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官道之步步高升_分节阅读_第759节
小说作者:北岸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90 MB   上传时间:2015-01-04 23:09:00

  “宇宁同志,我们都是过来人。”楚天舒啃了一口馒头,说:“不过,我们都未经历过如此惊心动魄的过程。”

  周宇宁感慨万分地说:“是啊,楚书记,我当县委组织部长以来,从来没有这么累过,也从来没有这么轻松过。”

  “这就是改革带来的成果。”楚天舒说:“对于当事人来说,还没到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时电视屏幕上切换了镜头,接着出现男女主持人画面。

  男主持人:“南岭县电视台!”

  女主持人:“南岭县电视台!”

  男主持人:“现在播出县公推公选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三号公告。”

  女主持人:“昨天,经过全县七十万人民和二千一百零九名党员的推荐,共推荐浮云镇党委书记人选八名,镇长人选二十三名。经过公推公选领导小组办公室连夜资格审查,共有八名镇党委书记和二十二名镇长初审合格人选。现在向大家公布名单。”

  男女主持人交替念着名单。

  在候选人当中,楚天舒比较熟悉的有杏林乡的乡长黄福霖、大柳树乡的乡长史志强、紫杨乡的乡长黄坚等,他们是镇党委书记的候选人,还有杏林乡的郑志国、几位乡镇的副乡镇长,他们是镇长候选人,而在副镇长的候选人当中,有山顶小学的支教老师罗玉彬、县委办的王永超等。

  由此可见,群众对这次公推公选不仅重视,也理解得比较透彻,他们推荐的人选大多是有一定基层经验、有一定群众威信、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并没有像很多人担心的那样,滥用手中的民主权力。

  

  第1088章 公推公选(2)

  

  早饭后,楚天舒带领县委县政府一班人走进县政府礼堂时,会场已经坐满了人。周宇宁介绍了民主推荐浮云镇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副镇长的具体要求后,六名工作人员开始分发推荐选票。

  按照最初的设计,这一轮只是从群众推荐的人选中各淘汰最后三名,从八名和二十二名中各晋升出五名和十九名。只不过,第二轮的推荐却在第三轮中起到60%的加权比例作用。

  周宇宁对楚天舒说:“这一轮推荐出来的名单立即返回基层党委,除了二十个乡镇党委之外,县直系统凡有党委的单位,同样参加推荐。要求党委成员对提交的名单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排出得票数。然后按基层党委40%和乡科级以上干部60%的加权得分,排出名次,再提供给县四套班子推荐。”

  楚天舒说:“我们这样做应该说基本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

  周宇宁说:“其实,公推公选到了这一步,我认为最终谁是获选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前面的工作太难,许多群众根本不相信如今的县委县政府会真正放手给大家推荐,总以为只不过是做做样子,作作秀而已。现在大家通过这样一道又一道严格的程序,才相信这一次是真正的民主。”

  每天早上七点钟,南岭县从县城到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在七点不到就打开了电视。

  电视里一阵轻松愉快的音乐之后,男女主持人开始报告县公推公选办公室的公告。

  经过全县乡科级以上干部和基层单位党委的推荐,推荐出镇党委书记人选五名和镇长人选十九名。

  公告一公布,本来并不平静的南岭县,突然间如同开了锅,广大干部群众对公推公选体现出来的民主给予了高度赞扬。

  不仅如此,那些被推荐上的人开始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到今天,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

  竞争并没有结束,更加激烈、更加残酷的场面还在等着他们。

  第四轮推荐工作是由县委常委扩大会以差额投票的方式,从五名和十九名人选中产生各两名镇党委书记和七名正副镇长的正式候选人。

  县委常委扩大会如期召开了,七名常委和扩大的几位县级领导坐在县委小会议室里,周宇宁简单介绍了公推公选浮云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工作的有关情况,以及此次无记名投票产生两名党委书记、两名镇长、五名副镇长正式候选人的具体做法。

