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魏晋干饭人_分节阅读_第421节
小说作者:郁雨竹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87 MB   上传时间:2024-02-29 13:36:48

  可边上的石勒也不是傻子,赵含章要是出兵并州,上党的石勒不攻击刘琨,难道还会不攻击赵含章吗?

  不还是激得石勒出手了吗?

  温峤心内吐槽,但也知道他们刺史在军事上没有太大的才能,所以没有立即开口。

  他不说,赵含章却是用兵如神,到时候她自会劝阻刺史,只是:……

  “王浚能听陛下的话?”

  自东海王死后,王浚便渐渐不听朝廷号令,目前能让他忌惮一二的,也就苟晞和赵含章了。

  温峤立即道:“使君何不请赵刺史出面调解呢?”

  他道:“若陛下能加封使君为冀州刺史,那现在刘将军等人占中山等郡便是名正言顺,再由赵刺史出面调解,或许可以消弭与王浚的矛盾。就是不行,能拖延一二也好,我们先专心应对刘聪大军。”

  刘琨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当即就给赵含章写信,并五百里加急送去洛阳。

  此时,雪花纷纷而落,路上并不好走,但驿兵还是尽职尽责的从他们打通的通道里穿越敌区,以最快的速度把信送到了赵含章手里。

  信送到时,送信的人就只剩下一口气了,赵含章忙让人去请大夫,然后拆开信看。

  或许是因为她前一封信写得太厚,刘琨这一封信也写得极厚,她看了一刻多钟才看完。

  看完后赵含章将信递给一旁的汲渊。

  汲渊立即接过,看完后交给明预和卫玠。

  赵含章问道:“先生以为如何?”

  汲渊道:“出兵的事先不论,和陛下进言加封刘琨为冀州刺史的确是个方法,不过,苟晞能答应吗?”

  赵含章垂下眼眸思索,片刻后道:“试试。”

  赵含章当即就写信给皇帝。

  明预道:“何必如此着急?不如先请赵尚书试探一下陛下的意思。”

  赵含章摇头道:“你看送信的人半条命都没了,显然晋阳危急,此事等不得。”

  她沉吟道:“其实皇帝应该会答应,刘琨素有名望,匈奴三次攻打洛阳,有两次他都出兵牵制了一下匈奴军队,关键在于苟晞。”

  她看向明预。

  明预思考片刻后道:“自刘琨拒绝苟将军回朝,而是选择坚守晋阳之后,苟将军便对他颇有微词,不过冀州现在有一半在石勒手中,苟将军亦动不到冀州,所以他应该不会拒绝让刘琨出任冀州刺史,除非……”

  赵含章:“除非什么?”

  明预叹息一声道:“除非王浚也请苟将军出手,以我对王浚的了解,他若以金银珠宝贿赂苟将军,苟将军一定会请封他为冀州刺史。”

  赵含章抿了抿嘴,从前清正廉洁的苟晞连截留国库钱粮的事都做得出来了,收受贿赂还有什么稀奇的?

  她垂眸想了想后道:“王浚能贿赂他,难道我们不能吗?”

  汲渊:“……女郎,我们的钱……”

  赵含章道:“要是能让刘琨出任冀州刺史,消弭他和王浚之间的纷争,保存下实力对付刘渊,这点钱花得值。”

  贿赂苟晞的金银珠宝难道还能有出兵的花费大吗?

  历史上,这一次刘琨和王浚间的争斗以刘琨大败而结束,他的触角本来都伸到冀州中山郡了,但王浚出兵杀了刘琨的弟弟刘希,将他占下的冀州地盘全抢了。

  刘琨就只能继续守着晋阳一座孤城,之后匈奴大举灭晋,他也无力抵抗。

  赵含章原地转了两圈,道:“若能让刘琨扎在冀州,待我们积蓄力量,大举反攻时就可以和他南北夹击匈奴和石勒。”

  她道:“刘琨会和我们出兵收服失地,王浚可不会。”

  历史都走到这一步了,洛阳城未破,她自然也不想晋帝再被掳走,中原再被匈奴和羯胡占领。

  她是有大志向,但内部矛盾可以先放在一旁,把冀州和并州被抢去的地方先收回来再说。

  在赵含章心里,刘渊和石勒依旧是第一敌人。

  为大局,这份钱她先替刘琨出了!

