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金牌主持_分节阅读_第304节
小说作者:奥比椰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47 MB   上传时间:2017-12-22 18:03:40

第478章 最无解的难题

  “如果你不这样理解,你根本就无法解释原著里唐僧为什么总是很惊恐!为什么胆怯得令人憎恨,一点也不像个高僧转世的样子!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被吃怕了!”

  “如果你不这样理解,你根本就无法解释妖怪捉了唐僧为何就不吃!因为大家都知道必须要等唐僧的心平静了才能吃,等阴天才能吃,等没有外界的干扰了才能吃!”

  “一着急,唐僧肉就失效了,所以才没有一个心急的妖怪抢了就直接吃的,结果最后又被猴子给救回去了。”

  “如果你不这样理解,你根本就无法解释妖怪们为何会说:‘有人吃他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老’。要知道妖怪吃人都是狼吞虎咽的,为嘛吃唐僧却只吃一块肉?因为别人都是吃的一块,所以谁也不敢吃多!就象我们平日里吃药一样,吃一颗可以救命,吃十颗、吃一百颗,那是自杀!”

  “各山头不同的妖怪,素无来往的妖怪,他们先前并不知道唐僧要去西天取经,但对唐僧肉的功效却是知晓得一模一样,而他们又不可能事先串通好了一起说:有人吃他一块肉,延寿长生!但事实上,妖怪们都是这样说的、异口同声这么说,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曾经有人吃过他的一块肉,并且延寿长生了!”

  “只有这一种解释,才能贯穿西游记全文,破解所有的谜团!否则,就变成了陈教授那无知而愚蠢的推论,认为一部书写了几十万字,古时候没有电脑存稿,作者不好修改,发生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的事情很正常之类的。”

  “前后矛盾吗?不合逻辑吗?其实原著中都有答案,只是研究了《西游记》长达五十年的陈教授没发现而已,这种无知和愚蠢,实在不适合搞学术研究啊!”汪谦结束了他无比精彩的讲解。

  现场观众全体起立,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你!你!你!”陈运宏被汪谦骂得完全无法还口,嘴巴都哆嗦了起来,但就是不知道该怎么辩驳。

  “看起来汪谦才是真正的《西游记》专家啊!”

  “是啊!原著中隐藏了那么多线索,研究了五十年的陈叫兽没有发现,却全都被汪谦发现了。”

  “回头我要好好再看看原著,真没想到原作者这么用心。”

  “真是大开眼界啊!”

  观众们议论纷纷,啧啧称奇,实在没想到,汪谦在任何领域都能横插一脚,而且都可以轻易辗压这个行业的顶尖学者。

  就在观众和其他嘉宾觉得汪谦在《西游记》的研究上,已经完全辗压了陈运宏的时候,陈运宏却是站起身来开了口,准备要绝地反击了。

  先前都是汪谦提问让陈运宏回答,被彻底打脸颜面扫地之后,陈运宏倒是冷静了下来……这事儿不对啊!为什么都是汪谦攻他来守?他为什么不能主动出击?汪谦不是处处表明他对《西游记》的研究比他陈运宏还在行吗?

  现在汪谦站在比他更高的地方,那就由他来主动进攻吧!

  把这一世《西游记》研究,也就是‘西学研究’中最无解的一个难题,也就是关于真假美猴王的问题抛给汪谦,如果他答不上来,陈运宏也算在圈里挽回了面子,不然以后再也不能用‘西学家’的名号出去招摇撞骗……不,搞学术演讲混吃混喝了。

  “好吧,汪老师认为自己对《西游记》很懂,比我还懂,但都是你向我问问题,显得就很不公平了,不如你也回答我一个问题,而且要在原著里寻找证据回答,如果能答得上我陈运宏从此不再自称‘西学家’!如果回答不上,汪谦你就要自己公开承认自己是一个招摇撞骗之徒!”陈运宏向汪谦提了出来。

  “没问题啊!”汪谦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哼!这问题你可听好了!”陈运宏见汪谦中计,不由得很是高兴,这可是《西游记》研究历史中悬而未决的最无解的难题,根本就没有答案,汪谦又怎么可能知道答案?