  随后,公推公选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分发了推荐名单,名单上除了候选人的基本情况,还有每一轮推荐的结果。

  县领导们此刻的心情是复杂的。

  过去的常委会研究干部大都是由县委组织部经过考察、酝酿,书记碰头会沟通协商,到了常委会上,已经是成熟的对象。常委们对上会的名单除非特殊情况,否则即使有看法也无可奈何,只能一致通过。理论上说是研究干部,实质上是征求意见,往往连举手表决的形式都没有,更谈不上无记名投票了。

  今天,一切都变了。

  领导们拿到了一张推荐表,可以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推荐权。

  楚天舒是欣慰,经历了艰苦曲折的过程,南岭县尝试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终于走到了今天,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也必定会取得成功。

  付大木是痛苦,过去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在县里干部任用上一个人说了算,突然手里的权力换成了一张薄薄的推荐表,再没有人来跑官送钱,也没有人来卖身投靠,巨大的落差像一把刀子在割裂着他的心脏。

  陶玉明是茫然,过去开会讨论干部,只需要听付大木一句话,看他的一个脸色就够了,今天却要对一大堆的名字打钩打叉,不由得浑身不自在,拿着推荐表比比划划,一时难以下笔。

  杨富贵、耿中天和茅兴东是喜悦,长期以来都在付大木的压制之下,敢怒不敢言,有意见也不能发表,今天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推荐自己满意的人选。这种畅快的感觉前所未有。

  周宇宁则是轻松。对于他来说,今天让他感到从没有过的轻松。过去,他最头疼的就是干部问题,越是权力过分集中,他越感到压力太大。

  提拔一个干部,调整一个干部,不仅要考虑到工作需要,还要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到了常委会上,常委们有时会有不同意见,但既定方案又不能推翻,可是常委们又有意见,常常是因为研究干部弄得常委会上尴尬、难堪,心情不愉快。

  作为县委组织部长,既要考虑周到照顾主要领导的关系,又要调动干部的积极性,提拔了的,心情愉快,不能提拔的,不是骂娘就是发牢骚。而现在,他不需要顾及任何关系,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只需要提供推荐名单让常委们自己去选择。

  如果说,周宇宁是对这次改革体会最深刻的一个,那么,付大木就是那最痛苦的一个。

  县委常委会无记名投票产生两名浮云镇党委书记和两名镇长、五名副镇长人选工作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镇党委书记候选人是黄福霖和史志强,镇长候选人是郑志国和,副镇长候选人有罗玉彬和王永超等人。

  这天上午,在县委组织部的会议室里,九名候选人聚集在一起,他们热情兴奋,握着一路走过来的战友们的手,他们都是自己未来激烈的竞争对手。

  工作人员向九位同志具体阐述了下一阶段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注意事项。

  楚天舒来到会议室,看望和祝贺九名候选人,他走上前去,与九名候选人逐个握手,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端正心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即使这一次没有在浮云镇当选,也可以为下一次在别的乡镇公推公选中积累经验,再创佳绩。

  按照程序规定,九名将深入到浮云镇进行调研,一周后登台演讲自己的施政方案和答辩。除了现场接受专家评审团的评鉴,还将接受乡村干部、党员代表和人大代表全过程的旁听,进行民意测验。最后将综合得分的前两名提交党代会和人代会进行无记名差额选举。

  这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

  县委大院门前的街道上热闹非凡,四村八乡的村民们纷纷赶来,府前街的十字路口,搭起了临时主席台,四周的树上架起音箱。

  高音喇叭一响,赶集的群众纷纷涌了过来,一群又一群,一排又一排,人山人海,好不热闹,人们把临时会场挤得水泄不通。

  两位主持人走上主席台,随后,九名答辩专家评委在前排就座。

  其实,这还不是正式答辩,只是一场预演,参与预演的是两位副镇长候选人王永超和罗玉彬。

  楚天舒提议将这场预演放在县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为的是向广大干部群众造舆论,宣传公推公选的重要意义。

