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本宫专治各种不服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柳暗花溟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2 MB   上传时间:2019-06-19 16:31:07

  叶贵妃口中的小小,就是那天被她扎得满脸血洞的宫女。如今伤好了,性命是无碍,却成了过河的卒子,早晚还是个死字。

  而且,是不得好死。

  不到放宫女出宫的日子就放人了,太皇太后睁一眼、闭一眼,宗正寺那边现在假装不知道,但有一天要计较起来,也是个麻烦事。这皇家小姑子做事顾头不顾尾,仗着权势,处处给人留把柄,目光短浅到只顾眼前,还自以为聪明,将来可怎么得了?

  包氏低下头,表面上是无声应下,实际上是免得她实在控制不住表情翻了白眼,或者撇嘴什么的,让叶贵妃看到,那就是找骂了。

  “现如今,咱们大江国谁不知道大长公主仁善,别说京里,就连外省和边陲都听说了她公开药方子,找人做瓶子的事迹,都说她是大善人,活菩萨呢。”叶贵妃冷哼了一声,继续道,“嫂子想,菩萨见了人受苦难,哪能插手不理?特别是在人多的地方,那就非管不可了。”

  “是,你跟你哥哥说了什么,他必会做到的。”包氏打了个马虎眼。

  这事谁沾上谁倒霉,她奉命宫里宫外的一通跑就算了,别想让她亲自出手。反正,她那丈夫身边多的是喜欢冒头,争着立功好得宠的小妾呀。

  “嫂子和京中贵妇们关系良好,最近可听说什么有关大长公主的事?”叶贵妃缓缓躺回去,呈现一种慵懒和随意的姿态,“这个我可知道,东京城的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们的眼睛。她们呢,正事不行,闲事可精通。”

  你不就是想听闲话?不就是想问娘家有没有派人盯紧大长公主吗?

  包氏心中不断吐槽,却又不得不回答,简直厌烦透了,“据说,大长公主之前在西京有奇遇,得遇一位仙长,指点了她一些医术方面的学问。这不,前些日子弄出个治喘症的神药出来,很是有效,就连太皇太后的娘家嫂子也受了益的。这病虽然不能去根儿,但发作起来要人命,有了神药就省得受罪了不是。”

 

第113章 一丘之貉

  看看人家的嫂子,好歹落到些好处。

  独她,成了个跑腿儿的。

  摊上这么个小姑子,她当人嫂子都矮人一截。

  “她从小就古古怪怪,要我说就得严加管教。偏先帝宠着她,搞得她这么没规矩,还无法无天的。”叶贵妃提起赵平安就来气,“切,她有什么本事,不过一个药方子,还抖起来了。”

  “她抖不抖的,臣妾也不知道。但是听说……”包氏沉吟了下,卖了个关子。

  看叶贵妃着紧的欠了欠身子,显然特别看重,这才继续说,“她最近不只对医术兴趣深厚,还经常跑翰林院的医官院,没事就和学子,先生们交流治病救人的经验。听说,她对医道本身倒还好,就是对药材可是上心。”

  “谁管她爱什么?”叶贵妃很不耐烦,又想到一种可能,眼睛一亮,下意识地又坐了起来,仿佛看透了什么秘密一般,“我记得,杨明的外甥就在医官院里头学医?”

  杨明,计省的三司使,主管盐铁、度支、户部,说白了,就是大江国的总会计师,财神爷,人称计相。

  基于先帝喜欢提拔年轻人的习惯,杨大人的年纪也不大,才四十岁上下。虽然管着国家的钱粮,捏着大江的钱袋子,但为人低调,沉静内敛,没听说参与过党争,倒是很中立,或者说是很漠然的一个人。除了自己管下的那摊子事,其他完全不理会。

  官场官场,当官也是有圈子的。在大江国,更是有严重党争。做官做成计相这样,也是前无古人,后不知有没有来着。不过所有人都不敢忽视他,毕竟他掌握着经济命脉呢。

  如果问赵平安,她会想起前世的杨大人到最后也没有站队。不过在权利斗争的最激烈时刻,他被叶家诬陷,罢官免职,流放琼州。最后赵平安惨胜,再找他出任计相,他却无论如何不肯出山了,大约被权利斗争搞得心灰意冷了吧。

  所以这世,若问赵平安的态度,那一定是想保住杨大人的。因为在经济建设方面,杨明绝对是个人才。后来十四哥儿赵昊登位,再指任的计相都没有杨明的本事。

  这个时候,叶家当然也想拉拢杨明的。不过也知道他软硬不吃,油盐不进,很难争取到自己的阵营里来。那么,至少也不能让他倒向赵平安那边去。

  现在听说赵平安经常跑翰林医官院,杨明的外甥又在那里学习,叶贵妃简直高兴得要发抖了,只觉得这一回老天爷又是向着她的。但没有小叶妃那个搅事精,她的筹谋肯定能成!