  赵含章和汲渊道:“先生去准备钱吧,还得准备去郓城的人,要打着刘刺史的旗号,不能让苟晞知道是我的人啊。”

  苟晞要是知道是她出的人和钱,只怕给再多的钱他也不会答应刘琨当冀州刺史的。

  汲渊略一思索,大局上,刘琨当冀州刺史的确于他们更有利,只能忍下心痛道:“我这就去安排,还请明先生助我,去选些苟将军会喜欢的东西。”

  明预道:“风雅之物不必挑选,就给金银和珠宝,他只论价值,没有鉴赏之能。”

  赵含章脊背一寒,暗暗告诉自己,以后一定不让幕僚和自己背心,不然他们跑到外面和别人说她的坏话,想想就很社死啊。

第710章 知己啊

  明预猜的不错,王浚的确贿赂了苟晞,他也想名正言顺的当冀州刺史。

  赵含章挑选的人带着财宝到郓城,先去悄悄见了赵仲舆,把给他和皇帝的信交给他,“使君说,若苟将军有不一样的意见,还请赵尚书帮忙运作,无论如何都要让刘琨做冀州刺史。”

  赵仲舆将信拆开仔细看过,这才点头,“我知道了。”

  他让心腹领着他们从后门出去,看了一眼案上给皇帝的信和明折,他还是都揣在了手里,先进宫去了。

  赵仲舆先提起刘琨和王浚之争,道:“听闻匈奴汉国也趁此机会出兵晋阳,似乎是想和王浚一起夹击刘琨。”

  皇帝闻言甚是不悦,抿嘴道:“并州如今只存一城可收纳晋人,若刘琨守不住晋阳,整个并州岂不是都落入贼子刘渊之手?”

  “正是,”赵仲舆道:“刘琨令其弟取冀州之地是为了破匈奴的包围圈,若他能将晋阳和冀州连成一块,将来朝廷若收复失地,可与他成南北夹击之势。”

  皇帝一脸为难,道:“尚书所言甚合朕意,只是大将军属意王浚兼任冀州刺史……”

  他迟疑了一下后道:“其实王浚做冀州刺史也不错,他亦是晋臣,他又兵力雄厚,手下良将众多,朕听说,他曾打败过石勒,说不定他能将整个冀州收复呢?”

  “若朝廷能挥师北上,到时候他和刘琨联手,与我们一同夹击匈奴岂不更好吗?”皇帝不高兴的是,王浚不应该出兵攻打晋阳,给了匈奴机会。

  所以皇帝道:“冀州刺史是应该定下,以免他们再相争,到时候损害的是自身,反倒便宜了匈奴。”

  赵仲舆一听,皇帝显然是有意让王浚做冀州刺史,连忙将赵含章的信拿出来,道:“陛下,赵刺史却举荐刘琨为冀州刺史,这是她给陛下的书信。”

  皇帝忙接过,越看眼睛瞪得越大。

  他一下坐起来,面色严肃,“赵含章信中所言是真的?王浚果有不臣之心?”

  赵仲舆一脸严肃道:“陛下若不信,不如出面调解,先不定谁来做这个冀州刺史,让王浚和刘琨先停战,看他们二人谁遵命行事。”

  皇帝握紧了拳头,难以立即做出决断。

  赵仲舆道:“当务之急是助晋阳应对匈奴,这不是晋阳一城的事,而是关乎整个大晋生死存亡的大事,陛下,若晋阳丢失,整个并州都落入匈奴手中,冀州焉能幸存?在冀州之上的幽州远离朝廷,届时幽州还是大晋的幽州吗?”

  赵仲舆激动的道:“大晋一旦丢失整个北方,再想收复就好比难如登天,难道陛下想要一直守在郓城,偏安一隅,就看着大晋这样四分五裂吗?”

  “不!”皇帝一凛,混身紧绷起来,总算意识到晋阳一城的重要性,他垂下眼眸思索,“若王浚果真有不臣之心,冀州的确不能落于他手,否者他势力一大,更不会听朝廷调遣,可他真有不臣之心,我们之间隔着石勒和刘渊,朕也拿他无法呀,他会听令止战吗?”

