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姐还是小学鸡_分节阅读_第240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33 MB   上传时间:2024-03-12 21:31:01

  她再不济,也是县电视台的当家主持人。

  江海潮兴冲冲地跑上前,满怀期待地看主持人姐姐:“姐姐,你是不是有好消息瞒着我们啊?上面的电视台是不是找过你啦?”

  主持人姐姐却心里一咯噔,下意识地脱口而出:“怎么,他们已经找到店里了?”

  咦,这话怎么说?

  所有人都困惑,杨桃更是张嘴就要问。

  结果却被大姐踩了一脚,硬生生地又把嘴巴给闭上了。

  江海潮笑容满面,故意说的含含糊糊:“节目都是你做的呀,姐姐,要找肯定要找你的。”

  主持人姐姐露出苦笑,叹了口气,感觉自己不能被误解了:“我也愿意节目在市电视台放,的确不费事,就是把拍的带子拿过去而已。但领导有领导的考量,领导不愿意,我也没办法。这个事情我已经争取了个把月,但领导就是不肯松口。”

  大家伙听的简直要气死了。

  原来还有这回事儿。

  原来他们公主日记的公主大变身节目早就可以去市里播放了。

  如果那样的话,节目影响力可不仅仅局限在本市。

  但凡本省装了有线电视的人家,都能收到他们是电视台的节目的。

  好气哦,真的好生气。

  江海潮也气得七窍生烟。

  她现在特别理解杂志上的一句话:对生意人来讲,最好的领导是什么都不管的领导。

  最可怕的干部从来都不是干吃饭不干活的那种,而是仗着手里有点小权,就各种设门槛瞎折腾的主。

  比方说县广播台的领导和他们湖港镇的副镇长。

  真是出门不怕被车撞。

  她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恶从胆边生,直接撺掇主持人姐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拦着你,不让你发展的话,你换个地方就是了。反正节目是你做的,你到市里的电视台,难道就不能做吗?”

  主持人姐姐叫她吓了一跳,本能地摇头:“别别别,换单位哪有这么简单?我又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节目。”

  讲个不好听的,《公主大变身》真正的灵魂人物是冯妈妈,换个主持人也不影响节目的。

  江海潮在心里偷偷吐槽:姐姐,你也知道啊。

  如果你没办法让公主日记顺顺当当地上市电视台,那么不好意思,我们不可能一直陪着你在县里晃荡。

  所谓的合作就是要双方获益,当一方大踏步往前跑,另一方跟不上趟时,不能要求跑在前面的人停下来等待呀。

  毕竟时不待我,地球还要不停地转哩。

第144章

  把工厂搬空

  大人还是太天真了,完全不了解小学生讲义气的时候可以堪比王二小,但背刺起来也能毫不犹豫。

  卢艳艳满怀同情地看着主持人姐姐,在心中叹气:大人怎么能记吃不记打呢?难道这么快你就忘记了之前卡拉OK大赛没能上县电视台,江海潮半个小时的功夫都没犹豫,转手就把比赛推给了广播台。

  亏得现在主持人姐姐还跟她掏心掏肺:“唉,我光带这个节目过去是不是太单薄了?我跟伯格老师不能比呀,《星夜私房歌》是伯格老师一手做出来的。”

  江海潮已经在琢磨该如何搭上市电视台的路了。

  问周雪莹,看看藏龙卧虎的实小学生家长有没有在市电视台工作的?

  问周妈妈,看她在电视台有没有熟人?

  甚至还可以问建生表舅,他是教育局局长嘛,肯定少不了跟电视台打交道。

  真奇怪,她一点点都不心虚了,她竟然觉得主动找建生表舅好像并不是什么都大不了的事。

  也许在他们这些小孩看来难如登天的事,对大人来讲,不过是抬抬手而已,压根和为难两个字扯不上关系。

  就是不知道过年的时候建生舅舅会不会回来。如果回来的话,她家才好备上厚厚的年礼。不说就此还人情,而是要表达她家知道感恩的心。

  她的思绪已经飞到爪哇国,主持人姐姐连喊了两声她的名字,她才勉强回过神,随口应道:“没节目做个节目就是了。”

  说着,她伸手一点学校操场的位置,“卡拉OK大赛,把它挪到市电视台好了。”

  她又认真地看伯格老师,“不是我挖你墙角啊,你都到省台了。一个萝卜一个坑,县台怎么可能一直给你留着位置?”

  卢艳艳拼命点头,没错,没错。

  像他们湖港镇就有干部,被借调去县里。结果关系也转不过去,后面再回来,嘿,哪里还有他的位置?

  江海潮一本正经:“所以还不如直接把节目拿到市电视台去。都已经办过这么多期了,要怎么弄,都是熟的。”

  主持人姐姐听着心动,再想一回却又摇头:“比赛放在电视上,内容太单薄了。听广播的人和看电视的人习惯不一样。”

  要怎么形容呢?现在有彩电的人家越来越多,遥控器抓在人手里,看的人但凡觉得有一点点无聊的地方,会立刻毫不犹豫地换台。

  晚上听广播的人不一样,躺在床上,已经是种休息状态,轻易不会动弹。

  江海潮看主持人姐姐上心,被丢到一旁的良心又冒出了尖,秉着做生不如做熟的原则,决定还是可以把这合作持续下去的。

  “节目内容少,那就加点呗。”

