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随身空间之重生七十年代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慕水之鱼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91 KB   上传时间:2016-06-25 22:08:37

新生命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希望,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苏墨然和她的朋友们在张家屯辛苦而快乐的生活着。

三年后,1977年新年

刚从张家回来的苏墨然刚进院子就看见一个裹成球的三寸钉小人从屋里跑了出来,嘴里还喊着“然然,然然……” 这个白白胖胖像只包子的小家伙就是柳妍雨和石刚的儿子,现年两岁的石宇轩,小名乐乐。

乐乐刚出生的时候只有五斤六两,比一般的宝宝要轻,为此苏墨然在月子里花了大力气照顾他。两岁的乐乐正是可爱的时候,会走路会说简单的句子,虎头虎脑的样子十分活泼可爱。

乐乐从小除了他妈外最粘的就是她,对他爸都没这么热情。自从他开始会说话后就一直叫她“然然”,纠正了不知多少次他就是不听,固执地一直叫她然然。他叫孙晓美都是叫姨,孙晓美还因此嫉妒了好久,说乐乐不喜欢她。

这都是因为她会给小家伙做好吃的零食,菜粥,米粉,蛋羹。所有甜甜软软的食物小家伙都喜欢吃,大概是知道这些好吃的东西都是她做的,因此对她比别人更亲热。

苏墨然抱起挂在她腿上的小家伙,“乐乐,你怎么出来了,外面冷哦。”

她抱着小家伙进屋,柳妍雨和孙晓美两个人正端坐在炕上,不知讲了什么,两个人都抿着嘴偷笑。

“就知道是你回来了,不然乐乐怎么会这么激动,他爸回来都没见他出去接过。”孙晓美酸溜溜地说。

苏墨然得意地瞟了孙晓美一眼,“那是,咱们乐乐就是喜欢我,是不是啊,乐乐,来,亲一个。”

小乐乐立刻把嘴撅起来印在苏墨然的脸上。

孙晓美一下子扑在床上打滚嘴里还不停地喊,“哇,不公平,不公平,我刚让他亲,他就是不亲。”

“好了好了,你们有意思没意思啊,每次都闹,话说我们家乐乐是真喜欢墨然,有时候连我这个做妈的都嫉妒。”柳妍雨有些好笑地看着孙晓美孩子气的动作,这两个人每次一遇到关于乐乐的事情就喜欢闹,真是没办法。

“那是,我可是乐乐的干妈,不喜欢我喜欢谁啊。”

苏墨然走过去把小乐乐放在炕上,从随身的书包里掏出几本书放在炕桌上,“那,书给你们,你们可要藏好了不要让外人看见。”

孙晓美翻了翻几本书说:“你们觉得真的有可能会恢复高考吗?”

苏墨然想了想说:“也许你觉得现在不可能,但是将来呢?四人帮已经倒了,国家需要进一步发展,发展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才,那你认为那些靠关系走后门上大学的干部子弟和交白卷上大学的工农兵算得上是人才吗?他们能建设国家带领国家走向新的辉煌吗?答案显然是不能,既然如此,那恢复高考选拔人才那是迟早的事。机会都是留给准备好的人,我们现在就开始准备到时候肯定会比其他人学得好,考上大学和考上好大学的机会就更大。”

“张爷爷和白爷爷他们也认为恢复高考的可能性较大,他们都是在京城有关系的人,会这么说肯定有一定的依据,反正也只是利用猫冬和农闲时间复习复习,就算以后不恢复也没什么损失。”

“那到时候结过婚生过孩子的人还能考大学吗?”柳妍雨有些担心,她这样的条件估计上不了大学吧。

“我觉得应该可以,上山下乡的知青中结婚生子的不在少数,国家应该会考虑这一点。”苏墨然知道是可以的但是她又不能说出来,只好先拉着柳妍雨一起复习,反正到时候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出来就知道了。

“但愿如此吧。”

从那天开始,他们这个小院就开始了紧张的复习生活。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十分困难,毕竟丢弃书本已经很长时间现在再重拾起来谈何容易,幸好她们有两个老师,张怀逸和白明远。有什么不懂的记录下来,可以在空闲的时候拿过去请教。

苏墨然比其他两个人要轻松一点,她的底子好,前世经过了那么多年应试教育熏陶,知识多多少少都印在了脑子里,虽然现在的题目跟以后有很大差别但万变不离其宗,学起来也很快。

石刚没有参与复习,他说他不会上大学,以后应该是直接进军队,这是他老头子给他安排的路,机会成熟他就得走了。

本来他打算走的时候带柳妍雨一起走,凭石家的关系要调走柳妍雨很容易,但柳妍雨坚持不肯,她要和苏墨然孙晓美一起努力上大学,她想靠自己的本事去京城。石刚拿她没办法只好答应如果以后柳妍雨没有参考资格再通过石家的关系去京城。

