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府表小姐_分节阅读_第60节
小说作者:云峤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57 KB   上传时间:2017-07-09 23:21:11

  那士兵道:“这位相公别见怪,最近京城不太平, 前些日子刚有突厥细作作乱,我们这些当兵的不小心检查, 避免夹带,还有谁能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全?咱们互相体谅,互相行个方便吧。”

  白衣秀才道:“那些突厥人不是都伏法了吗?”

  士兵道:“我也是听朋友说起,抓住了不少,带头的却跑了。”

  白衣秀才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没出居庸关,这些贼子还能插翅而飞不成!”

  正说着,书童打开箱箧让士兵检查,却忽觉一阵劲风扑面而来,一抬头,竟是两匹骏马飞驰而来,临近城门却也不曾减慢速度,直接跨过削尖的木栅,从城门正中绝尘而去,若不是他闪的及时,就要被马蹄踏过了。

  箱子里的书页被风吹得疯狂翻卷,甚至有几页被撕碎了,随风散落得遍地皆是,秀才心疼得不行,一边和书童一起追书,一边质问士兵:“你们不是要检查吗?怎么不拦下那两个闯城门的!”

  士兵为难道:“他们,我们可不敢拦。”

  秀才心疼地捡起书,派去上面的尘土,抱怨道:“怎么,你们也是吃软怕硬的?见着人家鲜衣怒马就不怕有夹带了?”

  士兵道:“方才过去的两人,一个是镇国公之子,一个是皇帝亲封为轻军都尉的苏勒特勤,你要是敢惹这两尊神,那我也敢拦!”

  这下秀才没了声音,只是抱着书连呼心疼,那士兵却忧心忡忡地看着两人离开的方向,喃喃自语道:“奇怪,前几日没见他们这么急迫地进城,都是不紧不慢地配合我们的搜查,难道是京营有什么变故?”

  ···

  徐夷则夹紧马腹,任由□□骏马如离弦的羽箭一般在京城的街道上穿行,黄昏的大街上并不似白日那样拥挤,却也险些剐蹭到别人的车马。

  “慢一些!你是在找死吗!”苏勒在他身后用突厥语大喊。

  见是突厥人在大街上横冲直撞,一时间行人更慌张了,纷纷躲避,苏勒无奈笑笑,却还是没停下挥动马鞭的右手,他必须跟上徐夷则,看看他究竟能做出什么事来。

  因为百姓纷纷逃开,留下宽敞的道路供两人尽情驰马,夕阳下的京城竟好似宽阔沉静的草原,触目所及只有他们二人,苏勒心中忽然升起奇异的感觉,仿佛天地间其他都是子虚乌有的,仿佛刚才在城外看到的那些纷扰都是不存在的。

  现实很快把他从梦境里拉出。

  街上的异动惊动了巡城的锦衣卫,不知何时,巷口、街角、乃至屋脊上,都布满了四面蜂聚而来的锦衣卫,这些身穿窄袖飞鱼服,腰横绣春刀的杀人机器正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街上驰马疾行的两人,只待不远处督战的总旗一声令下,数个埋伏点的缇骑便会群起而围之。

  虽然一个是镇国公之子,一个是流落中原的突厥王子,但凡威胁到大梁的可疑之人,在这些锦衣卫眼里没有高低贵贱,都是可以一刀斩杀的。

  绣春刀上沾染的何曾只有平民的血,在人们看不见的角落,无论忠奸善恶,锦衣卫杀人的标准向来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命。

  总旗已举起了黑色的令旗,令旗落下就是行动的信号,率先行动的便是隐藏在一间当铺檐角上的四人,他们已反握住刀柄,只要轻轻用力,一泓秋水似的寒锋就能划破薄暮的宁静。

  夏师宜握紧了刀,只觉得手中一片汗湿。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出任务,刘梦梁观察了他半年后,将他安插到北镇抚司,他拒绝了事先安排好的文书工作,而是选择从最底层的缇骑做起,因为他听说过这里的规矩,凡是能走到总都督那个登峰造极的位置的,从来不是掌管文书出身的文吏,而是在铁与血中拼杀出来的士兵。

  对于他的自作主张,刘梦梁十分气愤,多次修书勒令他遵从安排,让他到锦衣卫不过是为了历练,刘梦梁需要的不是一个杀人的刺客,而是渴望培养一个可以为他出谋划策的接班人,锦衣卫不是夏师宜的终点,恰恰是训练他心黑手冷的起点,他终究要回到刘梦梁身边为其效命。

  可最后,刘梦梁还是默许了。

  并不是夏师宜说服了他,而是刘梦梁说服了他自己——毕竟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就是在马背上,而自己也是被他凌厉的气魄吸引,进而认为这是一个可造之材,也许自始至终,他都命定会是行伍之人,也只有杀伐能磨砺出他的心智。

  接下来,夏师宜的表现并没让他失望,短短数月,数次任务皆完成得万无一失、干脆利落,包括上次考场□□,也是夏师宜出计,制造镇国公出现在城西的假象,调虎离山,最后才扑杀了大部分作乱的细作。

