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六零不嫁赘婿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果果爱吃糖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09 KB   上传时间:2022-01-07 19:50:27

  “要要要,怎么不要,这把菠菜拿回去,我妈得高兴死。”杨红丽小口小口的吃着西红柿,也将菠菜拿到了柜台后,按照文秀英的说法,另外给了她五分钱,西红柿可一个都不能少。

  文秀英从小挎包里掏出一张纸和一根铅笔,趴在柜台上,写了一张欠条给杨红丽。

  杨红丽看到这张写的工整秀气的欠条,心里真是震撼极了,这哪像个农村娃娃,分明比城里娃娃还灵醒,这么小就会写字,还主动给她写欠条,大人一般都想不了这么多呢,平时大家买东西赊账是常有的事,顶多就是在本子上记一笔,像这样正式的还真头一回见。

  这西红柿真是买的值呀。

  初战告捷,文秀英一扫之前的郁色,跟杨红丽边说话,边等爸爸来接她。

  有了西红柿的事,她可不能不来了,家里的菜里其实是没有西红柿的,虽然一直生着活火,但是温度仍然不高,西红柿她也种了,没长出来,只有空间里种成了。

  想到自己之前因为不愿见候家人,就不想再来县城,心思转过来之后,不由的有些鄙视自己。

  现在一切都变了,何必为了那些不相干的人,影响自己的生活呢,让那些过往都见鬼去吧。

  想通后,心情更畅快了,她告诉了杨红丽自己的名字,还说了自己跟哥哥学写字的事,杨红丽直夸她聪明又好学,想着回去也要跟自己妹妹好好说一说,都七八岁的人了,上学回来一问三不知,真是愁死人了。

  两人越说越高兴,整个书店里都荡漾着彼此的笑声。

  木学农后面去卖菜却遭了些波折,差点被抓,好在后来还是顺利卖给了一个过路的老太太,再次庆幸遇上了候家那个大主顾,就不用冒险去危险地方卖菜了。

  文秀英听闻后,因心里已经放下,便道:“那可真好,下次,我还跟爸爸一起来卖菜。”

  看闺女笑容灿烂的样子,木学农刚刚的心惊胆颤平复了许多,两人没有再耽搁,说完就去车站坐上了回去的班车。

  木家的生活似乎开始呈现出喜人的模样,远方,却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第24章 平地起波澜 看着菜芽儿一天……

  看着菜芽儿一天天长大,文秀英只觉得事事顺心。

  弟弟已经两岁了,哥哥上个月刚过了九岁的生日,他们跨过了上一世,一岁、八岁的坎儿,一切都变了。

  她今年五岁,在自家长大,妈妈一如既往的温柔,爸爸也越来越和蔼。

  家里的青菜已经开始种第二年,有了去年的经验,今年家里专门用了两间空屋子来种菜。

  夏天的时候新起了两间偏屋,盖的比一般的房子矮小些,只说孩子大了,得有地方安置,主要是自家抽空盖的,族里关系好的兄弟叔伯也来帮了几天忙。

  农村盖房子就是这样,互相帮忙,土砖土墙,也花不了几个钱,只溜檐的砖瓦需要花钱买,就这都难住了无数人扩屋的脚步。

  好在自家现在手头还攒了些钱,买砖瓦还是宽裕的,最难的是粮食,有人来帮忙总得给吃饭吧,因此大家都有默契,帮忙都是挑上梁这种重活的时候才来。

  去年过年时,因着有卖菜的钱,自家养的猪没有整个卖了换钱,而是杀掉拿肉换了粮食,自家也留了三分之一,腌起来,放在地窖里,等到盖房的时候,还吃了一碗红烧肉,可是把大家给吃美了,谁不说木家是个厚道人。

  木学行听说吃肉的事情后,还来闹了一回,只是连大门都没进的了。

  社员们都看的清楚,干活的时候不来,一知道吃肉就急眼了,这还是亲兄弟吗?

