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福女宠后(穿书)_分节阅读_第4节
小说作者:wangshan0831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80 KB   上传时间:2018-12-25 18:19:19

  也不得不说,这女婴的容貌实在出色。过了几日,愈发张开了些,粉团儿似的,将来定是个绝色丽人。皇帝轻念了声可惜。若宋家不出事,这般品貌,这般家世,再加上仙人转世,此女恐怕连几个公主也比不上,可惜,她母亲罪族出身,身份上便打了折扣。

  他又想起那宋定疆来,那人着实是一员猛将,这些年镇压叛乱多靠了他。可惜,此次实在是无法宽恕。皇帝初时也心中起疑,可那调查的官员得来的结果无一不是和李茂积等将士的证词一样,此事又与太子有些牵连,又因皆认定宋定疆已死,不能再细查下去,他还甚为惋惜,亲手扶持的一员猛将、数千精兵全都折在了里头,到底还是他这个皇帝损失最大。

  吴贵妃笑道:“果真好个模样,长大了,定是个佳人。”

  皇帝忍不住伸手揉了一把粉团儿的小肉脸蛋,颇觉手感好,方才的郁闷散去了些,大笑道:“这丫头性子讨喜,可比荣惠当时乖巧。朕记得,荣惠这么大时,被朕抱了一下,就哭了一整天。”荣惠公主正是吴贵妃膝下的唯一女儿。

  吴贵妃提起女儿,慈爱的笑了起来,再见那女娃,就更多了些喜爱。

  二人正说话间,一旁的宫殿侧门里走进了个小道士打扮的童子,托着一方锦盒,对皇帝道:“圣上,这是今日的丹药。”

  皇帝“嗯”了一声,取出丹药就着茶水服下。看在薛令蓁眼中,却觉这倒是自己争取地位的一番机会。

  用罢丹药,皇帝忽地对那小道童道:“你去将国师请来,他早说要前来一睹祥瑞风采,如今正是好机会啊。”

  不过一会,一个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的道士走进宫殿,颇有些傲骨,对着皇帝与吴贵妃不跪不拜,只行了一个道家礼仪便了事。不过,却在见到薛令蓁时,面色大变,满是敬畏,行了跪拜大礼,让皇帝与吴贵妃二人更是震惊,更别说这宫殿中其他的人了。要知道,这国师乃是得道之人,号太虚道长,三年前,皇帝大病垂亡之际,他进宫来救了圣上一命,从此被奉为国师,助圣上长生一事。他素来是目中无人的,也只有对上圣上和宫中最高位的吴贵妃才有些尊敬,就连太子也讨好他不得。

  皇帝道:“国师,你可看得出这薛三姑娘是何等来历?”他颇有些惊疑,若当真是个大仙人下凡,那自己就真要改变一下态度了。

  太虚道长闭眸凝神,忽然神情大喜道:“仙人来历自是尊贵,不过此乃天机,怎可泄露。仙人下界,正是于国运有利、于龙体有利,圣上大喜啊!”

  皇帝难掩激动之情,若这太虚道长都对这祥瑞毕恭毕敬,那岂不是祥瑞有大来历的?听国师之话,有仙人在,那大齐的国运长久昌盛、自己得道长生不也是可期之事?细想之下,皇帝愈发欢喜。

  张德寿面露笑意:“奴才贺喜皇上得祥瑞降世,必是千古明君啊!方才,在国公府中,奴才还见这薛三姑娘手捧美玉呢,不知可是其法器?”

  皇帝笑骂:“既是有此事,你还不早说,快快请了祥瑞的宝物来。罢了,你们这些俗物,还是朕亲自去取。”

  他走到薛令蓁跟前,再看这女婴,便全然都是喜爱,这可真是难得,他诸多子女,除了嫡长子太子外,还有何人能得这般喜爱?见女婴一见自己,便张开紧握的拳头,露出龙眼大小的一块莹润美玉来,泛着淡淡霞光,论其色韵光泽,实在是举世无双的美玉。皇帝只觉得,与这玉石一对比,自己那玉玺也就成了俗物。

  当皇帝碰到这玉石时,便不觉是头脑一阵清明,暗道是这宝物奇效。他也是心里明了,这法器非是凡人可用,他是九五之尊,却也是凡间的人皇,尚未成仙,此物于他无大用。赞叹过后,便将美玉还放入了薛令蓁手中。

