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_分节阅读_第269节
小说作者:络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3 KB   上传时间:2024-03-25 16:00:25

  石立夏也没磨叽直接开门见山,询问刊登广告的事。

  “这个业务我们开没有开辟,现在还在讨论中。”

  魏主编坦诚道,对于这一点她也是犹豫的。

  广告这一行在整个八十年代都是很容易引起争议的,意识依旧还受到特殊时期的影响,广告内容一旦不小心就会触动保守派的神经,引发各种负面舆论。

  尤其刊登外国产品广告,更是容易触雷,79年三月份的时候沪市电视台就因为刊登了瑞士雷达表,引发很多人不满,导致电视台负责人因此被调离。

  虽然是因为外国商品,有人觉得是为‘资本主义’做宣传,所以引发轩然大波,可一些人见状不免被吓到,对广告都是排斥和谨慎的,生怕惹火上身。

  反正以前没有广告报刊电视台依旧好好的,没必要冒险。

  石立夏没有去找对老百姓来说更权威的省报,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省报主编就是非常典型的保守派,不会去尝试新东西,估计全国普及开了,他才慢悠悠地跟上,要想说服他非常地难。

  “魏主编,现在广告已经遍地开花,很多报纸都已经开始刊登广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人民日报等报刊也为其正名,我认为咱们日报也到了可以开辟的时机。而且我姐他们开的这个酒楼是本土产业,是为人民服务的。

  民以食为天,美食可以治愈心灵,让人对未来更有憧憬。现在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酒楼的菜品满足大家从以前吃得饱开始到吃得好的转变,代表了社会的发展,我认为非常适合作为第一批打广告的用户。”

  魏主编听了这些话摇头笑道:“你这张嘴,真是越来越厉害了,我不答应都不行。”

  石立夏也笑道:“报刊刊登广告的趋势不可阻挡,这一点魏主编比我更清楚。我姐这酒楼你可以放一百个心,绝对童叟无欺,品质优越,您可以先去考察考察。”

  现在媒体人还是很有责任心的,也不是什么都能刊登的,为看报纸的人负责。

  现在的人非常相信报纸和电视上说的,只要广告打出去,他们就会相信这些东西是真的好。魏主编犹豫也是因为这点,如果东西不够好,他们报纸却吹得跟花一样,那不是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吗,到时候还会连累他们报纸的名声。

  尤其石立夏所说的酒楼还不是公家的,而是私人的,这就更加令人担忧了。

  现在私营才刚刚开放,很多人都是不看好的,他们日报刊登广告也同样承担风险。

  魏主编听石立夏这么说,道:“行,我得去看看情况,再做决定。”

  “好,随时欢迎,不过我们这边希望能在开业之前能刊登,做好第一波宣传。”石立夏说着低声道,“这里面还有我堂姐的股份,我堂姐,你知道的。”

  石立夏使眼色,魏主编一下就明白了。

  石立夏的堂姐,不就是机械厂厂长夫人吗。

  “她怎么也有份?”魏主编很是意外。

  石立夏笑道:“她可是酒楼核心人物,之前你吃的辣酱都是她调配的,酒楼的菜品都是她定下的,都是她精心琢磨出来的独家秘方,在别的地方是吃不到那个味道的。同样一盘炒青菜,她都能炒出花儿来,成本还不高。”石盈盈的手艺那绝对不用说,美食文女主的水平可不是盖的。以前看小说动不动就什么香得舌头都吞掉,石立夏觉得很夸张,她也是吃过很多美食的,就没有过这种体验。

  可当她吃到石盈盈精心制作的饭菜,这话真是太贴切了!

  魏主编听了这话,心里更加有谱了。

  石立夏又道:“拥有这么好的手艺,就该造福大家,不能只想着自家那几个人。所以她也就出来给大家服务了,要不然她一个厂长夫人这么辛苦图啥啊。”

  “那我到时候可真得过去好好尝尝。”