  日子久了,木学行通过观察发现,他大哥家很少卖鸡蛋了,他甚至在大哥家门口找到了一堆鸡毛,明显是杀了鸡的。

  他心里的阴影越来越重,大哥竟然不卖猪,不卖鸡蛋,还敢杀鸡,肯定有另外的来钱处,难道是老太太真留下了什么值钱的物件?

  当初他曾认定是这样的,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后,他清醒了,老太太大概是真的没留下什么东西的,他清楚的记得,小时候爸爸生病没钱看,就硬生生那么熬着,后来没熬过去,他家的日子更难了。

  如果真有什么值钱的物件,老太太没有理由不拿出来的。

  那就是说大哥家有什么其他来钱的办法,他进不了门,暂时想不出来。

  有好几次他想乘着大哥大嫂上工的时候进去看看,谁曾想家里就一个小丫头看家,门户却极严,弄的他不是踩钉子,就是被斧子砸到头。

  虽然不知道大哥家怎么弄钱的,不过这些事却给他提了醒,就他傻的还天天卖命的干着集体的活,大哥这个看起来实诚正直的大好人,却天天只算计着自家的小日子,他也不能这么傻了,大家都喜欢跟大哥家往来,不爱搭理他,不就是嫌贫爱富吗?

  他可不服输,小时候上学时,他学习可比大哥好多了,要不是没钱上高中,指不定他就是木家第一个大学生了呢。

  木学行想通后,把全部汗水都撒在了自留地里,跟媳妇通好气,集体干活的时候应付一下,回家后再出力气。

  他也是个狠人,不仅全村撵着拾粪,沟里的枯枝落叶,他都是乘黑一担一担的背上来。

  这些是偶有人撞见过的,可是白天大家都要干活,晚上没灯没蜡,没人敢去沟里背柴火,万一掉下去命就没了。

  在大家都看不见的地方,他也没闲着。

  如果现在有人进去看,就会发现他家的院子已经没有路了,全部变成了地,麦子玉米黄豆样样不少,墙上爬满了豆子的藤蔓,最中间也种了菜,只是这些菜都是拿来换钱的,他家是一个都舍不得吃,馋了顶多吃点队里的苜蓿,还有就是红薯叶子,这就是难得的改善生活了。

  他也成了黑市的常客,若不是文秀英眼尖,有一次两兄弟差点就迎面撞上了。

  就在两兄弟都卯足了劲儿过自家小日子的时候,大队的喇叭发出沉痛的声音,打破了这些平静。

  “苏修悍然入侵了我国的国土,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共御外敌,反帝反苏修。”

  念完这句报纸上的话后,大队支书申宝强清了清嗓子又道:“接下来我说一下,社员们接下来的劳动安排。

  从今起,男女老少都要下地干活,抢收玉米花生和苹果,半月后全部运往前线。”

  木家此时正在吃饭,石玉韶听闻打仗了,手里的筷子掉在了地上,想捡起来,手却一直在发抖,她心慌的不得了,上上个月写给三哥的信还没有回,三哥不会是上战场了吧?

  她坐不住了,放下碗就往外走。

  “马上要去干活了,赶紧吃饭,干啥去?”木学农听到大喇叭安排的事情,心里有些烦躁,本来想乘着干活的间隙,去趟山里,砍一棵树,回来做个桌子,儿子马上要上高小了,每天还只能趴在炕上写字,家里连个像样的桌子都没有。

  “我想去镇上给三哥发给电报。”石玉韶声音有些颤抖,却转出转进,不知道要带点啥出门。

  木学农是个男人,对政策要敏感些,起身拦住她道:“别去了,如果真上了战场,你发电报他也收不着,他们单位的人也不能告诉你,你胡思乱想是一回事,可别连累了三舅子。”

  文秀英不大懂这些,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安慰妈妈,但直觉让她认为爸爸说的应该是对的,她以前看过谍战剧,那些人出去做事都是不能让家里人知道的,打仗应该也差不多吧。

  石玉韶被丈夫劝住了,可心里还是颤颤的,六神无主,不知道该干啥。

  “妈,咱要不给三舅妈寄点东西吧,现在打仗,城里物资可能有点供应不上,咱在农村,自己种自己吃,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城里不知道缺成啥样了呢。”

