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府表小姐_分节阅读_第67节
小说作者:云峤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57 KB   上传时间:2017-07-09 23:21:11

  她曾想过,为了所谓的道义,让无数仁人志士的余生消磨在偏远的瘴疬之地,使他们空许才华却困厄终生,这样的“道义”值得吗?或者他们只是借用了道义二字的名义, 行的却是悖德之事。

  道义究竟是什么?

  她问过谢暄这个问。那是初春天气,散朝后,朝阳才从殿前的檐角缓缓升起,琉璃瓦上折射处满目的潋滟光影,片片春风裹挟着料峭寒意, 吹拂着他宽绰的朝服,高冠博带,飘逸清举,如松如鹤, 隐隐然有乘风而去的风骨。

  他并不立刻作答,而是陷入了低回的思考,却又不是沉思,反而像是在好奇她为什么会考虑这种本不该出现的问题。

  “于国有利,是为道;不弃知己,是为义。”

  他淡淡地道,旋即又开口。

  “为了国家大义,牺牲一些人,不算失道;为了酬答知己,有所取舍,更不算失义。道义二字,不是不负天下人,而是成事。舍大局而顾小义,才是真正的失道。”

  直到现在,她依然记得谢暄说出这句话时,脸上的冷静和决绝。

  道义,并不是不负天下人,而是宁可深恩负尽,也要为了最终的信仰,剜割掉一切阻碍,哪怕那些在前进路上被碾碎的东西皆是有意义的,也不足可惜。

  裴卓又是为了什么?他的道义又是什么?

  众人都看向伊茨可敦,等待她的解释,可她却停下了,转而看着谢暄。

  “无论接下来你听到了什么,都不要记恨自己的父亲。”

  谢暄显然听出她的言下之意——裴卓被定罪,就算不是谢迁主导,也一定和他脱不了干系,或是知情不报,或是阻断消息,这些事,对于当年官至知制诰的谢迁来说并不是难事。

  “我不会。”谢暄道,“因为我知道,家父无论做了什么,都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是为了大局。”

  原来,他早已有了这种心思。冉念烟不由得心里暗叹。为了顾全大局,可以牺牲同僚,甚至牺牲朋友,却不知有没有牺牲自己的勇气。

  伊茨可敦点点头,道:“我虽不赞同你的话,却很欣赏你的勇气,你和你父亲是相似的人。”

  徐夷则莞尔,这令谢暄感到一种怪异的厌恶,好像这个一直置身事外的人已看穿了他的灵魂,正嘲笑他口中所谓的大局不过是虚伪的遮羞布,用以美化丑陋的私欲。

  冉念烟垂下头,认真倾听伊茨可敦的话,并不去看谢暄的眼,她预感到自己昔日奉若圭臬的有关“道义”的理解,将会在今日顷刻崩塌。

  “后来,那位被裴卓搭救的使者为大梁援军引路,找到了濒临溃散的突厥正统王庭,那时我的丈夫已经在乱军中丧命,他便向我和阿依弘忽禀报——”

  冉念烟知道,弘忽是突厥人对公主、长公主的称呼,这位名唤阿依的女子应该就是昆恩可汗的亲生妹妹,最后也追随她的王兄而去,因病死在了流亡的途中。

  “大梁使臣们本已回到宣府,被宣府太守以厚礼迎入城中,太守还说,突厥的动荡事发突然,且事关机密,不能外泄,以免边境民心动荡,士兵溃逃。使臣们相信了他的说辞,不与外界接触,只是在太守的安排下秘密地住在官廨中用来堆放杂物的跨院。除了太守,没人知道他们已经回到了大梁。”

  “可就在当晚,他们的住所竟无端失火,除了那名使臣因为偶感不适,到院中透气,正好遇见带着火油火把前来灭口的太守和家丁,因而躲在池塘中,侥幸逃过一劫,其余的使臣全部在睡梦中葬身火海。后来他才知道,宣府太守在酒菜中下了迷药,他因身体不适,未曾动筷才得以幸免,不过因祸得福,他听到了太守对手下的命令。”