  薛令蓁收回晶石,看了眼那道士,见其面色平淡无波,实在猜不透他这般夸赞自己的原因,不过,对于自己计划有利罢了。方才那般轻易地将晶石递给了皇帝,也不过是让其相信这祥瑞的神通。

  他惊喜地看着薛令蓁,吴贵妃马上关怀地靠近询问,皇帝却摆摆手,“无事,朕今日得见祥瑞,知国祚昌运,颇为高兴,竟是身体比以往松快许多。”

  吴贵妃不疑其他:“臣妾常说您要心情宽松些的。不过,这薛三姑娘诚如国师所言,的确是于您龙体有利啊。”

  皇帝大笑几声,沉思一番:“既是如此,朕便封了蓁姐儿为泰安郡主如何?就燕阳作其封地。”

  吴贵妃见其已亲近地称呼为“蓁姐儿”,惊讶道:“圣上,祥瑞封作郡主也不出格,历代也有旧例可寻。可以燕阳作其封地,着实有些……再者如今诸皇子之女中,也只有康怡封了郡主,她是太子长女,尚且没有封地实封,薛三姑娘如何担得起?再说,这燕阳意味深重,如此确实有些不妥。”

  皇帝不理会她,问向太虚道长,太虚道长掐指合算,对贵妃的眼神视而不见,道:“圣上英明。此举正是于国运有利。”

  “国师既然都这么说,哪还有什么不妥。燕阳意义特殊,乃是我大齐兴国之地,但论起来也不过是小地方,若赐它为祥瑞封地,自然可得庇护,对国运有大益啊,贵妃!”皇帝拍着吴贵妃的手,细细说道,吴贵妃这才大悟,不再有异议,惭愧道:“是臣妾目光短浅了,比起国家昌盛,这些小事实在算不得什么。只怕康怡怕是有些不高兴了。”

  皇帝不在意道:“康怡是庶出之女,因是龙凤呈祥的好彩头,又是太子长女,朕才封了郡主,她该知足了。”

  张德寿将皇帝神色看在眼中,他自是有仇必报之人,心思百转,计策便上了眉头。

  谢嬷嬷垂首站立在殿下,怀中抱着的薛令蓁见目的达成,便欢快地把玩着晶石。可这谢嬷嬷只觉是怀里抱着的是个举世珍宝,双手有些激动地出了汗,却又怕惊扰了祥瑞,只得依旧保持姿势。她现在迫不及待要回府将国师所言告知出去,原以为姑娘大概就是个花仙转世,却没料到来头这么大,得了如此封赐,便是那些公主郡主也比不上的,日后太太的好日子就有了。

  那边圣上已写好圣旨,并着一众赏赐命传旨太监送去陈国公府,见外头天色不早,对张德寿笑道:“天色已晚,德寿,你命人将蓁姐儿送回府中,命薛林夫妇好生看顾,若出了差错,只让他们自己掂量了。”

  张德寿让收拾好的奶娘入内将薛令蓁裹了件小斗篷,遣自己的心腹将谢嬷嬷三人送出宫去。

  作者有话要说:  回答一下小天使疑惑,女主幼年在家中,大一点点后会去宫中生活。继续收藏吧!

第8章 故人

  待人走后,皇帝在昌德宫用过晚膳,便要去了太虚道长修行之所修炼。临近门前,张德寿一言不发,让皇帝颇为纳闷,不禁发问。张德寿暗道正是时候,却见那不远处,东宫的大太监正急匆匆地赶来,皇帝紧张起来,还以为是太子出了什么事,忙叫了停。

  “你这时来,可是太子出了什么事?”

  那太监回道:“殿下无碍,只是康怡郡主自打今下午从方竹园回去后,就突然发了高热,昏迷不醒,侧妃娘娘请了御医,可这御医也瞧不出是什么原因。殿下打听到,今日郡主在方竹园见了薛三姑娘一面,或许是与此有关,普通凡人自是解决不了,因而特让奴才来请太虚道长去一趟。”

  皇帝因太子而对这个孙女有几分喜爱,又怕太子着急,命人请了太虚道长,一道前往。赶到东宫侧殿时,一位一身华衣的美貌妇人正靠在床边垂泪,身侧跪了四五个太医,皆是太医院中的儿科圣手。太子来回踱步,大怒道:“不是已经去请太虚道长了吗?怎么还不来?”

  旁边的内侍道:“道长估计是在路上了,大皇孙还在外头候着呢,要进来看望一下郡主,您看……”

  那李侧妃“嚯”地站起身,“他这灾星来干什么?今日我儿刚遭了宋氏之女的邪气,他用心何其歹毒,竟还想来克死我儿不成?”

