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之步步高升_分节阅读_第413节
小说作者:北岸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90 MB   上传时间:2015-01-04 23:09:00

  楚天舒不假思索,拿起笔和草稿纸,一边画一边讲解,不到五分钟功夫,就帮她讲了个透彻,黎萌眼神中立刻露出崇拜之色,笑着说:“哥,你太厉害了!”说着,她把手里的棒棒糖塞到了楚天舒的嘴边。

  楚天舒躲闪不及,只得把棒棒糖含在嘴里。

  “别动!”黎萌拿起了手机,给楚天舒拍了一张含着棒棒糖的萌照。她举着手机,点着头嘻笑道:“嗯,不错,这要是发到微博上,肯定要萌翻一大片。”

  “不行!”楚天舒板起脸来说:“拿过来,删了。你胆敢毁了我的光辉形象,看我不打你屁屁。”

  “咦,你是我爸呀?”黎萌把手机藏在了身后。

  楚天舒说:“你别忘了,我是你叔叔。”

  黎萌撅着小嘴白了他一眼,摇头晃脑地说:“那我还非要发到微博上去,问问我的粉丝们,这个含着棒棒糖的小家伙,他可能是我的叔叔不?”

  楚天舒做出很轻松的样子,说:“行,你发吧,你发了就相当于承认我是你叔叔了。”

  黎萌神气地说:“哼,我不发,才不上你的当呢。”

  楚天舒哈哈笑道:“不开玩笑了,全市调考考得怎么样?”

  黎萌兴奋地说:“哥,你真了不起,还知道这周全市调考了啊。”

  楚天舒说:“我家妹妹要考试,我当然要天天关心着。”

  黎萌见他说得认真,不禁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的?”

  “当然是真的!”

  “嗯,这才像个做哥哥的样儿嘛。”黎萌做出一副很满意的样子,说:“我爸我妈现在也非常关心我,我感觉我以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楚天舒问:“萌萌,你爸你妈呢?”

  黎萌笑嘻嘻地说:“一会儿下班就过来。”

  正说着,外面就传来开门声,楚天舒立即走出书房,是祝鹤、黎明和保姆一起都到了,他们进门与楚天舒和宁馨握手问好,坐下来就谈起了黎萌的情况。

  黎萌现在转学到另外一所重点高中,并没有进这所学校的重点班,经历了那次挫折之后,她的心气低了许多,终于知道认真读书了。她的基础本来就好,不发力便罢,一发力,一用功,成绩很快便上去了。

  在刚刚结束的全市中学统一调考中,黎萌拿了高二年级的第三名,原来的班主任林老师听说后,后悔得肠子都快青了。

  黎萌能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楚天舒和宁馨也为她打心眼里高兴。

  祝夫人和祝鹤帮着保姆一起准备晚饭。

  楚天舒、宁馨和黎明、黎萌几个人说了一会儿话,祝庸之回来了。

  祝庸之一进门,只和黎明、祝鹤打了个招呼,拉了楚天舒就进了书房。黎萌亲热地喊姥爷,他也只是唔了一声,搞得黎萌的小脸上布满了阴云。

  “来来来,快拿出来我看看。”进了书房,祝庸之把房门带上,还没坐下就急忙让楚天舒把初稿拿出来。

  楚天舒说:“祝教授,您刚开完会,还是先喝口水,歇会儿吧。”

  “开什么会?”祝庸之说:“说是学术研讨,完全是给作者造声势,还非要拉我的虎皮做大旗,真是无聊透顶。我要不找个理由回来,估计还要被他们拉到酒桌上去了。快给我,吃饭之前我看看,吃完饭我们再详谈。”

  楚天舒正求之不得,也就没再虚情假意地推让,直接将初稿交给了祝庸之。

  祝庸之坐下来,细细地看了一遍,遇到一些数据和表格,还一个一个地问清楚,花了半个小时的样子,算是粗略地看完了,他沉吟一下,说:“通篇文章的结构没有问题,对现代农业的论述比较深入,发展规划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是,和青原市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得不够紧密,也就是说,深度调研这一块还有欠缺。”

  这正是楚天舒所担心的,他在写的过程中就发现这一方面非常的单薄。

  一来,他和伊海涛对青原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的确不够熟悉,文中的例证大多来自祝庸之上次最后提醒的两个市县;二来,担心把青原农村经济落后面暴露出来,会引起前任市长、现任市委书记朱敏文和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唐逸夫的反感。

  楚天舒把他的想法一说,祝庸之当即沉下了脸。

  “小楚,你应该清楚,乔省长对伊海涛不是很了解,在接待南书记视察之后,也传出过乔省长对他有看法,认为他喊口号强过实干,对农村工作不熟悉等等,如果这篇文章就这么交上去,岂不是在乔省长面前坐实了这些传言的真实性。”