  夏师宜虽还不够升迁的资格,小小年纪却已是缇骑中的伍长,年后升小旗,非他莫属,一年内能有这样的建树,远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然而此时,埋伏在屋檐上的夏师宜竟感到莫名的茫然无措。

  他并不在乎徐夷则的生死,他记挂的是冉念烟和徐家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令旗已经落下,没有时间可供他细想,身后的锦衣卫已如迅雷般俯冲而下,一举制住了苏勒的紫骝骏马。

  毕竟在二人之间,苏勒的身份更敏感,也更危险。

  苏勒大惊,他早已预感到徐夷则的横冲直撞会引起锦衣卫的注意,但没料到这些人竟然如影子般悄无声息却无孔不入,他们是何时被包围的?他竟全然不知。

  街上的人早已被清空了,空荡荡的街上只有凄厉的马嘶,苏勒已经被四面八方涌来的锦衣卫缚住了手脚,其实他有机会挣脱的,可是他并没有抵抗。

  若是抵抗则显得更为可疑,他们是来报信的,而非是为了阴谋,此时没有比配合更明智的选择。

  苏勒发现锦衣卫们都有意无意地看向远方,他随之望去,远处的屋脊上一面令旗高高举起。

  令旗下是十数名弓箭手,已拈弓搭箭,弓如满月,箭镞直指徐夷则的方向,随时可以让他万箭穿心。

  “聿里斯!”看着勒马回转的徐夷则,苏勒高喊着他的名字。

  就在令旗即将落下的一刹那,徐夷则调转马辔,从怀中拿出一枚拳头大小的金器,扬手高举,那金器在夕阳下熠熠生辉。

  那金器虽不大,却造型优美精致,令人一见便知不是官僚之家的手笔,绝对是出自内府银作局的精工细作,更何况其粗犷质朴却形象的线条,绝非时下匠人的风格,显然是出自更久远的开国时期。

  那是小巧而稳健的虎形,这样的东西,他们只在传闻中听说过,却不曾想此生竟能见到。

  锦衣卫不由得停下了手上的钳制,屏住了呼吸。连远处执令旗的人也僵住了,任由那漆黑的旗帜在风中猎猎招展。

  苏勒被压制着匍匐在地,不由得笑了,果然,他还是拿出了这个杀手锏,徐衡让他用在最紧要的时刻,难道现在就是最紧要的时刻?

  抵在脖子上的尖刀渗出丝丝凉意,苏勒觉得徐家毕竟还是有弱点,一个就是徐夷则的身世,另一个就是自己和母亲的生死,为了这两件事,徐衡竟不惜祭出这个传家之宝。

  那是开国时太~祖皇帝御赐的金虎符,不同于寻常将领的调兵虎符,这枚金虎符可以调动数十万禁军的信物,包括锦衣卫在内,都受这枚令符的节度。

  在今天之前,所有人都以为金虎符不过是和丹书铁券一样,仅仅存在于茶余饭后的传说里,却没想到徐夷则真的拿出了这样一个东西。

  不知为何,夏师宜忽然觉得松了口气。

  既然徐夷则有虎符在手,显然是身负徐衡的授意,那么他之所以在最敏感的时期擅闯城门,原因很可能和北疆的战局有关,而非是为了扰乱秩序。

  既然不是徐府作乱,那么冉念烟也不会受波及。

  “西北出现叛军,请速速带我入宫觐见。”

  就在众人都紧盯着那枚金虎符是,徐夷则猝然开口,侧身拉起刚刚站起来的苏勒。

  苏勒笑了,想要面圣,惊动这些老鼠一般无处不在的锦衣卫恐怕是最快最直接的手段,远比和宫门外那些雁过拔毛的太监周旋容易得多。

  在场的锦衣卫都愣住了——“叛军”?并非突厥作乱,而是大梁境内出现了叛军?

  此事非同小可,无论是不是真的,都必须第一时间禀报皇帝。

  夏师宜心中不安,因为现在接替徐衡镇守西北的正是冉念烟的父亲冉靖,半月前刚刚赴任,也不知是否到了任所,可是军队哗变的事一定和他脱不开干系。

  他决定应该找最快的时间脱身,回去报信,因为押解徐夷则和苏勒进宫,远远用不上这些人手,还要分调出几人回北镇抚司衙门传信,夏师宜便自告奋勇地请命回衙门。

  临走前,他总觉得有人在注视自己,回头一看竟是徐夷则平静无波的眼睛。

  他在徐府生活了很多年,徐夷则虽然常在军营,在家时又深居简出,却也难免对自己有些印象,也许是认出了自己。

  夏师宜行了一礼,却不想被徐夷则叫住了。彼时,他正被锦衣卫捆住手脚,虽然有虎符在手,可以不能辨别真假,而不能完全信任这两人,只能缚住双手以防暗算,可他却用最从容不迫的语气对他道:“你叫什么?”