  太子扭头撞见面色阴沉的皇帝,连忙扇了李侧妃一巴掌,恭敬行礼,满屋子的人这才看到,皇帝与太虚道长不知在门口驻足何时了,身侧通报的小太监面色煞白,几欲昏死去。

  “你这侧妃倒是好胆,朕亲口承认的祥瑞到了她这就成了克人的邪祟。还有烨儿,他是嫡子长孙,能由得她一个庶出的妾辱骂?”皇帝缓步被太子迎到上座,语气让李侧妃心中一凉,不断地望向太子。

  太子见爱妾那般可怜,又记挂着床上昏迷不醒的女儿,求情道:“她这也是爱女心切,才会口不择言,儿臣定好好教训她,绝不再犯。还请父皇看在炽儿和灿儿的份上,原谅她这一遭吧。”

  “罢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她既如此不懂规矩,不堪居于侧妃之位,看在子嗣份上,就降为庶妃。”皇帝看着太子,颇为恨铁不成钢。

  太子松了口气,不过就是降了位份。可李庶妃差点昏厥过去,她仗着宠爱和子嗣,十年才爬上了侧妃之位,这一下就被贬成了庶妃。

  “你去告诉烨儿,他身子弱,不必来此,免得沾染上病气。”皇帝吩咐身旁的侍女出去传话,对这嫡长孙实在心疼加可惜。

  侍女出了门,见着披着厚厚斗篷的人,道:“圣上传话了,大公子不必等了,早些回去歇息吧,别再染上病气了。”

  斗篷中的少年抬起脸,面容俊秀如画,却肤色苍白,没有几丝人气。漆亮的眼珠在他听到此话时,便又暗淡下来。“如此,那我就先回屋了。”

  侍女叹了口气,金尊玉贵的嫡长孙,却被这命格一说,弄得反不如侧妃的庶子,爹不疼母早亡,就连这圣上也唯恐见他伤感。

  小小少年身旁的嬷嬷心疼地捂住他冰凉的双手,道:“烨哥儿,你何苦来白受这一遭罪?”

  秦烨收回了手,自下午遇见那个薛家三姑娘后,他的身子就细微发生了变化,虽不明显,他却能察觉到,自己羸弱的身体是在转好。他撵走所有宫人,在被子里又哭又笑,一片黑暗终于有了一丝光亮。曾几何时,连最简单的活着,对于身体衰弱的他来说,都是个奢望。如今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秦烨眼中此时哪里还有什么失落,不过是冰冰凉凉的一泓沉水。他笑道:“这宫中唯一盼着我好的大抵就是皇祖父了,他虽不见我,只要念起我,就必然有所触动,心生愧疚,我在宫中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侧殿中,皇帝请太虚道长为康怡郡主治病,却在张德寿一番耳语之下,面色一沉,反复敲打几次李庶妃和太子,又把东宫宫权交给了无子无女的齐侧妃,命其务必妥善照顾大皇孙。

  这让李庶妃一阵心惊,自知这是在警告自己,若非自己膝下还有太子唯一健康的一双儿女,弟弟这次又立了功,怕是不只是降位了。却又纳闷,那个病秧子是个早逝的命,又生来是个克星,素来不受皇帝宠爱,这次怎么会这般发火。却不知这皇帝的真正心思。

  她正纳罕,太虚道长已是有了结果。太子急忙迎上前,看见床榻上本是机灵可爱的大女儿毫无生气地躺在那里,不过几刻钟,面色已枯败不少,不禁担忧道:“灿儿可有事?”

  太虚道长神情冷淡,只问向服侍康怡郡主秦灿的宫女:“郡主并无性命之忧,只是贫道想问,今日下午,郡主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庶妃未见太子面色如何,以为女儿是被薛令蓁所伤,怒而哭道:“正是遇见了薛三姑娘,她是祥瑞,自有神通,让我儿受此苦难。必是因我兄弟惹了宋氏不喜。”

  太虚道长冷哼道:“只怕事实并非如此,小丫头,你快快将事实招来!”

  小宫女吓得瑟瑟发抖,话都说不完整,张德寿上前躬身笑道:“奴才是奉圣上的口谕,去将薛三姑娘接进宫,也目睹了整件事儿,还是让奴才替这丫头说罢。”便将那康怡郡主如何仗势欺人,鞭打奶娘想摔死薛令蓁的事情俱无遗漏地说了出来。这件事险些连累他受罪,自然是气的,可这说话也有技巧,让人看不出偏袒任何一方,至少皇帝便信了。

  那一刻,皇帝想杀了这个孙女的心都有了,将手中的茶盏砸向床边,斥骂道:“好个孽障,这般歹毒,连着天赐祥瑞、国公嫡女都敢下手,他日若朕对她有些不顺,岂不是还要谋害朕了?”

