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都市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文豪崛起_分节阅读_第151节
小说作者:汪公子在年   小说类别:都市娱乐   内容大小:1.57 MB   上传时间:2022-05-15 21:34:34

  ...

第240章 【洪拳、蔡李佛、莫家拳】

  “霍先生你好,我叫李铁柱!”

  “我叫张青!”

  “莫成飞!”

  此次从香港来参加“综合格斗”大赛的三名选手,分别是洪拳、蔡李佛、和莫家拳的弟子。

  这三个拳法,都是香港武坛最知名的拳术,习练的人也是最多的,哪怕是东南亚一带,洪拳、蔡李佛和莫家拳都是闻名遐迩。

  三人是不是高手,霍耀文不知道,不过洪拳的李铁柱倒是人如其名,个子极高,差不多有一米九几了,比霍耀文高了一个头有余,身材也是非常魁梧,露出的两条胳膊,看起来就粗壮有力。

  蔡李佛的张青只有一米七三左右,身子不高,看上去也不是很壮硕,但双目中透着一股灵动,想来是多练步伐和技巧的武者。

  至于莫家拳的莫成飞,听刚刚李小龙说,他是香港莫家拳掌门人的二儿子,也是当下习练莫家拳最刻苦、最厉害的弟子。其姑奶奶是黄飞鸿的妻子莫桂兰,因为同是莫家人,又都在香港,所以莫成飞不仅精通家传莫家拳,还跟在姑奶奶莫桂兰的身后习练了黄飞鸿的绝技虎鹤双形、铁线拳、和四象标龙棍。

  莫成飞可以说是精通洪拳和莫家拳的高手。

  李小龙介绍道:“霍先生,这位李兄弟是洪拳铁线拳高手,师承洪拳正宗的赵教,一双铁臂能折千斤。”

  闻言,霍耀文眼前一亮,这赵教的名声他在香港就听过,其师傅乃是黄飞鸿的弟子林世荣,正儿八经的洪拳正宗啊,遂伸手同李铁柱握手道:“李先生你好。”

  “没想到在美国也能遇上霍先生!”

  李铁柱笑呵呵地说道:“说起来我也是霍先生的书迷啊,最喜欢看你写的《大唐天魔志》了。”

  霍耀文在香港的名气很大,只要是略微关注新闻的人,几乎都听过他的名头,这李铁柱虽说常年在武馆习武,可也是最爱看武侠小说,走上习武之路,就是年幼时看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所产生的兴趣。

  霍耀文笑道:“李先生客气了。”

  “这位是蔡李佛拳的张青,其师承香港蔡李佛宗师黄江老先生,最厉害的绝技是十形拳。”

  霍耀文说:“张先生你好。”

  张青道:“霍先生你好。”

  李小龙继续介绍下一位:“这位是莫家拳传人莫成飞,习练莫家拳二十多年,又精通洪拳中的虎鹤双形。”

  莫家拳!

  听到这,霍耀文莫名的想到了宝强在唐人街电影中的那番打斗。

  “莫先生你好。”

  莫成飞只是微微点头,没有多做回应。

  待同三位参赛选手寒暄了几句后,霍耀文鼓励道:“此次三位来美国参加格斗比赛,一定要多多努力,不坠我们中国人的气概!不论结果如何,李先生、张先生、莫先生你们三人在美国的一应消费都由我负责,算是我这个没能力上台比赛的中国人,一点小小的敬意。”

  这次的“综合格斗”大赛,百万奖金和格斗之王的称号虽然十分吸引人,可是每位参赛选手,都是自费过来的,不仅如此,还要交纳一定数额的报名费,从中可以看出摔角联盟的文斯·麦克曼,和ABC电视台是多能捞钱了。

  听霍耀文说承包他们在美国的消费,李铁柱和张青二人面色一喜,连忙高兴地说道:“霍先生你放心,我们既然来参加比赛,就不会灰头灰脸的跑回去,不拿个好名次决不罢休!”

