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上古传人在都市_分节阅读_第415节
小说作者:天堂羽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2.8 MB   上传时间:2015-03-23 14:19:40

  她声音稍微低了一点:“你们走了之后,昆仑派的发出了一个信息,说空间之门后面的世界,也是有很多强者。而且对方也是有备而来,可能已经有人潜伏过来我们这边,更可能在那边设下陷阱,逐一击破过去的修真者。昆仑派是提醒大家别在这里干等,最好回去备战,以免老巢被人端了。”

  蒲阳忙说道:“这消息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假的,但他们不算是造谣,这个消息是我给他们的。”

  在进入之前,他也把这信息跟莫姥姥说过了,只是没详细说跟昆仑派说的内容。

  莫姥姥点了点头:“我一听这个消息,就知道是你说的。也是相信了这话,但现场那么多人,大家表面上都有点信服,但并没有谁走。后来昆仑派的两个人自己先走了,开始有人相信这个消息,也跟着走了。只是走了一部分,还有很多人在这里坚守着。”

  秦瑶瞄了一下周围沙丘:“或许留下来的都是在等自己师门的人吧!不管怎样,他们至少多一层戒备。”

  “你们……”莫姥姥有点询问的神色,后面的话没有具体的问出来。这四周高手太多,并不是一个保密的好地方。

  “此行结果很满意,还有意外的收获。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先走吧!”

  蒲阳示意断羽恢复了它本体的模样,然后邀请莫姥姥她们一起离开。

  平时莫姥姥的实力,算得上是超凡了,但到了这里就没那么突出了。这里聚集了很多数年甚至数十年没有出来行走的超级强者们,别说那些最精锐的已经进入了空间之门,留守在这里的,实力也都不弱。

  其实有很多人、妖都跟莫姥姥她们的状况差不多,想要参与又承担不起风险,可又不甘心这么离开。便在这里耗着,看看回来的人怎么说,如果危险没有想象中大,而收获又巨大的话,他们就会下定决心前往。

  而莫姥姥现在已经意识到了,就算有肥肉,也不是她们能分到的,还是老实回去吧!

  蒲阳他们是最近一批进去的,但在过了两天之后,却是第一批,也是唯一一批活着回来的。

  这除了吸引大量的眼球之外,也有不少人想要向他打听那边的信息。

  不过两天前的凌晨,蒲阳霸气的乘着巨鹰而来,还把昆仑派的高手直接扔出去,光这一手,就把大家都震住了,谁也不敢贸然上前。

  其实两天过去,大家已经打听清楚了蒲阳的身份,对于他一年多以来实力飚升的轨迹,都是非常的惊讶。这过程太神奇了,不敢相信又不得不相信。

  他上一次公开露面,是在旗山,那时候就把旗山派前任掌门原慕干掉,把陈屋古寨的陈战重创,那已经表明他远胜于一般的道境,之后消失的半年里,却是传闻上了昆仑仙境,现在重新归来,还能把昆仑派的高手随手凌虐,肯定又有了更大的提升。

  面对这已经深不可测的人物,没有渊源的谁敢上前?

  眼看着蒲阳带着秦瑶、小白还有莫姥姥她们乘着巨鹰而去,现场的人,都各自思索了起来。

  蒲阳可以来去自如,也让大家展开了分析和讨论。

  这说明空间之门并没有危险,那边或许有危险,但并没有大家顾忌的那么大,也可能没有昆仑派说的陷阱。

  但反过来,蒲阳一行人匆匆而去,又匆匆归来,并没有在那边长久停留,不像其他前往的人一去不返。说明那边的资源,也未必有多少,可能不被他放在眼里!

  有的看重的是风险不够大,有的看重的是利益不够大。也造成了现场的变化,有的人便依然的飞身下去,冲向了空间之门;而有的人,则是留下不甘和遗憾,转身离开这个沙漠。

  相比人族的纠结,妖族就更多了一份顾忌。他们要考虑以后跟狐族的关系,别说秦瑶年纪轻轻已经成为妖仙,更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神秘人物支撑,各种事情都要考虑清楚一点。

  在断羽飞行的过程中,蒲阳也跟莫姥姥说了一下那边遇到的种种情况。狐族有秦瑶的一层关系,加上莫姥姥曾经过来香川岛支持蒲阳,在去蓬莱的过程中,也帮了很多忙,是可以完全信任的,毫无保留的讲述。

  莫姥姥听完之后,也是非常的慎重。她直接表示,以狐族现在的资源和实力,无法肩负起天下责任,这些只能靠人族正道。但如果有外族入侵,妖族必然也会是攻击的重点,所以她要马上回去准备应对之策。

  蒲阳也说他得去找天师府,昆仑派虽然表态了,但不知道会不会用心,关键是他们千百年都极少在世间行走,已经是传说中的存在,很多门派未必会相信他们。有天师府的声明,作用会更大更明显一点。

  为了节约时间,莫姥姥没让送她们回去,而是找了一个就近能通交通的地方,她们自己另外回去。

  蒲阳也没有客气,想着如果坐飞机什么的,还需要等候、还有晚点之类,各种加起来时间也不少。而且断羽也不能带着飞,总不能又把它扔在昆仑山吧?