  这个罪名便大了去了,若是传出去,太子名声也有碍。

  “圣上恕罪!”满屋子的人静得不敢说话,齐刷刷地跪在地上请罪。

  太子不禁惊愕地看着静静躺在床上的女儿,怎么也看不出这还是一个狠心杀人的女孩,国公之女,就算生母是出身有瑕,岂是她想杀就杀,更何况宋家之事本就不干净,太子心中不安,颇受打击,问向李庶妃:“这可是真的?你不是说灿儿只是去看看祥瑞吗?”

  李庶妃眼前发黑,捏了捏衣角才镇定下来,心中迅速下了决定,连连磕头:“妾也是听丫鬟所说,并不知详情,爱女心切才会对泰安郡主出口无礼。都是妾的罪过,未能教导好灿儿,小小年纪便如此狠毒,实不堪为郡主之位,妾代灿儿请罪,请皇上贬去灿儿郡主封号,另罚妾与灿儿去仙慈庵禁闭思过!”仙慈庵乃是历代宗室女子受罪惩罚之所,一旦进去,即使出来,也于名声有碍。不过李庶妃已经嫁人,此番又是受女连累,只怕还能落下一个大义灭亲的美名。这般一来,三皇孙秦炽不仅不会被有一个谋杀臣女、心狠手辣的姐姐连累名声,反而会因有一个大义灭亲、识得大体的母亲而增几分朝野中的声望。

  太子一瞬间就明白了她的选择,这是要弃女保子啊。挣扎再三,他道:“父皇,炽儿尚幼,离不得生母,就让灿儿的乳母陪着灿儿去仙慈庵可好?”

  李庶妃震惊地望着太子,十分感动。太子握住她的手,继续求道:“炽儿已经是儿臣膝下唯一健康的子嗣,若由他人照料,实在是不安心。”

  皇帝看着自己精心教导的太子,这一年不止一次心头涌上一股浓浓的失望之情。一旦碰上了关于李氏的事情,就昏了头脑,可是他到底是自己最疼爱的嫡长子,“那就依你所言,待秦灿醒来,立即让其乳母陪她去仙慈庵。日后再没了什么康怡郡主,朕看她还如何仗势欺人!”

  诸事罢了,小道童陪着太虚道长回了特意为他修建的道馆,问道:“师傅,此处没了旁人,你就告诉我薛三姑娘什么大来历,为何惹得您这般维护?连太子的面子都不留了。”

  太虚道长闭目不语,小道童失望走远了,才长叹道:“她是救世之女,以身救孤煞帝星,方破了这乱世之局。贫道自是要妥善相护啊!”

  ……

  过了近一月,倒似是应了薛三姑娘祥瑞的名声,天气开始放晴,京城里被那场战事所笼罩的阴云开始逐渐消散。陈国公府中,宋氏屋内焕然一新,她披着件褂子,坐在妆镜前由着珍珠梳妆,虽仍挂念着兄长一事,可因有了小女儿这个期望,整个人都精神许多。更令她欢喜的是,那日谢嬷嬷抱了女儿归来,不仅女儿被封为泰安郡主,还设了燕阳为其封地,就连宋家也被开恩,族人被流放到距离京城较近的崇州,那里无论气候还是环境都比渌州要来得好。

  薛令芳搬了张杌凳坐在她不远处,正拿着丝线打络子。她抬眸笑道:“阿娘,三妹的玉石是配哪种颜色好?我想给三妹打个络子缠在手上或脖子,也好看些。”

  宋氏笑说:“那美玉是碧色的,我看用个霜色的便好看。”

  躺在摇篮中的薛令蓁懒洋洋地抬起眼睛看了眼,似是觉得满意,咿咿呀呀地叫了几声,惹来对面母女二人的几声轻笑。今日是她的满月宴,从一大早就被奶娘抱起打扮,穿了身洋红的小衣服,脖子上一块皇上赐下的由整块羊脂白玉雕成的项圈,下坠着她出生带的那块美玉,愈发衬得皮肤如同白瓷一般,两颊透着点红晕,格外的健康讨人喜欢,

  正照顾她的是新选出的两个奶娘,以前钱、张两个奶娘因出了那档子事情,被谢嬷嬷换了下去,另选出两个身家清白的家生子来当她的奶娘。

  宋氏听了谢嬷嬷报了在宫中所发生的险事,吓得面色煞白,多亏见薛令蓁安然无恙,这才缓过气来,明白过来为何皇帝还特地派人来说了句康怡郡主的惩罚,正是为了安抚自家,犹恨道:“真是真是千算万算,漏了个康怡郡主,小小年纪如此心狠,若是我蓁姐儿出了什么事,罚她去仙慈庵,实在便宜了她!”