  俗话说穷文富武,李铁柱和张青虽说都是师承名门正宗,可日子也不好过,香港武馆中的大部分弟子都是帮会人员,他们习武只是为了加强自身的实力,好能够混个红棍当当,但他们俩并不是,所以除了每日必不可少的习武之外,还都要出去打工赚钱来养活自己和家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香港没有专业的格斗比赛,无法从比赛中获得日常的生活费用,这点上美国倒是做的比较专业。这次二人来美国参加比赛,除了李小龙的游说外,最重要的还是那百万美金的奖金。

  倒是莫成飞不甚在意霍耀文说资助他们在美国的消费,他家境尚可,父亲就是开武馆的,光弟子的学费就足够一家开销的了,他来美国参加比赛,在意的只是那格斗之王的称号。

  莫成飞信心十足道:“我一定会拿到冠军的!”

  “好!”

  听莫成飞等人如此信心的话语,霍耀文连声叫好,他之前就怕三人没什么信心,虽说骄兵不可取,但未战先虑败同样乃兵家大忌。

  ...

  三人的初选比赛,分别是明后两日,李铁柱是明日比赛,张青和莫成飞是后日,李小龙也是早早的将三人对战的选手资料提前透露给了他们,好让三人有个防备,多观察观察跟他们同一流派的其他选手的招式。

  所以又聊了几句,霍耀文和李小龙便先行告辞了,不耽误他们三人观察其余选手的动向。

  这次综合格斗大赛,香港来的选手只有他们三,但不代表只有三个华人,美国唐人街内的武馆同样有好多选手参加了比赛,只不过李小龙同他们的关系不怎么好,所以便没有带霍耀文过去认识。

  待两人走到无人之处时,霍耀文好奇的问道:“你认为他们三个谁比较厉害?”

  “李铁柱!”李小龙想都没想就吐出了一个名字。

  李铁柱?

  一想到他那高大魁梧的身材,和那双强有力的胳膊,霍耀文倒是认同的点点头:“我也是认为李先生比较厉害。”

  “是的,他的铁线拳很厉害,几乎已经融会贯通,双拳的力道很足,不过唯一的缺点,就是腿法不好。”

  李小龙去年来香港邀请人来打这场综合格斗的时候,就已经摸清了李铁柱、张青和莫成飞三人的实力,实战能力他们三人都有,但不足的是比赛经验太少,其次就是对外国格斗流派的不熟。

  一旦碰上难缠的如日本柔道、巴西柔术这类地面缠斗技的话,哪怕有能力挣脱开来,也会因为未知和不确定性,导致比赛时出现惊慌,最终惜败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所以从去年开始,李小龙就时不时的邮寄一些国外知名格斗流派的书籍给三人看,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在面对未知格斗技巧时,能够从容应对,不至于临场乱了阵脚。

  至于李铁柱、张青还有莫成飞三人能否有希望夺冠,霍耀文没问,李小龙也没说,因为他俩都很清楚,此次来参加格斗比赛的选手实在是太多了,三百多个人,又都是来自世界各地,可以说是高手如云,能够打入决赛都算是不错了。

  ...

第241章 【疯狂的时代】

  这场“综合格斗”大赛,总共会持续半个月的时间,除了美国ABC电视台全程转播外,英国的BBC电视台,澳大利亚的国家电视台,加拿大的电视台……甚至是香港的丽的电视台和TVB翡翠台也派来记者和摄影团队全程跟播。

  这么长的比赛时间,霍耀文自然不可能一直待下去,他计划着看完李铁柱、张青和莫成飞三人的初选比赛之后,便直接回去。香港那边还有不少事情等着他处理,没那么多时间看完整场大赛,反正有翡翠台和丽的电视台进行转播,到时候回了香港同样能够看到。

  来美国本来只是为了应李小龙的邀约,前来看看“综合格斗”大赛的,可谁知道刚住下的第二天,班坦图书公司的马克就带着艾萨克·阿西莫夫一同找上门来。

  ...

