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品小农民_分节阅读_第216节
小说作者:汉唐风月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21 MB   上传时间:2015-01-17 22:49:15

  看看大脚盆里的黄鳝,都比成人的大拇指还要粗,一条至少也得有三两重,差不多有20条左右,估摸着也有五六斤重,按照杀黄鳝一斤比七两的比重也能有四斤的黄鳝肉,足够炒上一大盆腊肉焖鳝鱼的了。

  刘一流也就不再继续祸害沟里的鳝鱼了,能少弄点儿就少弄点了,旁边这位还虎视眈眈等着呢。

  “小刘,那也是你家养的鸟儿?”王明指指靠近山边水沟的一侧几只长腿白颜色的鸟跟刘一流问道。

  刘一流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原来五六只农村常见的水秧子鸟站在沟边正专心致志的盯着水面,看样子是正在觅食,目标自然是沟里自己从老乡们那里收购回来准备喂娃娃鱼的小鱼小虾。

  这些家伙早在几天前就飞来过两只,因为丑丑没在家,它们也不知道这里还有它们的天敌存在,在沟边吃了点儿小鱼小虾,这些鸟儿饭量又不大,也吃不了什么大鱼,自己也懒得管。

  可能也是尝到甜头了,今天竟然又带着同伴来了,而且它们选的机会还特别好,丑丑和它的老婆不知道到那里去了,要是回来,不把这帮贪嘴不要命的家伙们吓个半死不行。

  呵呵一笑,跟王明解释道:“我们农村都叫它秧鸡子,学名叫白鹭,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里的那个白鹭,估计是盯上我家沟里的小鱼了,这是打算来吃晚餐的吧。”

  “呵呵,我说呢,这些鸟一看就是野鸟,不过,它们也不怕人那,我们离它们这么近,它们也一点儿都不紧张。”王明笑着指指那几只有些优雅并悠闲的白鹭说道。

  “王队长,你发现没,这动物其实比人要简单的多,只要你不带恶意,它们都能感觉的出来,我们连一丝想捕捉它们或者伤害它们的念头都没有,它们怎么会害怕。”刘一流想了一想,把自己想法跟王明交流道。

  “哦,有道理,呵呵,这也是你和动物的相处之道吧。”王明仔细想想,还真是这么个理。

  人与人相处要远比和简单而单纯的动物们难的多,很多人的恶都深埋在心里,是常人难以察觉的。只有他们这种经过艰苦训练并经历过无数次生死的特种战士,才能有那种超越普通人的直觉,稍微对他们有些恶念,就会被常年行走于生死之间的他们察觉。

  而动物们却都简单多了,是喜是怒,都表现在行动上,喜欢你就会对你亲昵,不喜欢你上来就是一口,就是这么简单。刘一流这种理念也算是一种自然之道吧,能在他这个年龄,就能有这样的体会,还真是有些难得。

  “呵呵,王哥,别看这些家伙们这会儿悠哉悠哉吃的挺欢实,等会儿丑丑两口子回来,不吓得它们屁滚尿流才怪。”刘一流哈哈笑道。

  丑丑可是这片土地上的空中王者,所有飞禽和小型走兽看到它高空上的影子都会望风而逃,有它的震慑,这段时间家里的鸡场就算小金不在那里镇守,也没黄皮子敢来偷小鸡了。

  只有这些看起来傻傻的秧鸡子才敢这么胆大包天,竟然跑到金雕的领地旁边找食吃,等会儿可有它们的好看。

  “那金雕要是回来,这些小家伙可要完蛋了,那还不是一爪一个,我先来把他们赶走算了。”也许是受这个一片平和的山村小院影响,平常杀戮果断坚毅过人的昂藏大汉竟然生出一股恻隐之心,古井不波的脸上罕见的露出一丝不忍,显然不想看到这美丽和谐的一幕就变成金雕的杀戮战场。

  “哈哈,不用,只要在村子里,没我的命令,丑丑不会猎杀任何动物的,它回来了也只是吓吓这些家伙而已,也正好别让这群家伙太嚣张,前几天还只是来一两只偷吃,今儿就来这么多了,不吓吓它们,下回来上一大群,我这沟里养的鱼算是都给它们养的了。”刘一流微微一笑。

