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后妈养崽手册_分节阅读_第260节
小说作者:王不悔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2-09-08 20:21:08

  摆酒席是不大可能了。

  虽然村里富了,有些钱了,但是也没阔绰到这种地步。

  都是买点儿瓜子花生糖的,放在唐晚吟家给人抓着吃。

  这就是很好的庆祝了。

  跟唐晚吟交好的人里面,付月梅是第一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

  她报的学校就在河港市——陈东的工农兵大学所在的地方。

  他们俩准备带着孩子上学。

  陈东还专门请假回来了一次,把身上的钱都给拿出来,买了菜跟酒在唐晚吟家庆祝。

  饭桌上都是他们熟悉的人。

  从天南海北各个地方被啪的一下甩到这么个小村子,无依无靠,一点点地过起来的。

  刚开始下地干活,锄头都不会用,一锄头砍在脚面上,青紫半个月的事儿也常有。

  不会用土灶,做三顿都未必能有一顿能吃的。

  被李山欺压,扣工分,给公社打报告说这批知青不服从调配、干活不卖力……种种。

  都是辛酸泪。

  后来慢慢的,会干活了,生活上也互相帮助有了依靠。

  虽然还是会有吵吵闹闹,但是大体上知青是一派的。

  他们只能互相取暖。

  再后来,养猪的养猪,教书的教书,还能做点儿小活换钱换粮食……

  陆陆续续地结婚了。

  说起来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下乡了,扎根了,结婚了。

  可细想,这每一步里都是心酸幸福痛苦温馨五味杂陈的。

  但现在一切都要结束了。

  他们考上了大学,终于可以回到城里了。

  他们是第一届的大学生,将来也必然有光明的前途。

  这个小村庄,或许以后还会回来看看,但永远都不会是现在的心境了。

  陈东举杯敬大家:“这两年我在外面上大学,多亏了你们帮我照顾月梅和孩子。大家的恩情我都记着的,将来要是有用得上的,你们尽管开口,我绝对帮忙!”

  大家也连忙举杯:“客套话不说了,这都是应该的应该的。”

  不过正好陈东在,大家也问起来:“听别人说工农兵大学生出去之后都有点儿不好混,陈东你怎么样?”

  以前工农兵大学生大多都是推举出来的。

  推举看的不是文化水平、学习能力,而是看谁家最穷,谁干活最卖力气,谁思想最跟得上。

  所以选上的,好多人真的是连小学都没毕业,进了大学,两眼一抹黑。

  好不容易熬了几年,去到单位上,人家都把他们当救星,盼着能跟早些年还没有取消高考的时候的大学生一样,有正儿八经的知识,能给他们单位带来一些帮助,提升效益。

  可事实上,那些人在大学里唱各种宣传歌、开各种宣传会的多,真正上课学知识的少。

  渐渐的单位上也发现这些人很难用,所以有不少都闹了矛盾,甚至把大学生调去守大门、管仓库。

  但以前总体还算过得去,因为人数少嘛。

  现在不一样了。

  恢复高考了。

  以后就有真正的大学生了。

  那像陈东他们这样的工农兵大学生,还能有出路吗?

第334章 录取通知书到了

  陈东笑了:“出路都是自己挣出来的,我有本事,就有出路。没本事到哪儿都是看人脸色的。”

  孟宇祁对陈东很欣赏:“这话说得对,学没学到东西,陈东自己明白的。”

  唐晚吟觉得陈东跟付月梅这一对特别好。

  不声不响的,一点一点儿地给自己的小家添砖加瓦。

  付月梅说了:“陈东他们学校那一批的两百多个大学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能跟上,正经考试毕业,不靠唱歌开会毕业的,可能只有四五十个人。”

  这四五十个人里头,陈东能排前十。

  他很清楚这是什么样的机会,很清楚只靠着一身红的光鲜名头,没有实力的话,还是会被抛弃的。

  当年他们下乡来不也一样?

  村里人都羡慕他们是城里人,羡慕他们家里有钱,羡慕他们长得好看穿的好用的好吃的讲究。

  可这些外在的东西,能够让他们获得村民艳羡之外的尊重吗?

  能够过好乡下的日子吗?

  不能。

  最后还是要学会因地制宜,跟人打好关系,学会干农活。

  陈东是个聪明人。

  所以,他没有因为自己上了大学就觉得以后都可以用这个名头招摇过市。

  横竖大学里有正经上课的,有老师有教材,那就学呗。

  果不其然。

  他还没毕业呢,就恢复高考了。

  社会上将拥有一大批正经大学生了。

  而他们,若是没有真本事,迟早是会被淘汰的。

  面对大家的担忧和好奇,陈东笑道:“现在教我的老师已经被大学返聘回去做教授了,他建议我考他的研究生,我准备复习考研了。”

  已经是老熟人的邮递员送来了唐晚吟的录取通知书。

  看到

  在聂源的倡导下,村民们也同意接收知青们养到一半的猪,并听从聂源的,暂时从村里划拨相对合理地报酬给考上大学的知青。

  陆陆续续的,柴永兵的大专通知书到了,孔秋露的一个纺织学院的通知书也到了。

  他们把猪都卖给村里了,林林总总加起来,少的人手里也能有一百多块钱,多的能有三四百。

  这边的手续一办好,考上大学的人就拿着介绍信和报道信,踏上了回家的征程。

  而唐晚吟还在焦急等待属于她的录取通知书。

  几乎是在村里的知青都走了个七七八八的时候,唐晚吟才终于等到了录取通知书。

  她考上了!

  她考上了!

  她考上了!!!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看到录取通知书的瞬间,巨大的喜悦还是让人欣喜若狂,激动难安。

  她报考了沪市最有名的大学,距离河港市四个小时的车程。

  这所大学即便是到几十年后,也是全国最有名的几所大学之一。

  唐晚吟报考的是外语系。

  她有先天的基础条件,也知道国家即将改革开放,需要大量的引入国外的知识、技术。

  她想要好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这个时代做一些贡献。

  这会儿的录取通知书没有后世那么多精致的设计,就是一张简简单单的白纸,上面盖着红章。

  通用的录取信息、学校信息是打印的,但唐晚吟的名字都是手写的。

  可以看出来这其中的匆忙和辛苦了。

  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唐晚吟就果断地开启了跑手续的征程。

  户口、下乡信息、学籍信息、粮油关系……全都要去跑。

  还要写清楚原本下乡的地方的粮油关系从几月停止发放,然后几月几日转到学校。

  这个对唐晚吟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差几天差一两个月都没事儿。

  但是对于好多普通的人来说,少一个月的粮食,就要饿一个月的肚子。

  尤其是千里迢迢去上大学的。

  交通不便,通讯不好,寄东西也很难,甚至要一两个月之久。

  对于他们来说,每一分每一毫,甚至每一粒米都是重要的。

  孟宇祁陪着唐晚吟去办手续,就见好多人在这事儿上为难了。

  这还不是要紧的。

  关键是,唐晚吟居然在办理手续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熟人——任雨!

  可任雨根本没有参加今年的高考啊!

  她哪儿来的录取通知书跟介绍信?

  凭什么来办手续?

  任雨一直低着头,不跟人对视。

  可唐晚吟原身跟任雨在一间屋子里住了半年,后来又在同一个村子里生活了三年,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0页  当前第2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0/4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后妈养崽手册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