  酒店楼下的餐厅。

  “阿西莫夫先生你好!”

  霍耀文热情的跟艾萨克·阿西莫夫打招呼。

  艾萨克·阿西莫夫伸出手道:“埃文先生你看起来很年轻,比我预料之中还要年轻不少。”

  霍耀文笑着说:“阿西莫夫先生你本人也比照片要英俊的多。”

  “哈哈。”

  艾萨克·阿西莫夫年轻时长的挺帅的,不过现在五十多岁了,再加上作家一贯的邋遢,导致他此时看起来苍老的很。

  所以在听到霍耀文的夸赞时,他心里美滋滋的,嘴角一笑,说道:“埃文先生你可比我英俊多了,我听马克说你在香港非常知名,被誉为香港最年轻的科幻大作家,我想这应该是实至名归。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投稿给《惊人故事》被连续九次退稿,差点让我一度放弃了我所热爱的写作事业。”

  艾萨克·阿西莫夫作为世界公认的科幻三巨头之一,其本人创作的多篇科幻小说更是已成经典,谁能料到他第一次投稿就被退稿,并且是九次退稿。

  霍耀文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个事情,笑了笑说道:“拒绝一位世界级的科幻大师,我想这家《惊人故事》杂志恐怕会十分的懊悔和自责,同样也会被科幻迷们所鄙视和埋怨,因为他们的无知,差点扼杀了一位科幻小说界的灵魂人物!”

  无形的吹捧,令艾萨克·阿西莫夫异常的高兴:“没错!当时我的确差点放弃了我热爱的科幻小说,但或许是上帝不忍心看我如此,最终我还是成功的在另外一家《惊奇故事》杂志中刊登了我人生中第一篇科幻故事。”

  看两人越来越投缘,马克在一旁无奈道:“好了二位先生,你们要是继续这样聊下去,不带我参与的话,我想我可以现在就回去。”

  “哦~马克你可能不这样。”艾萨克·阿西莫夫笑道。

  “好吧,先让我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埃文。”马克耸耸肩,朝着霍耀文高兴的说道:“埃文恭喜你了,《虚拟第二世界》最近在美国刚刚突破了两百五十万册销量,我们经过专业评估,一致认为它的销量不止如此。”

  “这么快就卖了两百五十万册了?!”

  霍耀文心头一喜,今年利脱回香港的时候,就说了班坦图书出版公司已经在运作发行自己这本书了,后来过年的时候,马克也发来了电报,说《虚拟第二世界》只用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已经大卖了一百万册。

  可谁能想到,这才一个半月的时间,又畅销了一百五十万册,总销量达到了惊人的二百五十万册,比之前的《1999》一年卖两百多万册,要好的太多太多了。

  艾萨克·阿西莫夫恭贺道:“恭喜你埃文,我这次拜托马克来约你,同样是好奇你书中所提到的虚拟世界。你知道吗?最近美国不止是科幻迷爱死你这本书了,连很多不看科幻小说的人,都对你书中提到的虚拟世界感兴趣,这些折服在《虚拟世界》的书迷们,其中之一就包括我!”

  艾萨克·阿西莫夫从霍耀文出版的第一本《1999》时,就特别的看好这位新晋的华人科幻作家,当时还在纽约时报上夸赞过对方。今年初《虚拟第二世界》发行以后,他是彻底的被霍耀文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吸引。

  这次听霍耀文来了美国,也是第一时间拜托马克领着他来认识认识这位有想法、有创意的科幻作家。

  “不止如此!”

  马克又道:“埃文你知道吗?就前几天,你还没来美国的时候,王电脑公司,IBM公司、英特尔公司的人都向我们出版公司发来了邀请函,说是要邀请你担任他们公司虚拟现实技术的顾问。”

  额???

