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绝对权力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25 MB   上传时间:2013-11-04 12:21:01

  更别说招商引资了,会有什么大老板发神经来枫林镇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投资搞工厂?

  这方案,就是几张纸,写着好看罢了。

  彦华市在这个方面,都还没起步呢,全是些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破破烂烂的,不成模样,枫林镇有什么资格跑到市里前面去?

  结果高洁和范鸿宇还真跑首都去了。

  卢卫东也很想知道结果如何,万一运气好,真能弄到一点扶持资金回来,也是好事,起码能缓解一下镇里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一些临时工的补贴,去年欠到今年,都还没发齐全呢。

  这个问题,高洁早就想好了回复的答案,微笑说道:“卢书记,应该说情况还是很乐观的。国家计委的主要领导,看到我们那个方案了,比较认可。”

  此言一出,屋子里顿时就“哗”的一声,许多人都露出了惊诧之色。

  “国家计委的主要领导认可你们的方案了?”

  卢卫东也同样吃惊,连忙反问了一句。

  高洁说得明白,是国家计委的主要领导,不是一般处室负责人。那可是非同一般的大人物,和省里的书记省长都平起平坐的高级领导干部!

  居然不但见到了高洁他们的方案,还认可了?

  “是的,卢书记。计委领导认为,我们这个方案,在现阶段可以算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有益探索,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政策方面,资金方面,都会有所倾斜!”

  高洁依旧不徐不疾地说道,脸上略略带上了一丝矜持之色。

  这也是高洁的一种策略。

  向地市领导汇报的时候,自然要谦虚谨慎,不可“得意忘形”,但在镇里,却不能太谦虚了。基层干部没那么多弯弯绕,多数时候都是直来直去。你越谦虚,人家越以为你是胆怯没本事。不如直截了当将国家计委的大人物搬出来,一家伙将他们都镇住。今后工作也比较好开展。

  “本来就在这几天,计委要给我们拨款的,戴着帽子下来的专项扶持资金……昨天接到大正的电话,说是春汛提前了,情况比较危急,我们等不及,就急着回来了。”

  卢卫东忙即说道:“嗨,大正这个小家伙,懂个什么?就知道谎报军情……这几天是下了几场大雨,不过往年这个时候,都这样,没啥大不了的。就李家塘那边要注意一下,我已经派人去蹲点了。这么急把你们叫回来干啥?要先把资金弄到手嘛……”

  这话,就真的是在“冤枉”卢大正了,给高洁那个电话,就是卢卫东亲口指示卢大正给打的。

  镇里“水深火热”,我老卢忙得焦头烂额,你俩倒在首都优哉游哉,“谈着恋爱”,小日子滋润得很,搁谁心里都不会舒坦的。

  还有一点,就是卢卫东担心万一出事,高洁不在镇里,这责任就该由他这位党委书记来承担了。卢卫东可没有那个义务给高洁背黑锅。

  但听高洁这么一说,卢卫东又后悔了。

  万一国家计委那笔扶助资金要是因此黄了,可是一大损失。

  “是啊,镇里情况还不要紧,晚几天回来没关系……”

  其他副书记副镇长就随声附和。

  今晚上也是凑巧,聚集在卢卫东家里打牌娱乐的几位,几乎都是镇里的主要负责同志,完全可以看作一个非正式的“书记镇长办公会议”。

  “那,高镇长,估计国家计委,能给拨多少资金?”

  刘镇长便急急问道。

  他镇里,分管财政那条线,对这个问题比较关心。

  一般来说,地方上财政口都是直接归政府一把掌控的,这是命脉,不可能交到副职手里去。甚至党委书记和行政首长都会争夺这个财政掌控权。但枫林镇机构臃肿,人员严重超标,副镇长一大堆,总得给每个人都分配点该管的工作,不能做甩手掌柜。

  自然,高洁也不会真的对财政口放任不管,重大财政问题,刘镇长可没有决定权。甚至高洁都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必须和卢卫东商量着办。越是基层政权机构,党政分工越是不明确,一把手的权威是无所不在的。

  高洁微微一笑,说道:“具体多少,不敢肯定,估计二十万左右总是有的。”

  这一点,曹司长在电话里也和高洁露了点口风。曹俊臣告诉高洁,国家财政相当紧张,到处都伸手要钱,资金方面,也不能给枫林镇太多,关键是表示一个支持的态度。资金主要还是靠省里想办法解决。所以高洁便报了个较为保守的数据。

  但二十万对于枫林镇这些干部而言,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须知整个枫林镇去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就三万多不到四万,将将能给正式干部职工把工资奖金发齐全了,临时工的工资,只能依靠统筹款和打白条来解决。

  二十万就相当于枫林镇六年的收入总和!

