木质的材料去建造这些城垣呢?



第116章

  “怎么了?怎么这个脸色?”余氏本以为小两口会说些悄悄话,谁知叶嘉看完信之后脸色有几分沉重。想着西北不安定,她顿时就有些心惊胆战,“难道城寨那边又出事了么?”

  “没。”叶嘉将信折起来放回信封之中,“就是城寨那边遇上了点小麻烦。”

  将信件随手放进袖子里,叶嘉扶着肚子走了几步,缓步走到窗边掀起遮风的帘子往外看去。门外的大雪没有停下来的架势,这个天气别说她如今的身体状况根本过不去,就算过去了估计也是没有办法立即组织修建城垣。天寒地冻的根本没办法施工,材料也不好运,只能等雪停了天气稍微暖和一些再说。

  余氏跟着她走了两步,不知她在看什么。

  叶嘉其实也没有在看什么,只是心中在衡量。如今的这个天气,突厥和北边游牧民族是不大可能会南下抢掠的。毕竟极有可能有命抢,没命带回去。叶嘉如今担心的是别的,西北穷苦的百姓会在这个冬季熬不下去。思来想去,叶嘉忽然扭头看向余氏:“娘,你屋里有笔墨么?”

  “要笔墨作甚?”

  余氏话没说完想到叶嘉刚才看了周憬琛的信,顿时意识到她要回信,“有的有的,樱桃,你去拿一下。”

  余氏平常要教导蕤姐儿读书,屋中是常备笔墨纸砚的。樱桃进内室去取了笔墨纸砚出来,立即研好磨,叶嘉思索了片刻便给周憬琛写了一封信。

  其实事到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叶嘉跟原主不是一个人,周憬琛早就知道。虽说不清楚余氏对这件事有多少觉悟,但余氏是不管叶嘉做什么都坚定支持的。有些事也不用再藏着掖着,她的能力若是对于建筑上能提供一点点帮助,自然是尽早拿出来。

  事实上,叶嘉在信中也没有提出太多的意见,只是详细表述了在极端天气下建造城垣或者瞭望塔都是非常有难度的。若是条件允许,不建议用纯木质材料去建造。采用当地百姓造屋舍的泥浆会更坚固。除此之外,她顺便问起了周憬琛关于教当地百姓盘炕的事。

  她写的飞快,很快写完便让人送出去。

  余氏在一旁看她奋笔疾书,面上的神情不是太轻松的样子,心里免不了就有些担心。

  叶嘉笑了笑,安抚她道:“无事,只是天气太冷,瞭望塔不好修。几次修好,又都被风雪摧塌。”

  “这个天确实不好办事。”余氏一听是瞭望塔的事情,心顿时就放下来。突厥先前已经被打伤了元气,短期内应该不会再骚扰,“嘉娘这般是知道怎么弄么?”

  这话一问,旁边叶四妹叶五妹都看过来。

  叶嘉瞥了她们几眼,倒也没有藏着掖着:“不敢说知道怎么修筑。懂手艺的木匠、泥瓦匠都不敢打包票,我只是稍微提议换一下修筑材料。”

  余氏一想也是,这西北风沙侵蚀的厉害,大部分百姓家中建房子都不敢用木质的材料。怕被风沙吹久了,不到十来年就要腐蚀个干净。那瞭望塔本就是建的高,若是不够坚固风一吹就会倒:“怪不得允安这么久回不来。估计是来回的折腾费时又费力。木头确实是好用,但有时候也不经用。”

  叶嘉笑笑,叶五妹看时辰也差不多便站起身来:“也是时候准备晚膳。”

  她自打被送回东乡镇以后,周家的饭食就不用叶四妹去忙。本身其实下面的人也有会做饭的,但叶家几个姐妹吃惯了自己的手艺,觉得旁人做的不好吃,都是自己做自己吃。

  叶四妹把在外厅地毯上玩儿的两小孩子叫进来,嘱咐了两句就也站起身:“那我跟五妹过去搭把手。”