  霍耀文一脸懵逼,先不提担任什么顾问的事情,单论虚拟现实技术,别说现在了,哪怕再给他们五十年的时间,都不可能研发出来。

  他可是很清楚未来几十年的科技发展的大方向,除了3D和VR技术有点小成果外,像书中提及到的那种虚拟现实技术,没有个一百年,是断然做不到的。

  马克说:“是这样的……”

  随着马克的解释,霍耀文瞬间领悟过来,原来这都是这些科技公司为了拉升公司股价而作出的噱头行为,此时《虚拟第二世界》在美国正火,许多报纸都在报道虚拟现实技术的可行性。这些高科技公司为了吸纳更多的资金和拉高股价,也是不惜余力的在这方面下了一番狠功夫,连邀请霍耀文这个没一点技术的人担任顾问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霍耀文耸耸肩:“马克你帮我都推了这些邀请,我不想参与到这些事情当中,我只是个作家,科幻作家,我不懂任何的技术。”

  马克点点头:“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的,等回去后我就推了这些邀请。”

  艾萨克·阿西莫夫说:“埃文先生,我特别好奇你所提到的虚拟世界到底是否有可能实现?”

  霍耀文摇摇头:“理论上来说,我认为是有可能的,但这需要漫长的研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实现的。”

  “是吗?我可不这么认为。”

  艾萨克·阿西莫夫倒是对美国的科技公司信心十足,他道:“三十年前的世界大战,我想大部分人连卫星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谁能想到就在去年,美国顺利的发射了阿波罗载人飞船,让我们人类第一次进入外太空,踏入那自古以来人们最爱的月亮呢?”

  闻言,霍耀文笑笑不语,去年阿波罗号成功登月,美国人的内心有多自信,他还是能懂的。

  虚拟现实技术短期内必然可以实现,这不止是艾萨克·阿西莫夫一人有如此想法,这是此时全美人民发自内心的想法。

  20年代到70年代,不光是xx有个大yue进,全世界都有很多类似的疯狂行为。二战前夕,苏联提出在五年发展重工项目,实行计划经济,集中全国之力发展重工业,他们做到了。

  这也导致后来在苏美争霸的冷战时候,苏联提出了更多疯狂和荒唐的计划,比如说在十年内登月,二十年内制造太空武器,三十年内殖民外太空。

  可谁能想到二战结束二十年了,登月计划被美国人率先完成,制造太空武器的计划遥遥无期,殖民外太空的想法更是镜中月、水中花。

  尽管苏联没有在登月项目上成为第一人,但他们在航空上的成就已经领先世界大多数国家。但苏联不甘于此,于是就想,既然你们美国人能够上天,那我们为何不再继续研究一下地下呢?

  于是又有了一个更加疯狂的计划。

  从1969年美国顺利阿波罗号登月后,苏联对外公布了一个新的项目,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把地球挖穿!

  他们认为在地表以下还有另一个世界,这个计划叫做“科拉超深钻孔”,从1970年,也就是今年初,他们开始在科拉半岛临近挪威国界的地区进行钻探。

  这个“挖穿地球”计划,在美国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来已经因阿波罗号顺利登月,导致美国人自信心爆棚的时候,突然听到这个消息,都是破口大骂,他们并不认为地下拥有一个世界。

  可是在这个较为疯狂的苏美争霸时代,美国人尽管嘴上说不相信不看好,但骨子里还是有点担心的,生怕苏联真的挖出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毕竟此时现代科学还没有发展的那么通透,不少人还是比较相信神秘学的。

  地下世界是否真实存在,哪怕是几十年后的互联网时代,不少人都坚信地下拥有一个人类无法想象的世界,所以更别说这个疯狂的时代了。

  所以种种原因叠加,这也就导致了霍耀文《虚拟第二世界》一经出版发行,除了科幻迷外,很多很多的美国人民对虚拟世界极为热衷的缘故之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1页  当前第1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4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文豪崛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