  “洗耳恭听。”汪谦继续一脸无所谓的表情。

  “我的问题有些长,你慢慢听。”陈运宏开始了他对问题的讲述。

  “真假美猴王这个故事,你应该知道吧?六耳猕猴是谁?此怪无名无姓,无来历无师承,趁着悟空被唐僧逐走,光天化日之下蹦了出来,不吃唐僧肉,不伤老百姓,非要变成悟空模样,抢了行李去拜佛求经。”

  “两只猴子斗得天昏地暗,上天入地,各路神仙辨不出真假,诸山菩萨分不清是非,照妖镜没反应,紧箍咒也失灵,唯有谛听指路奔灵山求佛祖,方才窥破真相,水落石出,六耳死,悟空赢,此回终。”

  “疑云密布,大惑不解,怎么想也想不通:六耳猕猴在干嘛呢?”

  “沙僧去花果山找悟空,此时沙僧还不知道是假猴王,见六耳猕猴正在诵念通关文牒,不由厉声高叫:师兄,师父的关文你念他怎的?”

  “悟空呵呵冷笑道:贤弟,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为不上西方,也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碟文,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瞻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原来这六耳猕猴是想替了唐僧自取真经。这觉悟,佩服!六耳猕猴不愧是西游记中逼格最高的妖怪,思想境界深不可测,不求长命百岁,只愿万代传名。”

  “不过,他为什么要留唐僧活口呢?”

  “六耳猕猴完全可以把唐僧一棍敲死,捎带着吃两块肉,弄个长生不老,再去拜佛求经不是更爽嘛?最关键的是,唐僧一死,就没了人证,拔根猴毛变个假唐僧出来,自己是悟空,悟能和悟净没有火眼金睛,识不破真假,一只完美的取经队伍就此诞生了。”

  “真悟空知不知道这事儿不重要。不知道,他就可以去取经万代传名了,知道了也好歹吃了唐僧肉混个长生不老,打不过就跑呗!这笔帐,怎么算怎么合适。一个能力如此出众的妖怪,不可能想不明白。”

  “可六耳猕猴非不这么干。他留活口、存人证,等着唐僧告状。去哪不好,非去花果山!担心别人找不到他,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假的,眼巴巴等着真悟空过来对质。”

  “汪谦你先记着,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六耳猕猴为什么要留唐僧活口?理由何在?”

  “接下来,更诡异的事发生了。两只猴子模样相同,武器一般,照妖镜照不出真身,紧箍咒各喊饶命,生死簿上‘更无个假行者之名’,正待返回阳间折辩,地藏王菩萨道:等我着谛听与你听个真假。”

  “地藏王是个菩萨,谛听相当于是他的助理,谛听伏在地下,一霎间,将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间,赢虫鳞虫毛虫羽虫昆虫,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顾鉴善恶,察听贤愚……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助理伏在地上听了好半天,最后却是来了一句责任重大,他不敢擅长分辨这两猴的真假,只能让佛祖分。”

  “原著里原话是: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于是地藏王对猴子说:若要辨明,须到雷音寺释迦如来佛祖那里,方得明白。”

  “两个猴子一起嚷道:说的是!说的是!我和你西天佛祖之前折辩去!”

  “太诡异了,六耳猕猴这是在干嘛?”

  “如果说找神仙,访菩萨以求真假,可以解释成侧面反映六耳猕猴实力超群,胆大妄为;但是找西天佛祖折辩,就无论如何也解释不清了!这已经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而是要命不要命的问题了!”

  “佛祖如来是《西游记》中最强的两个boss之一,虽然无法确认一定可以折辩出真假,但是几率至少在九成以上。一旦折辩成功,以孙悟空的暴脾气,和佛祖的实力,诈骗分子六耳猕猴必死无疑。所以,六耳此去自投罗网、九死一生,哪个正常的妖怪会这么干呢,想不通!”

  “而且,如果‘谛听’所言属实,佛祖折辩成功的几率,不是九成,而是十拿十稳。那么六耳此去,将十死无生,更想不通!”

  “明知前方身先死,万代传名尽是空。即便这样,六耳仍然义无反顾地去了!”

  “去了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六耳本相败露,被如来佛祖扣在一个钵下,孙大圣忍不住,抡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也就是世上再也没有六耳猕猴这个品种了。”

  “六耳猕猴血溅当场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被识出是假冒的之后,连一句辩驳的话都没有说。至少应该来几句:我熟读了碟文,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入东土之类的话让如来佛祖听听,我也是想帮您老传经的,虽然不是主力队伍,但有个候补怎么也不能算错吧?不至于判死刑被斩立决吧?”

第479章 第二种可能

  “而且如来虽然指出六耳本相,但并未说哪只猴子是六耳,他何必着急着跑路自己主动现了原形?心理素质太差了!这和之前比拼折辩时的反应完全对不上号。心理素质如此之差,竟然敢找佛祖折辩,这是纯粹的没事找死去了!”