  两人做自然是很快的,没一会儿就来人过来叫用晚膳。

  冬日里吃的自然是滚烫暖和的,叶五妹将叶嘉原先做锅子的汤底改良了一番。如今做的味道虽说不大像后世的火锅,但也十分美味。

  小炉子在下面烧着,鲜美的汤底都能舀上来喝。

  几个人围在一起,热气烘得人暖洋洋。几个人吃了一顿锅子下肚,叶嘉便在樱桃的护送下回了屋。她这边担忧的事情,周憬琛那边也在想。几乎是叶嘉的信一送到城寨,周憬琛就打开读了。关于换材料这事儿她这么一点出来,周憬琛顿时就豁然开朗。

  确实,当初建造木质城寨是借用的巴蜀地区经验。巴蜀低多山多峭壁。占山建城寨易守难攻,十分有利于战略部署。但北庭都护府的地形地貌与巴蜀有本质的区别,气候也不同,自然不能同一而语。

  但若是换材料,换什么材料更坚固呢?周憬琛不由想到先前叶嘉盘炕用的东西。

  不过当初他们盘炕的时候周憬琛人在外没有归家,所有的事情都是叶嘉一手操办。这般想想,他记得叶嘉当初给的设计图上好似也有标注。那张图他前些时候交给了郭淮,让郭淮借着县令的官势将盘炕这件事普及下去。如今想看倒是要费一番功夫。

  不过转念一想,去喀什城找郭淮过来,还不如回家寻叶嘉更方便。

  思来想去,这个瞭望塔和城垣是暂时修筑不了,那就没必要耗在此处。周憬琛不想将自己陷在无谓的事情上,于是命人找来了孙玉山。孙玉山这些年快速成长,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周憬琛大致告诫了一点,并让他务必密切盯住了李北镇第一道防线,自己则在当日驱车赶回东乡镇。

  大雪纷飞的天气,道路委实不好走。他当日下午出发,原本一天的行程走了一天一夜。

  且不说周憬琛回来遭遇了大雪,就说自从进入腊月以后镇上开始多了不少来镇上找冥店的人。镇子本就不大,除了吃食铺子可能会多些人弄,基本上一种商铺至多只有一两家。似冥店这等不大吉利的铺子,一个镇子翻过来就只有一家。大雪天的也不开门,好几个人在不停地拍门问有没有人。

  周憬琛的马车才到镇子上就撞上这一出,马车外头的人哭得可怜。听说是下属村子里家中有人没挨过寒冷的天气,就这么冻死在外头。大冷天的尸体需要收敛下葬,这才急匆匆地来镇子上定棺材。

  “冻死了人?”周憬琛听到外面打听来的消息,眉头皱得很紧,“如今的情况已经这般严峻了?”

  这些日子,周憬琛忙着城寨破损处的修缮,将普及火炕的事情便交给了郭淮去办。为了尽快普及,周憬琛甚至派出了一支队伍去帮助府衙传信。那张图纸交到郭淮的手上已经有一个多月,东乡镇还有冻死的人。他眉头紧紧地皱起来,立即指了一个人去打听消息。

  打听来的消息并不算好,北庭都护府本就占地非常广,地广人稀,行进困难。兼之大冷天的道路愈加难行,官衙普及火炕这事儿做的并不容易。

  换言之,东乡镇这边尚且未曾有人过来。

  时间太赶,想要及时地改善寒冬难熬的情况,是有些困难的。并非府衙的人不上心,而是本身盘炕也需要耗费一整日。这么一耽搁,自然是更慢。东乡镇这边冻死的人是最靠北边村子的,大多数没挺过来的要么是家中身体抱恙又上了年纪的老人家,要么是年岁尚小身体孱弱的小孩子。

  周憬琛沉吟了片刻,只低声对马车外面道:“先回府吧。”

  马车缓缓走动,他们回到周家已经是傍晚。人才到门口,就有人匆匆冲到叶嘉的跟前来报信。叶嘉原以为他至少在城寨那边待到腊月底,没想到这么快就回来。她如今的肚子已经八个多月,走动也不是很方便,便没有着急去大门口迎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1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流放反派他元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