  叶贵妃越想越开心,又把计划对包氏略讲了讲。

  包氏回家后,像复读机似的对叶良辰的儿子,叶贵妃的哥哥,她的相公叶路再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果然他们是一丘之貉,不对,是兄妹同心,一听这事,叶路就兴奋得差点跳起来。

  “我就知道妹妹是个有福的,想瞌睡,老天爷就递枕头。”叶路大笑,“本来只想把赵平安的气势压下去,哪想到还能顺带着让她往死里得罪了杨明,真是一石二鸟之计,哈哈哈。”

  你那妹子只是凑巧吧?她那计划只是够阴毒,拿人命,特别是无辜者的人命完全不当回事的。能牵连到杨大人,完全是误打误撞。提什么福气呢?真有福,怎么还不能当皇太后?

  包氏心道,脸上却表现得温柔贤淑,还两眼冒星星,崇拜的对丈夫道,“相公真是目光如炬,立即就看出真章了。之前娘娘跟我说,我还一时反应不过来呢。”

  “你天天在后院转,离不开那一亩三分地儿,不知道这里面的关节。”叶路压抑不住自己“智慧”的光芒,打算给自家愚妇开开窃。

  于是又说,“这位杨大人沾着钱粮事,不爱与人交往,朋友也少。但他有个妹妹,兄妹感情相当好。他妹妹嫁人后和妹夫在偏远的外省为官,生的孩子里有一个名叫汪还山的,从小就寄养在杨明膝下,在京城读书。”

  “哦哦。”包氏配合地点头。

  叶路见此,说得更起劲儿,“杨明对这个外甥相当上心,相当不一般。人都说见舅如见娘,舅舅疼起外甥来也是不了得的。在杨明这儿,得加个更字,简直比疼自己的亲儿子更甚些。正好,汪还山爱好医术,历来八风不动的杨大人为此还破例请托了人情,让汪还山就读医官院。由此可见,他对这外甥的重视。”

  “没想到杨大人还是个好娘舅。”包氏赞叹,倒是有点由衷。

  叶路却嗤之以鼻,“什么娘舅?京城中曾有谣言,说这个汪还山是杨明的私生子,只不过托了妹妹和妹夫的名。不然舅舅疼外甥是这个疼法,你可见过?”

  我虽没见过,但世界之大,无奇不少,难不成没见过的就一定没有?包氏腹诽,面儿上却点头表示同意,“还真没见过。”

  “就是。”叶路得意,“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赵平安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让汪还山有个闪失,那大长公主殿下和杨大人结的梁子可就大了。那样,她想在京中乃至整个大江国呼风唤雨,终究缺了一角,成不了事。今天为夫再教你个乖,打人杀人都有关键点,那就是挑着对方最弱最疼的地方下手。于杨明而言,汪还山就是。”

  “相公真是太聪明了,可惜我不懂这个,还要相公费心说给我听。”包氏虚心受教。

  “妇道人家,能尽了本分就行,这回记你一功。”叶路很高兴,难得给了包氏一个笑脸。

  包氏是大江巨富楼家的外孙女,父亲只是个小官,父族也不显赫。当初就是看上她嫁妆多,正好解了叶府的财政危机才娶为正妻。虽然她长相平平,吃得富态了一点,婚后也没生个一儿半女的,但是不争不闹,对他往屋里拉小妾也没意见,交待的事尚能做好。

  叶路总结为:人傻,钱多,听话,所以日子过得也还和顺。

 

第114章 相公?屁!

  还好在,包氏虽然无趣得很,却从来不犯错。

  “谢相公夸奖。”包氏露出一个受宠若惊的神情,随后话风一转,“但之后的事实在是太复杂了,我怕搞砸了娘娘的妙计,还请相公找别人吧。”

  叶路一想,包氏笨笨的,又不会威胁人,也确实不太适合,当即点头道,“也好,剩下的事你就别管了。但你在城外的那个小庄子,只怕一年半载用不得了。”

  “能成为相公的助力,是我的荣幸,一个小庄子算什么呢?”包氏恭(虚)敬(假)地说,没表现出半分的怨言。

  就算有怨,也心里吐槽,绝不会说出来给自己找不自在。

  叶路很落单,作为奖励,叶路当晚睡在了包氏的房里,恨得一众小妾在暗处咬手帕。

  不过对于包氏来讲却很烦,因为屋里多了个男人,就打扰到她正常而平静的生活。好歹忍到第二天一早,叶路神清气爽的去安排事情,包氏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才不管外头的腥风血雨,办完自己的事就躲起来,别人都死了,她还要好好活呢。有什么比自己的命重要?

  相公?屁!