  “汪谦,我的第二个问题是:六耳猕猴到底在干嘛?你不是说原著没有前后矛盾、不合逻辑之处吗?这两个问题你能回答我吗?”陈运宏结束了他的问题。

  现场观众、主持人、嘉宾全都暗自摇了摇头。

  这一世没有《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所以对《西游记》的研究特别透彻,也特别深入人心,就象上一世的‘红学’一样,这一世的‘西学’里的著名疑问,连很多普通观众都知道。

  就比如关于真假美猴王里六耳猕猴的这几个疑问,在所有‘西学家’的眼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无解之题!陈运宏拿这个问题去问汪谦,显然是存心在进行刁难。就象世界数学十大未解难题一样,拿给谁,谁都解答不出来啊!

  要怪就怪汪谦自己,刚才陈运宏在提问的时候,他把话说得那么满,结果掉陈运宏的坑里去了!

  不过汪谦在听到陈运宏的问题之后,仍然是面不改色心不跳,他还真的开始回答了!回答这个这一世‘西学’里的这个无解之题!难道他还真能把这个问题回答圆满,而且是在原著里寻找证据的情况下?

  “六耳猕猴从现身、到亡命,他的生命如烟花般短暂、绚丽。无数疑团围绕在他身边,不管你能不能看透,围绕着他命运的一个布局已经开始了。”

  “想知道刚才陈教授那几个问题的答案吗?且听我细细道来。”汪谦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和刚才一样开始了他的讲解。

  “我先解决两个大众关心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六耳猕猴是谁?从书上看,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如来所说的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中的六耳猕猴;第二种可能……我卖个关子,留到后面再说。”

  “假设,六耳猕猴是如来所说的‘四猴’之一。从识破到丧命,六耳没有辩解,没有求饶,一句话没说,就被孙悟空一棍敲死。逻辑上确实说不通,六耳的初衷是替了唐僧,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去东土。”

  “这么好的理由,如果说出来,如来一定会阻止悟空杀他,因为对如来而言,东土传经很重要,谁来执行东土传经并不重要……唐僧之前,已有数个取经人去往西天取经而不得,流沙河里沙僧脖子上最初的佛珠就是取经人的头盖骨所制。在不明确唐僧一定可以成功取经的情况下,多一个后备队伍绝不能算错。而且,六耳的本领和孙大圣无二,如此优秀并且愿意主动取经的后备队员,如来有什么理由杀他呢?”

  “这个道理,‘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的六耳猕猴不会不明白,他一定会开口辩解,只要张嘴就能活下去,甚至可以去取经。为什么不辩解?解释不通。”

  “前面六耳和悟空争斗,找菩萨神仙分辨,然后按照谛听的说法来灵山求佛祖,到此时,六耳一直保持着无比强大的信心和战斗力。可是到了如来面前,刚被道破本相便‘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心理素质差的不可思议,不辩解也不用立刻跑啊!”

  “因为这个时候,如来并没有指出哪只猴子是六耳,哪只是悟空!本来还要再费一番周折才行,他这一跑,便立刻露馅了。一只‘不入十类’与‘灵明石猴’齐名的‘六耳猕猴’,不可能如此窝囊,曾经无比强大的信心和战斗力哪去了?”

  “为什么前面信心爆棚,后面瞬间就心理崩溃?也解释不通。”汪谦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喝了口水。

  “你能少些废话吗?大家都知道解释不通!不然也不会让你解释了!”陈运宏很得意的表情。

  汪谦放下了水杯,并没有搭理陈运宏,而是自顾自讲解了下去。

  “我前面说的六耳猕猴是谁这个问题,有两种可能,前面只说了一种可能,现在我说出第二种可能。”

  “前面在天庭里的时候,照妖镜看的清楚,‘乃是两个孙悟空的影子,金箍衣服,毫发不差。’看见没,六耳猕猴的重要特征‘六耳’并没有被照出来,照妖镜的存在,同时也断绝了其他妖怪变化的可能性。”

  “而‘孙悟空的影子’却是在影射此怪是孙悟空变化而来!我所说的第二种可能就是,六耳猕猴是孙悟空自己变出来的!”

  “只有此怪是孙悟空自己变化出来的,才能解释通上面所有的矛盾:念咒一起疼,孙悟空不让他说话,他就不能说话,孙悟空让他立刻逃跑,他才能‘急纵身,跳起来就走!”