  讲着讲着,祝庸之似乎有些生气了。其实,楚天舒知道,这是老师激动的表现,而激动过后往往会有更精彩的发挥。

  楚天舒听了,心跳加速,祝庸之的目光是敏锐的,要不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这篇文章交到乔明松手里,保不齐会得出一个空洞无物玩花架子的结论来,那就真的是适得其反了。

  “小楚,到了这个时候,请你转告伊海涛,不能再患得患失畏手畏脚了,他必须拿出主政一方的勇气和魄力来,直面青原农村工作的积弊,针对一两件具体工作拿出解决疑难杂症的办法来。当然,这可能会触及部分人的敏感神经,给当前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在当选之前把矛盾和问题暴露出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祝庸之事事处处都能将辩证法运用得娴熟自如,这也是他能够成为东南省政治理论界权威的原因所在。

  “姥爷,楚大哥,吃饭了。”黎萌推开门,探进来一个脑袋,嬉笑着喊道。

  “开头必须推倒重来!”祝庸之却意犹未尽,他没有理会黎萌,用不容置疑的口气对楚天舒说:“文章的开篇就以青原农村工作的某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直接引出必须依靠工业化模式发展现代农业这个命题,进而论述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说完,祝庸之拿起书桌上的红笔,在初稿的开头空白处写了两个大大的红字:“实例!”还在这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圈,然后把笔一扔,大声说:“吃饭!”

  吃饭的时候,楚天舒和宁馨又陪着祝庸之喝了点酒。

  饭后,祝庸之再次把楚天舒和宁馨喊进了书房。

  黎萌非常不满,抗议道:“姥爷,你太欺负人了啊,楚大哥好不容易来一趟,你连我汇报学习情况的时间都不给我留啊。”

  祝鹤轻轻碰了黎萌一下,笑道:“萌萌,你楚叔叔有重要的事要和姥爷谈,你就别跟着添乱了。”

  “这些天我哥确实有点忙。”宁馨也劝道:“萌萌,你好好复习功课,等放了假,让他带我们出去好好玩一天,行不?”

  “行!”黎萌缠住楚天舒,说:“哥,你答应不?”

  “好,我答应你。”楚天舒说:“要不要拉个勾?”

  “哥,你坏死了,又想把我当小孩子,我才不上你的当呢。”黎萌笑了,笑得很灿烂。

  

  第578章 门当户对

  

  黎明、祝鹤两口子帮着收拾完碗筷,带着黎萌回家了。

  楚天舒和宁馨跟着祝庸之进了书房。

  祝庸之说:“这篇文章要想让乔省长看到,引起他的重视,那最简单不过。我只要给乔省长打个电话、递张便条,或者干脆带着稿子上他办公室跑一趟就行了。但是,仅仅做到这些,就太可惜了这篇文章。小楚,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不让文章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大的反响呢?”

  这就是祝庸之的性格,他看不上的人和文字,一定是要嗤之以鼻的,但一旦入了他的法眼,就一定会全力以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力挺到底。

  当然,他这么做并不完全是要帮助伊海涛,而是希望以此助楚天舒一臂之力,最终有机会登上更高的政治舞台。

  对此,楚天舒早有想法,他试探着提出请祝庸之把这篇文章推荐到《理论与实践》上发表。

  《理论与实践》是东南省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月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在全省的权威性毋庸置疑,省委领导、省内各地市州的书记、市长人手一册,省委中心组学习时经常会选读上面的重点文章。

  如果能在这本刊物上发表,能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有乔明松省长,包括省委书记南延平在内的省委常委们也是一定会关注的。

  说到这里,祝庸之稍稍露出为难之色,他沉吟半晌,才说:“《理论与实践》的常务主编陈金辉,原先是省委宣传部的一名处长,前不久才调任党校理论研究所所长,等文章定稿之后,你拿着我的推荐信专门去拜访他一次,争取让他安排成为当期的重头文章。”

  楚天舒隐隐看得出来,祝庸之不是很愿意和陈金辉打交道,想必是不太熟悉的缘故吧。他忙回答说:“谢谢老师,我明白了。”

  “仅仅文章发表一下,就算大功告成万事大吉了?”祝庸之突然又问。

  这么一问,楚天舒就哑口无言了。他心想,能在《理论与实践》上发表,这已经非常有分量了,还能如何?

  “聂特,聂特,聂特!”祝庸之伸出一个手指头在楚天舒面前晃了晃,居然操起了他所熟悉的俄语,听起来有点怪怪的,还顽皮地朝楚天舒眨了眨眼。

  楚天舒看着他的神情,仿佛就看到了一些黎萌的影子,立即联想到黎萌的一些性格和举止得益于祝庸之的隔代遗传。

  楚天舒笑了笑,说:“老师,我真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好扩大影响的办法。”

  祝庸之说:“我认为,凭这篇文章的水平和质量,应该可以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组织一批有质量的评论稿件,再在报刊杂志上发表。同时,还可以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炒一炒。市长改选,社会舆论也很重要,在群众中知名度高了,代表们投票就理直气壮了。”

