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_分节阅读_第64节
小说作者:濯濯韶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54 MB   上传时间:2024-02-27 12:55:46

  伊哈娜往太皇太后身边蹭了蹭,挽着她的胳膊道:“太皇太后,玻璃厂又有了一批新产品,我不是担心您没有,就给您送一些。”

  她、皇太后、皇上、裕亲王还有佟国舅算是大清皇家玻璃厂的大投资方,每次玻璃厂出新品的时候,都会给他们送一套。

  至于其他人,就要在商言商,就是皇上的内务府也要老实排队购买,听说最近内务府总管上折子也想在造办处开一家玻璃厂,不过皇上没同意。

  笑话!技术和人都没有,难道到时候去抢玻璃厂的人,惹到了安宁,她直接闹起来,别说她,就是皇上也压不住,从小到大,她就没见安宁怕过皇上。

  伊哈娜话音落下,四名宫女上前打开盒子,枣红色木盒中,嵌着五到六个玻璃器,玻璃器都被凹型模具固定住,周围充斥着羊绒防止擦碰。

  玻璃器各色颜色都有,都是晶莹剔透,小巧精致,有如南瓜样式,带着双耳把手的大肚杯,也有细长的高脚杯,还有细长,单手可握的水杯,适合喝水,水杯有棱形的、有方形、有圆形……

  太皇太后瞅了一圈,别过头,“拿来干什么,你和琪琪格一起做生意都没通知哀家,是不是早就忘了哀家!”

  等到玻璃厂开工了,她这个太皇太后才知道伊哈娜和皇太后琪琪格都投资了,连皇上都有,偏偏就忘了她。

  佟安宁身为外人不好和她说,可是伊哈娜和琪琪格居然也没有拉上她,还有皇帝,居然也没有和她说,一个个平时说着甜死人的好话,有事了,谁也想不到她。

  伊哈娜内心叹了一口气,自从玻璃厂的东西火遍京城后,太皇太后有时会故意酸几句,可能是因为投资这事,她和皇太后都参与了,唯独忘了太皇太后。

  还不是因为怕打扰太皇太后,担心她不同意。

  “我和皇太后的,不就是您的,我这次来,就是和您商量一下,将这些东西卖到蒙古怎么样?”伊哈娜讨好地给她按着肩头。

  “哼!这事你和琪琪格直接做主不就行了,干嘛找哀家!”太皇太后表示拒绝接受她的讨好。

  “……”伊哈娜忍笑,“还不是因为您是蒙古的天,如果您真的想加入,大不了我将自己的份额让给你,省的每次因为玻璃厂的事情,吵不过皇上,有了您在,玻璃厂肯定就掌控在咱们手里了。”

  按照佟安宁提供的协议,他们这些投资人不算是玻璃厂的老板,算是幕后股东,佟安宁这个老板每月会向他们汇报玻璃厂的进度和收益,有什么大的举措和进度也会和她们说,做决定就要投资人一起商量,奈何她和皇太后都有些不懂这方面的东西,每次都被裕亲王、皇上拿捏。

  还好老板是佟安宁,否则真被皇上他们憋屈死。

  “啧!你这个鬼机灵!”太皇太后抬手戳了戳她的额头。

  她身为大清的太皇太后,倒不至于算计一个玻璃厂,只是对这个玻璃厂感兴趣罢了。

  那个佟安宁真是主意不少,她派人查了玻璃厂的收益,发现还真是个赚钱的东西,就连一开始她给皇上的投资书也让人呈到了她面前。

  只能说,可惜对方是个姑娘!

  还是个身体不好的姑娘啊!