  “原著里,在孙悟空和六耳来见佛祖之前,佛祖和菩萨曾经有一段对话,佛祖表示他已经知道了过来的是两只什么猴子,是四只猴子其中的两个。”

  “原著里是这样写的。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

  “如来道: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但是,如来的解释只是孤证,天下仅他一人知道‘六耳猕猴’,本身就十分可疑,加上全书中没有其他描述作为佐证,可以确定如来在说谎,‘六耳猕猴’是他和孙悟空一起编造的弥天大谎!”

  “而且,如来一开始就已经说出真相了,只是其他人没看出来而已。”

  “陈教授要求原著里的证据,那我们就再来看原文:两只猴子刚到大西天灵鹫仙山雷音宝刹之外,如来就对旁边的大众道:汝等具是一心,且看二心竟斗而来也。”

  “如来说的很清楚,此乃‘二心竟斗’,并非‘二怪竟斗’。如果六耳是四猴之一,和如来刚开始说的‘二心竟斗’就矛盾了。”

  “那么如来后面为什么不再提‘二心竟斗’,而是解释成‘四猴混世’呢?因为如来正想接着说下去,忽见南下彩云之间,来了观音……观音提醒如来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

  “观音若不来,如来便‘正欲道破’此乃‘二心竟斗’。观音来了,说:千万与他辨明辩明,如来才开始大段大段的编出‘不入十类’的‘四猴混世’谎言!”

  “但是,如来一开始,就说漏嘴了。”

  “所以,‘六耳猕猴’是悟空幻化而成,悟空幻化而成的妖怪,被如来随口取名为‘六耳猕猴’。”

  “我们现代社会有一种‘多重人格’的说法,有时候也叫精神分裂症,孙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又被戴了个紧箍咒在头上,每日里被唐僧念念叨叨很容易发生精神错乱和精神分裂。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的第二人格,或者说是他的心魔!真假美猴王这一出戏就是孙悟空自导自演的!”

  “这样以来,为什么六耳猕猴不杀唐僧、六耳猕猴到底在干嘛?他的奇怪表现是为什么?这些问题就全都迎刃而解了!”汪谦结束了他的讲解。

  汪谦坐下身之后,在场的观众、嘉宾、主持人,包括陈运宏自己都目瞪口呆,汪谦的这个答案,实在是太匪异所思了!但是,全都有原著里的原话进行佐证!难道这个无解之谜真的被他解开了吗?

  “好吧,你说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第二人格,是孙悟空变化出来的,那我有几个问题你怎么解释?为什么如来说话前后矛盾?为什么如来不能直接告诉大众,六耳是悟空幻化而来?如果你解释不通,你所说的一切都站不住脚!”陈运宏立刻站起身向汪谦发出了质疑。

  “其实西学史上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真假美猴王之前和之后的孙悟空判若两人,前面的猴子佛心并不坚定,经常想要一棍打死唐僧然后回花果山逍遥快活。但真假美猴王之后的孙悟空,却是佛心坚定,一心只为打怪升级,保唐僧取西经,再也不说走就走,完全成了两个人。”汪谦继续了他的讲解。

  “所以西学史上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如来在真假美猴王跑到他面前时,弄死了真正的悟空,留下了六耳。这种观点一直占据着主流,包括陈教授都是这么认为的吧?”汪谦看向了陈运宏。

第480章 不可能得到的奖赏

  陈运宏没吱声,表示了默认。

  “赞同悟空死了的依据,就一条:悟空太嚣张,对唐僧不尊重,性格叛逆,说走就走,道心不稳,如来不允许取经队伍中有二心的人存在,所以借机除掉悟空,选一个踏实肯干且和悟空本领无二的六耳猕猴担任取经重任。”

  “然后特别指出,真假美猴王之后,孙悟空变得安分守己,一心只为打怪升级,保唐僧取西经,再也不说走就走,完全成了两个人。因为真的悟空被弄死了,活下来的是听话又懂事的六耳猕猴。所以,说的有道理吧?”

  “有道理个屁!”

  “师徒四人中,最有二心说走就走的不是孙悟空,是猪八戒!佛祖怎么不清理墙头草,演一出真假大天篷,把猪八戒给收拾了?”

  “有人反驳:猪八戒什么水平,本领不强功夫不高,有他没他一个样,犯不着清理。”

  “错!在能力和忠心上,老板最看重的是忠心不二,而不是能力超群。一个能力超群道心不稳的孙悟空被清理了,一个能力普通、二心最重的猪八戒为什么不清理?换成一个能力普通忠心耿耿的猪八戒难道不更好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74页  当前第3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4/37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金牌主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