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之步步高升_分节阅读_第710节
小说作者:北岸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90 MB   上传时间:2015-01-04 23:09:00

  乔明松也用力鼓掌,目光炯炯地看着楚天舒,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是要把这掌声送给楚天舒。

  最后,乔明松在会议总结中说:“如何看待改革过程中的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是用计划经济的眼光去看待改革当中出现的问题,还是用市场经济的眼光看待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究竟是方向错了,还是操作过程中后续管理一时跟不上?哪些是改革带来的,哪些不是改革带来的?到底是用进一步深入改革的办法来化解这些问题,还是退回到原有的政府包办的老路上去?今天的座谈会,大家积极摆出自己的观点,开展深入细致的探讨,把这些问题讨论清楚了,我省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也必将取得成功。”

  乔明松热情洋溢的讲话再次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在座的人都是官场精英,很快明白了过来,这个特殊会议,是乔明松有意为楚天舒搭建的一个唱独角戏的平台,虽然他的本意是要促进全省医疗改革步伐的加快,但也客观上让楚天舒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东南官场上一颗耀眼的政治明星。

  会议结束的第二天,新一期《瞭望》周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南岭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长篇报道,记者蓝语茶以《点睛之笔与破冰之旅》为题,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对比了乡镇卫生院改革前后的可惜变化,高度赞扬“南岭县的大胆尝试是东南省医疗体制改革的破冰之旅,乡镇卫生院的资产置换又是其中的点睛之笔。”

  一周之后的中午,楚天舒和往常一样走进招待所的餐厅,刚把饭菜打好回到餐桌旁坐下,只见田克明媚笑着端着两盘刚炒的菜,走到楚天舒面前,朝他笑笑,将菜放了下来。

  楚天舒莫名其妙地抬起头,看看田克明,问道:“老田,你这是什么意思?”

  田克明说:“楚书记,这是耿县长打电话过来说给加的菜……”

  “噢,谢谢你们。老田,请你拿走吧,我一个人吃不了这么多菜。”楚天舒的话音未落,门外进来一个人,正是刚从党校学习回来的常务副县长耿中天,他接过话头说:“楚书记,这是我让加的菜。”

  楚天舒看看耿中天,说:“中天,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我已经习惯了吃自助餐了,好好地加什么菜呀?我多次说过,在生活和工作中,不能因为我是县委书记,就非要给我搞特殊化。”

  耿中天笑道:“楚书记,就加两个菜,没那么严重吧。”

  楚天舒正色道:“中天同志,我这样做,难道你也认为我在作秀吗?”

  耿中天说:“楚书记,我也当了这么多年的副县长,连这点儿都看不出来吗?什么人是作秀,什么人是真心实意地做事,我还是看得出来的。”

  楚天舒指着两盘菜,问道:“中天,你中午不是要接待客人吗?专门跑来给我加两个菜,到底搞的什么名堂?”

  耿中天刚要说话,餐厅进来了几个人,一看就是外地来出差的客人。

  楚天舒看了一眼几个客人,不再说话了。

  耿中天却迎上去,把客人带到楚天舒面前,说:“楚书记,这几位是西北省来的客人,我本来说在楼上招待他们的,他们不干,问我楚书记在哪里吃饭,我说在餐厅吃自助餐,他们让我来和你说说,一起吃个自助餐。所以,我才让老田给加了两个菜。”

  楚天舒忙起身,伸出手,说:“你们好,欢迎,欢迎。”

  带队的是位中年男子,他握着楚天舒的手,笑笑说:“你就是楚天舒书记吧!我是西北省卫生厅的,专程到南岭来考察学习的。我姓严,你叫我老严好了。”

  楚天舒与几位客人一一握手,一边让座一边说:“你们太客气了。其实南岭县是贫困县,各项工作都在摸索阶段,还有很大的差距。西北省这几年发展很快,值得我们学习。”

  老严说:“不,楚书记,南岭县的许多做法都是具有超前意识的,我们这次就是按照省领导的要求,专门来学习取经的。”

  “哪里,哪里,你们太客气了。”楚天舒坐下来,说:“毛主席说过,穷则思变!我们很多的做法也是被逼出来的。对了,老严,还需要哪些部门配合,去哪些地方看看?我已经跟中天说过了,尽量给你们提供方便。”

  “耿县长很热情,谢谢了。我们知道你工作忙,不想太打扰你,只好耽误你的午餐时间了。”老严看了一眼餐盘,说:“楚书记,你这午餐……”

  说着,老严指指桌子上那过于简单的午餐,心想,现在许多困难地区的城镇居民吃得也比这要强,难道这就是网上所说的那个富有传奇色彩而又充满争议的楚天舒吗?