  对于这样的说法,魏主编还真就吃这一套。

  毕竟现在的个体户可是很被歧视的,谁要是在街上卖东西,以前的旧相识都避开当作不认识,觉得太过丢人。

  可是给石盈盈创造这样的人设,那就不一样了,我不是为了钱,我对钱不感兴趣,我就是想要造福大家。

  这种冠冕堂皇的话,现在还真有不少人会相信。

  石盈盈这个人设一旦立起来,不仅让她在舆论中少点压力,也能让人更加放心酒楼的饭菜品质。

第164章

  《南城日报》对于第一个广告非常地重视,魏主编亲自去实地考察,虽然还没有正式营业,可是光看装修和菜单,就知道花费了不少功夫。

  服务员也都已经就位,现在正在培训中,魏主编去酒楼的时候,就看到培训现场。

  石盈盈她根据前世的经验,对服务员进行培训,要求跟现在的国营饭店服务员完全不同。

  现在的服务员完全没有服务之说,窗口都能贴着‘不能殴打顾客’的字样,就知道是什么样的态度。

  “你们饭店要求还挺高啊。”魏主编感叹道。

  石迎春得到消息,亲自接待的魏主编,听到这话,笑道:

  “人心情好才能吃得好,服务也会是我们‘食为民’的一大特色,我们酒楼的宗旨就是服务人民群众,因此不仅是要让大家吃得好,还会服务好大家,让大家有个好心情,这样才有别于在自己家里吃饭。”

  石迎春和石盈盈在培训员工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哪怕因此吓跑了一些人,她们也不会降低标准。

  城里的年轻人不愿意,那她们就去乡下招人,但是绝对不能降低服务标准。

  一开始她们公开招聘的时候,就已经遇冷,别看现在很多知青返城,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可大家对个体户还是抱有歧视态度,给个体户打工更是觉得丢人得不行,因此很多人心动却也只是观望,刚开始招聘的时候,报名的人并不多。

  过来报名的人基本都是家庭条件很差,已经快揭不开锅了,才愿意屈尊,可不少人心底依然是不认同的,只是把她们饭店当作一个临时工作的地方。人数并不多,千挑万选才选中了六个人。

  因此到培训的时候,看到‘食为民’对服务员的要求跟他们认知的完全不同,不少人都打了退堂鼓,第二天就不再来了。

  其实石盈盈的要求也不算非常严格,只是需要微笑服务,客人需要什么帮着添置,为客人解决问题等,不用像某捞一样,恨不得把菜喂到客人嘴里,更没必要觉得自己比顾客低一等。

  可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无法接受。

  石盈盈和石迎春也不勉强,宁缺毋滥,后来人数不够干脆到乡下招工。

  乡下姑娘小伙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只要有地方打工就已经很高兴了,这可比在地里干活轻松多了。

  经过培训后,现在都有模有样了。

  魏主编观看了整个培训过程,心中已经对这个饭店就有了期待,虽然没开张已经感受到了,私营会带来的冲击。

  这样的服务和装修,如果菜品不太差,老百姓会逐渐涌入到这里来就餐。

  私营自负盈亏,也就会更加注重各方面的品质。

  大家又不是贱得慌,在同样条件下,当然更喜欢去服务好的地方。

  魏主编也很想看看饭店开张后的情形,同意了为酒楼刊登广告,作为第一个客户,价格上也给予了优惠。

  除了在报纸上刊登广告预热,以及广告牌的树立,石立夏还为酒楼印制了宣传单,让肖恒手底下的小兵们帮忙分发。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现在环境又还处于比较暧昧阶段,因此石立夏也没有搞太多花样。广告设计也是比较保守的,没有那么多的标题党和花样,全都是中规中矩,这个时候不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创意吸引大众眼球,最重要的还是稳住,别玩脱了被人各种扣帽子。

  不过即便都是最简单的宣传方式,石立夏也花费了不少心思,光是联系印刷厂就得找了好几个人,现在印刷厂可不接私人单子,没点门路送钱都没人搭理。

  广告牌的设计,石立夏也根据不同地段的精心设计,既有统一性又有自己的特点,让广告牌醒目的同时也兼具这个年代的特色,并且主旨都是将去酒楼消费跟美好生活挂钩,还不能做得太明显。

  要不是石立夏之前在宣传科磨炼过,石立夏头发都要掉一大把,这可比从前的广告难多了。从前的设计顶多是被甲方毙掉,现在打广告一个不小心就要被上纲上线,顾忌的东西可就要多多了。

  哪怕石立夏保守,可这样的宣传方式,还是引发了一阵激烈的讨论,还有人给报社投诉,认为不应该给私营饭馆打广告。

  虽然有些波折,可整体还是正向的,并没有影响到酒楼在一月一日跨年那天,‘食为民’正式开张。因为提前进行了宣传,很多人都想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这年头,大家都喜欢凑热闹,这么一来场子就热乎起来了。