徐翔倒是也开始复习了,不过他复不复习估计也没有关系,就凭他徐家太子爷的身份就算以后不恢复高考他想让大学还不是家里一句话的事情,只是他想凭自己的本事试试看。

白慕言也在复习之列,本来苏墨然以为她应该也是和徐翔一样进军队才是,可是他说他对参军并不敢兴趣,而且家里现在就只有他一个人陪在白明远身边,如果他进了部队就没有人能照顾白老爷子了。

这两个男人都很妖孽,聪明睿智,记忆力理解力都强悍,特别擅长理科,做起理科题目犹如砍瓜切菜般容易。这让苏墨然恨得牙痒痒,谁让她是理科废柴,看见数字符号就犯晕。

1977年10月

某天,整个知青点突然沸腾了起来。

“恢复高考啊,恢复高考啦!”

“真的,真的恢复高考了?”

“我们真的可以参加高考?”

“太好了,太好了!”

恢复高考的消息终于从镇上传来了。

☆、第四十章

恢复高考的消息正式传来,村里整个知青点都沸腾了。

随后各种关于高考的消息纷纷传来。

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高考。

规定考大学本科和专科要有初试和复试两次考试,考中专和技工学校只参加初试就行了。当时初试的考卷是由行署组织人出的题,考三科:语文、数学、政治,考试时间安排在十一月十五号,地点在县小学和中学。

听到这个消息知青们的情绪都彻底爆炸了,因为距离考试还剩下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好多人都还没有复习过,到时候可怎么考试,这可急坏了不少人。一时间村里的知青开始通过各种方法途径找高中课本和练习题,每个人都忙得热火朝天。

苏墨然她们因为提前复习了很长时间倒没有太担心,此刻她们只觉得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一刻三个人都十分激动。

“墨然,墨然,我们都能参加高考了,而且我们这一次一定都能考个好成绩。”孙晓美现在比其他人要自信得多。

“知道了,你别摇我了,有时间还是去复习复习吧。”

孙晓美一想到自己也可以上大学就兴奋得睡不着觉,感觉就像是在做梦,她十分庆幸当初和苏墨然一起复习不然现在就会和其他知青一样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恢复高考的消息像飓风一样席卷了全国各地,所有符合条件参加高考的人员全部开始夜以继日得埋头苦读,这可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机会,错过这次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这时候大家都在忙着找课本参考书和练习题,张怀逸和村长商量了一下,决定在村小学开设一个辅导班,帮助村里的知青们复习。此时正值猫冬,小学也开始放假,教室老师都有空闲。

村里知青手上的书本不多,基本上都是三四个人共用一本,全套书本更是寥寥无几。张怀逸他们决定去回收站找找,张怀逸和白明远忙着办辅导班的事情,找书这件事就交给苏墨然和白慕言他们。

孙晓美在屋里不停地来回走来走去,神情烦躁,看着苏墨然欲言又止。

歪坐在炕边看书的苏墨然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到底有什么事?你都在我屋里转了半天了,再转下去我眼睛都花了,到底是什么事情,说吧!”

孙晓美动作一顿,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脸上推着甜美的笑容说:“墨然,我求你个事儿呗。”

听着孙晓美用那种嗲嗲的声音说话,苏墨然的汗毛全部都竖了起来,浑身一个哆嗦,“好好说话,你这是跟谁学的?有什么事儿就直说。”

“就是,就是我隔壁村不是有个同乡嘛,就是经常给我带东西那个,他也没有课本,他们村知青能找到课本的没几个,你看,你能不能帮帮忙。”孙晓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她自己的课本就是墨然给她的,她也不敢随意送人,可是隔壁村的知青跟她关系真的非常好,而且他也不容易,好不容易高考恢复了,如果错过这次机会以后也不知道会怎么样,她真的想帮他一把又不好意思麻烦墨然。

苏墨然想了想说:“就是隔壁村那个叫黄洋的男知青?”

“对的。”孙晓美急忙点点头。

隔壁村的黄洋,苏墨然经常在孙晓美的口中听到这个人。他和孙晓美两个人是同乡,家也靠在一起。以她对孙晓美的了解,这丫头八成对人家有意思又不好意思表达,不知道那个黄洋到底对孙晓美是个什么想法。

“这个事情嘛,等下我去张家的时候帮你问问,估计应该没什么问题,反正书放在回收站里也是被化成纸浆。”苏墨然点点头答应了。

苏墨然去问张怀逸,张怀逸果然同意了,苏墨然就让孙晓美叫黄洋明天一起跟他们去县回收站找书。

孙晓美知道这个消息立刻欢快地去隔壁村报信去了。

“墨然,太谢谢你了。”