  断羽的身体太大了,如果只是在沙漠、山脉等无人区飞行,也不会引起什么轰动,但到了人多的地方,就要格外的注意。事实上为了安全起见,蒲阳从一开始让断羽飞的时候,就布了一层隔绝,外界开起来,不管是卫星照片、还是地面观察,都是一层模糊,看不到他们。

  而这次为了能带着它从西部过来,也教会了他怎么样自己运用法术隔绝,这样的话,才能避免惊世骇俗。当然,如果到了能被人看到的地方,还是要缩小体积。

  蒲阳此行的目的,直接要从西北飞到华东的龙虎山。

  龙虎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道教发祥地。相传在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也就是张天师,曾经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因而得名龙虎山。

  据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数十代人,历经近两千年。

  龙虎山的招牌,也就是天师府。天师府为张氏历代起居之地,原建于龙虎山脚下。北靠西华山,门临沪溪河,面对琵琶山,依山带水,气势雄伟。占地3万多平方米,建筑辉宏,尚存古建筑6000余平方米,全部雕花镂刻,米红细漆,古色古香,一派仙气,曾有“仙都”之称。

  传言天师府是张盛以及他的历代子孙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被称为正一派的祖庭和元明两朝管理道教事务的办公机构。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后又经十多次修建,现存木构建筑均为清乾隆、嘉庆和同治年间遗物。

  天师府始建于宋朝,然后经过元明,改换过地址,主要建筑有府门、仪门、玄坛殿,真武殿、提举署、法篆局、赞教厅、万法宗坛、大堂、家庙、私第(即三省堂)、味腴书屋、敕书阁、观星台、纳凉居、灵芝园、以及厢房廊屋等。

  明代的建筑大部分已毁于清康熙年间,现存六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间重建和修建的遗物。

  “看!这应该就是天师府了。”秦瑶指着下方。

  他们飞行到龙虎山上空,在空中观望下面,天师府的建筑布局成“八卦”形。

  蒲阳点了点头:“这八卦建筑风格,不仅仅是有宗教色彩的独特风格,而且是布置了一个聚敛天地元气的阵法!这是龙虎山灵脉葱郁,本来元气就远胜于一般的山脉,而天师府更加灵气葱郁,就是因为这聚能阵法!”

  “我们是不是应该下去?这样有点没礼貌。”秦瑶提议了一句。

  蒲阳没有意见,让断羽在一处无人的山间降落下来,因为有隔绝,也不怕一般人看待,然后便让它变成了一头普通的鹰的大小。

  三人来到了天师府的正门,之间府门临溪耸立,古镇小街东西横穿,面阔五间,约二百平方米,高达二丈有一,十几根大木柱,六扇三开大门,中门正上方悬“嗣汉天师府”直匾一块,金光夺目。

  前正中两柱挂有黑底金字抱柱对联,上联“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联“龙虎山中宰相家”,东侧置大鼓一面,名曰:“通报鼓”。建筑雄伟,气势不凡。

  “请问,是不是蒲先生?”

  就在他们观望的时候,有人上前过来问话,态度恭敬,仿佛对待贵宾。

  “我是蒲阳,你认识我?”蒲阳笑着问道。

  “我们天师吩咐有贵客前来,特命弟子在这里等候,烦请贵客随我进去。”那人恭敬的回答了。

  蒲阳和秦瑶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这是张天师算到了他们要来?还是天师府的人也回来了,然后打电话告诉了他?

  他们客气了一下,跟着那人往里面走。那人带着他们前往,进入头门硪石甬道三百余步,通过二门直达大堂。在进头门二十步的甬道间跨路横建石坊一座,上书“仪门”二字。相传文官武将至此停轿下马。

  二门距头门一百二十步,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现已修复一新。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共一百六十平方米。较头门矮三尺,红墙绿瓦,脊兽腾飞。中门上端悬直匾一块,上书“敕灵旨”三个金字:前两柱挂有黑底金字抱柱对联,上联“道高龙虎伏”,下联“德重鬼神钦”。十八般古代兵器金光银闪并列两旁,显得十分威严。

  二门前,东为玄坛殿,西为法篆局、提举署。

  进入二门有一大院,院内合抱樟树十余株,枝叶繁茂,十分葱翠。元至正十一年铸造的九千斤铜钟,曾于一九七九年从太上清宫移放院内(待建钟鼓楼),以供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的大石碑也移放在古樟之下、以供考究。