  文秀英觉得妈妈现在如果不做点什么,心是定不下来的,以前都是舅舅给他们寄东西,现在他们也攒了点东西,给舅舅寄些过去,即使他们不缺,也知道有人牵挂他们,亲戚嘛,有来有往才能长久。

  她这话说到石玉韶心坎里了,石玉韶立马就去收拾东西,去了放粮的屋子,左看右看,拿不定主意。

  文秀英知道妈妈这时心里乱,便出主意道:“妈,也不知道他们缺什么,咱们把咱有的,能寄的东西都寄一点,多寄点粮食,不管咋样,吃饱饭都是最重要的。

  麦子和高粱都寄一点吧,那边不种这两样,多半是缺的,还有房梁上挂的腊肉,也装一提,荤腥这东西哪里都缺,其他的红薯干花生瓜子都装一些,再寄点菜种子,如果他们能自己种点菜,吃起来也方便。”

  石玉韶脑袋木木的,觉得闺女说的都对,就按照闺女说的装了一大袋,自家只有两个大人,三个小孩,吃的都不多,后面不够吃了,再想办法,大不了跟队里把明年的粮食先借出来吃。

  饭后,木学农就去队里干活了,石玉韶却带着闺女去了镇上寄东西,让儿子去跟队长说一声,就说弟弟身上长痘,带弟弟看病去了。

  其他的事请假队长可能不愿意,但是村里自前年有小孩出痘,传染了好多小孩,还夭折了几个后,但凡遇上有小孩出痘,队里都如临大敌。

  大概是因为都接到了大劳动的指令,镇上空荡荡的,连一个闲逛买货的人都没有。

  母女俩径直去邮局,将包裹寄出去。

  在路上,文秀英还帮妈妈写了封信,她也顺便给装吃食的袋子里塞了几样别的东西。

  第一天的劳动母女俩没有参加,可是这一来一回十几里路,不比干活轻松,回家后就累瘫了。

  只是当一个月后,收到回信的时候,她们才知道自己这一趟有多么及时和值得。

  原来石玉辉所在驻地离战场较近,因战争来的突然,当地便成了补充物资的第一线,他没有上战场,却在后方负责筹集物资,可是当前方的粮食好不容易筹齐后,自家却断了粮。

  孩子饿的直哭,其他人家里也差不多,还不知道外地的粮食啥时候能到,都勒紧裤腰带等着呢。

  就在全家喝了五六天的黑糊糊,全家嘴里发苦,走路没劲时,他却收到了一大袋子吃食,足足有一百多斤,还多是纯粮食,那一大挂肉,让人差点馋疯了。

  顾不上别的,他给附近的几个老干部送了几斤粮食后,才回到家吃了顿干饭。

  没想到一向胆小的妹妹竟然给他寄来了这么多粮食,还多是细粮,里面甚至有五斤大米,这简直就是天掉惊喜呀。

  从这点来看,妹妹能做这么大的主,性子或许刚强一些了,可是给他寄了这么多粮食,自家还够吃吗?他知道农村种粮却管不了粮,但是现在他也没办法,只能等以后再想办法给妹妹寄吃食。

  他送粮的五家都是平时节俭,这回把粮食大都捐给前线的人家,大家都以为一切都是暂时的,谁知道遇上大雪封山,等到外面的粮食运进来,已经过了二十天。

  石玉辉家也只吃了一顿干饭后,就一直半干半稀的吃着,后来在大雪封山后,还把家里剩下的五十斤粮食,拿到单位食堂去给大家煮糊糊喝,单位留守的七八十号人,就靠着这些面糊糊硬是熬到了粮食运进来。