  只是那位大长公主啊,请你自求多福吧。

  与此同时,赵平安并不知道叶家还有人同情她,她只是按部就班的过自己的日子,慢慢推行自己的计划。

  就这样过了约莫十几天,赵平安正坐在马车里打盹,忽然感觉车身一顿,整个人几乎都撞到车壁上。幸好阿英把手垫在那儿,她才没有磕疼。

  “外头怎么了?”她问仍然坐在“副驾驶”位的秋香。

  最近她常跑翰林医官院,总是秋香和阿英跟着她。这两人都有武功,尤其阿英,还有赶车的阿鹏,再加上潜伏地周围的暗卫,在公共场合,足以保证她的安全。

  她之所以总去医官院,一来是想了解大江国的整个医疗系统的运转,二来想暗中查查关于她皇兄的谣言是怎么从这个神圣的,在现代被称为医科大学的地方传出去的。

  象牙塔,就该是做学问的地方,居然与朝政相牵连,还是八卦的那种,简直是有辱斯文呀。况且,还是给她皇兄泼脏水的,她一定要拔起这根钉子。

  不过,虽说医官院叫翰林医官院,但其实算是太学的一部分,位于内城朱雀门外,东南横街之北,倒是离她的公主府不远,其中一段中途还比较繁华。只是阿鹏赶车向来稳健,照理不会这么急停急转的,除非有意外事件发生。

  “有个女子,扑倒在马前了。”秋香答。

  “上去问问是怎么回事?”赵平安倚在车壁上,因为这些日子都在研究整个大江国的医疗状况,每天搞到很晚才睡,所以每天都困得很。

  过了好一会儿,她都快要睡着了,秋香才在外头回说,“公主,那女子又冻又饿,这才摔倒,差点惊了马。刚才我问过,说是因为受伤,脸上留了疤痕,被宫里赶出来的。可是又无处可去,沦落到在京城乞讨的地步。”

  秋香的语气里有很明显的同情之意,毕竟她也曾是宫女,曾经在宫里服役。若非命好得很,被挑去在公主身边侍候,还不知道会如何。尽管先帝和公主都很仁厚,但下等的宫女和太监是在角落里不被看到和注意到的人,还被高阶的宫女太监欺侮,被六尚的女官克扣,那个惨法,只有她们彼此才能深深了解。

  赵平安与秋香等三大宫女相处日久,自然听得出秋香语气里的意思,当即说,“我今天约了医官院的山长,要听他与人辩消渴症,不能迟到,否则就太无礼了。”

  她沉吟一下,“不如这样,你带上这个女子。到了书院后,自有阿英陪我过去,你不用在身边侍候。然后你就近找点吃食和衣物,让这女子先收拾收拾,吃点东西。咱们离开时带她回府,然后再研究怎么安置,可好?”

  “谢公主。”秋香的语气里透着轻松和愉悦。

  赵平安与阿英对视一眼,都忍不住露出笑意。

  当天这个小插曲,赵平安根本没有放在心上。这些杂事,向来是绯儿总管,敏夏协同处理的,她乐得撒手不理,全心应付她自己的事。

  转过天,绯儿报告说把那个宫女先安置在外院粗使房了。不过她似乎病了,精神非常不好的样子,所以暂时没有派活计,只等着将养几天,看她擅长什么再说。

  “我会让阿轻盯着她。”绯儿最后说,“虽说她看着可怜,瘦成一把骨头了,我心里也不好受。可是,她毕竟是从宫里出来的,还是从慈德宫里,怎么就这么撞上咱们的马车,也实在是太巧了。”

  “说不定就是这么巧呢?”赵平安不在意似的,手指无意间抚着白瓷水杯的边缘。

  热茶,冒着淡淡的白烟,似乎是从她手指尖上萦绕出的,很是好看。

  “不管巧不巧,就像公主说的,咱们虽然秉承善念,可善良也是有底限的。”绯儿神色坚定,“无论是谁,经不过我们的筛选,就不能在内院侍候。钉子,脸上也不会写字。”

  “就是!”敏夏很狗腿的赞同,“现在她有屋遮顶,有饭饱腹,绯儿姐姐还给她请了大夫过来,比在街上乞讨不是好多了?而且吧,她的脸虽然毁了,可是身段还在,又年轻。这样子天天在街上晃,早晚给坏人掳了去,那不是更惨?”

  “我给公主添事儿了。”秋香是直肠子,之前就是满腔热血,现在有点回过味儿来,怪不好意思的,又有一些后悔。

  “这不叫添事,如果见死不救,我成什么人了?你们成什么人了?”赵平安安慰道。

  当时,可是在繁华的东南横街上,还是内城。真那么无视受难的人,她的好名声指定就完了。暗中,不知道多少人想着坑她,等着推波助澜呢。

  再者,能帮手却不帮手这件事,她也做不出来。

  “那女的,我是说捡回来的那个,叫什么名字?”她似无意的问。

  “叫小小。”敏夏道,“很奇怪的名字,娇得很,倒像个猫啊狗啊,或者是大家小姐。”

第115章 绑在一起死吗

  三天后一早。

  赵平安正准备收拾收拾去医官院,就见绯儿匆匆走来,面带忧色。

  最近她几乎天天去太学报到,比院里的学子还勤快,最不愿意被杂事耽误。可绯儿是她公主府的大管家,小事自己就会做主,但凡来找她,必是不能决定的大事。

  “怎么啦?”赵平安放下手中的大毛斗篷。

  已经是腊月中,今年的雪又足,隔三差五下一场,虽然雪量都不大,但却冷得很。

  瑞雪兆丰年,民间又有人夸赵宸小皇帝了。而且赵平安注意到,传言又是从医官院传出去的,只不过没有大规模调查,源头一时难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85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2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本宫专治各种不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