  “什么命令?”谢暄咬着牙关,紧张地问道。

  “‘谢大人说了,一个不留。’”伊茨可敦说完,别有意味地看向谢暄,眼中依然是柔和与慈爱,可此时此刻,令人无法理解。

  朝中姓谢的官员很多,单论谢迁一族,便有数十人在朝为官,可伊茨可敦的眼神分明在告诉众人,太守口中的谢大人和谢暄脱不开干系,或者说,就是他的父亲,谢迁。

  “想必你们已经猜到了,那个太守就是殷士茂,而在幕后操纵他的人,就是你的父亲。”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一块大石落在人的心中,过后半晌都无法从震荡的余波中清醒,更无法产生任何清晰的思路,脑中一片空白。

  谢暄毕竟是谢暄,沉稳如初,并不因石破天惊的真相而失去分寸。

  “原因呢?铤而走险,冒天下之大不韪,总要有一个恰当的原因。”谢暄道。

  “因为他们也受了蒙蔽。”苏勒愤然站起,打断了谢暄的质问,“你父亲是个自私的人,他不是为了什么大局,而是为了你们谢家!”

  “苏勒!”伊茨可敦立刻用突厥语喝止他。

  苏勒却像一匹失控的野马,并不如往常那般在意母亲的规劝,也许是想到父亲的惨死,想到自己在驱逐中度过的十数年光阴,这些沉重的包袱令他无法维持镇静,他和他的父亲一样,本就不是善于忍耐的人。

  “武将的势力已经进入京城,是谢迁为了将他们分化到西北边镇,轻信了始毕利的谎言,裴卓将军不是真的投降,而是诈降,只因为知道谢迁的阴谋,谢迁就用花言巧语蒙蔽你们的皇帝,让裴将军滞留漠北……”他后面的话已然混沌不清,甚至开始胡汉交杂,精通突厥语言的谢暄却听得分明。

  千夫所指,不外与此。此时,站在苏勒背后的,仿佛是突厥的十万枯骨,以及裴卓难以安息的冤魂,他们冷冷地注视着谢暄,扣问着他心底尚存的恻隐之心。

  比起苏勒的意气用事,伊茨可敦显得更为平静宽厚,用她那母亲般的目光抚慰着谢暄,柔声道:“你的父亲和殷士茂不同。殷士茂与始毕利勾结多年,渐渐尝到了甜头,也吃到了苦头——与合作,始毕利便佯装败仗,为殷士茂积攒战功;不合作,始毕利便大举进攻,殷士茂也吃了几次大败仗,原因就在这里。反观你父亲,多年来执掌兵部,对抗始毕利逆贼,有功无过,算是弥补了年轻时的草率。谁都会犯错,至少他是个值得原谅的人。”

  原来还有这层关系。冉念烟原本就觉得奇怪,像他殷士茂科举出身,其貌不扬,其德不显,怎么就能屡立奇功?最后却又败得那么惨,险些让始毕利可汗的兵马直捣京师,只能由徐衡收拾烂摊子。

  苏勒无视母亲安抚的意图,厉声反驳道:“原谅?那谁又能原谅我死去的父汗,原谅突厥十万战士的英魂,谁又能原谅——”他忽的指向徐夷则的方向,却被伊茨可敦打断了。

  “苏勒!你真正的仇人是始毕利逆贼!”

  这一回比从前的任何一次都要严厉,苏勒脊背发麻,双肩因压制了怒气明显地震颤着,最后颓然坐回椅子上,由怒转悲,可他深知泪水的可贵——铮铮男儿怎能在人前落泪,尤其是在仇敌之子面前。

  谢暄由震惊转为怅然,随后冷笑一声,道:“所以,那封弹劾信其实误打误撞印证了真相?还是薛衍真的知道什么?他的伯祖是定襄知县,那里也是西北重镇,紧邻宣府,或许他们真的听说过只言片语——消息毕竟传出来了,你们能知道,就可能有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谢家卷入殷士茂的通敌案本是种因得果。”

  冉念烟帮他问出了余下的问题:“所以,若是揭露殷士茂的罪行,就难免将谢尚书十年前的旧事重新提起?谢家已不安全,弹劾信中一样提到了我们冉家,因为姻亲的关系,与谢家多有来往,在西北同谋利益,那么我父亲纵使是清白的,也难逃被冤屈的结局?”

