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返十三岁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金面佛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04 MB   上传时间:2017-05-31 23:30:49

许多被打了个踉跄,整个人摔到了门上,鼻子一热,全是血。

许婧发出了一声尖叫,跟许宁一左一右扑上来护住她:“你别打姐姐(妹妹)。”

许爸愤怒地指着大门:“我知道你们全家都看不起我。李琴,你要是不想过,现在就跟着你爹妈走!”顾不上现在脚上还不能太吃劲,下了竹床抱起女儿,“多多,别怕啊。告诉爸爸,头晕不晕,哪里难受啊?”

许妈也被女儿满脸的血吓到了。她没想下死手的,没想到女儿会被打的这么厉害。许宁“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我晓得你不稀罕我们,你还有你家媛媛跟强强呢,你去给他们当妈吧。别打我姐。”

许妈的脸色一下子雪白。外公训斥许宁:“哪个准你这样跟你妈讲话?!”

许爸转过头,拽着儿子护住,额上青筋直跳:“我会教育我的儿女,不敢麻烦你们费心。”

许妈“呜呜”地哭了起来。她都养了群什么孩子,没良心,一点儿心都没有。外婆抱着她掉眼泪,一边哭一边捶打自己:“要死哦,要逼死我们哦,这都是什么世道哦。”

许多整个脑袋都昏昏沉沉,耳边嗡嗡作响。她小心翼翼地感受耳道的气流变化,确认鼓膜应该没有被这一巴掌打破后就镇定了下来。她虚弱而倔强地抬起了脸,抹了把脸上的鼻血,摆摆手:“我没事。爸爸,把那个五千块钱的存折给舅舅家吧。手心向上,一辈子被人压着指指点点。”

许爸动动嘴唇,他不是要死皮赖脸,他也想赶紧还清债务。但一来他意外受伤了,二来大女儿今年中考势必要花一笔钱。比起自己的颜面,孩子的前程更加重要。

只是现在,他咬咬牙,喊许妈去拿家里的存折(许妈掌握着许家的经济大权)。孩子的尊严不可侵犯,他这个爸爸必须要保护好孩子的心。

李家人跟着许妈去银行取了五千块钱。这个过程中,许妈察觉到了什么,企图想拖延。舅舅也说不急,他不等着钱花。许爸却难得态度强硬了一回,坚持今天还钱。然后当着两家人的面,把欠条给烧了。

许妈自娘家人走后一直坐在堂屋里头掉眼泪。许爸想过去安慰妻子,许多却将爸爸支使去杀鸡。中午的饭桌上,许妈光顾着照顾侄子侄女的口味了,许家三姐弟根本就没怎么吃。

许多不想再和稀泥。许妈是一个生育了三个孩子的成年人,她的三观早已形成。你指望樊胜美的妈幡然悔悟?别做梦了。性格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稳定性。能够被轻易改变的从来不是性格。比起温情脉脉的心灵鸡汤,掌控住经济大权彻底断了她的念想更为管用。

上辈子,他们家唯一能够当面顶撞她妈还能全身而退的人是许宁。许宁吼她妈一顿,许妈就能消停上一阵。

极其简单粗暴,但确实有效。

人性这东西,复杂的难以言喻。许多在产科工作时,碰上给产妇接生。按照正常的思维,当时作为接生者,她应当春风化雨轻声细语地哄劝安抚病人。然而实际工作经验告诉她,这根本没用。产妇甚至会宫口开全了,小孩的头都冒出来了还要挣扎着爬起来闹着说不生了,她要剖腹产。这时必须厉声呵斥甚至威胁恫吓产妇,将她吓住了,树立起医生是权威的信念,才会乖乖听从医生的指挥,好好分娩。

人性说到底总有些欺软怕硬。有的时候,人更加需要的是明确而苛责的指令。

许妈的偏执也是他们一手惯出来的。许爸年轻时还比较有脾气,后来越来越面。又愧疚于自己的无能,不能给妻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所以发生争执主动退步,对于妻子将娘家视作真正的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许家三姐弟因为心疼母亲的辛苦,对于她的种种出格行为同样能忍就忍能让就让。