  新来的这两个奶娘,一个同样姓张的爽快大方、一个姓方的温柔细致,处理薛令蓁房中的事务都是好手,大概日后还要当着她房中的管事姑姑。

  见宋氏梳好妆,琥珀突然拿着帖子进了屋,欢喜道:“太太,您猜,这次谁来了?您知道了,必定欢喜。”

  宋氏扭头望她,颇有些落寞地说道:“还能有谁?那些冷心冷肺的人我这次早就看清了人心。我最亲近的阿媃也早就远嫁了。”

  琥珀眨眨眼:“正是那位郎家的二小姐,如今蔡阳陆家的大夫人郎媃。”

  宋氏惊喜道:“果真是阿媃?这可就太好了!当初她嫁的那么远,算起来也有五六年没见了。”她笑了笑,对薛令芳道:“芳姐儿,你可还记得媃姨,她膝下有一个小公子,比你大了两岁,小时候你们还一起玩过的。”

  薛令芳神色有些不对,连手中的络子都掉在了地上,她素来稳重大方,很少有如此失态之处,惹得薛令蓁忍不住看向她。

  她怔了怔,拾起络子,纤纤的指甲上丹蔻掉了一点颜色,指尖掐的有些泛红,险些抑制不住胸腔中激荡的恨意,直到对上幼妹一双如宝珠流光般的黑眸,心中稍稍安定下来,装作若无其事地道:“好像有些印象,却记不清楚了。”

  宋氏还沉浸在故人得见的欢喜中,笑她道:“那时阿媃要带着雍哥儿回蔡阳,你还是万分不舍的。”

  薛令芳淡淡笑了笑,眼中有些阴郁。薛令蓁不禁伸出自己尚肉窝窝的小手安慰安慰她,虽不知道这陆家母子究竟有什么特殊的,但肯定惹了姐姐不喜。

  薛令蓁愈想愈觉得自己今生这个姐姐身上绝对有什么秘密在。

第9章 满月

  东宫问竹轩中,此处僻静,又因这皇长孙素来不受重视,鲜少有人来此,倒是给了秦烨锻炼的机会。

  他此刻颇有些怔怔地握了握自己的手,短短不到一个月,这双手从最开始的手无缚鸡之力,到如今的可以握住一把剑,实在令他难以置信。

  放下手中的宝剑,揉了揉有些疲软的双手,秦烨激动之余又不禁有些可笑地道:“在我最绝望时,救我的不是骨肉至亲,却是这薛家的祥瑞姑娘。”

  说罢,想起那日救下的小女娃,粉团儿一般的娇娃娃,不自觉弯唇一笑。

  将这剑器妥善收好,秦烨想了想,找来了方姑姑,问道:“今日可是薛家三姑娘的满月?”

  方姑姑愣了愣,回道:“正是,只是太子殿下并未派人去。”

  秦烨丝毫不在意,起身自中取出一方锦匣:“既是如此,那便有劳姑姑替我去一趟薛家,将这满月礼代我送给泰安郡主。”

  方姑姑惊讶地望了望桌上的匣子,“是,奴婢这就送去给泰安郡主。”

  因有宋家之事,京城这些人家都在观望着风声,待赐封郡主的消息出来,这些勋贵人家才等着这次满月宴上门。薛林有心出个风头,特意命人大办,宋氏带着一双女儿刚出了院子,就听到那下人们热闹的声音。

  薛林怕宝哥儿招了她不喜,也没让梁氏母子出来。

  这是怀胎八月后到现在,她第一次出院,瞧见这些景物还有些陌生感。这次满月宴,有一半是薛令芳主动帮着打点的,宋氏见她处理的井井有条,也并未起疑,直夸她离了母亲也成熟不少,心中也颇为酸涩。

  薛令芳撒娇地笑了笑,待一想到等会就要见到那个害了她命的负心薄幸之人,就觉得整个人像在油锅里一般煎熬。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9页  当前第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福女宠后(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