  “哈哈,入乡随俗,习惯了。”楚天舒笑笑说:“中天,你真是的,客人要来吃午餐也不事先告诉我,人家大老远来了,还跟我们一样吃这么简单,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南书记要是知道了,我们肯定要挨批评。”

  东南省的省委书记南延平历任西北省的省委副书记、省长,在西北省工作了十几年,对西北省有着浓厚的感情。

  耿中天不好意思地搓着手。

  老严忙说:“楚书记,你就不要批评耿县长了,我们是客人,应该客随主便嘛。”说着,招呼同行的几个人各自拿了盘子自己去打饭菜。

  此时的耿中天向田克明招招手,又加了一盘油炸花生米和一盘剥好的生大蒜。

  等老严等几个客人坐下来,楚天舒把生大蒜往他们面前推了推,说:“几位,尝尝我们南岭的大蒜味道怎么样?”

  楚天舒听林国栋说起过,南延平书记在西北省工作了十几年,也养成了西北人的生活习惯,吃饭的时候喜欢生吃大蒜。

  几位客人却连连摆起了手。

  

  第1016章 微服私访

  

  老严笑笑说:“呵呵,不用,不用,我们几个不是西北本地人,入乡还没有随俗。”

  耿中天看着他们,作恍然大悟状,说:“哦,怪不得。听口音你们几位也不太像西北人,倒有些京都口音。”

  客人们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位中等身材的男子解释说:“我们几个在京都上的大学,然后分配到了西北省。”

  “原来是这样啊!”楚天舒笑起来了。

  其实,楚天舒完全是出于一时的好奇,他也知道,机关越大,工作人员的成分就越复杂。省级机关的工作人员中来自外省的不少,但不会占太大的比例,多数还是本省各地市县上调的工作人员。

  在他笑起来的那一刻,头脑里突然闪过了一个疑问,西北省怎么会同时有五个带有北京口音的人,还同时被派来学习考察呢?!

  不过,没由得他细想,老严一边吃饭一边提出了要求:“楚书记,等你方便时,我们想和你聊聊农村医疗体制改革问题。”

  楚天舒看看表说:“行。中天,你给办公室打个电话,下午修桥修路的准备会推迟。老严,我们吃完饭就可以谈。”

  “那多不好意思啊。”老严感叹说:“楚书记真是雷厉风行,各级领导都能像你这样,何愁经济上不去,何愁事业不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南岭县脱贫致富的日子不远了。”

  楚天舒笑着对耿中天说:“西北省是我们的好邻居,好邻居上门来传经送宝,我们岂有怠慢之理呀?对吧,中天?”

  几位客人笑笑,并没有继续谦虚客气,反倒相当的坦然。他们匆匆吃了午餐,跟着楚天舒去了二楼的会议室。

  耿中天给县委办和县政府办打了电话,又找来了县卫生计生委的主任余钱坤。本来还要请付大木的,可是,他正在午休,电话估计打到了静音,几次都无人接听,也就作罢了。

  在小会议室里,大家坐定之后,首先由余钱坤介绍了南岭县乡镇卫生院改制前后的过程。

  余钱坤的介绍实事求是,他既没有回避城关镇卫生院的死人事件,也没有回避职工中存在的抵触情绪,当然更不会忘记大力宣讲改制之后所取得的可喜变化,以及农民群众在获得实惠之后的交口称赞。

  老严要了一份余钱坤的介绍材料,又与楚天舒、耿中天、余钱坤等人亲切交谈,他们听得很仔细,其中有一个年轻人一直没说话,在认真地做着笔记。

  谈完了医疗改革的情况,老严等人似乎意犹未尽,又问南岭县在其他方面还有些什么打算和设想?

