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反派长媳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云东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64 KB   上传时间:2024-03-25 15:57:40

  这世道有的受尽偏爱却不知珍惜,还有的人一无所有,只能拼尽全力就攥住一点什么,而他拼尽全力想要得到的东西,也不过是那种人习以为常的。

  不过转念想想,甚为侯爷的儿子,本就生来命贵,他是农家寡妇的儿子,生来命贱,有什么好作比较的?

  虞怜一人给敲了一下额头,“别什么都来讨价还价,等读出一点名堂,有了出息再来说事。”

  双胞胎只好捂着额头哭丧着脸回屋拿嫂嫂一早给准备好的一人一套的笔墨纸砚,跟着小夫子去书房念书。

  小果儿急得不行,只吃半碗就放下说不吃了,急着要跑去念书,虞怜让她好好吃完。

  “念书不急于一时半刻,更需精心耐心才读的进去,你连一顿早饭都没法静下心来吃完,又怎么能读好书?”

  小果儿听了小小的人儿有些羞愧,坐端正了老老实实把粥喝完了,才下了桌儿,跟嫂嫂祖母爹娘说了要去后院念书。

  众长辈点点头,她才哒哒跑进去。

  吃过饭,虞怜说要去镇上转一圈,她要去镇上看看有什么材料和工匠能做出她想要的罐子。

  华詹想了想说:“我送你去。”

  虞怜摇头,“爹您有事忙您的,我叫上华三多,他门路广,可以打听到不少事,让他陪我一块走一趟。”

  华三多正在家里抱孩子,上回给虞怜干活挣了一笔银子,让他一贫如洗的家好过不少,等虞怜找上门来,他二话不说就放下娃要跟着走。

  “马车我能驾,不用叫三树那个憨货来。”

  他媳妇在后面叮嘱:“你好好给人做事啊,别耍滑头。”



第74章 陶瓷 ◇

  ◎一个书生写的,在京城卖得可好◎

  华三多什么都没问, 跟着虞怜回了华家把马车驾出来,两人上车后,他让虞怜坐好了, 问:“这次是干啥?”

  虞怜笑笑说:“就去镇上走走逛逛,若有做陶瓷的工坊带我去看看。”

  华三多:“没问题, 镇上有两家不错的陶瓷工坊,都是老师傅在做, 名声很大。”

  他心里好奇虞怜想做啥,但没好意思直接开口问,怕虞怜觉得他不踏实不稳重爱打听。

  就在心里偷偷琢磨着,没什么事人一个千金小姐也不会喜欢随便出来瞎逛, 还特意点名了想看做陶瓷的工坊,以后是想做啥?

  若要买陶瓷用品自家用, 零散几个在镇上杂货铺买就行了,不必特意跑到工坊, 她家刚开荒了十亩地, 莫非是跟这个相关?但种田能有啥关联的?酿酒?那也得有方子啊。

  这么猜着,马车速度也不慢, 一路往镇上去,到了镇上, 两人就下了马车,改用步行, 架着马车太招摇, 有些路百姓摆着摊人来人往不好走。

  华三多对镇上熟, 给指了路, 说离着集市不远有条街, 整条街都是工坊。

  “有布衣坊, 有陶瓷坊,还有做木工的在那接活,摆摊的,都有,你往那逛一圈,得小心藏好钱袋子,不小心就被人摸走了。”

  虞怜生得貌美罕见,在京城就已经能力压京城贵女,何况是在乡下小镇?她从马车上下来往街道上一走动,好些人看着她都走不动道了,看着看着差点就人撞人。

  华三多见此苦笑:“得了,您不用担心自个儿掉钱袋子,我得小心我的小命了。”

  说完补充:“下回您要戴个面纱出来。”

  虞怜也没想到会有这种状况,她前几次来镇上买东西都没事,但很快想起前几回都是跟着公爹一块出来的,他那人板着脸便一身气势,让人不敢靠近,自然也没什么人敢看她。

  虞怜到一旁的成衣铺买了个面纱带上,两人才进去工坊那条街。

  说是一条街其实也不大,毕竟只是一个乡下小镇,比不上县里,布衣坊大约就两三家,过了布衣坊再往前就是做陶瓷的,两家陶瓷工坊开在对面,一家叫王记陶瓷,另一家叫王记老手艺陶瓷。

  虞怜站着两间门口,奇怪地问:“都姓王?一家人?”

  华三多笑着说:“这说来就话长了,这原本是一对兄弟,祖上都是做陶瓷手艺的,爹离世后,小儿子撺掇着老娘跟大哥分了家,闹开了,把他们大哥一家赶出去,这大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回头就找媳妇娘家借了银子在他们家对面开了一家陶瓷工坊,叫王记老手艺工坊,跟他弟弟区分开,两兄弟就开对门抢生意,虽然他们闹得不可开交,但对百姓们来说是好事啊,为了抢生意,两人琢磨着花样琢磨着手艺,渐渐的陶瓷品质也提高了,价格也没涨。”

  虞怜:“那以你所见,哪家手艺更好些?”