  “咦,你看,秧鸡子还吃黄鳝。”王明又指指前方。

  刘一流定睛一看,其中一只秧鸡子正仰着脖子将一条细细的鳝鱼苗吞进肚子里,此时还剩一条尾巴正在它长长的嘴边扭动。

  我去,这黄鳝在水里跑的又快又刁钻,这秧鸡子是咋捉到的,刘一流也不由大为好奇,自己要不是用抄网,想空手捉起来这黄鳝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两个人都有些好奇,这秧鸡子捉鱼的水平挺高啊,当下往前又走了几步,想看看它们用的什么特殊招数。秧鸡子朝这边望望,只是脚步往旁边挪了挪维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但仍然执着的继续自己的钓鱼大计。

  显然,相对于这里的美味来说,两个没有恶意的陌生生物根本不足以让它们放弃。

  只见几只秧鸡子都如同一个雕塑一般,一动不动,只是嘴里发出轻轻地叫声。

  那声音听着很奇怪,“嘣咚……嘣咚……”节奏感相当强。

  这是什么意思……叫春、求偶!?现在这个季节,求偶似乎早了点,刘一流相当不解。

  更让他不解的还在后边,只见它们叫了一阵子,一条十来厘米长的黄鳝游到水秧鸡子跟前。这家伙突然脑袋如同闪电般的伸出,继而将那黄鳝吞入嘴中。

  黄鳝自动送到嘴边?他越看越糊涂。因为这水沟里也有自己倾倒的灵水的缘故,水沟里的黄鳝不光更加野性十足也变机灵了许多,要不是自己已经熟悉它们的习性,再加上臂力和反应都已经比常人快上许多,用抄网捕捉的难度也还越来越大了,像胖子和吴大少那样的,就算给他们一个上午的时间,他敢说也弄不上几条起来。

  可是眼前的景象却颠覆了他的认知,惊讶之间又有一条黄鳝游过来,直直的送到水秧鸡子嘴下。不过这条黄鳝足足有两根手指那么粗,水秧鸡子仿佛也知道这个大家伙不是自己能搞得定的,竟然忍住不去啄食,直到游来一条体型很小的,它才闪电般啄入水中,将这条体型小还胆子大到自投罗网的家伙叼在嘴中,几口将之吞下。

  水秧鸡子捉黄鳝到底有什么奇妙之处,刘一流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究竟。只见那些鸟儿伸着头紧盯水面一动不动,好像石刻的雕像一般,有黄鳝过来的时候它们才探头啄食。

  “好家伙,这鸟儿挺聪明那,还知道量力而行。”王明已经看出了其中的门道,有些感叹道。

  怪不得总是说我们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从鱼身上学会了建造潜艇,从鸟身上学会了制造飞机,医仙华佗参考动物活动创造了“五禽戏”,原来,它们真的是有让我们人类都惊讶的奇特能力。

  “呵呵,你仔细听它们的声音。”王明看刘一流还瞪着大眼珠子看着自家沟里养的黄鳝跟吃了迷魂药一般往这几只秧鸡子嘴里游,轻笑一声提醒道。

  这叫声?声音听起来很耳熟呀,印象着在什么地方听到过。刘一流听王明这一提醒,又傻傻的看了一阵,这才渐渐醒悟过来,应该是水秧鸡子的怪叫把黄鳝引到跟前的。

  至于那声音……黄鳝,他一瞬间醒悟过来,总算想起这声音为什么如此熟悉了。

  因为这本是他们小时候钓黄鳝经常发出的,只不过水秧鸡子发出的声音悠长,他一时没想起。

  仿佛瞬间勾起了藏在脑海深处那些美好的回忆,青峰山里沟多水多,儿时的刘一流和小伙伴们嘴馋了,就去山边上的水沟里捉小鱼小虾或者钓黄鳝抓泥鳅,一弄就是一水桶,只要同去的小伙伴每个人都能分上一两斤,然后再顺道摘点儿山辣椒,拽上一把野葱,带回家去让母亲炒上一大盘,那个幸福的滋味,现在刘一流想起来,都还有些悠然向往。

  小孩儿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也许不是我们自己不想快乐,只是把快乐想复杂了,那么也就很难再找到快乐了。

  当然,这无论是捉鱼抓虾还是逮黄鳝泥鳅,那都是有一定技巧的,否则那一帮子小屁孩们如何能捉那么多?这些技巧也算是一种传承,大上好几岁的少年们告诉这帮十岁的熊孩子,然后熊孩子们长大了再告诉下一波,就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在每一代孩子们的实践中,再开发新的技巧。

  就比如捉泥鳅,一般情况下,就是围堰垒堤,把一截小溪全部截断,然后围成一块儿封闭的空间,一帮熊孩子们就跳入水中,拿着桶和盆子把水舀干,直到全是泥浆,再在只能埋住脚踝的泥巴浆子里用手捉泥鳅。