许妈跟舅舅家闹翻以后,曾经哭骂对方狗眼看人低,嫌贫爱富。

许家两姐妹私下里吐槽说都一样,你还不是嫌贫爱富。许宁刺你你怎么不龇牙?要是我俩,早被骂的狗血淋头了。

许多想看看,这一世他们早早摆出强硬的态度,许妈会不会有所触动改变。即使不报太大的希望,她也不想这辈子被捆绑着当莫名其妙的孝子贤孙,人家根本不稀罕啊,何必太多情。

许爸没抓到鸡,满脸抱歉。许多无所谓,她根本就不想吃鸡。他们简单地热了热中午的剩饭剩菜吃了后,各自洗漱准备上楼休息。许爸劝许妈先吃饭,许妈将桌上的碗挥到了地上。许爸正要接着劝,许多突然叫了一声,往许宁的身上倒下。她刚才眼前一阵黑朦,天旋地转。亏得许婧跟许宁都站在许多的身后扶住了她,否则她就直接从楼梯上摔下去了。

许爸吓得不轻,许妈也惊慌失色。两人赶紧过来,扶着女儿躺下,一晚上都守在边上没敢合眼,生怕夜里发生什么措手不及。

许婧跟许宁两人都没睡好。许宁偷偷问许婧:“二姐耳朵不会聋了吧,爱迪生就是被一耳光打的耳朵聋了。”

许婧也心神不宁。她原本还带了本言情小说准备偷偷看,这回她咬咬牙,直接将小说塞到书包的最底下。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一家凭什么看不起他们,不就是他们家穷嘛!有什么了不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是两个硕大的黑眼圈。许多夜里吐过两回,最后呕出来的是胃液。她怀疑自己是轻度脑震荡,所有临床症状都符合。许妈在边上一会儿哭一会儿骂,许多完全不想搭理,连许爸在内。

她这会儿突然想起来小学四年级有一天晚上,她生病了。那时候她跟许婧住在楼下房间,父母都住楼上。她病的浑身没力气,感觉快要死了。她那时候真的以为自己快要死了。哭着喊爸妈,一开始是喊妈妈,后来就一直喊爸爸,结果到了第二天早上父母才下来。她那时候整个人病的连手指头都抬不起来了。爸爸还笑嘻嘻地跟她讲:“你昨晚是不是说了一夜的梦话,老喊我来着。”

许多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她本来以为父母没有下楼来看她,只是因为没听到而已。

就是这样,父母也没送她去医院。许多在家躺了一天,第二天去上学连背书包的力气也没有,还是姐姐送她进的教室。

想起来好想哭。往事从不如烟,所有的一切都会留下印记,唯有时光去消磨淡忘。

第38章 一地鸡毛(下)

许多没去上学。她也不肯跟爸爸呆在一个房间,她现在根本不想看到爸爸。许多原本想告诉许爸自己有一个银行卡,她已经又收了好几笔稿费。现在也决定自己先瞒着了。十三岁的外表下是三十岁的老灵魂,她早就无法坦然相信了。告诉父亲就等于告诉了母亲,他们毕竟是夫妻,是真正陪伴对方一生一世的人。

脑子昏昏沉沉的,蓝瘦香菇,可是哭出来的话头会更痛。她又一次吐了清水,默默祈祷这个头痛恶心的阶段赶紧过去。一整天许多都没吃东西,她连喝口水都忍不住吐了,只能滴水不碰粒米不沾地躺在床上休养。

重生以来从未如此休闲,但她真心一点儿也不想要。

仿佛回到了当年她上夜班上出了偏头痛的时候,也是这样,转一下脖子都天旋地转。好容易从科室主任手上请到了三天假回家休息,却无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自在。

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她那时忍无可忍,离开医院去外地当公务员,跟许妈解释说她身体负荷真的已经到了极限,实在吃不消了。许妈愤怒地斥责她:“为什么别人都能忍下来,你就不能!”