  华三多思忖了下说:“若说做这门手艺的时长自然是身为兄长的王大,但王二心思灵活,花样子不少,他那边卖得也不差,端看你喜欢。”

  虞怜想了想干脆两家都进去看,她先去的王大的老手艺工坊,进去后,看见一个中年男人领着一帮工人学徒正在做活,抬头看见客人进来也不见什么笑脸,只问他们需要点啥?

  虞怜摇摇头,“我先看看。”

  她看了货架上做好的成品陶瓷,论品相自然比不上京城卖的那些,但胜在价格便宜,用料实在。

  她看了一圈便又出来然后去了对门那家,那家和老手艺不太相同,雇用了热情机灵的伙计招待客人,刚踏进门就有小伙计迎上来,问她需要点啥,“要不要小的跟您介绍介绍?”

  虞怜打眼一看,这家货架上摆着的东西其实和对门差不多,两家价格也没差多少,就是这家花样子多,那家做得更细致一些。

  伙计是个能说会道,见虞怜左右观望,就指着两边的货架给她看,“一边是粗陶罐子粗陶碗盆,一边是瓷器,瓷碗精致些,价格也更多,不知客人需要哪种?”

  虞怜说让他给介绍介绍,给个建议?

  小伙计很热情,“看您什么打算,一般老百姓家里大件儿的,装水的大缸子、腌咸菜萝卜的大陶罐用粗陶就行,这个便宜扎实又好用,但若是要派上场面的,比方说办喜事待客见人的,装胭脂水粉的,插花的瓶子,用瓷器好看些,就是价格略贵。”

  “那若是用来装拿来卖的吃食呢?”

  伙计愣了,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卖的吃食要用陶瓷装,但他反应快,这一听就是大买卖啊,能拿去卖的,数量还少吗?

  赶紧说:“您等着,我叫我们家掌柜的来,您跟他说说。”

  说完往里边跑,这家格局跟对面不同,对面进去就是工坊,货架就摆在工人旁边,而这家则讲究一些,外边是摆着货架的卖堂,里面才是真正做事的工坊。

  不一会儿有个满脸精明相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看见虞怜愣了愣,然后看向华三多:“您这是两口子?您是主事的?”

  华三多哪里敢?他连忙摆手,“不不不,我是他们家伙计,我就一个跑腿做事的,这才是我们东家。”他指着虞怜,态度也极为殷勤恭敬。

  掌柜的眼里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这样年轻貌美的女子会亲自出来做生意,他拱了拱手说:“恕我眼拙,您是准备拿来做什么买卖,可有要求?”

  虞怜已经习惯了,之前几回跟公爹出来买东西,店家大都以为她爹才是主事的,进去总是先问她爹要点啥,然后公爹就板着一张脸,沉默不吭声,指指她。

  “你这的陶罐可以密封吗?”

  “何为密封?”

  虞怜解释道:“所谓密封便是盖子盖得严严实实,半点不留气儿,里面的空气出不去,外面的进来,完全不透气。”

  掌柜摇摇头。“这陶罐盖子是硬的,盖子咋封住?您若要这样做,便要先将东西装进里头,再裹上些泥巴,烤干了,就裹严实了。”

  虞怜问了掌柜还有没有其他的材料可以代替陶瓷做的盖子,起到密封的作用?

  掌柜摇摇头,“那不行,我做这行这么久了,也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说过什么盖子能把陶瓷罐子给封住的。”

  这回答不算意外,虞怜跟着又去了对面一趟,跟那个沉默的中年男人王大也问了一遍,王大也不管她为啥去而复返问这么奇怪的问题,闷着嗓音说没有。

  “绝对没有!这种材质决定了它不可能有那种盖子,你随便去找,哪怕去京城天子脚下的繁华地界也找不着那种东西。”

  虞怜得到回复和华三多又逛了一圈,她不光逛陶瓷工坊,把所有什么铁匠铺,什么杂货铺都逛遍了,想找到一种可以替代的材料,但都没有,哪是这么容易的?