  赵仲舆道:“不论王浚还是刘琨,他们想要加封冀州刺史都是为了更名正言顺,陛下乃天下共主,王浚即便有不臣之心,也得忌惮一二,他若不听陛下号令,天下可共击之。”

  战争又不只是攻城略地这一种方式,还有舆论和经济等各种形式。

  王浚要是明着表现出谋反之意,天下士族会鄙夷他,议论他,还会从经济上制裁他,反过来帮助刘琨,他的压力也很大的。

  说不定就能帮刘琨稳定住局势。

  名声很重要的。

  赵仲舆淡淡地看了一眼皇帝,晋室一直不能号令天下士族,因为什么?

  不就是因为他们得位不正,名声极差吗?

  现在所有人都看到了名声的重要性,所以赵氏才标以忠贞,对皇帝一直是支持的态度。

  虽然虚伪,但有用。

  皇帝听进去了,就压下了苟晞请封王浚为冀州刺史的折子,第二天将苟晞请进宫里来,商量道:“晋阳乃并州遗地,我晋人只能在晋阳寻得一二生机,如今匈奴攻之,王浚又与刘琨相争,恐怕晋阳保不住。”

  他道:“故朕想替两位爱臣调解,他们皆是大晋肱骨,不论失去了谁,朕都心痛不已。”

  昨天刚收到刘琨一大笔金银珠宝的苟晞立即应道:“陛下说的是,臣愿意修书送往幽州和晋阳,让两人暂时停战,以专心应对匈奴。”

  皇帝没想到苟晞这么轻易就答应了,松了一口气,这才道:“那冀州刺史任命一事先按下,待他们停战后再论。”

  苟晞一时也难以决断冀州刺史该选谁,因此点头应下。

  也好,虽然刘琨前段时间得罪了他,但他和王浚关系也很一般,双方都送了礼来,但刘琨的礼显然更合他胃口,也更贵重,他得再考量考量,到底谁当这个冀州刺史。

  刘琨知道赵含章代他送礼给苟晞,还在朝中运作想要他当上冀州刺史,一时感动不已,待他收到赵含章送来的一批武备时,眼泪更是直接流出来,感动道:“我以士稚为知己,今日来看,我的知己还要再加一人。”

  士稚是祖逖的字,俩人有闻鸡起舞的美名。

  能够被刘琨引为知己的人不多,他雄豪俊朗,交友广泛,但能让他从心里折服的没几个。

  赵含章算第二个。

  既然是知己,那就是自己人了,刘琨本来还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一点难为情也没有了,当即写信给她,希望她能从南攻打匈奴,为他分担一些压力。

  虽然皇帝下令让他们止战,但消息一来一回需要时间,王浚也未必听从,所以他需要做两手准备。

  刘希等人继续守着中山郡,王浚只要继续打,他们就只能抵抗,现在要紧的是分散匈奴的兵力。

  信到达洛阳,赵含章看完后就去看地图,她摇了摇头道:“向平阳郡出兵,岂不是在逼着石勒也参与进来吗?”

  平阳郡就在上党边上,是匈奴所治。

  石勒现在虽然不听刘渊调令出兵,但他还是匈奴汉国的大将军,如果赵含章攻打平阳郡,他一定不会坐视不管。

第711章 扩土

  赵含章伸手点了点河东郡和河南郡,道:“河东郡和河南郡不是还有一部分在匈奴人手中吗?让北宫纯和二郎点兵,将这些地方都收回来,从豫州再调一些兵马来,等这些失土收回,陈兵平阳郡外。”

  傅庭涵也看完了信,走到地图前看了一会儿后问:“那弘农郡和冯翊郡怎么办?”

  赵含章目光一闪,扭头看了他一眼后道:“一起打,想要牵制住匈奴的兵力,让他们有所顾忌,自然是打的地方越多越好,但要小心,把握住度,不至于让石勒出兵勤王。”

  汲渊蹙眉,“兵力够吗?”

  赵含章的目光就落在了长安,“给长安写信,一年了,傅祖父招的兵马也该用上了,他们长安不是一直饥荒吗?向外扩张,攻下冯翊郡被占的地方,或许可解燃眉之急。”

  冯翊郡和弘农郡里被匈奴占去的地方不多,特别是弘农郡,现有的被标红的地块并不是匈奴打下来的,而是匈奴进攻洛阳时,当地官员和士族立即向匈奴投降,因此被归为匈奴势力范围内。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8页  当前第4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1/8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魏晋干饭人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