  在二门通往大堂的甬道中心,掘有一井,深二丈七,据传系南宋道士白玉蟾奉天师法旨所建。名:一日“丹井”,二日“灵泉井”,三日“法水井”,院内二门两厢设有品茶亭和小卖部,游客至此可品上龙虎山仙茶和上清板栗等龙虎山土特产。

  大堂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堂是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前距二门“九九”八十一步,后靠私第院门,面阔五间,约三百平方米,较头门矮二尺,比二门高一尺,三面红墙,门前建有“塞身亭”,堂后门直通三省堂,中厅正上方横悬康熙十七年“御书碧城”匾和乾隆七年御赐“教演宗传”匾各一块。堂内原置有法台、令旗、朱笔、兵器、御赐半副銮驾,以及麒麟图祖天师像等,颇有公堂神威之感。

  那个带着他们走的人,像个导游一样,一路上恭敬的向他们介绍了一下沿途所见。然后引领他们前往目的地——天师私第。

  

  第八百六十二章 天师之论

  

  路过中厅的时候,蒲阳不由得似笑非笑的看了秦瑶一眼,因为这里也称为“狐仙堂”,相传是天师祀奉“狐仙”之所。

  堂内设有供桌、神台,常明灯等供品器具,黄色绸布绣着两条龙和“大显威灵”的字样。建筑结构,前与前厅用以天沟搭接,又以砖墙石门分之,后与后厅天井厢房连缀。前门额上书“道自清虚”四个金光大字,东西二门分“紫气”、“金光”,各有额书。

  “怎么样?发现天师府都有狐仙堂,是不是觉得特高大上了?不会觉得紧张了吧?”

  蒲阳传音给秦瑶,调侃了一句。

  刚才进来天师府,小白是无所畏惧,不知道紧张。而断羽向来生活在昆仑仙境,对于这样的环境,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秦瑶更细心,考虑的也更多。她们就算是妖仙了,同样还是妖族,来到这道门圣地,压力还是很大的,也担心会无意中触犯什么禁忌。

  现在看到狐仙堂,她也是有点骄傲!

  这当然并不是说明天师府畏惧狐族,应该是吸取民间信仰了。两千年下来,历经数十代,有多少朝代变更的大环境,自然不可能每一代都是实力雄厚。而狐族曾经一度是非常壮大的,堪称代表性的妖族,比如蒲松龄《聊斋志异》就被归纳为“鬼狐传”。

  私第是历代天师的住宅,名“三省堂”,为江南院落式,是明建清修之物。

  这区建筑也是天师府的主体,面积达到二千多平方米,分前、后、中三厅和东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墙厢房,并与后花园和敕书阁结成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院门前上书白底蓝字对联一副,上联“南国无双地”,下联“西江第一家”。院门隐壁画有“鹤鹿蜂猴”巨画一幅,象征高官厚禄,宰相门第。

  绕隐壁登上三省堂,三省前后中三厅:前厅为客厅,面阔五间,三明二暗,四柱前伸,石阶五级,敞门而进,东西花栏,各设台阶,厅前地面有一绿色园石,名“匝送石”。

  堂壁挂有墨龙穿云图和祖天师像,东西四壁皆书名诗古画。堂壁上方悬匾三块:“道契崆峒”一匾置位正中央,“仙派名裔”排于东,“纳甲周呈”列于西。

  后厅是天师的食宿生活厅,面阔五间,用以房室四问,宴厅一间,前有天井后有院,东西厢房上有楼,厢房与中厅连接,天井周十柱明现,门窗四壁,雕刻精致,中置金鱼大缸,两旁假山列之。

  宴厅摆设为清代款式,四壁名画诗词,中堂正上方悬黑底花边金字匾一块,上书“壶天春永”,据说是袁世凯送六十一代天师六十辰寿匾。厅前上方悬“福备箕畴”一匾,说为清代一状元徐甫所题赠。

  蒲阳他们到底不是来旅游的,也不是来上香供奉的。一路听着介绍,一路观察着天师府的格局,同样也是在感受着这道门圣地的与众不同。

  之前在空中的时候,他们就看出了这里布置有聚灵阵法,此刻身在其中,更是有明显的感觉。别说在这里修炼,就是普通人进来,都能感受到一份舒坦祥和。

  顺后厅东西门而进便是灵芝园的八卦门,门上方置有“双龙戏珠”一图,工艺精巧,观者赞叹不绝。墙壁上书对联一副,文曰:“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灵芝园面不阔,乃一小院,是天师内室散步的地方,种有奇花异草,金桂银桂,四季飘香。两侧有狭小厢房,原供丫环家仆之宿,现修作图画资料展室之用。