  在现代水果罐头通常用玻璃罐子作为瓶身,盖子则用铝质或经过处理的铁质盖子,这样盖上去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不会漏气,让食物得以保鲜。

  在这里显然是没有铝了,铁盖子则必须经过表面处理,才不会生锈,在这里也不存在这种工艺,况且还要将一个个铁片手工敲打出可以拧紧的纹路,机器生产出来的当然贴合无缝,人工则概率极低,极其耗费时间。

  逛了大半天,虞怜一无所获,倒是去了一趟镇上唯一的书铺给几个小孩买了几本启蒙书,掌柜说今儿做活动,多买有打折还送一套文房四宝。

  虞怜便将书铺上仅有的几本四书五经也买了,自然不是原本,买的是书生手抄的,价格便宜不少。

  书铺老板看她买了这么多,心里高兴,把书给她打包了,一套送的文房四宝也打包好了一并给她。

  “您慢走,下回再来!咱们书铺过几日会到一批新书,其中有京城最流行的话本子,叫什么六小姐负心郎的,名儿我不记得了,据说火得很。”

  虞怜脚步顿了下,说好。没太放在心上,她想着空了倒是可以看看打发时间,眼下要忙活赚钱,没时间玩。

  虞怜说完之后,就在书铺门口等着,华三多让她别费脚步了,“逛了一天您也累了,我去把马车驾过来。”

  虞怜点点头,站在门口等着。

  就在这时,书店门口来了一辆马车,从上面下来两个伙计模样的人,两人兴奋地捧着一塌书跑进去,其中一个不小心把虞怜给撞着了,书哗啦一下散落在地。

  虞怜蹲下来帮着伙计捡书,捡书的同时眼睛不经意瞄了几眼上面的书名。

  她手顿住了,目光盯着手中的书,好半天不动,伙计把书捡好,问她:“您该给我了?”

  虞怜问:“这样的书还有几本?作者叫什么?”

  “都是同一个书生写的,写了好几本,在京城卖得可好,我们好不容易才抢到一些拿回来卖,你等等我找找。”

  虞怜跟着伙计进去,掌柜笑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原以为过几日才到这些话本子,没想到今天就到了,这位贵小姐,您想要的话,今儿还没开卖,我给你少一成。”

  虞怜把同一个作者的书都挑了起来,数了数有四本,据伙计说那家伙写了不止这四本,但因为卖得大好,他们一些外地去进货的书商拿不到几本,就拿到四本。

  虞怜把这四本书都买了下来,一本卖三百五十文银子,掌柜还给打了九折,价格不是很便宜,但虞怜也不是瞎花银子,她随手翻了几本,总感觉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她拿着书出去,华三多以为她买的是正经的文化书,问都没问,帮她放进马车了,虞怜也上去。

  路上遇着个卖糖葫芦的贩子,虞怜让华三多去买了六串回来。

  自己留了五串,剩了一串给华三多留着,华三多愣了,“这是干啥?我老大不小了不吃这玩意……”

  虞怜:“给你娃吃。”

  华三多默默把糖葫芦收了起来,心里挺感动的,虽然还没成他东家,但感觉跟这样的做事就是踏实,就是靠谱,他虽然不知道虞怜想干啥,但他觉得跟她一块干总没错,他可不想一辈子种田,以后娃也种田,有什么出息呢?

  虞怜把糖葫芦用油纸包好了,里头五串,三串给家里的孩子,另外留了一串她自个儿吃!谁说当嫂嫂的不能吃糖葫芦了?

  华三多把虞怜送到家之后,拿着糖葫芦回去,半个字没问别的,也没提今天要不要给工钱。

  虞怜也没提,她心里头已经计划将华三多聘为自己的员工,跑点腿也是工作,应当的,用不着见外。

  进了院子,三个孩子已经下了课,正在院子玩,早早地围了过来,小果儿跑得最快,跟虞怜炫耀:“今天小夫子夸果儿聪明了!”

  虞怜问为什么?

  小孩便骄傲地说:“我学会写字了!”

  双胞胎切了一声,“才学会写一个字罢了,得意啥。”

  小果儿说:“先生说我从前没学过,没有学习的基础,能学一个字就很有天赋了,他让我继续努力,嫂嫂,我把字写出来给你看。”

  虞怜站在原地笑着看小果儿拿着树枝比划,认认真真把字写在地上,她夸了句棒棒,小果儿便更高兴了。

  虞怜掏出油纸,从里面拿出一根糖葫芦给小果儿,“今天是第一天学习,表现不错,嫂嫂奖励你糖葫芦。”

  小果儿眼睛亮了起来,接过糖葫芦小心翼翼舔了一口,嘴甜地说谢谢嫂嫂!

  有吃的这还得了?

  双胞胎也立即跑过来,伸出手央求:“嫂嫂我们也要……”

  虞怜故意没拿出剩下的几个,问:“小夫子夸你俩没有?你俩表现得如何?”

  小果儿胆子大了不少,当着二哥三哥面给嫂嫂揭他们短,说:“没有呢,小夫子问他们从前学过什么,他们一问三不知,说只要学一遍就会了,结果一个字也不会,把小夫子气得打他们手掌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反派长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