  “这么多?”

  所有人再一次目瞪口呆,多数脸上都露出不大相信的神情。

  原以为高洁两人在首都“谈着恋爱”,能顺便从国家部委要个两三万块钱,就顶天了,意外之喜。不料却从高洁嘴里冒出来如此巨大的一个数字。

  “真有二十万吗?那太好了,这临时工的工资,总算有了着落……”

  刘镇长大喜过望,连声说道。

  高洁却蹙起了眉头。

  这钱,她可不是要回来补窟窿的。

  第155章 都镇住了!

  “刘镇长,借鸡是为了下蛋,可不能杀来一顿吃了。”

  高洁的眉头随即舒展开来,带着点玩笑之意说道。高洁也知道,现阶段,这些副手们对自己可还没有真正信服,老是板着脸一本正经教训人,只怕没人理睬。

  刘镇长连忙说道:“高镇长,我也没说要杀来一顿吃了,临时工拖欠的那点工资,没有几个钱,几千万把块吧,沧海一粟,沧海一粟!”

  刘镇长读过高中,在镇政府这些副职之中,算是个文化人了。卢卫东初中都没毕业。以前那年代,知识分子不吃香,乃是“臭老九”!

  只要又红又专,交白卷亦是英雄。

  高洁笑着说道:“刘镇长,咱们现在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资金还没到位呢。关键是我和范主任在尤省长面前立了军令状,一年之内,必须要把镇里的乡镇企业群体搞上去,尤省长到时候要来验收的。”

  “啥?”

  满屋子人,包括卢卫东在内,一个个呆若木鸡,半晌没回过神来。

  “尤省长?哪个尤省长?”

  愣怔良久,卢卫东才咽了一口口水,小心翼翼地问道,双目烁烁,铜铃般瞪着高洁,眨都不眨一下。其他人更是目不转睛,完全被高洁刚才的话给弄蒙了。

  高洁不由失笑,说道:“卢书记,我们青山还有几个尤省长?当然是尤利民省长了!”

  “我知道我知道……”卢卫东连连点头,随即说道:“你,你说你和小范给尤省长立了军令状?你们见到尤省长了?向他当面做了汇报?”

  “是啊,就在首都。尤省长也去首都出差,我和范主任请尤省长吃了个便饭,把我们镇里的发展规划,向尤省长做了汇报。范主任还向尤省长提出四个要求,尤省长基本也答应了。但有一个条件,他给我们资金给我们政策,我们必须做出成绩来,不然不好交代!”

  高洁的语气依旧很轻松。

  但在大伙听来,无不是滚滚惊雷。

  枫林镇历史上,有过这么牛皮的镇长的吗?

  还请省长吃便饭,这得是多大的脸面?怕是彦华市委书记宋珉,等闲也见不到省长一面。那是青山省名副其实的二号人物!

  至于范主任向尤省长提出四个要求,这会子,谁都没去想。

  第一步都没想明白呢!

  “省长会给我们资金,给我们政策?”

  “会!尤省长当面答应的!”