  石迎春之前就安排了人进去就餐,避免第一天太过冷清,人都有从众心理,看到有人进去就餐,也有人想着进去体验一下。

  石立夏那天也来了,还邀请了不少朋友,其中还包括了魏主编。

  魏主编虽然之前来过,但是当时还没有最终完工,一些东西没有添置,这次再过来的时候,心中颇多感慨。

  “只要东西不是很难吃,生意肯定差不了。”

  不管从酒楼的装修还是服务,那都是没得说的。

  虽然现在人很多,可一切井然有序,服务员明明都是新上岗,能看得出还有些紧张,可没有一个犯错的,带着顾客入座,等待客人点餐的时候也不会催促,还为顾客倒茶。

  后面人太多,还有服务员专门发放牌子,让人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在门口等待还有免费的小食。

  饭店工作人员都很热情,但是又不会过度谄媚,尺度把握得刚刚好,让人一进来就觉得舒服。

  饭馆菜品也不算很贵,在南城属于中等价位。工薪阶层过来吃饭会有点儿心疼,但是在大多数人可承受的范围内。

  上菜后,魏主编又是一顿夸。

  “这味道还真是不错!”

  石立夏笑道:“我堂姐要求很高,不管从食材还是烹饪手法,都是有标准的。而且最重要就是干净,后厨您也看见过,比很多人家厨房还干净。”

  现在生活条件差,很多人家都没有专门的厨房,要么是自己随意搭建的,要么就是公共厨房,条件往往都不怎么好。

  冬天还罢了,夏天难免会有老鼠虫子什么的。

  一把刀砍所有,夏天的时候能吃到带有蒜味的西瓜。

  ‘食为天’则不同,后厨装修时候就非常讲究,生熟分开,洗菜洗碗都是各有地方,后厨所有人都必须戴好帽子和口罩。现在很多人其实对外面的饮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可食为天依旧把这些考虑到了。

  魏主编条件比较好,对这些还是有讲究的,闻言也点头道:

  “这一点很重要。”

  ‘食为民’第一天开张大获成功,翻台率很高,大家对‘食为民’的装修和服务都津津乐道,对饭菜的口味也很满意,价格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天天吃是顶不住,一个月偶尔来那么一两回还是可以的。

  原本一些冲着石盈盈厂长夫人名头来的人,也都非常满意,将这地方划入了自己会继续用餐的地方。

  ‘食为民’未开张,名气就已经打出去,开张后满意度很高,很快荣升为南城闻名的餐馆之一,甚至压过很多老字号。

  除了味道、服务、装潢等确实很不错,跟他们会打广告有很大关系。

  很多人都是拿着报纸或者宣传单找过来的,要不然一时半会儿谁也不知道有这么一家新酒楼开张。

  这个年代聪明的人很多,很多人一下嗅到了商机,纷纷开始学着‘食为民’打广告。

  还有人找到了石迎春,想让她牵线搭桥找人设计广告牌和印刷宣传单。

  虽然人数不多,可还是让石立夏赚到了两笔外快。

  石迎春尝到了打广告的甜头,后来再开店都会提前预热一波,又或者每到节假日等,也会打一波广告,提升知名度,并且全都交给石立夏。

  石立夏在大学剩下的时光中,靠着时不时接单给人设计广告,赚到的钱比在机械厂还要多。

  八月份,秦文娟生下一个女儿,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秦文娟看公婆是真心喜欢她的女儿,心底也舒了一口气。

  虽然之前曹荣妹和石广顺对生儿生女就没有什么要求,可她心里还是有些担忧的。

  现在这年头很多人还是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农村这种想法更加严重,公婆都是农村的,虽然跟普通农村人不大一样,可难免还是会担心。

  秦文娟自己就经历过被歧视,当初她妈妈生下她,奶奶爸爸也看是女儿,就直接离开病房没搭理她妈,她妈差点饿死在医院里。

  当自己生下女儿,全家人都很高兴,公婆抱着女儿一口一个乖孙女,眉开眼笑的,也不会说什么,生女儿也好,先开花后结果,听着好像并不在意男女,实际心里还是有想法的话,让她更是放下心来。

  石丰秋更是不用说了,自从孩子生下来就乐呵呵的,嘴都裂到耳根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78页  当前第2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9/2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