  第一个上场的是来自县委办公室的副科长王永超,他大学中文系毕业,29岁,不仅有文学特长,而且又经过政府办和县委办几年的锻炼,在前几轮的表现中都很突出。尤其现在他是楚天舒的秘书,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胜券在握。

  王永超大大方方地走上主席台,向台下深深地鞠了个躬,便是一番富有诗意的开头:“浮云镇,这个南岭县新设立的镇,曾经贫穷落后的乡村,如今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改革领军人物、我们的县委书记楚天舒的率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永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开场白,迎来了热烈的掌声。

  演讲结束了,开始提问。

  “王同志,”一个乡群众代表手拿话筒,大声问道:“现在县里发展经济,号召在外打工的农民兄弟回家创业,他们纷纷回来了,都来找你这个镇长,你打算怎么安排他们啊?”

  王永超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他在大学里学的是中文专业,考入南岭县也十分对路,当初被推荐作为副镇长候选人,也只不过是他想试一试而已,没想到居然一路闯关进入到最后的决选,可他并没有在乡镇工作过,突然让他来安排那么多返乡的农民,他真的没了主张。

  在这一瞬间,王永超有些慌乱,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只能含糊其辞地泛泛而谈。

  这场答辩虽然只是预演,但是人的士气还是十分重要的,何况台下就坐着专家,说不准还会影响下一步的成绩。

  当主持人宣布下一位上台时,另一位瘦高个子的年轻人微笑着走上了主席台,他就是山顶小学的支教老师罗玉彬。

  罗玉彬站在主席台正中,目光迅速地在台下那无数张陌生面孔上移动着,突然一副熟悉的清秀面孔印入他的眼帘!

  罗玉彬心头一惊:她怎么来了?

  她是罗玉彬在省城工作的未婚妻,多次提出让罗玉彬调回省城,在省城成家立业。

  罗玉彬的目光不敢在这个美好的脸上过久地停留,他知道此刻非同寻常,岂能容得了他心猿意马。

  

  第1089章 公推公选(3)

  

  罗玉彬的演讲并没有多少华丽的词句,也没有激动人心的誓言,非常朴实动人。最后他说:“我坚信,有楚天舒这样不同凡响的县委书记领导,不久的将来,浮云镇一定会建设成一个政治祥和、生态文明、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令人想往而羡慕的好地方!”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一位乡干部代表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最为尖锐的问题。他大声说:“罗玉彬同志,听说你是一个外地大学生,而且未婚妻还在省城工作,你是不是想把这次公推公选作为提拔进省城的跳板?假如你当了副镇长,你会安心在浮云镇工作吗?”

  “不错,”罗玉彬坦然地对着话筒,“我是一名选调生,我的未婚妻确实也在省城工作,而且我还可以告诉各位,她一直希望我调回省城工作。但是,如果浮云镇广大群众信任我,选择我当副镇长,我绝不让全镇老百姓失望,不把浮云镇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绝不离开!”

  人群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罗玉彬掷地有声地说:“一个人除了物质生活之外,更需要精神生活,有什么能比老百姓的信任更值得珍惜的呢?我们的县委书记楚天舒同志不是从市级机关调到南岭这样一个贫困县来的吗?楚书记给我树立了榜样,我决心要把自己的热血贡献给浮云镇,为全镇老百姓脱贫致富贡献微薄之力!”