  她语气平静,一连串的反问后,更为坦荡地道出她的底线。

  “陷父于莫须有之罪,是为不孝不义。不孝不义之事,纵使合乎道义,我也绝不会做,我宁可与谢家站在同一立场,也绝不同意让十年前的事真相大白。”

  苏勒眼神复杂地看着她,道:“你不同意?你有什么能力左右我们的决定?”

  冉念烟道:“没有寿宁侯,恐怕大梁也不能保证您的安全了。”

  西北边镇,之前有徐衡,现在则靠冉靖独臂支撑,如果在京师动摇了冉靖的威信,军心生变,始毕利可汗的大军破境而入,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兄长留下的唯一子嗣。

  这的确是一个让人无法辩驳的理由,苏勒几次想要反击,憋得脸色通红也无法想出合适的理由。

  “好了,都不要闹了。”伊茨可敦道,“此次请谢公子来,就是想借助谢家的力量。我们可以避重就轻地只说殷士茂通敌一事,前提是殷士茂必须无声无息地死去,死无对证,谢尚书才能绝对安全。”

  谢暄垂头沉思,依旧如往日般波澜不惊,可此时,那双明若星子的眼中压抑着汹涌的暗流,无数的计算权衡在坚冰似的沉着下交错纵横,留给人的,始终是一抹疏淡的侧影。

  “知道了,希望你们能信守诺言。”

  苏勒道:“我们不像你的父亲,我们从不说谎,更不出卖朋友。”

  谢暄淡淡地笑笑,对伊茨可敦等人拱手告辞,最后带着探究的神色看了一眼徐夷则,旋即对冉念烟道:“冉小姐,请借一步说话。”声音极轻却字字清晰。

  冉念烟留心观察徐夷则的神情,这完全是下意识的动作。自从坦白之后,他们便达成了某种合作上的默契。

  见徐夷则没有什么反应,她才在苏勒审视的目光下和谢暄来到门外。

  门外是一棵郁郁葱葱的槐树,枝叶如华盖,不知年岁几何。

  这里曾是先皇后的产业,先皇后出身前朝氏族,院中的一草一木都是经由时间的磨砺一点一滴积淀下来的,加之空置多年,更有种繁华落尽后的真淳与亲切。

  谢暄就在树下负手而立,仿佛刚才主动提出借一步说话的人不是他。

  冉念烟无奈笑笑,他向来是这个样子,一旦热络,反倒不复记忆里的亲切了。

  “谢大公子,有何指教?”她笑着问道,却也尽量控制着言语上的分寸。

  “这个拿去。”谢暄侧过身,依旧不正视她所在的方向,像是刻意回避着什么。

  他以两指拈着一张纸片似的东西,送到冉念烟面前,冉念烟仔细一看,竟是一封夹在信封里的书信。

  “这是……”她有些失神。

  “是昀儿给你的。”谢暄颇为尴尬地解释道,耳根已微微泛红。

  

  ☆、第八十六章

  如果谢昀在场, 谢暄绝对有打死他,再自刎的心情。

  他从没想过自己会处在这么难堪的境地上,先是道貌岸然地将无亲无故的女子单独约出, 再亲手送上一封意味不明的书信。

  一霎时清风浮动,槐树的枝柯徐徐摇曳起来, 一时间树影参差,冉念烟竟不知该不该接过这封信。

  “谢大公子唤我出来,就是为了这件事?”冉念烟道。

  谢暄递出去的手收了回来,道:“否则呢?除了昀儿,我们还有什么单独见面的理由?”

