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绝对权力_分节阅读_第364节
小说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25 MB   上传时间:2013-11-04 12:21:01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该来的总归要来!

  他们都认同范鸿宇对最高层大政方针的分析——改革开放这个大趋势,绝不会变。

  既然博弈的一方,选定彦华作为突破口,想不“迎战”都不可能了。

  无论尚为政是不是带着成见而来,相信以他的身份地位和党内声望,断不至于在调查报告上做什么“手脚”。何况调查组里还有杨逸时和曹俊臣等人,想要篡改调查报告,也不是那么容易。

  待得掌声逐渐平息,范鸿宇接着说道:“同志们,中央调查组想要了解我们彦华百货公司改制的真实情况,客观公正地向中央汇报。所以这个座谈会,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今天的会议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说实话。向中央调查组的领导反映最真实的情况。谁要是说假话或者言不由衷,都是不对的,不能欺骗组织。这个要求,大家能做到吗?”

  “能!”

  会议室里,响起参差不齐的应答之声,倒也响亮。

  “那好,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央调查组组长尚老给大家作指示!”

  范鸿宇率先鼓掌,会议室又是掌声一片,这一回要整齐得多了。

  尚为政略略挺直胸膛,双手往下轻轻一压,掌声止歇。

  “同志们,我没有什么指示。刚才小范同志已经说了,中央调查组前来彦华,就是要了解彦华国企改制的真实情况,请大家踊跃发言。不管你想说什么,只要是实话,是真心话,都可以大声说出来,不要有任何顾虑。言者无罪嘛……黄董事长,我们今天主要想和彦华百货公司原先的干部职工谈谈话,请你和其他香港客人先回避一下吧。”

  黄文越不由微微一愣。

  范鸿宇朝他点点头,说道:“黄董,对调查组的任何要求,我们都必须无条件予以配合。请你们几位先去休息吧。”

  范鸿宇说话就是灵光,黄文越二话不说,点了点头,起身就走。其他三位香港职员自然跟随在后,离开了会议室。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黄文越等香港职员的离去,并未让大伙松口气,反倒面面相觑,脸上神情益发紧张严肃。

  “同志们,我首先想要了解一下,有关干部职工下岗的情况。听说你们中间还有人去首都,找到国家体改委反映问题。那就请这几位同志先谈一谈吧。在座的有哪位同志是去首都反映过问题的?”

  尚为政神色和缓,不徐不疾地说道,锐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徐徐扫过。

  谁都不吭声,少数人情不自禁地望向黄大姐。

  范鸿宇说道:“尚老,前不久去国家体改委反映问题的一共有五名同志,目前在场的只有一位,就是黄大姐……她是干部。以前是百货公司的副经理,现在暂时在后勤科主持工作。您看,是不是请黄大姐先谈一谈看法?”

  “可以。”

  范鸿宇便转向黄大姐,微笑说道:“黄大姐,那就请你先谈一谈吧。”

  “好,范处长,那我就说几句。”

  黄大姐倒是非常直爽的性格,闻言也不推辞,一口就应承下来。

  尚为政和张局长便都朝她微笑点头示意。

  “尚老,各位领导,我现在非常后悔……”

  黄大姐挺直了身子,大声说道,话一出口就让人吃了一惊,正摊开本子做记录的秘书都愣怔了一下,不知道黄大姐这是何意。

  黄大姐也不去理会他们的惊诧,自顾自说道:“我是真的很后悔,以前都怪我们太没有觉悟了,只会打自己的小算盘,从来没有站在公司的立场来算过大账。其实改制之后,对公司的发展是很有利的。我在供销系统工作了四十年,百货公司成立那天起,我就在公司上班,对整个公司的情况,算得是了如指掌。这几年,市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百货公司年年亏损,年年都要靠财政补贴才能勉强发得下工资,至于奖金和补贴什么的,那就不用想了,只能欠着。自从改制之后,香港老板搞经营管理确实有一手,很块就扭亏为盈。以前拖欠的奖金补贴,都发全了。现在上班的人,工资待遇比以前高了很多,按月都能兑现……哎呀,都怪我当时觉悟不高啊,被坏人利用了,去首都告状……”

  “被坏人利用?”

  尚为政的眉毛猛地扬了起来,很诧异地反问了一句。

  “是啊,尚老,我们就是被坏人利用了。我们本来是去省里反映情况的,却被人直接领到了首都,安排我们吃住,安排我们直接去国家体改委闹……我们以前也没有这个经验,就被人花言巧语的骗了。其实公司早就给我们重新安排了工作,我们不知道啊……差点就闹出大事来,现在想起真后悔,不该轻信别人的话,给我们青山省抹黑,给我们彦华抹黑……”

  黄大姐气愤愤地说道,全然没有注意到,张局长的脸色已经变得难看异常。

  第467章 特命全权代表

  夜色已深,彦华宾馆大多数房间都已熄灯,客人们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八十年代末期,干部的业余生活远不如后世那样丰富,各类娱乐场所也非常少见,除了打个牌,私下里会会情人,基本无事可做。