  楚天舒颇有为难之色,毕竟很多的想法还在思考和构想之中,南岭县又是出了名的贫困县,自己在这些老同志面前还是小字辈,保持谦虚谨慎低调一点儿总是没错的。

  老严似乎看出了楚天舒心里的想法,再三诚恳地解释说,楚书记,我们来一回不容易,想多取点经回去,希望楚书记和南岭县的同志不要保守哇。

  楚天舒拗不过,只好说:“老严,那我们就互相探讨一下,有什么不到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双方再次进入了愉快的交谈。

  楚天舒与耿中天等人谈到了南岭县下一步的改革思路,有意借鉴医疗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仍然从乡镇破题,实施乡镇中小学的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现全县教育资源共享;从公推公选乡镇主要负责人入手,逐步推进全县人事制度改革;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在交谈的过程中,老严不时地发问,楚天舒都一一作答。

  比如,在谈到教育体制改革时,老严问:“楚书记,贫困地区的教育主要是师资力量不足,待遇低,条件苦,老师留不住,教育体制的改革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改变这种现状,政府没钱,就只能增加农民的税费了。”

  楚天舒说:“我一向不主张从农民身上收费去给教师发工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事情,不能转嫁给农民。一方面,我们在积极争取省市方面的大力支持和扶持,另一方面,我们从今年开始,从各乡镇选拨一批初中毕业生送出去培训,学成之后回家乡当老师,他们热爱这片土地,吃得了苦,满足现有的待遇,这一批师资培养到位之后,我认为,南岭县的教育事业会逐渐兴旺发达的。”

  老严赞赏地点点头,话锋一转,又谈到了农村税费改革,他说:“地方上的干部担心税费改革后收取的税费减少了,基层政府的运转会有严重的困难。他们说,不改还可以勉强维持得下去,改了就等于是找死,是这样吗?”

  “这里有一个怪圈。”楚天舒想了想,说:“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经济落后,基层干部认为只有多收税费才能维持运转,就层层搭车增加农民不合理的负担。农民本来就穷,这么一来,越交不起这些税费,就只有拖欠甚至抗拒,许多矛盾、冲突便由此而起,牵涉了基层干部许多的精力,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阻碍了当地经济建设和发展。于是,越穷越收,越收越穷,永远翻不过身来。所以,农村税费改革势在必行,给农民先松绑,政府过几年苦日子,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上,南岭县才有希望啊。”

  老严等人交换了一个钦佩的目光。

  看来,外界一直在传楚天舒敢想敢干,闯劲儿十足,今天一谈,果然名不虚传。而且他的这个敢想敢干并不像有些负面传闻那样,是为了捞政绩出风头一味的蛮干,而是思路清晰,事事处处为农民的利益着想,为全县各项工作的发展着想。

  相谈甚欢,这一谈就谈了两个多小时。

  谈完之后,老严等人感谢楚天舒毫无保留的传经送宝,楚天舒也感谢老严等人提出的问题为自己开阔了思路,触发了灵感,有助于完善方案,少走弯路。

  老严握着楚天舒的手说,他们打算分头到乡镇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并一再说不要南岭县的同志陪同,他们看完了之后就抓紧时间返回了,就不专门来向楚天舒告辞了。

  楚天舒见老严等人都很实在,也就没有坚持,只是客气地挽留了几句,把老严他们送上车,便和耿中天一起赶到县委会议室,召开修桥修路方案和预算的讨论会。

  老严他们到底去了哪些地方,作了哪些调查,楚天舒没有多问。

  大半年以来,随着南岭被各种媒体正面、负面报道炒得沸沸扬扬,到南岭县来学习取经的地方单位实在是太多了,楚天舒一律以礼相待,但并没有特别刻意地陪同。他觉得,把南岭县最真实的一面展示给对方,就是对人家最大的尊重。

  会议结束之后,楚天舒在想到西北来的几位客人,总有几分不解的地方,无论几位客人的口气、风度、气质都有些不太像省一级前来取经学习的,而且西北省派来的几个人怎么没一个喜欢生吃大蒜的呢?甚至他们没一个讲西北方言的,话音中或轻或重带着一股子“京腔”。

  三天之后,省政府办公厅的主任给青原市委书记伊海涛打来电话,告诉他乔省长从北京汇报回来,得知前几天国务院一行五人调查组到南岭县调查了农村改革工作,让他问一问伊海涛是怎么接待的,为什么没有报告。

