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本宫专治各种不服_分节阅读_第122节
小说作者:柳暗花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9-06-19 16:31:07

  他是武夫,这么多年韬光养晦,性子早压得有点受不了了。现在觉得自己势大,自然有点冒泡,所以一时冲动,无意中说出僭越的话。

  此时听到刘指挥的冷喝,连忙改变态度,弯下身子,一脸的苦口婆心,“皇上,臣一片赤子之心,本无意顶撞。但臣觉得此事太过神异,十足不是真的。必是那河曲县令借此事媚上,如若皇上接受了的话,以后在民间形成风气,我大江谎言遍地,只怕坏了纲常啊。”

  “有那么严重吗?”九哥儿下意识的扒扒头发。

  他有点疑惑,心思不定,一时被穆定之的气势压倒。目光也不知怎么,落在站在第三四排,一声不吭的穆远身上。

  穆远不动也不说,不好当面反驳自己的父亲,却似无意的,瞄了九哥儿一眼。

  九哥儿平日胡闹惯了,在后宫就像个混世魔王,但此生只怕两人,一是他亲姑,一是听传闻说,很可能成为他姑父的穆大将军。

  只是,说是怕,实则也依赖。

  此时接到穆远的眼神,居然奇异的懂了,似乎受到了鼓励。

  事实上,他也被以穆定之为首的冷静派搞烦了。

  这么好玩的事,怎么就不能让他亲眼见见?半人高,百来斤的大鲤鱼唉。可惜跑了,没让他吃上,也不知要怎样烹饪才好。那么大一条鱼,得吃到什么时候,能吃到多少花样啊。

  想到这个,他本就不爽,结果想见见当事人,亲耳听听八卦,这个小小愿望都被推三阻四的,据说他还是皇上呢。

  于是不由得犯了小孩子的牛脾气,大声道,“穆枢密使是说朕昏庸吗?你还没见到河曲县令派来的人,也没调查过事实就这么轻易下定论,是不是太刚愎自用了?既然如此,还问我干什么?不如穆大人再选个听话的皇帝吧。”

  这话,说得可就重了。

  尽管很多人是这么想的,可没人敢这么说。何况正如赵平安的预料,现在的臣子们反而觉得这个没了外家势力的胖娃是很适合当皇(傀)帝(儡)的。

  于是穆定之慌忙磕头谢罪,表面恭敬,甚至是诚惶诚恐,心里却骂翻了天。

  全是赵平安!

  全是因为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不仅两个儿子都不听话,跟他对着干,现在连这个没用的死小孩也敢在朝堂上斥责于他。他一心想要权势,想挟天子以令诸侯,难道就是这个结果?现在这是要逼他取而代之了吗?

  “枢密使大人并非此意,皇上息怒。”苏意站在文臣最尾,这时候站出来说话。

  他平时不拉帮结派,简直是两袖清风的士子楷模,此时的表现更带不出私心,看起来像就事论事,真的叫皇上别动气似的。

  但有他带头,穆定之的人就开始不断说好话,反正整体意思就是他们一心为国,请皇上冷静,不要被小人误导之类的。

  九哥儿听得心烦,眉头越皱越紧。

  不过当他正想甩袖而去,不管这摊子烂事的时候,杨明再度开口,“那依苏大人之意呢?”

  赵宸犹豫了下,已经离了椅子的小胖屁股,又悄悄落下了。

  “对啊,朕想问问,苏卿何意?”

 

第216章 但是来了

  球,踢到了苏意一边。

  所有人都看着,他到底要把这颗球踢到哪一方的球门里。

  事情已经明摆着的了,计相杨明和都指挥司使刘家旭,都是大长公主的人。尽管他们没有直接挑明态度,但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且!这二位年轻的臣子没有丁点遮掩的意思。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铁了心。

  那么苏意呢?

  最是清贵,清高,清醒,被视为仕林领袖的翰林学士院承旨的苏意,苏老大人呢?

  就在一年之前,先帝驾崩,大江国风雨飘摇,所有人都急着抢班夺权,没人想到会有意外的变数。更没想到这个变数,来自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女子,被先帝宠坏的皇妹。

  她本来是失了靠山,只剩下名头,任人揉捏的存在,哪想到居然冲出深宫的牢笼,最后更是通过一场疫症扭转劣势,甚至死里逃生,在东京城翻云覆雨,斗倒了叶家。

  平安大长国公主,就像一只闯入狼群的小豹子,看似莽撞脆弱,胡作非为,随时能被群狼撕成碎片,甚至真的几度陷于狼口,可最终却搅乱的整个局势,成为再也无法忽视的新生力量,继而会影响大江国的走向。

  吊诡的是,她根本没有直接插手国事和政务,也没顶着辅政的头衔,让人根本没办法攻讦她身为皇室女却干预朝政。

  公主干政,前朝有例,那可是捋爵流放的后果呀。再严重点,人头落地也很可能。

  可她到底有什么本事?不过莫名其妙的成了神医,还被民间百姓深信为药仙女转世而已。

  也因为这位平安大长公主的横空出世,所有人都在适应,还在观望,也在选择,才好确定未来怎么走,怎么保住自家的荣华富贵,甚至更上层楼。

  鲜有人想到,目前大江国有外患,他们要如何团结,先渡过这无妄之灾再说。

  这,就是现在的大江国!

  “老臣以为……”苏意清了清喉咙,慢慢走出文臣的队列。

  赵宸下意识的伸手摸摸耳朵。

  他最讨厌这些老臣倚老卖老的模样,说话就说话,说之前总要咳两声,难道嗓子眼儿塞鸡毛了吗?