  前接灵芝园,后靠纳凉居,是整个私第建筑区的最后一座。是天师府藏经纳籍的地方——敕书阁,带路的就只是介绍了一下,没有领着过去。

  在私第后厅西墙外的邻屋顶部建造有“观星台”,从后厅西厢房登梯穿墙可以到达。是张天师观察南星北斗,测定天机之所。这也只是远远指着介绍了一下。

  二门院内,私第以西连接一区四合院为“万法宗坛”,万神集聚之所。红墙绿瓦,油漆雕画,脊兽腾飞。门悬“万法宗坛”一匾,院约一千二百平方米,里面建殿三座:正殿五间,朝院门居中而立,阶前置一“九龙三脚”焚香大炉鼎,东西二殿,合面而建。

  正殿为“三清殿”,原殿内祀奉尊神,诸神、天兵天将共一百三十八尊,现塑有“三清”、“四御”、“三官”、“三张”(即第一代天师张道陵、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共十三尊,以供朝拜。

  东侧为“灵官殿”,塑有王灵官踩火球,掐指举鞭,红脸长须,金袍绿带之象(为道教护法神)。西侧为“玄坛殿”,塑有赵玄坛(又名赵公明)黑脸长须,帅袍金甲,乘虎扬鞭之象(道教奉为财神)。

  院中十字甬道,珍花异木,松柏长青,千龄罗汉松二本,一雄一雌,盘根错节,叶翠葱郁,并列峰冠,稀贵罕见,使万法宗坛的四合院,显得格外肃穆威严。

  经过这里,蒲阳他们没有靠近,已经感觉到里面蕴含有强大的元气!

  对于这一点,蒲阳是有点纳闷的。不管是之前没有接触到这方面,还是这一年多以来的突飞猛进,他都可以感觉得到。一般人理解的神、仙,是有很大偏差的,或者说是神话故事里的印象。

  真正的神、圣、仙、佛,应该都是人修炼达到的某种境界,某种称谓。比如在昆仑仙境,林海风就说过,对于普通人,修炼有法力,能施展法术,就能当作是高人异人,到虚境水平,就能会误以为是神仙了。而真正的是在道境巅峰之后,才有人仙之境。

  “你觉得……这里面只是供奉的神像吗?还是有天师府的泰斗高人在其中?”

  蒲阳忍不住传音问了一下秦瑶的看法。

  秦瑶同样感觉到了,不过她却是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你还记得慕容书吗?他说信众对树神的朝拜、供奉香火的时候,只要心念够诚,意志够坚定,他就能吸纳到信仰之力。那也是他主要的提升方法,这会不会是一样的效果?”

  蒲阳微微的点了点头,他现在也不敢说是不是真的有神仙存在,但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有神仙,也肯定是在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空间,即所谓的“天”,九层天,三十三层天,兴许就是很多不同层次空间的说法。

  那样的话,人间凡人供奉塑像,按道理神仙是感受不到的,或者能吸纳到信仰之力,也不会出现干涉人间的事。

  那会不会是千百年来,大量的信仰之力留在天师府?比如这万法宗坛就胜于别处。

  想到这个可能,蒲阳不由得恍然,难怪蓬莱会有灵气枯竭的一天,而天师府历经千年不衰。除了和统治阶层的关系等因素之外,入世累积的大量“人气”,这是蓬莱、昆仑等仙山仙境所不能比的!

  私第后厅之西,有一组外观简陋,约五百平方米的房屋,以连堂三进的格式,用天沟天井连成一体,建筑布局紧凑,由私第后厅经西廊道入拱门而进。

  拱门石上有飘旗形状的额块,凿有“横金梁”三个不太显目的小字。前后三厅,各厅三间,中为厅堂,东西为房室共十间。后厅视为正厅,前带廊道天井,后有天沟,天沟后门通百花池至纳凉居。字画对联均不存,唯有后厅堂上方悬“为观其志”一匾。

  百花池位于府第的西后端,水面约二千米方米,池周奇花异草,夏季荷花满池怒放,水碧花香鱼摆尾,垂柳曲桥湖心亭。池畔南岸,古木浓荫,白鹤盘旋,百鸟歌鸣。

  纳凉居建于百花池岸,面阀四间,倚墙临水,门额上书“纳凉居”三字,这是张天师品茶纳凉,观花赏月之所。

  味腴书屋坐落私第东部,书屋为院落式,面阔约八百平方米,分前后二进,后为正屋有楼,中有天井两厢,门前老桂倚墙,婆娑作态。石门凿有隶书联一副,上联“泮芹蔓衍芹期来”,下联“丹栏花开栏可攀”。书屋后门远朝西华山,近临池中水,门额上书“秀接衡阳”四字。

  在这巨大的天师府里面大略的逛了一遍,那人带着蒲阳三人到了一个客厅里面,让他们稍等片刻,说天师马上就来。

  他才刚刚离去,马上有人过来奉上了茶水,看样子也是早已经吩咐好了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22页  当前第4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5/52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上古传人在都市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