  伊海涛听了,身上立即冒出汗来,他如实汇报说,他也没有得到报告。

  办公厅主任直接把电话打给了南岭县的楚天舒,听说了情况之后,才知道国务院的领导没打招呼,持西北省农村工作办公室的介绍信直接抵达南岭县进行微服私访,也就没好多说什么,去给乔明松回话了。

  伊海涛弄清原委之后,还是给楚天舒打了电话,批评他们工作太粗心,国务院调查组一行五人在南岭县好几个乡镇转了一天半,居然没察觉到。

  楚天舒说明了情况之后,又说:“伊书记,我当时他听那五个人都带着京都口音,就有点儿怀疑,如果是西北省派来学习考察的,怎么会五个人当中没一个西北本地人呢?可怀疑归怀疑,也没敢往别的地方想呢。”

  “小楚,以后多留点心吧。”伊海涛说:“看来中央领导也一直在关注着你们呢!”

  楚天舒认真地说:“伊书记,这样其实也很好,如果我们知道了他们是国务院派来的,反而会不自然,好多话也不敢讲了,国务院领导微服私访,肯定是想了解当前农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来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更切合我们的工作实际。”

  不久,中央召开了全国农村改革工作会议。

  大会特邀楚天舒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主管农村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在会议期间单独约见了乔明松,谈话中他特意提到了楚天舒,说:“明松,我听老严回来说,这个小伙子是颗好苗子,你们该施肥的时候施肥,该剪枝的时候剪枝,把他培养成可用之才,栋梁之才。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没有过硬的人才,一切都是空谈。”

  

  第1017章 舒畅无比

  

  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结束是下午四点多,在目送副总理离开之后,参加会议的各省市领导纷纷告退,他们来到京城有忙不完的拜访和应酬,这离开京城前的最后一个晚上,对他们而言,实在是宝贵得不能再宝贵了。

  东南省的代表乘车从人民大会堂回到了位于北三环的东南大厦,省驻京办的主任就陪同省长乔明松开车出去了,另外两名代表也被早早等在东南大厦的同学好友接走了,只剩下楚天舒一个人在房间里百无聊赖地捏着遥控器将所有电视频道翻看了一遍,一时竟想不出该如何打发这个难得空闲的晚上。

  刚刚在会场上还受到广泛关注的楚天舒,就在散会之后的一瞬间,成为了无人问津备受冷落的孤家寡人。

  身为一名县委书记,在南岭人的眼里或许是天一般的存在,但是到了京城这个地方,部级干部都有如过江之鲫,正处级干部简直多如牛毛,地铁上公交里大街小巷中几乎随处可见,根本算不得什么。

  楚天舒第一次进京开会,又是代表中级别最低的,一切都只能听从安排,突然一下子空出来一个晚上,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打发。

  扔了遥控器,靠在沙发上,楚天舒开始回想起这个恍若如梦的过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一个小小的县委书记,很可能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参加一次全国性的会议,更别说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而能在国务院领导的脑海里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则几乎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方夜谭。

  这一次城关镇卫生院的这起死亡事件,险些就终结了楚天舒的政治生涯,可没想到峰回路转,在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风浪之后,不但将他从命悬一线的悬崖边上拉了回来,竟然还得到了国家高层领导的关注。

  想到这一切,楚天舒就感觉浑身舒畅无比。

  很显然,能得到这么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仅凭一己之力是难以实现的,这其中还应该感谢好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乔省长自不必说,茅兴东、杜雨菲、柳青烟、冷雪,包括闻家奇都做了不小的贡献。对了,还有新华社的魏理光、蓝语茶。

  想到蓝语茶,楚天舒一个激灵坐了起来。

  蓝语茶不就在京都吗?要不是她在《瞭望》周刊上发表的长篇报道,哪里能有轰动全国的效果,应该说,自己能被特邀参加大会,获得国务院领导的关注,首先应该归功于她呀。

  自从在南岭县一别,已有大半个月没有见面了,现在到了京城,这可是当面向人家致谢的好机会。

  楚天舒从手机中翻出蓝语茶的电话拨了过去。

  听说楚天舒人在京城,蓝语茶很是惊讶,又听说他是来出席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的,更是惊喜,她故意问道:“老楚,你现在是在大会堂开会的领导了,怎么想起给我这把烂鱼叉打电话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6页  当前第7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10/7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之步步高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