  冉念烟垂下头, 似是略微沉思半晌,才道:“不知信上写了什么?”

  谢暄道:“冉小姐认为在下是那种窥伺他人的人?”

  冉念烟摇头道:“不敢,谢大公子向来磊落。”

  谢暄道:“那又为何问我信上写了什么?”

  冉念烟笑了,道:“我不是那种意思,我只是不明白, 是什么样的书信,竟会让向来磊落的谢大公子遮遮掩掩,恐怕是这信本身不够磊落,不能当着别人的面拿出来,以免节外生枝。”

  这话听起来是废话, 其中意思却耐人寻味。

  难道信上有“不磊落”的言辞,这位冉小姐便会拒绝收下不成?

  谢暄虽未看过信,却也能大致猜到上面的内容。谢昀虽不至于句句露骨,可那些关于相思、起誓的话必定是少不了的, 否则何必托他送来?他也是不忍拒绝弟弟的请求才免为其难答应下来,而究其内心,也存着看看冉念烟是何反应的意思。

  外人都说,经此一事,谢、冉两家的婚约一定难以维系,如果冉念烟欣然收下这封信,就证明婚约尚有修复的可能,两家也不至反目。

  可听完伊茨可敦讲述往事,再看冉念烟此时的态度,想来一切终成镜花水月。

  谢暄收起信,道:“也罢,我回去和昀儿解释,是我们唐突了,与冉小姐无关。”

  的确与她无关,而且恐怕以后他们之间更是连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此也好,可以教弟弟早日从这些虚无缥缈的事上收心,明白什么叫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也能激励他多把精力用在当务之急的仕途上。

  他一拱手,就要离去,冉念烟默默地目送他离开,却仿佛透过他的影子,看到了立在书案前执笔的谢昀,仿佛看到了那个人正缓缓走出她的生命。

  他们本是总角相识,于她是过尽千帆后的暂时栖止,于他来说却是情窦初开后的第一次属意,是以在大局面前,她能潇洒地放手,而他却不能。

  恍惚间,她看见谢昀回首,定睛一看,却连谢暄的身影也无迹可寻。

  “回去吧。”

  身后响起熟悉的声音,无喜无怒。

  冉念烟转身,是徐夷则立在树影外,正午的阳光璀璨耀目,毫无保留地泼洒在他的周身,是他本就白皙的脸演漾着这一种奇异的光华。

  冉念烟竟被突然入眼的阳光刺得无法睁眼,眼中不知怎么竟有酸胀的泪意。

  “怎么,舍不得谢昀?”徐夷则笑了,几步上前,从光中走到影下,“你大可不必这么决绝,殷士茂一死,一切盖棺定论,再不会有人提起谢迁当年与突厥的约定。”

  冉念烟冰凉的手背抵在眉心,借此消解脑中昏昏沉沉的混乱。

  “事实就是事实,不知道便算了,既然知道,就不能再和谢家有牵连。有人知道,就有被揭露的危险。”

  徐夷则的笑意凝在脸上,“冉念烟,你是在怀疑我。”

  冉念烟冷笑一声,抬眼直视他空冷的眸子。

  “我凭什么相信你?搜罗罪状,要挟朝臣,这些不正是你最擅长的吗?我一直不明白,上一世你自西北起兵叛乱,我派谢暄亲赴军中督战,为何屡屡获败?想必你当时就知道这件事,用谢尚书的名誉胁迫他,他在处事时心思颇重,对至亲却最为纯孝,你正是算准了这一点,对不对?”

  徐夷则的脸色愈发沉重,最后,怒极反笑,总是在温暖的阳光下,那笑意也过于寥落森冷。

  “你太低估我,对付朝廷的乌合之众,就算不动谢暄分毫,我也有十成的胜算。我这么做,是因为我高兴,好不容易遇上一个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谢首辅倍感煎熬的机会,我怎能不好好利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5页  当前第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7/1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府表小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