许多积攒多年的委屈倾泻而出,声嘶力竭地咆哮:“为什么别人能忍下来的,我就一定也要忍?!”我就不忍了,你能怎样?

心中的失落迷茫混杂在一起,她痛苦地想,难道对父母而言,比起前程、前途什么的,不是孩子的健康平安更重要吗?否则怎么有句话叫,你以为举世皆你妈?

手边有本语文练习册,她刚好翻到一篇阅读理解,文章节选自《红楼梦》的片段。上面有道题目:王夫人真的爱自己的儿子贾宝玉吗?

许多草草扫了眼参考答案,大意是王夫人对宝玉的爱是有前提的,宝玉对她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凭仗,是母以子贵,是养儿防老云云。是封建大家庭的糟粕,不是纯粹的母爱。

许多一阵头晕,又忍不住吐了,丢下练习册,闭上眼睛。

别把锅推给封建大家庭了。许多疲惫地想,越是没有生活保障的人,越是容易将养孩子视作一种投资。他们含辛茹苦,他们奋斗半生,然后将孩子供出来了,毕业了工作了,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了。有一个词就啃老族,还有一个词叫老啃族。

你怎么可以不按照我的规划走,这怎么对得起我的付出?

这一天无比煎熬,等到许宁放学回来,许多想的是,终于要到晚上了。许宁本来应该跟着许婧继续听数学补习,但他担心还躺在病床上的二姐,所以一放学就回家了。

他“蹬蹬蹬”跑上楼,轻手轻脚进了许多的房间,看她并没有睡觉才吁出一口气来。兴匆匆地拿出半导体来显摆:“姐,你看,爸爸给你买的。听听音乐听听说书,脑子会舒服一点。”

许多默然。唉,算了吧,她也不是什么好女儿,哪来的脸求全责备。

收音机给了许多一个意外惊喜。她竟然在许宁捣鼓的时候,无意间发现收到了bbc。大学时代整个寝室的妹子都想练好英语,所以她也跟着听过一个学期bbc的新闻,可惜效果太好了,她听不到半小时必然酣然入睡。

真亏啊,她失眠那会儿怎么没想起听英语新闻来着。

许宁一见他姐两眼放光地听英语就心里头直打鼓。总担心他姐会给他加担子,他现在数学竞赛过了初赛复赛(意外惊喜,完全归功于无意间学习了初中数学内容),正在辛苦地准备决赛。

许宁不知道的是,许多还真有这个心思。

上辈子许多上高中时,许家就搬去了县城(当时刚被划为一个区)。许宁初一英语被刘老师带到坑里去了,好在新学校的班主任就是英语老师,而且非常喜欢许宁,没收他一分钱的补课费,每次去给别人上小班课时都把他带上。许宁就这样打下了英语的初步底子。

现在许多不想让弟弟再走这个无谓的弯路,他完全可以从一开始就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于是一个礼拜后,许宁就收到了他姐强塞给他的初一英语上册书跟课文磁带。许多叮嘱他:“一放学回家写好作业就开始听,等你姐我吃过饭收拾好还要用呢。”

许宁愁眉苦脸:“姐,你真不会赶,全部给你听,我不跟你抢。”

许多采取暴君作风,脸一板,斩钉截铁:“不行,你必须得听。否则咱妈还让你写毛笔字。”

许宁的脸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许多一见之下,立刻明白自己过头了,她怎么忘了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她弟弟长大后可不是个面瓜,而是相当有主见有规划的一个人。

许多叹了口气,拉许宁坐下,做出促膝谈心的姿态。

“宁宁,你还记不记得前年,你表姐李媛上六年级时的事。当时舅妈特意让大姐暑假住在她家给李媛补英语。她为什么要补英语?因为县城里头的小学就学英语了,她刚转学过去,必须得学。咱们小学毕业只考语文数学两门,他们的初中入学却要三门。别的不说,我就问你一句话,是县城里头水平好,还是咱们镇水平好?要是英语作用不大的话,他们为什么要急着学,干嘛不跟我们一样等到初中再学。你是不是想说,咱们这儿小学就不教英语。我可以告诉你原因,因为咱们这儿还没这条件,咱们这儿的人也还没这意识。”