  尚为政亲自带队,调查组成员工作之余,看看电视,剩下的只有睡觉。

  不过也有一两间客房,依旧亮着灯光。

  都是普通客房。

  其中一间,住的正是调查组副组长,国家体改委主任薛益民。房间设施简陋,一张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而已。此刻,薛主任房间里有客人。

  张局长就坐在他的对面,闷闷地抽烟。

  薛益民将烟头在烟灰缸里掐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沉声说道:“力华,情况不容乐观……”

  力华是张局长的名字,他俩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张力华是薛益民的直接下属。薛益民的妻弟,和老张家是姻亲。在普通群众家庭而言,这样的亲戚关系实在够远的,拐弯抹角,基本上没有人会认真将这种亲戚关系当回事。但在京师豪门,却又另当别论。姻亲只是一个由头,借助这个由头,就能编织出一张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关系网。

  张力华点点头,闷闷地说道:“我知道……别看他们表面上没有做什么文章,内里那功夫,下得很足……都不是省油的灯。”

  昨天,尚为政亲自莅临彦华百货公司召开座谈会,满以为会收获颇丰,那些被敲碎了铁饭碗的百货公司干部职工们,一定会愤怒声讨香港老板的刻薄寡恩,声讨彦华市委市政府不作为。不料却大大的出乎意料,黄大姐居然“爆出猛料”,声称他们去国家体改委“闹事”是受人蒙蔽,被“坏人”利用了。

  当时就将张力华惊出一身冷汗。

  黄大姐这五名下岗职工因何“失踪”半个月,因何出现在国家体改委,期间过程,张力华一清二楚,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是他亲自“导演”的。所幸在这个过程中,张力华从未亲自露过面,不然麻烦就大了。黄大姐倘若给他来个“当场指证”,张局长还要不要混了?

  “你们在彦华百货公司开会的时候,那个范鸿宇,说了什么没有?”

  薛益民问道,神情凝重。

  “他?他能说什么?”

  张力华很不屑地说道,脸露鄙夷之色。在那样的场合,当着尚为政的面,哪里轮到范鸿宇发言了?尚为政让他主持会议,不过是因为他以前在彦华工作过,比较熟悉情况而已。

  薛益民轻轻摇头,皱眉说道:“力华,你可不能小看这个范鸿宇。虽然他年纪轻轻,职务不高,却是个厉害角色。要不然,小冰那个对象陆月,也不会在他手头吃那么大个亏。”

  张力华依旧很不以为然,哂道:“薛主任,这不过是他运气好罢了。二十来岁,能有什么真本事?陆月那小子,也就小冰喜欢他,依着我,这样没用的家伙,理他干嘛?当时他们陆家也算有些权势,他自己当着市委副书记兼常务副市长,愣是压不住一个镇委书记。我看他是读书把脑子读坏了,跟赵括一样,就会纸上谈兵,真本事一点没有。亏得我大哥还将他当个人物,哼!”

  看样子,张力华局长自视甚高,不但瞧不上范鸿宇,也瞧不上他的侄女婿陆月。

  薛益民却不认同张力华的观点,双眉紧蹙,摇头说道:“力华,还是应该小心一点。小心无大错嘛……你仔细想想,范鸿宇参加工作才几年?二十来岁的副处长,就算在国家大机关,你见过几个?尤利民那个人的眼界可不低,范鸿宇真要是没几分真本事,尤利民能用他当大秘书?他参加工作也就三年,一年一个台阶,有时候甚至是一年两个台阶,无论什么事都挡不住,仅仅只是运气好的话,说不通。”

  “年轻人,嘴巴甜,会溜须拍马而已。尤利民莫名其妙!”

  张力华仍然很不屑地说道,连带对尤利民也有不敬之词。当着薛益民的面,以这样的语气和词语评价一省之长,由此可见他和薛益民的关系当真非同一般,彼此之间说话,可以全无顾忌。

  薛益民继续摇头,说道:“不对,力华,你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就算尤利民莫名其妙,那尚为政呢?老头子别人不带,指名道姓让范鸿宇跟他一起调查,难道就没有一点原因吗?”

  “是什么原因?”

  张力华随口反问了一句。

  薛益民沉声说道:“我看啊,老头子在心里头认为,此事的关键点,就在这个范鸿宇身上。带上范鸿宇一起调查,说得直白一点,老头子这是要亲自看住他,不让他出幺蛾子。”

  “不至于吧?”

  张力华吃了一惊,双眉微微扬起。

  薛益民点点头,说道:“老头子虽然没明说,我估摸着,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来彦华已经两天了,老头子迄今没有一句明白话,又是什么原因?”