  但泥鳅浑身滑溜不说,还特别善于在泥里躲藏,往往几个小屁孩浑身糊的泥巴流,连眉眼都看不清了,也捉不到多少泥鳅,有时候还不够炒一盘的。

  只到有一次,刘一流奉老妈李兰之命去买盐,结果徐峰和几个小伙伴在路上就把他给截住了。拿着走了老远才买回的一袋盐,刘一流就兴冲冲的跟着他们去弄泥鳅去了。

  等围好了堰,舀干了水,几个熊孩子就全身心的扑进泥巴浆子里捉泥鳅,也不知道是谁粗心,上岸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把刘一流刚买的盐一脚给踢到泥水里。

  

  第496章 儿时的回忆

  那个时代的盐可不像现在的精盐,装的袋子也粗糙简单,从岸上掉到水里直接就摔破了,所有的盐都溶进泥浆里,捧都捧不起来。

  直把还属于孩童时代的小刘一流搞得目瞪口呆,呆怔了半响,差点儿哭了出来,以他老娘那个火爆脾气,今天估计又要围着村里跑上三圈才能逃过她那把赖以成名的扫把。

  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反正盐已经撒了,也是完蛋了,几个熊孩子一合计,今天一定要多抓点儿,说不定给老板能再换一袋盐回来。哭丧着脸一会儿,还是收拾收拾心情,继续抓泥鳅,争取挽回损失。

  谁料这袋盐掉进水里,竟然出现了奇迹,这围堰里的泥鳅都跟疯了一般往这溶进了食盐的水里聚集,仿佛这里有它们最需要的东西,一时间,盐水附近竟是泥鳅在翻滚,把几个小屁孩都搞的目瞪口呆,这泥鳅是得病了吗?还是精神类的疾病。

  等缓过神来,欢呼一声,都拿着桶和盆子准备去弄泥鳅的同时,又发现一件怪事,这在盐水里的泥鳅竟然都挺了,一动不动的在泥浆子里飘着不动还吐着白沫,用手去捡,也没有以前的滑腻,很好抓,一抓就上手。

  小屁孩嘛,那还有什么钻研的精神,眼下就是要多抓泥鳅去换盐才是真的,顾不得考虑许多,几个熊孩子一阵海捡,把这些个莫名其妙挺尸的泥鳅悉数弄到桶里。

  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小小围堰里,泥鳅竟然出奇的多,一个桶装不下,又装了小半盆,这才把泥鳅都捡光了,用清水一泡,本来还有些僵挺的泥鳅又活泛了,在清水里活蹦乱跳起来。欢呼雀跃的小家伙们拿到小卖部,不光换回了一袋盐,还整了不少饼干回来。

  就是那种黄色的圆圆的像硬币一样大小的鸡蛋饼干,又脆又香,偶尔能混一袋这样的饼干简直是童年时代极其幸福的事,那个时候刘一流最大的梦想就是买上一屋子这样的饼干,天天躺到上面吃。结果到刘一流长大后有钱了,去找这种饼干想买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了,还怅然若失了好一阵子。

  这样的结果搞得刘一流只以为自己遇到了童话中才出现的故事情节,被路过的神仙爷爷看见了,大手一挥,这些泥鳅就变傻了,自个儿上赶着往上扑。

  直到长大后某一日在信息无比发达的互联网上,才知道为何那天泥鳅会有这种表现,原来泥鳅因为体内盐分太低,竟然对盐有一种天生的需求,所以一闻到盐味儿就疯了似的跑来,可又因为体内盐分低,外面的水分盐分高,由于渗透作用,直接就把它们搞昏迷了,还往外吐水。如果不用清水洗去它们身上的盐分,用不了多久,这些泥鳅就会完蛋了。

  自从这个意外事件,刘一流带领着小伙伴们用食盐大法去弄泥鳅无往而不利,每次都弄得盆满钵满的回家,这也要归功于山里基本没有什么污染,这水沟里的泥鳅也多。

  只是为了抓泥鳅,所有熊孩子家里的盐就用得要远比平日快了许多,没过多久,大人们就发现,家里的盐本来能用2个月的,竟然没到20天就完了,最后发现竟然是这帮熊孩子弄去抓泥鳅了,好家伙,满村的熊孩子们被家长追打,农村孩子和城里不一样,城里的孩子不是说不想跑就硬撑着挨着,主要是没地儿跑,家里就那么大,你往那儿跑?