教育分化是阶层固化的重要途径。底层的人向往上升,从出生的第一步起,就步步荆棘。中国的传统是乡土社会,乡土社会的传承模式是口口相传,由父辈传递给子孙。在闭塞的农村,父辈们都不知道的道理,又要如何教授给子孙。

许宁没吱声,他盯着英语书看了半天,突然冒出一句:“那我每天钢笔字得减半。”

许多痛快地答应了他的讨价还价。比起一放学连书包影子都不见,满村里疯的小男孩,许宁乖巧文静的不像个乡下淘小子。这时许多突然悲哀地发现,姐弟三人,似乎就是她最接地气,她姐跟她弟,别的不说,一眼看上去绝对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城里孩子。

好桑心,怎么破。

倍受打击的许多垂头丧气地去做晚饭了。一个礼拜的时间足够她养好脸上的伤跟脑震荡。所以一切照旧。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是不足以造成一个多子女家庭地震的。

她前天泡了豆子,依照从网上看来的记忆发豆芽,居然成功了。看来此刻正是她厨艺巅峰时期,顺带着手残的毛病也减轻了不少。许多炒了个醋溜豆芽,里头加了干辣椒,相当下饭。青菜则是跟猪油渣一起炖了,许多将油渣又在锅里煸了煸,连菜籽油也省了,炒出锅端上桌,连她也不得不承认,猪油渣魅力惊人。韭菜切段清炒,许多不无遗憾地想,她只找到了黄豆发豆芽,否则要是绿豆芽的话,还能用来跟韭菜一起炒。

许妈夸奖了许多的创新精神,拿着饭盒就赶许多赶紧回去吃饭。耳光事件后,许妈当然不可能跟女儿道歉。她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淡化遗忘。每一个家庭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倘若不想彻底撕破脸,就只好呵呵一笑而过。她又不是真十三岁,这点儿事情怎么会无法承受。

整个春天,变化最大的人是许婧。以前她还会在试卷底下放言情小说偷偷看,现在每天五点钟就起床背英语单词,晚上不到十一点钟绝不熄灯。许多不知道她跟达子说了什么,现在晚上回家偶尔能看到达子远远缀着的身影,他却再也没上前打过招呼。

许爸许妈都担心她太紧张了。许婧有一次还在许多面前哭了,说她后悔了,后悔以前没有好好学习,感觉现在来不及了。不管她怎么努力,都考不上县中了。

许多好囧。她给她姐制定的志愿表里头根本就没县中这一项。老实说按照她姐的逻辑思维能力,即使勉强上了高中也会很辛苦,文理科都逃不过一个数学啊。一百五十分的大科目,她姐又不是其他科个个顶尖。

许多旁听了这么久李老师的数学课也发现了。李老师是针对她姐文科生思维模式,将题目套路帮她背了下来。这招有些类似许多既往的学习方法,应付初中尚可,到了高中肯定不行。现成的血淋淋的经验教训摆着呢。

许多第一次跟许婧谈了中考志愿,明确建议姐姐不要报考高中,而是选择五年制的卫生学校。她把理由剖开了讲给她姐听。许婧就盯着一句话“医院有熟人非常方便”。她想她爸的脚伤之所以这么尴尬,完全是因为没有靠得住的熟人、要是她在医院工作,她爸脚这样,她怎么可能会让她爸回家休养。

中考是提前报志愿。

许多那天一直心神不宁,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到了下午,她终于忍无可忍,请假先走。班主任知道她爸爸脚伤的事,下午又都是副科,痛快地批了假。许多奔到了初三教学楼前。一位中年男教师正拿着一沓志愿从初三(5)班走出来。

许多猛地蹿过去,拦住了老师,朝着教室大喊:“许婧,你出来!”