  听了这番话,楚天舒想起来祝庸之还是省人大委员,省政府参事,对于选举方面的种种细节,也是了如指掌。

  “如果召开一个专题研讨会,时间是否来得及?会很麻烦吗?”操办专题研讨会这种学术界的活动,楚天舒完全没有经历和体验,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时间不是问题,一点也不麻烦。这个方面的研讨会,一般由省委党校理论研究所牵头和临大哲学系联办,所以我才要让你去找一找陈金辉。这种事情作者方面不宜出面,只负责筹集部分经费就行了。”祝庸之想了想,又说:“可能的话,请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到个场,如果不能出场,请他出一份书面发言之类的应该问题不大。”

  “真的吗?”祝庸之一言既出,就连不太懂得官场奥妙的宁馨也惊喜万分了。

  “绝对没问题!我指导下完成的文章,绝对够发表的水平,也一定能在理论界引起不同凡响。”祝庸之喝了点酒,情绪大好,不仅没计较宁馨的唐突,而且还说得很有把握。

  “当然!当然!”楚天舒想,果真能做到这个地步,那无意加重了伊海涛在省委主要领导心目中的砝码,获得青原市市长候选人的推荐几乎就毫无悬念了。

  不过,祝庸之并没有因为乐观而忘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事,他再一次提醒说:“小楚,党校刊物的名字就叫《理论与实践》,所以,这篇文章开头的还要动大手术,如果不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观点,这篇文章在总体上就是失败的,也违背了谋划这篇文章的初衷,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否则的话,我也不好出面推荐了。”

  楚天舒点头说:“我回去就向伊市长汇报,找准一个切入点,争取尽快定稿。老师,时间不早了,师母身体才康复,我们就不多打扰了,您早点休息吧。”

  “行,你们抓紧就是。”祝庸之站起来,又说:“对了,小楚,找陈金辉的事也早作打算,这个人我不是太了解,据说不是太好打交道。”

  “我知道了。多谢老师指点。”能得到祝庸之仁至义尽的帮助,楚天舒激动得不行,他握着祝庸之的手都有些抖动。

  从祝庸之家出来,楚天舒把宁馨送回了临江大学,直接回到了虹桥公寓。

  这一回,他没等向晚晴查岗,洗完澡之后就主动用座机打给了过去。

  “哟,今晚上挺有觉悟的嘛。”向晚晴开玩笑道。

  楚天舒说:“呵呵,领导出门有交代,再要是不执行,岂不是要下岗了。”

  “那是。你要是总惹领导不开心,下岗那是早晚的事喽。”向晚晴说完了,马上就问:“天舒,文章的事情,祝教授怎么说?”

  楚天舒就把与青原农村工作联系不够,开头要推倒重来的情况简要说了说。

  “那你不是还要熬夜加班啊?”向晚晴啧了一声,又说:“写文章和我们做时事新闻的套路差不多,一开头必须抓住观众的兴趣点,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普遍关注,再往下的收视率就有保证了。”

  “哈,那你帮我想想呗,看怎么抓住领导的兴趣点啊。”

  “这个我真心不懂。不过,伊市长要带队下去调研的话,我争取随行,从新闻的角度加大报道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宣传环境。”

  楚天舒兴奋地说:“太好了,准备好了我和你联系。”

  向晚晴又问:“祝教授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楚天舒说:“嘿嘿,我正想向领导汇报呢。”

  向晚晴一乐,说:“天舒,你这么一笑我就知道准没好事。”

  “领导,你有透视眼?什么都瞒不过你。”楚天舒故作夸张地说。

  向晚晴心里美滋滋的,嘴上却说:“哎呀,你少嘴上抹蜜了,有什么话快说吧。”

  楚天舒说:“是这样的,祝教授建议这篇文章写好之后,争取能在《理论与实践》杂志上发表,再就是文章发表之后,请党校理论研究所牵头主办一次研讨会。《理论与实践》的常务副主编就是理论研究所的所长陈金辉,这个人你熟悉吗?”

  “不熟悉。”向晚晴想了想,说:“要是其他的刊物我还可能找得到熟人,党校的刊物理论上是官办的,这个人应该不是文化界人士。”

  “嗯,你说得太对了。”没办法,这句话楚天舒似乎说顺了嘴,冷不丁就冒出来了,他在电话中就能听到向晚晴吃吃在笑。他说:“陈金辉原先是省委宣传部的一位处长,新近才调到党校当了理论研究所的所长。”

  “哦?是这样啊。”向晚晴稍稍迟疑了片刻,说:“那我帮你打听打听。你也可以找找郎茂才,他应该对陈金辉有所了解。”

  楚天舒大笑道:“哈哈,有问题找领导,这句话简直太正确了。”

  向晚晴也笑了,说:“行了,这些天你人都熬瘦了,早点休息吧,别胡思乱想了。”

  第二天,楚天舒终于出现在了研究生班的课堂之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6页  当前第4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3/7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之步步高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