  村里可就不一样了,一看老娘拿着扫把过来了,掉头就往门外跑,一般的村妇们也都泼辣的很,跟着自家孩子就满村的撵,不打到那是誓不罢休的。最终,一帮偷盐抓泥鳅的小屁孩们自然都结结实实的吃了一顿竹笋炒辣椒,自然,都是用屁股吃的,变成辣椒颜色罢了。

  还有捉虾,别看虾都躲在水草深处,平时你连看都看不到,但想捉它,也是有诀窍的。这些个玩意儿,你要是没在农村呆过,也许一辈子都不知道,捉虾可以不用手,用个柳条就成。

  这虾是这几种水生生物里最傻的,刘一流和徐峰他们钓虾从来不需要超过一顿饭的功夫,就能钓起满满一大钵子,回去配上小野葱,那个味道,才叫一个香。

  说是诀窍,但要说出来就真的一钱不值了,那个时代别说山村里没污染,就是两湖之地的鱼米之乡也甚少打农药,农村里的污染极少,稻田里的蛤蟆多得是。熊孩子们一般就是打死一只蛤蟆,连皮带肉挂在柳枝上,然后找个水草丰盈的地方往下一放,就各自吹牛打屁。

  过不了多大一会儿,把柳枝提起来,就会发现,一大串的大青虾就挂在诱饵上,全是用大钳子夹着,直到提起来,也不松开。刘一流和小伙伴们分析,也许是虾子和蛤蟆上辈子就有仇,所以这辈子还刻骨铭心的记着,看到尸体都不放过。

  想起儿时的那些趣事,刘一流自己都忍不住微笑起来,那些穷但快乐的日子已经远去许久,却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嗨,嗨,怎么看个鸟儿捉鳝鱼,自个儿还傻笑上了。”王明有些奇怪,怎么一提醒他听这水秧鸡子发出的叫声,他一会儿就变得眼色迷离,还开始傻笑起来,这都什么行为都。

  “呵呵,不是,不是,这水秧鸡子的叫声不就是我们小时候钓黄鳝用的绝招吗?我就想起小时候那些好玩儿的事了。”刘一流摸摸脑袋,老脸一红,这是真老了,还想起快30年前的事了。

  说实话,重生以前,在城里,他不管是忙碌还是无所事事,都没有那个闲情雅致去回忆回忆儿时的幸福,因为他的眼早在这灯红酒绿中花了,心也早迷失在繁花似锦的都市里了。

  “呵呵,想到什么了,跟我分享一下,我可也是从农村出来的。”王明一乐,跟刘一流探讨起来。

  自然,就讨论起以前是怎么捉黄鳝的了,这水秧鸡子用的方法到还和这真有异曲同工之妙。

  平时除了下沟里捉黄鳝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用黄鳝钩钓。那黄鳝钩一般都是用废旧的雨伞伞骨或者自行车辐条做成。首先把伞骨的一端放在磨石上使劲磨,一直磨成细尖为止。磨好之后还需要用手钳握成鱼钩状。

  这是制作黄鳝钩最关键的一步,剩下的就很简单,另一端弯曲成一个圆环,上边系上一条红绳,主要是为了醒目,防止黄鳝钩被黄鳝拉入草丛中找不到。

  等到钓黄鳝的时候,直接往钩上穿一条蚯蚓就可以。

  沟边、田埂、河滩,总之只要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黄鳝。黄鳝和其他鱼儿不同,它们很少在深水中生活,更多时候则是沿着岸边钻洞生活,尤其是那些用石头堆垒的沟岸,黄鳝洞更多。只要把带了饵料的黄鳝钩扔进洞中,不出五分钟指定有黄鳝咬钩。一个洞中一般能钓到两条,最多的话曾经有人钓过上十条。

  有经验的人钓黄鳝之前都喜欢把大拇指和食指握成一个环半放入水中,然后轻轻弹动。利用空气和水的摩擦会产生一种“咕……咚……咕……咚……”的声响。

  刘一流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曾经问过别人,人家告诉他这样可以把黄鳝引出来。那时他还在读小学,小孩儿定性不够,后来学着传授经验的人试了好几次,毫无效果,就以为这不过是人们以讹传讹罢了。怎么可能只用手弹几下水就能抓到黄鳝,如果是那样,黄鳝早被抓绝。以后又忙于学业,就很少再去钓黄鳝了,更别说用这种近乎于天方夜谭的方法捉黄鳝。