许婧听到妹妹的声音,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慌慌张张地跑出来,出门时还碰到了膝盖,走过来时一瘸一拐的。

“姐,你的志愿表是哪张,拿出来,我要看。”

许婧不安地躲闪了一下眼睛,嘟囔道:“有什么好看的,我都交了。”

许多强压着火气:“姐,我想看看。”

一直被拦着的男老师开了口:“同学,没下课呢,你怎么逃课,你是哪个班上的。”

许多不答话,始终盯着她姐,强调她必须得看到志愿表。

许婧拗不过这个妹妹,只好弱弱地祈求老师把她的志愿表翻出来给她妹妹看一眼。老师非常不耐烦地皱了皱眉头,但看许婧一副快要哭了的模样又不好大声,最终还是将表找了出来。

许多拿过来一看,顿时一股凉气从脚底升起,而后是出离的愤怒。她颤抖着手指点着第一志愿,声音都发虚:“姐,谁让你报华田技校的?”

许婧小小声地解释:“他们包分配工作的,而且我们老师也说了,我成绩好,可以在里面拿奖学金。”

第39章 我的未来不是梦(上))

许多有股冲动想将这张志愿表糊到那个道貌岸然的老师脸上。如果上辈子他让许婧以三类高中的成绩去填一个技校,是出于为学生就业考虑。那么现在许婧的成绩上二类高中妥妥没问题,他还让许婧填同一所技校,到底是安的什么心?明明还有师范、卫校这些更加适合女孩子就业的中专可以选择。

许多工作的单位下属有个行业内的中专院校,每年都有很多人出去招生。她清楚地知道,有些学校每招来一个人都有国家补助,这些补助国家以为是花到了学生身上,实际上全被招生中介跟相关老师拿走了。

许多几乎不用找证据都能够笃定,华田技校给了这个老师回扣。他们倒也没撒谎,的确有奖学金,一学年最高奖学金一人,三百块。然后毕业以后的确可以包分配,统一打包去电子厂。初中毕业都能进,三班倒,浪费三年的时间跟学费。

许多毫不客气地说了华田技校的坏话。男老师有些挂不住,训斥许多:“你这学生知道什么,别听风就是雨的。”

许多微笑,拿起那张志愿表,言笑晏晏:“我姐才不会去技校那种地方呢。我姐将来是要坐办公室的,怎么能够脏兮兮的下工厂。”下了工厂有发展也就算了,纯粹浪费人的青春,你怎么不让你女儿去上啊!

老师坚持这张志愿表是正表,每个人只有一张,一旦填了就不能改。

许婧这时候也咂摸出来不对了,老师为什么这么怕她改志愿啊。说是为她着想,她家里头姐妹多,负担重,她爸爸的脚又受伤了。她是老大,应当考虑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她一想卫校要读五年呢,五年以后毕业还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找到工作;现在这学校上三年,最后一年实习就进厂里拿工资了,毕业后还能留下来。她越想越觉得老师说的有道理,于是就按照对方的建议填技校了。

许多坚持相信这老师没安好心是因为她认识他。这老师是她初三时的数学老师。因为许妈以前也认识他,中考前填志愿咨询他的意见,结果他说以许多的成绩考自费县中都勉强,不如上个中专吧,还给许多推荐了学校。

结果许多当然没理睬他。她初中时代总裁酷霸狂炫拽,相当目中无人,哪里会搭理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倒是隔壁班有个成绩排进年级前十的姑娘被忽悠到了,以达到了县中分数线的成绩进了一所中专。

据说报道那天,她哭着不肯去学校。但初中属于义务教育范围,不存在复读重考,最后只能咬牙去了。毕业以后去了街道某个单位。许多大学毕业时,那单位突然转公了,然后姑娘就神奇地变成了公务员。让所有为她扼腕叹息的人全都一副懵逼脸,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得太快。

志愿必须是要重填的。老师不肯给新表。许多拉着姐姐去找教导主任。教导主任一见许多就头疼,这孩子成绩再好都头疼,就是个刺儿头。而且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的有理有据的刺儿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23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返十三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