  这事后,很多人都视石玉辉为救命恩人,更知道了他有一个好妹妹。

第25章 今朝吃饱 明天躺倒 天气晴……

  天气晴暖,队里召集大人挖花生,小孩子捡花生,忙活了五天后,终于把集体的六十多亩花生全都收了回来,除留了几个人在大队的场院里晒花生外,其他人都继续去地里忙活。

  文秀英人小力微,掰玉米棒子实在是帮不上什么忙,她和一群差不多大的小孩子被派到了大队的果园里去捡果子。

  果园里主要是苹果树,还有一些梨树,桃树,边上也斜生出几颗桑椹树,看起来应是野生的,现在不是吃桑子的季节,只有枯叶挂在枝头。

  苹果一串串的挂在枝头,几乎压弯了树干,长得繁密的果子却个头不大,圆滚滚红艳艳的苹果就在文秀英眼前,不似几十年后的苹果都是套在袋里的,从外面难睹真容。

  她有些奇怪,为什么苹果都是一大串长在一起的,这样果子互相争抢营养,自然是营养不良,难长大呀,她以前在果园里干过活,知道苹果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要一串上把多余的都给摘掉,只留下长势最好的一个或两个继续生长,这样才能长出个大清甜的红苹果。

  苹果是按照个头分级的,越大越值钱,可一点马虎不得。

  苹果如果掉在地上就会磕出伤来,无法长久存放,因此队长专门在这边看着,以防有人故意在摘苹果的时候掉在地上,因为这些受伤了的果子都会变成社员们的福利。

  而他们这些比树矮一大截的小孩子们就负责捡拾大人不小心掉在地上的苹果,将他们捡在小篮子里,然后单独放在一个筐子里。

  队长就守在筐子前,每看到倒进一些受伤的苹果,他都要开口训斥:“社员们,大家都小心一点,我们的苹果是要拿到战场上给解放军吃的,你们摔烂的多一些,解放军就少吃一点,吃不好怎么能有力气打仗呢。”

  有社员调笑道:“队长,苹果能顶个啥,还是白面馍馍吃了才长力气。”

  “你懂个屁,战场上带着苹果,既当饭又当水,补充不上水的时候,这苹果可就是最稀罕的好东西。”队长一个土疙瘩丢过去,打了一下刚才那个干活拖拉,一直在闲话的年轻汉子。

  文秀英守在果树底下,捡两个,就把一个收进空间里去,坏了的果子她也不嫌弃啊,谁让她根本没机会出门去寻好东西,好想快快长大呀。

  上树摘果子的人越上越高,但是越到上面就越危险,因为上面的树枝会越来越细,即使再小心翼翼,树梢上的果子也是摘不上的,对于这些苹果,队长只能等大家把下面的都摘完了之后,统一用长杆子给打下来。

  文秀英乘着这个间隙,也收了树梢上一些完好的苹果,有了这些新收获,她干起活来一点都不累了,反而激情满满。

  因是抢收,回家后已经天黑,木学农忙着照料菜苗,石玉韶撑着疲惫的身子做了顿糊糊,还用一小块肥肉炝了锅,烧了点汤,让大家肚子里都沾点油水。

  木学农端着碗有些忧虑的道:“咱们也得省着点吃了,赶明儿我找个时间去想办法用家里的鸡换点粮食,我最近天天听学习读报纸,说是战争很激烈,要让人民多支援多贡献,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

  “再苦还能苦到哪去?咱们都把嘴扎起来不要吃饭了。”石玉韶心火有些旺,抱怨了一句。

  “你这会肯说这话了,之前听说三舅哥可能上战场的时候,你不是恨不得把家都给搬空了吗?”

  “三哥这不是没去吗?我总得先饿不死才能更好的劳动不是。”

  自从石玉韶收到信,知道三哥没有上前线,而是因为筹集粮食,自家差点断了顿,还好她寄了粮食去,不然还不知道能不能挨过去,她心里就有些说不出口的怨气,这些年日子越过越差,竟然连三哥都有要吃不上饭的时候,她真的很沮丧,也不知道该怪谁,为什么老百姓的苦日子总是没个头呢。

  抱怨归抱怨,她还是把自家的粮食再细分了一下,每顿都用同一个碗量好后下锅,计算着怎么也得吃到过年跟前,估计下次分粮就得是过年了,以往入冬前都是要分一回的,今年的收成基本上出了地就被送走了,大概是没的分了。

  过了几日,狂风大作,人在地里都没法干活,队长让大家回家休息一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六零不嫁赘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