  太皇太后想了想,“也行,只不过价格不要太离谱,蒙古虽说钱多,也不能太过过分。”

  “我是科尔沁的姑娘,当然知道分寸。”伊哈娜嘴角上扬,示意最左边的绿装宫女上前,从里面拿出一个淡蓝色的双耳茶杯,“这东西是用来喝茶的,安宁说,给了就用,千万不要放在库房里当古董放着。”

  太皇太后接过双耳茶杯,打量杯子上的把手,笑道:“倒也方便。”

  伊哈娜:“安宁说,如果我有什么想法,也可以画张图给她,如果到时候采纳了,不仅会投入生产线,而且还给我报酬,而且我这个设计师的身份也会被保留。”

  太皇太后含笑看着她眉飞色舞地说着这些,将杯子放到一侧,抬手摸了摸她的头,“伊哈娜,你如果喜欢的话,就去干吧,有哀家在,有皇上在,总不会让人欺负你,只有一条,不得有损皇家颜面。”

  伊哈娜闻言,两眼发亮,“我保证!”

  半个时辰后,太皇太后看着她轻快的身影,忍俊不禁道:“还是没长大!”

  苏麻喇姑正在拆其中一个盒子的玻璃杯,听到这话,说道:“奴婢觉得庶妃现在这状态挺好的,等到皇上想通了,庶妃也就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皇帝啊!”太皇太后看着头顶的梁木叹息,“他和福临太像,所以哀家不敢逼他,又担心太像,最终会落到和福临一样的结局。”

  苏麻喇姑停下手中的活,来到太皇太后身边,宽慰道:“主子,您不用担心,奴婢看皇上十分聪明,对您也十分孝顺,和先帝不一样!”

  “也许吧!”太皇太后叹息道。

  玄烨和福临都是幼时登基,和玄烨平时聊天时,能够看出他对福临的一些政策和理念十分推崇,未来两人的境遇会变成什么样,她也不肯定。

  ……

  在京中洪水完全退去后,距离京城二十里的睢县下面的一个村庄爆发了天花,消息传出后,朝廷第一时间就将通往睢县的道路都封了。

  要知道天花这种病毒传染性强,致死率大,现在才遭遇过洪灾,如果京城在发生天花传播,那么大清朝可能真完了。

  京城众人也人人自危,担心传到京城,实在是睢县距离京城太近,而顺天府和步军统领衙门也紧急搜索全城,寻找睢县周边的人,一旦发现,立刻抓进大牢。

  佟府也闭着门,不让人去人多的地方。

  此时青黛苑中一片安静,佟安宁瘫坐在地上,看着一地的书籍头疼。

  前些年因为年岁小,自己只能趁避暑的时候,在京郊周围晃荡,没有找到感染了天花的病牛,要知道牛痘是牛的天花,和人的天花不一样。

  她也曾拜托小舅舅莫尔根调查过周围记录在册的病牛或者出现不适的耕牛,都没有找到,就连伊哈娜也求助了,目前毫无办法。

  目前牛痘暂且无头绪,只能找找“人痘法”的记录。

  她记得前世上大学的时候,教授曾经说过,在唐宋时期就有医者发明了“人痘法”,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免疫学方面的应用,如果通过对天花病毒进行有效的灭活,降低毒性,能极大降低接种者的死亡率。

  佟嬷嬷端着给佟安宁养身的汤药进来,看到满地的书,疑惑道:“格格,您在找什么?”

  佟安宁挠着头发,“我以前好像记得在一本书上见过有防治天花的方法,现在正在找。”

  “格格你没有记错吧!”佟嬷嬷有些半信半疑,如果真有,太医院的人不可能没查到。

  佟安宁叹气:“我也不肯定,所以在找啊!”

  啊!她讨厌看那些晦涩的文言文,看的脑袋都快打结了,等到妹妹将来成为科学家,自己一定要叮嘱她,一定要通俗易懂。

  佟嬷嬷看了看地上的书,想了想,“格格如果想知道,问一下太医院比较适合,恐怕全天下的医书,太医院都有。”

  佟安宁叹气,撑着胳膊起身,接过佟嬷嬷的汤药一饮而尽,大手一挥,“咱们去太医院闯一下!”

  佟嬷嬷见她视死如归的模样,低头失笑。

  在去紫禁城的路上,佟安宁一路上在反省,她一直将注意力放到牛痘方面,忽略了现实条件,现在的清朝连“人痘法”都还没有普及,到时候说了牛痘,自己一个小孩,要让其他人如何信服。

  还没有学会走,就想要跑。

  活该!