  果然是有虎符傍身,在锦衣卫面前毫无惧色,可夏师宜却有种异样的预感,就算身无长物,这个人也不会对锦衣卫有丝毫惧怕,徐夷则好像天生就不会惧怕任何东西。

  这种感觉如此熟悉,因为他曾在冉念烟身上看见过,只是很淡,似乎是被她强行压抑着。

  夏师宜并不明白徐夷则的用意——就算他认出了自己,也没必要追问他的姓名。

  “夏师宜。”他简短地回答。

  随后,就见徐夷则的眼中爆出一点清明的光,薄唇反复念着这三个字。

  “夏师宜……一样……怪不得……”那欣喜的样子就像山石下隐藏的暗流,让人不得不怀疑,夏师宜这三个极为常见的字究竟有什么可令人激动之处。

  苏勒用尚显生涩的汉语道:“如果你们是旧识,请让他松一松我手上的绳索,很……难受。”

  徐夷则笑道:“且忍忍,不过我提醒诸位大人,尽快送我们入宫面圣,不然西北的战事可是不等人的,战场上的瞬息万变,原不是诸位这些游走城中杀人刺探的大人们能理解的。”

  夏师宜已转身带着同僚离开,一同回衙门报信,此时他心中无暇探究徐夷则话中的古怪含义,他只担心徐家和冉靖的处境,或者说是这些变动究竟会不会影响冉念烟的生活。

  毕竟她就快到出阁的年龄了,此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刻,听说此次春闱,谢昀的兄长也受到牵连,谢家对徐家已多有不满,此时决不能再出半分差池。

  

  ☆、第七十六章

  前西北总兵殷士茂因撤职一事心怀不满,伺机多时, 终于盼走了徐衡, 借着冉靖新上任, 权力交接的薄弱期,伙同突厥人席卷长城以南的百里防线,自封征南大将军,可谓是裴卓后第二位叛逃突厥的重臣。

  一时朝野震动,众说纷纭。

  徐德将邸抄一摔,骂道:“征南?哪个在突厥之南?他要征讨自己的故国乡土,还以此为荣吗?”

  徐太夫人对身边的周氏道:“去梨雪斋看看, 别走漏了风声。”

  周氏应声去了,来到梨雪斋门首, 却见没有应门的丫鬟,心里觉得蹊跷, 贴着门缝一看,竟是一个少年的身影穿过院落, 倒有几分眼熟,想一想, 很像故去的夏奶娘的儿子。

  他不是去田庄了吗?怎么这样偷偷摸摸地回来了?

  夏师宜来到冉念烟房中,是流苏给他开的门,见到他时,流苏也没想到,轻声道:“你怎么来了?”

  她也知道夏师宜现在是锦衣卫,且和刘梦梁脱不开干系,身份敏感,还是少和小姐见面为上。

  夏师宜道:“流苏,你先别拦我,我有一件事要说,小姐还应早做准备。”

  流苏拦在门前,道:“什么事?”

  夏师宜道:“是寿宁侯在西北出事了。”

  话才出口,流苏还没如何,却听身后一阵摔倒在地的声音,紧接着就是紫苏的惊叫声。

  流苏探头一看,是夫人在回廊上昏了过去,应该是恰巧听到了夏师宜的话。

  冉念烟也闻声赶了出来,一见此景,猜都能猜到来龙去脉,也无暇去管夏师宜了,赶紧伏在母亲身边查看,见气息尚且稳定,才一边安排丫头们把人扶回房间,一边命流苏向夏师宜问明详情,终究没冷落了他,才送他小心离开。

  夏师宜面露失望,悄悄避开,却见周氏被叫进房去,当即会心一笑——这正是他的小姐的滴水不漏处,就算千头万绪、焦头烂额,也不能放过一处可能的疏漏,连躲在角落的人都要叮咛到位。

  出门后却在巷口遇见刘梦梁府上的长随,顿时有种被窥破一切隐秘的不悦感。

  “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儿?”他戒备地问道。

  对方拿出刘梦梁的腰牌,面白无须,显然也是个中官,应该是刘梦梁党羽中的一员刘梦梁的螟蛉之子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夏师宜只认识最亲厚最重要的几个,眼前这人很面生却很稳重。

  此时那中官正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自报家门:“我才从杭州办差回京,你想必不认识我。”又道:“义父让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你看看是否认识那人?”

  夏师宜笑道:“既然是刘公公让我去,想必料定了我会认识,说说看,是什么人。”

  那中官冷冷道出二字:“薛衍。”

  夏师宜道:“不认识。”

  那中官又道:“你原先主人的妾室薛自芳之侄。”

  夏师宜强忍着面不改色,挑眉道:“哦,是他?怎么,他犯了什么事,落到你们司礼监手里?”

  中官挑开身后马车的帘栊,示意夏师宜上去谈话,夏师宜默然上车,那中官也随之落座,车夫立刻催动马车,车轮辚辚向北驶去。

  中官道:“薛衍自不量力,想要告倒谢家。”

  这下连一直戒备森严的夏师宜都笑了,道:“就凭他?告倒百年氏族谢家?自不量力四个字倒真不是虚言。”

  中官道:“我指的不是这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0/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府表小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