  高洁很笃定地说道。

  虽然说,越是大人物的话越是不那么可信,某位著名的元帅都亲口说过——不讲假话,办不成大事!但在这件事上,尤利民不可能忽悠他们,当着曹俊臣和赵学庆的面呢。

  “当时地区的赵学庆赵专员也在。”

  范鸿宇微笑着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高洁的意思明摆着,就是要携“省长指示”的雷霆之威,一举慑服镇上这帮人。高洁实在不想再浪费过多的时间在内耗之上,大伙齐心协力搞建设才是正途。对这一点范鸿宇完全赞同。

  范主任固然是斗争的高手,不畏惧任何对手出招,但能不斗争还是不斗为好。

  只是一省之长对于卢卫东他们而言,实在太高不可攀,高洁说的话,他们震惊过后,未必会相信。这个时候,很有必要搬一个大伙比较熟悉的人来“作证”。尽管赵学庆于枫林镇的干部而言,也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毕竟就在彦华,大伙平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见到,比较而言,可信度就很高了。

  卢卫东等人便面面相觑,眼里的疑虑之色果然稍淡,多了几分敬畏之意。

  看来高洁果然像传说中的那样,来头不简单。

  绝不是什么人都能在首都请省长吃饭的。

  没有一点后台,没有一点背景,完全的因缘际会,凑巧邀请到尤利民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了。如果是在其他场合偶尔碰到尤利民,还比较好理解,但邀请吃饭,就绝不是偶然。

  “那……尤省长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具体指示?”

  稍顷,卢卫东低声问道,矜持的神色早已不见,带着点“讨好”之意了。

  反正又不是讨好高洁,而是聆听省长指示,态度谦虚一点,完全应该,毫不丢脸。

  其他人情不自禁的伸长了脖子。

  高洁微笑道:“四个条件是范主任向尤省长提出来的,军令状也是他立的……范主任,还是请你给大家做个说明吧。”

  这个乡镇企业今后的发展方略,离开了谁都可以,唯独不能离开了范鸿宇。高洁有必要让范鸿宇在枫林镇进一步树立威信。范鸿宇威望越高,她高洁的工作就越轻松。

  高洁有时候甚至在想,如果不是囿于年龄资历,这个镇长甚至镇委书记其实应该由范鸿宇来做,自己给他当副手得了。

  大伙的脸又一齐转向范鸿宇。

  范鸿宇也不谦虚,端正了一下坐姿,开始讲述自己的意见。这一回,范鸿宇说得很详细,远不止向尤利民汇报时那么简单。几乎是将自己整个的发展思路,从头至尾都阐述了一遍。自然,全是要害,不必要的官话套话,半个字都省略了。

  不然,就算讲上三个小时,也未必能讲完。

  毕竟尤利民的水平,绝不是卢卫东这帮基层干部可堪比拟的。许多超前理念,执政思路,范鸿宇只要略略一提,尤利民便即明了于胸,甚至还能举一反三,反过来教导范鸿宇。而卢卫东这些人,范鸿宇纵算掰开来细细分说,一时半会他们也无法全部理解吸收。

  暂时也只能这样,能够听懂多少算多少,以后慢慢再“教导”。

  这个时候,卢卫东等人也开始分出高下。看各人神情便能心中有数,一部分干部听得入了迷,时不时若有所思地微微颔首,一部分年纪较大文化较低的干部,多数时候则是满头雾水,神情迷惘。其实范鸿宇已经尽可能深入浅出了,但三十几年计划经济的桎梏,早已深入人心,干部们奉行不渝,绝不是短时间内一席话就能将思维方式大转变的。

  范鸿宇所说的这一切,对于部分干部而言,不啻是天方夜谭。

  听小范这意思,枫林镇还真能建成“大城市”?

  工厂林立,商铺如林!

  这也太不靠谱了。

  但没人反驳,怕露怯。

  这可是人家向省长汇报的东西,你听不懂也就算了,憋在心里慢慢思考慢慢消化,断然不可胡乱开口质疑。那不是质疑范鸿宇,是质疑省长。

  可不是谁都有这么大胆子的。

  “卢书记,高镇长,各位领导,大致就是这样的……对于我们枫林镇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央和省里给资金,给政策,支持我们搞建设。如果我们不能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快速把镇里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搞上去,那就太可惜了,既辜负了省长的信任,也对不起咱们枫林镇的父老乡亲。”

  范鸿宇用一段“官话”结束了自己的长篇大论。

  寂静!

  一时之间,房间里静悄悄的,谁都不说话,抽烟的人闷头抽烟,不抽烟的端着茶杯发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3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6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绝对权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