  罗玉彬的演讲和答辩不仅有决心,而且有内容、讲实话,还是唯一敢讲自己缺点的人,也是民意测验中获得支持率最高的人。

  当各个岗位的候选人真的产生后,不仅候选人感到了莫大的压力,连全体党员、乡村干部代表、群众代表都同时紧张起来了。

  过去,乡党委选举都是先选委员,委员产生后再选书记、副书记,到那时,已经完全没有悬念了。同样,乡镇长、副乡镇长也都是内定好了的人选,在人代会上进行等额选举,无非是履行个程序而已。

  至今为止,南岭县无论谁当县委书记,二十一个乡镇,还没有一个乡镇党代会人代会的选举出现过意外,而现在实行了差额选举,两选一,必须有一名落选,这却是从没有过的。

  正式选举的日子到了。

  浮云镇借用了浮云矿场的大会议室,里面坐着一百三十一名党代表,村干部代表二十一人、村民代表五十八人,共二百一十人。

  楚天舒和周宇宁在会议之前特地赶到会场,大家投票结束后,主席台上高高架起了大黑板,随着工作人员报出的名单,候选人下方一笔一画地画上“正”字,台下二百多双眼睛注视着不断变化着的“正”字。

  会场上一片寂静,人人似乎都屏住呼吸,直到计票结束,工作人员宣布黄福霖、郑志国、罗玉彬等人以高票分别当选浮云镇党委书记、镇长、副镇长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而长久的掌声。

  散会之后,最年轻的罗玉彬成了热点人物,刚出会场,就被记者围住了。

  在那一瞬间,罗玉彬在人群中发现了自己的未婚妻,不知道为什么,未婚妻的脸上除了激动和兴奋,似乎还有几分落寞。

  面对记者的镜头,罗玉彬的眼眶湿润了:“老实说,直到现在我仍然还像做梦一样,自己没有去求人,没有所谓的‘跑要’,怎么就突然间当上了副镇长了呢?”

  记者问:“为什么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事却没有人去认真研究呢,许多地方的领导都有意回避干部制度改革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罗玉彬说:“改革是需要勇气的,因为改革有风险。改革不能有私心,我认为只有南岭县,只有楚天舒书记敢这样做。其他地方不是不敢,是不愿意,不愿意失去手中的权力。从我个人身上可以看出,南岭县是真正意义上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动了真格的!”

  楚天舒参加完浮云镇的干部选举大会,满头满脑都是主席台黑板上那些一笔一画的“正”字。

  其实,作为一个县委书记,他完全没有必要亲自参加一个镇党委书记的选举大会。

  参加工作以来,他参加过市里的党代会、人代会,他也曾经作为被投票的对象,让那么多代表在名字上打钩,可是他真的没有亲眼目睹两选一的差额选举。

  那种等额选举,没有留给代表们选择的余地,其实说白了,不过是一种走过场罢了,而这样的差额选举,真的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但是,楚天舒从这次公推公选浮云镇党委书记和镇长中感受到,十个人看一个人和一百个人人看一个人,一千个人看一个人肯定不一样。

  比如自己的秘书王永超,那是他亲自看上的,可是在参选副镇长时落选了,这搁在以前,县委书记的秘书担任副镇长,几乎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可能会出问题。

  所以,在干部问题上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过去在用人时大都是长官意志下的形式主义,怎样才能监督用人上的弊病呢?只有放手让广大干部群众都参与进来,才是真正意义的改革。

  此时,楚天舒获得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拥护,在政治上完全站稳了脚根,尤其是浮云镇公推公选的成功经验,使人们对改革有了具体的直观的认识。

  一番思索之后,楚天舒向市委打了一个报告,提出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学习、大力推广浮云镇干部公推公选试点的做法。

  市委书记伊海涛当即批准了这个报告,并批示,请南岭县同步做好经验总结,适时召开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介绍现场会,要求其它区县的党政主要领导以及国有企业的负责人都参加会议,学习推广南岭县的经验。

  楚天舒抓住这有利的时机,迅速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并且一杆子插到底。仅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完成了任务,付大木一伙安插在各乡镇各单位的人,大多落选了。

  如矿产局的局长张卓,地税局的局长巩汉堂等人,有的直接被罢免,有的则退出了主要领导岗位。

  如果说,楚天舒在定编定岗时完成了对基层工作人员的调整,那么,通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对全县乡镇单位中层干部的大轮换,为实现他的长远发展战略铺平了道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86页  当前第7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9/7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官道之步步高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