第二天一早,苏墨然和白慕言徐翔他们刚到村口的集合点就看见有个男人等在那里了。

男人个子很高有一米九的样子,长相英俊皮肤白皙,是孙晓美喜欢的类型。

“你们好,我是隔壁村的知青,黄洋。”声音很有磁性,听上去感觉不错。

几个人相互介绍了一下就坐着拖拉机去县城了。

黄洋性格开朗很健谈而且言之有物,很快他就和苏墨然他们熟悉起来,和徐翔聊得最开心。

去了回收站他们直接去仓库里找书,不光他们想到来回收站找,不少回收站的工作人员也在仓库里帮自己家人和亲戚找,好在每周送来回收站的东西都很多,其中有不少都是课本和练习册。

黄洋总共带了三套高中教材和部分练习册回家,这些带回去给大家轮流使用应该够了,听说他们村要搞辅导班他还打听了一下能不能来旁听。

这个问题村长和张怀逸讨论过,两人都同意让其他村的知青过来旁听,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放。

黄洋知道这个消息兴奋地抱着书走了。

辅导班开课后几乎天天爆满,教室里到处挤的都是前来上课的知青,老师是张怀逸白明远以及另一位学校里的老师,苏墨然徐翔他们几个年轻人有时也会被拉来帮忙,他们复习的时间较早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刚刚开始复习的知青要强很多。

知青们一般都从早上开始上课,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来。隔壁村的知青一般都是想午饭带过来,学校里有炉子,热热就可以吃了,方便快捷。午休时间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讨论讨论或者趴在桌子上睡一觉。

最近这段时间,高强度长时间的辅导工作对身体的伤害很大,他们这些参与辅导工作的人这段时间都瘦了很多,特别是张怀逸和白明远两位老人。

苏墨然在每次辅导结束后都会给大家泡上一杯茶,泡茶的水里加了几滴灵泉,这样灵泉可以在睡眠的时候修复受损的身体,因此大家虽然瘦了不少但还是很健康。

黄洋这段时间午饭都是在苏墨然她们小院吃的,毕竟他和孙晓美是朋友兼同乡,关系还非常要好。黄洋很聪明,学习起来比一般人要容易,基本上讲过一遍就能记得还能举一反三,在理科方面特别有天赋。

苏墨然她们三个女生就不行了,理科完全是废柴。

苏墨然以后准备考中文系专业,前世自己就是个写网文的宅女,现在她也不打算改变。柳妍雨喜欢英语,抱着石刚找来的收音机整天听,以后打算考英语专业。孙晓美的喜好跟她一起,喜欢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难以想象她的性格喜好居然如此文艺。

11月15号,所有的知青都去县小学参加高考初试,语文,数学,政治,三门课程。

考完之后大家都聚在一起对答案,这让苏墨然想起前世每次考试后大家都兴奋地聚在一起对答案,只有她不感兴趣,因为不管她考得好或是不好都不会有人关心。现在她终于也体验了一把这种感觉,三个女人从考场出来就一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

考完试大家回到村子里等复试通知。

这段时间村里的气压很低,每个人都十分紧张。对答案之后感觉考得好的人每天都盼望着出成绩,感觉不好的人既想要出成绩看看自己究竟考得怎么样又想最好永远不要出。

十几天的等待,度日如年,终于在大家的兴奋和忐忑中行署发来了复试通知书和中专达到录取分数线通知书。

高考复试分数线是三门160 分,全村知青有十六个人达到了复试分数线还有五个人达到了中专分数线,苏墨然柳妍雨孙晓美徐翔白慕言五人的成绩还非常高,在县里排名都是前几名。

张家屯知青的成绩在全县是最好的,这得益于张怀逸他们办的辅导班。

复试通知书上写明高考时间是1977年12月23,24两天,地点在县第三小学。科目,文科是:语文,数学,政治,史地四科,外语专业要加考外语;理科是,语文,数学,政治,理化。

拿到通知书后他们除了要接着进行短暂的复习外还要填志愿,苏墨然他们几个基本都填的是京城里的大学,她自己的第一志愿都是京城大学。志愿书上有一项:大学落榜后是否愿意被当地师范学校政文班录取。这个政文班是学校在文革中发明的,全名叫做政治语文专业班,他们都填了不同意。

高考当天,所有参加考试的知青都由村里安排拖拉机统一接送。

到了第三小学,大家有序地排队进入考场等待考试开始。

考试时考场很安静,大家都埋头做题,十分遵守纪律没有任何违纪现象,这时候好像大家还不懂夹带小抄这类作弊行为。

考场外车水马龙人声嘈杂,考场内静如止水,只有笔尖摩擦纸张时发出的“沙沙”声。

一天的考试结束,大家再坐着村里的拖拉机回来。

苏墨然考完试刚从学校出来就被孙晓美一把拉住了,孙晓美带着哭腔的声音说:“墨然,黄洋被人带走了,怎么办?”

☆、第四十一章

孙晓美一直拉着苏墨然的袖子,神情慌乱地说:“墨然,怎么办哪,也不知道黄洋发生了什么事,听说他一出考场就被带走了,也不知道被带去哪里了,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危险还能不能参加明天的考试,要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0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随身空间之重生七十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