  可是现在听了水秧鸡子的声音,他才感觉到不是人家的方法不行,而是自己弹指的水平不到家。

  看着一条条黄鳝随着声音窜出,刘一流越发怀疑,这声音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心动不如行动,干脆他也蹲在水沟的另一边尝试,王明哈哈一笑,站在后面看刘一流学着水秧鸡子捉黄鳝的手法搞着玩儿,这些东西,貌似他以前在农村的时候也听别人说起过,只是自己也没试过,倒是很羡慕刘一流这个年龄,想到就干,年轻真好。

  许久没有玩弹指,手指倒有几分僵硬。不过很快刘一流就熟练起来,手指很有节奏的在水中响动,只是比起水秧鸡子的叫声还要差几分。

  手指弹得发麻,也没见黄鳝游来,就在他准备放弃尝试的时候,突然一只筷子长的黄鳝悄无声息的游了过来。

  刘一流猛然伸手一抓,已经把那家伙抓出水面。

  这声音……还真行!刘一流又试了几次,手法越来越纯熟,自然效果越来越好。他这水沟中的黄鳝多得是,几乎是隔一二分钟就有一条蹿过来。

  哎呦,我去,等刘一流过足手瘾才猛然想起水秧鸡子的事儿,这些家伙是这方法的发明者,那诱惑力比自己还要强的多,恐怕黄鳝又吃掉不少。

  算了,当是为刚学这招教的学费,等下老爷子们回来一定要给他们演示一下空手抓黄鳝的本领,到时候指定又把他们给忽悠的一愣一愣的,非要认为自己魅力大的已经无法抵挡,连黄鳝都选择为了接触自己一下,都能忘记了生死。

  

  第497章 母鸡和水鸟的战斗

  一帮水秧鸡子啄虾钓黄鳝搞的正爽,“咻~~~”就听见天空中响起一声清脆的雕鸣,丑丑巨大的身影从天际划过,金雕的眼神那得有多犀利?万米的高空上都能看清草丛里的一只老鼠,这家里水沟边上一群白色的陌生鸟类自然是逃不过它的眼睛。

  这分明是对天空王者的挑衅,虽然有刘一流的命令,不得伤害村里的任何生物,但吓吓它们还是可以的。鸣叫过后,丑丑一个急速俯冲,就朝院中冲了下来。

  水秧鸡子被金雕清脆的雕鸣声吓了一跳,抬头往天上看去,就看到一只硕大无比的大鸟儿从天空上俯冲而来,一瞬间,几只鸟儿并没有像刘一流想象的那样四散而逃,个个都还保持着刚才钓鱼时的雕塑姿态呆立不动,竟然是被凶焰滔天的金雕给吓傻了,跑路都不会跑了。

  直到过了好几秒钟,眼看金雕巨大的阴影越来越逼近,这群水秧鸡子才反应过来,眼看天空都被金雕巨大的翅膀遮住,也不敢往天上飞,慌不择路之下,这群偷吃的家伙迈开大长腿就往旁边不远处的鸡窝里钻去。

  直到快吓破胆的水秧鸡子们都钻到鸡窝里,丑丑这才从空中落下,站在刘一流和王明面前,高昂着脑袋不屑的斜着眼看看鸡窝里还瑟瑟发抖的一群贪嘴的鸟。

  王明敢肯定,那眼神中除了不屑之外竟然还有着一丝戏谑,就像一个身强体壮的成人逗弄一下毫无战斗力的孩子一般。这金雕竟然知道开玩笑吓唬它们,真是太妖孽了。

  “呵呵,好了,好了,你和你老婆去吃东西吧,下次别随便吓唬它们了。”刘一流摸摸站在身前比萌丫头扣子都还要高的丑丑的小脑袋,笑着说道。

  丑丑这才迈着八字步走回到另外一侧的窝里,等着天空中慢慢盘旋而下的母雕带着从森林里才捕食的猎物下来,这是它专门带媳妇儿去森林里训练打猎去了。

  哈哈,让你们还敢成群结队的来我这儿偷吃吧,这次长记性了,还不都给我闪人?刘一流哈哈一笑,弯腰低身端起大脚盆就准备去小溪边上先把鳝鱼给处理了。

  那知道家里的几只母鸡带着半大不小的鸡仔们从后山上觅食归来,现在除了刘一流喂的灵水泡过的谷子和自己去山上找点儿新鲜的活虫,其余的都不带吃的。

  这两天刘一流不在,吴子冉撒了几把稻子,这帮吃叼了嘴的家伙都不带看的,一颗都没动,搞的吴大少很是受伤,曾几何时,人见人爱的豪门大少连鸡都看不上他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5页  当前第2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6/33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品小农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