  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吃啊!

  到了宫门口,佟安宁递了牌子,守门的侍卫也熟悉她,笑道:“佟格格进宫来看皇上?”

  佟安宁:“我是去太医院!”

  侍卫一脸迷惑,然后恍然大悟,“佟格格又不舒服了!”

  佟安宁也不解释,这种事情没有结果之前,说出去容易引起恐慌。

  ……

  佟安宁进宫的事情,宫内侍卫迅速上报给了康熙。

  康熙奇道:“平日不是有人喊她,她不轻易入宫,这次是来干什么?”

  梁九功躬身道:“听侍卫说,宁格格去了太医院!”

  “太医院!”康熙顿时皱起了眉,“梁九功,你去太医院看看。”

  “是!皇上,依奴才看,宁格格肯定没事。”梁九功笑道。

  就是不知道她去太医院干什么了。

  ……

  进了太医院,佟安宁就去找了相熟的许太医,向他询问“人痘法”的事情。

  天花作为烈性传染病,让人谈之色变,这些太医博览群书,如果看到,说不定记下来了。

  许太医揪着胡须道:“格格这样一说,臣确实有点印象。”

  旁边正在整理方子的叶太医听到这话,连忙凑了过来,“你没记错?”

  许太医颔首,“应该无误!”

  ……

  于是等梁九功进来时,就看到大厅里放着几百本医书,十几个太医不知在翻找什么。

  而佟安宁坐在一旁的椅子,也拿着一本医书有一下没一下的翻着。

  “宁格格,您这是在干什么?”梁九功凑到佟安宁身边。

  和佟安宁认识这么久,梁九功一看太医院这动静,就知道和佟安宁有关。

  佟安宁指了指忙碌的太医,“找东西!”

  “奴才当然知道找东西了,找什么东西?”梁九功问道。

  身后的佟嬷嬷说道:“格格以前看书的时候,记得有一种防治天花的‘人痘法’,但是不知道在哪里看过,所以就来太医院询问诸位太医。”

  此时太医院院使张元也听到消息,带着人过来帮忙了。

  梁九功听到这话先是愣了一下,后来瞪大眼睛,“真的?”

  佟安宁点头:“真的!”

  梁九功听完,也顾不得和佟安宁说话了,连忙跑回去了。

  这些日子皇上因为睢县痘疫的事情急的满嘴都是泡,夜里都睡不着,就担心痘疫控制不住,危急京城,已经暗地里想着让太皇太后、皇太后她们离开京城避祸了,如果真有解决方法,皇上可不是要高兴死。

  梁九功在路上片刻不敢耽搁,一口气跑到了乾清宫,将事情告知康熙。

  康熙蓦然怔了怔,猛地起身,“摆驾太医院!”

  他要亲眼看到。

  “欸!”梁九功躬身应道。

  ……

  经过三个时辰的找寻,太医院终于不止在一本书籍上找到记载。

  根据记录,“人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当时宁国府太平县天花流行,当地的大夫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

  南方民间也有“吹鼻种痘术”的零星记载,只是这种操作方法,极易考验种痘医师的医术,如果稍有不慎,人就会感染天花死亡,死亡率颇高,所以这种方法,一些人并不敢尝试,即使是南方,也传播较小。

  毕竟一个操作不慎,就是找死。

  佟安宁估计,所谓考验种痘医师的医术,无非就是看那些医师对天花病毒的灭活操作,如果灭活操作不行,纯粹是自杀,将天花病毒往身上灌,现在既然玻璃弄出来,实验设备正好可以提供给他们。

  她要提醒这些医师注意这方面,做临床试验时,要多适应几种方法和部位。

  康熙确认无误后,命令太医院进行研究,培养种痘医师。

  离开太医院时,外面天色已经黑了。

  康熙眼睛发亮,一扫之前的郁卒,嘴角上翘,“安宁,等到种痘术成功,朕一定给你奖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97页  当前第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4/4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