  她眼睛珠子一转,已经有了主意,“让参赛选手除了比赛唱歌以外,还可以记歌词比赛,就像咱们篝火晚会上玩的一样。”

  主持人姐姐眼睛一亮:“哎,这个倒是可以。”

  她毕竟是专业人士,记歌词比赛的念头一进脑海,她便有七八个主意,把一档节目给支楞起来了。

  她越想心越热,忍不住扭头看伯格老师,想听听人家的意见。

  伯格老师不动声色,只点出了一桩关键:“你去市台的话,编制能过去吗?别忙了半天,到时候还是个临时工。”

  主持人姐姐叫兜头浇了盆冷水,大冬天的透心凉。

  是啊,现在电视台的编制多难得,一个萝卜一个坑。她想换个电视台也许简单,但想解决编制问题,恐怕比登天还难。

  江海潮露出困惑的神色:“编制是什么呀?为什么你们老是说编制?”

  伯格老师笑了:“编制嘛,这么说吧。你们有民办老师和公办老师的区别,对吧?有编制就相当于公办老师。同样是教书,有没有编制,收入能差好几倍。民办老师干的再好,拿的钱也是人家的零头。”

  小学生满脸好奇:“那电视台有编制的主持人一个月拿多少钱啊?”

  伯格老师笑容温和:“五六百吧,效益好的话,奖金另算。没编制的,分奖金也没份儿。”

  电视台效益好,收入比其他单位强不少。

  江海潮满脸“我还以为要多个零呢”,语气轻快:“那还不如趁放假的时候出去多接几个婚礼呢。我听说,市台的主持人给人主持一场婚礼,起码得收五六张伟人头的红包。现在大家结婚可舍得花钱啦。”

  这真不是她夸张。

  上次周雪莹说她爸单位有个哥哥结婚,请的就是市台主持人当司仪。

  还是熟人呢,一晚上给了500块的红包。

  而且不是熟人,想请都请不到。

  人家档期排得满满的,一个礼拜几乎没歇的时候。

  江海潮扒拉手指头算:“就算每周只接礼拜六一回,一个月4趟,也是2000块呀。可不比工资奖金高?再说一个礼拜何止一回呀,人家都忙不过来的。”

  主持人姐姐眼前一亮。

  没错呀,对他们这些在以目前露脸的主持人来说,知名度其实比职称还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也相当于明星了。还有知名的主持人接拍gg了,那挣的钱更多。

  她思来想去,感觉当真可以拼一拼。

  这个机会实在太难得了。

  伯格老师走的突然,大家还没反应过来。如果她不掐准时机,赶紧把卡拉OK大赛给兜了。待到人家回过神,那就真没她的事了。

  毕竟,光瞧瞧现在每个礼拜六小小的湖港镇涌进了多少人,就知道这看似上不了台的民间歌唱比赛究竟有多受欢迎了。

  她想到这儿,甚至心慌了。

  比赛反响大,除了县电视台那个不长眼睛的领导看不见以外,其他人怎么会发觉不了?

  估计是因为这个比赛本身就是秋天才开始搞的,其他电视台广播电台正看着呢。等到开过年来,新年上新节目,说不定会来一堆唱歌比赛呢。

  不行不行,她必须抢占先机,做头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把比赛带上电视台。

  主持人姐姐终于下定了决心。她还如此年轻,她自认为有几分功底,她要拼一拼,为自己闯出个未来。

  “那你们先忙着,我去打个电话。”

  江海潮充分发挥了少先队员的热情洋溢精神:“我们这电话不好找,姐姐,要不干脆到冯雪家去打吧。”

  冯雪朝她翻了个白眼,这家伙,真会当便宜好人。

  要不是看在她妈能上市电视台的份上,她绝对不搭理她。

  打电话的人走了。

  江海潮扭过头,又冲伯格老师笑:“老师,那个赞助的事情我跟家里大人说了,赞助是可以继续赞助的,但5000块钱太多了。咱们得把丑话说在前面,虽然那是省台,可是新开的频道,到底有多少人听,说不清楚。我们总归要看看情况。再说了,你这节目主要就是靠你呀,又不用记者出去采访,审稿子你自己就做了,再加一个导播,节目就齐活了。用的人少,开销也小啊。”

  刚才她一开口就把卡拉OK大赛塞在电视台,伯格老师心里就有数,人家要另起炉灶了。

  他不高兴是肯定的。

  但正所谓在商言商,如他跳槽到省台去,不可能跟江海潮和服装店商量一样,人家想找更合适的平台去打gg,也理所当然。

  他按下了心中的不快,语气平静地询问:“那你觉得什么价位合适?”

  “还是2000块一个月,只冠名私房歌的节目。”

  伯格老师摇头,心平气和道:“不行,2000块钱太少了。做一档节目,你看到的好像只有主播和导播两个人,但实际上幕后的人更多。2000块连工资都开不出来,省台不会同意的。”

  他琢磨着要是不行的话,今天就得想办法在省城另找赞助商。

  再找一家服装店吗?效果估计不会太好。

  省城有高校,大学生和中学生是广播的主要听众。他们喜欢去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gg合作对象。

  但问题来了,他在本县一亩三分地还算号人物,到了省城广播界,完全是小字辈外来户,节目也毫无知名度可言。

  商家即便想在广播上打gg,能够找到合作对象多了去,为什么要多看他一眼呢?

  思来想去,“公主日记”反倒是他最好的选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1页  当前第24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0/3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姐还是小学鸡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