  “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彦华这帮人,功夫下得深。表面上什么文章都没做,实际上早就已经统一了口径。要不然,不至于所有企业的干部职工,都是一样的说辞。”

  张力华说着,又露出了郁闷的神情。

  调查组到彦华两天,目前可说是一无所获。尚为政亲自出马,在彦华百货公司转悠了两天,愣是没有一个干部职工说改制不应该的,包括黄大姐等几个曾经到国家体改委“告状”的刺头,态度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尽帮着市里和香港老板说好话。由薛益民和杨逸时带队的另外两个调查小组,碰到的情形基本差不多,大家异口同声,说国企改制势在必行。和调查组当初的预期,相去甚远。

  找不到“证据”了。

  薛益民轻轻摇头,站起身来,在狭窄的房间里慢慢踱步,双眉紧紧拧在一起。

  他和张力华的关系是很不错,但这并不表示薛益民真的认可张力华的能力。实话说,在薛益民心目之中,张力华的水平还真的很一般。如果不是有张老爷子关照,凭张力华自己的本事,四十岁能做到正局级?做梦去吧!

  就他那两把刷子,在基层当个县长估计都够呛。

  不过这不影响薛益民和张力华的私人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张力华越平庸对薛益民越有好处,一则张力华不会对他薛益民构成实质性的威胁;而来,薛益民可以透过张力华和老张家甚至是张老爷子保持密切的联系。

  张力华如果是个厉害角色,怕是不大可能被他薛益民“利用”。

  但这一回前来彦华,薛益民可谓肩负重任,却是不能依着张力华的性子来,那会坏事的。张力华背靠大树好乘凉,有点小觑天下英雄了。

  “力华,你得明白,那些改制企业的下岗干部职工怎么说,仅仅只是一个方面。如果只做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甚至都不用和他们谈话,只需要把这几家改制企业的大致情况摸个底,直接写一个报告送上去就行了。尚为政始终不肯明白表态,我估计他是在等。”

  稍顷,薛益民停住脚步,凝神说道。

  “在等?等什么呢?”

  张力华有点莫名其妙。

  薛益民说道:“他在等彦华这些人真正的底牌。这一次,可以说是生死之战,邱明山不是个二百五,尤利民更加不是二百五,不可能没有一点后手。他们绝不会认为,统一了下岗职工的口径就万事大吉了。这事最终如何定性,那些下岗职工说了不算。”

  上面的超级大人物才是最终的裁决者!

  尚为政等的就是这张底牌。

  在尤利民邱明山的底牌没有亮出来之前,尚为政绝不会冒冒失失就做出调查结论。官场混迹那么多年,经历风雨无数,谁不是成了精的?

  “那,你的意思是说,咱们现在可以啥都不用做了,就等着老头子拿主意?”

  薛益民暗暗叹了口气。

  张力华的脑筋,还真是不怎么开窍啊。他到现在都还没搞明白,此番的调查组,真正的组长其实是薛益民,不是尚为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尚为政只是一个牌位,老张家借助尚为政的身份地位和威望,给调查组压阵来的。

  尚为政才不会贸然冲上台前,赤膊上阵,将自己完全卷入到这个巨大的政治漩涡之中去。

  调查应该如何深入进行,最终做出何种结论,尚为政不会拿主意,真正拿主意的是薛益民。薛益民才是老张家或者说是整个阵营的“特命全权代表”,希望透过彦华的国企改制撕开一道口子,为“姓什么”的大辩论增加一枚分量极重的筹码。

  整个阵营都对调查组此番彦华之行寄予厚望,也是对薛益民能力的一种考验。薛益民如果马到成功,今后必然会成为阵营超级大佬着意培养的对象,封侯拜相,前程锦绣。假如师老无功,薛益民在超级大佬眼里的印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看来,得走下一步棋了……”

  稍顷,薛益民像是自言自语地低声说道。

  第468章 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九月中旬的山区,已经有了秋的凉意。

  两台老式吉普车,行驶在通往马崮区的公路之上。中央调查组组长尚为政,副组长薛益民都坐在这样的老式吉普车之内。

  马崮区是彦华市最西南端的一个区,紧挨枫林镇,属于山区,境内多山地沟壑,交通极不便利。一般的小汽车,很难适应马崮区的山路,动不动就抛锚。彦华地区比较穷,暂时还没有哪个单位购置车身宽敞的越野车。得知尚为政要前往马崮区,邱明山亲自上门,请尚老暂缓行程,容他向省里求援,调两台新式越野车过来供尚老使用。

  尚为政摇手拒绝了,指示说就使用老式军用吉普车。这种吉普车在山路上的适应能力,不比进口的越野车差,甚至犹有过之。美中不足的是车内没有空调,减震设施也基本没有,就乘坐的舒适度而论,远远比不上进口越野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之上。

  从省城调两台越野车过来,至少需要一天功夫,尚为政可不想等待那么久。

  一天时间,足够做很多的安排了。

  此番前往马崮区,尚为政依旧没有让彦华地区和市里的领导同志陪同,除了调查组的几位同志,还是范鸿宇和谢文健随行。

  去马崮区必须经过枫林镇。

  吉普车从市区驶出,路况颇佳,宽敞的水泥马路,可以并行四台中型卡车。范鸿宇在枫林镇党委书记任上之时翻修过这条省道线,随着枫林工业园的快速发展,车流量大增,去年又拓宽了路面,车行甚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3页  当前第3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4/67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绝对权力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