  姑姑说,他们为了引起注意,显得自己的话比较重要。

  在他看来,这些人真是虚伪得不得了。

  既然人人都这样,苏大人也不能免俗,那为什么还有人说他老人家很清贵,很傲骨?他看着可不大像,只觉得苏大人可能就像那条半人高,百来斤重的鱼王,活得太老了,简直滑不溜手。就看那眼神,他永远不知道苏大人在想些什么。

  “说吧说吧。”他挥挥小胖手,有点不耐烦。

  姑姑还说了,他年纪小,斗不过这些心思深沉的老狐狸,干脆不要掩饰情绪,想怎样就怎样,该发脾气就发,只要样子摆得好。本来就是小孩子嘛,不用活得那么累。

  下面,苏意好似没感觉到小皇帝的情绪,踱着四方步,不紧不慢地走到垂拱殿,也就是素日里皇帝问政之处的中央,慢慢地道,“臣以为,皇上所言甚是。就算有什么没考虑周全的地方,皇上既然已经圣裁,身为人臣,自然听从效命。”

  此言一出,大殿四周立即传来极力压抑,但又因为聚少成多,终于像一群苍蝇嗡嗡叫着飞过来的声音。

  他们,是惊了。

  苏大人也站到皇上,不对,是平安大长公主一边了吗?

  谁都明白,如果朝廷承认这次黄河开河鲤鱼的神异事件,相当于给先帝立了牌,颂扬了极大的功德。往后大江国越来越好,是先帝的福荫。往后大江国有点差错,就全是后续者和他们这些臣子的错了。

  大长公主向来和先帝亲厚无比,她这样做是要给她皇兄立旗杆,同时还能稳固了赵氏江山,顺带着她自己的名望也更高,将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那简直如虎添翼。

  大江国的权利中枢是两府三衙加上计省,现在三衙被大长公主争取了一半,两府又因为叶家的倒台而塌倒一半,整个计省尽归大长公主之手,如果连代表天下士子,甚至言官言路的苏老大人再……

  胜负的天平,相当于倾斜了。

  尽管没人猜得透平安大长公主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但显然,她对他们这帮子老臣那是不怀好意呀。

  “苏老……大人的意思,是照……朕的意思办?”赵宸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差点冲口而出的苏老头以及我字,迅速咽回去并加上改正措词。

  旁边,穆远也几不可见的皱起了眉头。

  别人不知,他怎么会不清楚最近苏意和自家的爹走得颇近,而且是私下的?

  这老家伙到底要干什么?

  再看看自家爹,虽然脸色不变,但身为亲生儿子,从那张脸上的细微肌肉变化,他看出他爹正恼火,被人背叛之后的恼火。

  不对,苏意绝非这个意思。

  穆远蓦地想到。

  果然,苏意又咳了声道,“皇上说得有理,自然要照皇上说的办。但是……”

  来了来了,但是来了。

  赵宸脸色不愉,不如说失望。

  这些老家伙说话总是七拐八拐,前头的意思未必是后头的意思,有时候还彻底扭过来。

  他就知道,他没那么容易达成目标。

  当皇帝有什么好,他这么久也没体会到。但坏处,呵呵,那真是多了去了。

  “但是什么?有话就快说。如果没力气,不如回家吃点补药。”他更不耐烦了。

  苏意却还不慌不忙,“皇上莫急,臣想说的是,穆大人的忧虑却也不无道理。”

  穆定之目光一闪,连忙恭敬的趴到地上,以示谦卑。实则,掩饰脸上的表情。

  “道理在哪儿?”赵宸大声问。

  “皇上也说了,这事如果没有经过当面询问,没有亲自调查,谁能说是假的?”苏意侃侃而谈,“同理,谁也不敢保证是真的。所以老臣以为,皇上召见入京使者,是极其英明的决定。但皇上不能亲自前往,毕竟那相当于认了此事。”

  

第217章 这话没毛病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到底要怎么办?”赵宸烦躁得想踢桌子,幸好忍住了。

  有什么话不能一口气说出来吗?

  “老臣以为,不如派一使者,代天行事。”终于,苏意好整以暇地道。

  哦,原来如此!

  好多人瞬间恍然大悟。

  看起来苏老大人就算没有和人结盟,至少也没被大长公主拉过去。

  就说嘛,堂堂大江国,什么时候轮到个女人做主?苏老大人身为文人领袖,承袭圣人之道,自然不会让这种牝鸡司晨的事发生!

  很多人都暗中松了口气,有些莫名的痛快感。毕竟,大江国的男人,不对,应该说这群把持朝政又昏庸无能的老男人们,面子和里子都终于保住了。幸好赵平安规规矩矩的待在自己的公主府里,没有上朝听政,不然得当场炸毛。

  敢说她是母鸡?那真是得吃点药,开开窃了。

  “你说找人代替朕去?”赵宸有点不爽。

  这么好玩的事,凭什么他自己不能去?!

  “不知苏老大人意欲举荐何人,还是您自己上?”刘家旭突然开腔,语气里透着点讽刺。

  哎呀,刘指挥娶了苏老的女儿,所以他怼的可是他的岳父老泰山啊。

  众臣又惊讶了,只觉得最近的事都透着古怪和稀奇。

  论理,结成姻亲就是为了共同进退,互相扶持,互为依仗。本来,苏家和刘家,一文一武,结得是极好的亲呀,甚至好得有点不怕犯忌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1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2/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本宫专治各种不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