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六零不嫁赘婿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果果爱吃糖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509 KB   上传时间:2022-01-07 19:50:27

  等了一上午也没啥音信,大家伙都回家了。

  知青们也有些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俩得到回城名额的知青,他们个人材料都交了,可别有什么变故,给黄了。

  没看最近其他知青都不搭理他们,成天等着看笑话呢,指不定想什么坏主意坏事呢,夜长梦多呀。

  他俩是最关注队长动向的人,有事没事就去打听啥时候让他们回去。

  进了院门后,刘明明闷着头走路,突然被脚底下的什么东西拌了一下,心里憋闷的他一脚就给踢飞了。

  苟军从后面看到他踢了个什么东西,好像有字,就拽了他一下,捡起来,扔掉里面的土疙瘩后,打开纸条一看,惊呼道:“刘明明,你看,快看。”

  刘明明一看,纸条上写着:吴达,贺子谦把你们做的事都跟上面说了,你们谁也走不了,明年也一样。

  “我什么都没做呀,你做啥事了吗?”刘明明急切道,别苟军得罪了人,再把他给连累了。

  “我天天跟你在一起,我也啥都没做呀,上回的玉米棒子还是你去偷的呢。”

  苟军努力回忆着刘明明干过的坏事,若被人给翻出来,别把他给搭上了。

  “你乱说什么呢,这都多久的事了,上回队里丢丢鸡进了你的肚子,你以为我不知道。”

  正当两人互相指责时,手里的纸条突然被抽走,两人回过神来,看到是陈海,心里更是一慌,眼睛里都是悔意,他俩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这回可完了,若被陈海这个红眼病都给听到了,他俩还能回城吗?

  因纸条上指向不明,陈海刚才隐约听到了他俩说什么偷东西的事,再一看这个纸条,他心里也乱糟糟的,更多的是气愤,他终于明白哪里出问题了。

  原来都是吴达和贺子谦把他给告了,才有了这个结果,要不然以他在村里的人旺,怎么会选不上呢,什么想把没用的家伙投回去,当谁是傻子呢。

  今年若真让两个懒货回城,剩下的人可不都变成新懒货了吗?

  社员们图啥啊,肯定是有人从中做梗,把大家伙都给告了,真细究起来,谁还没干过点出格的事啊,偷吃队里养的鸡和兔子,他俩敢说自己没沾过光?

  还有大家准备写联名信的事,他俩不也参与了吗?敢情回头就去告状了,他们以为这样队里就会把名额给他们了吗?

  想的美,他们乱搞男女关系的事,其他人不知道,他可看的真真的,把门锁起来和两个小姑娘在里面鬼混,贺子谦还把木家丫头又背又抱,他全看见了。

  还没等刘明明和苟军说什么,陈海已经拿着纸条到处去串门了,把纸条上的字给大家都看了一遍,因为对回城名额的事不满意,大家都攒了一肚子的火,这会可找到发泄点了。

  在外面跑了大半天的吴达和贺子谦,拿着刚买的书和果干到了院墙外,就被赵柠给拦住了。

  “你俩先别进去,他们都准备好砖头等着打你们呢。”赵柠悄声说着,还回头看了一下院门,确定没人出来,说完就躲到了门口看不见的后墙处。

  兴奋不已的两人有些发懵,也跟着她到了后墙处,才知道了纸条的事,吴达当时就要冲进去骂人。

  赵柠狠声道:“你想被打死,你就去吧,一砖头下去脑袋就开花了,死不了也成傻子了。”

  贺子谦拽住吴达的胳膊,他勉强冷静下来了。

  “谢谢你,我知道事情凶险,他们这会肯定群情激愤,手下没准,我进去就会被打趴下,可是我妈还在里面,能不能麻烦你想办法把我妈带出来,我俩先找个地方躲躲去,等队长回来,大家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来,大家就不会怪我们了,这是报酬。”

  说着话,贺子谦拿出十块钱给赵柠,他知道赵柠为了回城,也没少送礼,估计早没什么钱了。

  赵柠微一犹豫,就收下了,这样也好,两不相欠。

  “你们先走,等他们等累了,我就找机会把阿姨送出来,你们说个地方,我让阿姨自己去。”

  贺子谦想了会儿道:“就到队长家吧。”

  “这样岂不是坐实了纸条上写的话。”赵柠直言道。

  “如果你信的话,就不会出来帮我们了。”

  “我没有信,也没有不信,我只是觉得帮你们或许好处会大些,打你们一顿,我也回不了城,反而在档案里会添一个污点。”赵柠说的坦荡,吴达有些生气,敢情这女孩是来要挟他们要好处的呀,当即就把她手里的十块钱抢了回来。

  贺子谦给了吴达一个眼神,把钱抽回来,重新递给赵柠。

  赵柠再没说话,拿起钱就走,走到门口时,长舒了口气。

  看她进去,贺子谦才悄声说:“你把钱给她,无论她是什么目的,都是在帮我们,现在是咱们有求于人,付出报酬是应当的,这样把目的摆在明面上的人,总比那些背后耍阴招的不知要好多少倍,我看她是个聪明人,这样互惠互利也是个好事情,咱们跟其他人关系太远了,今若不是她,咱俩可就没命回城了。”

  吴达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只是看不上她不择手段的样子,为了回城,连陈海那样的人都能委身。

  傍晚大家在院子里乘凉时,突然听到盼了一天的大喇叭响起来:“社员同志们,不分男女,不分老少,都到大队部来开会,有好消息要宣布。”

第55章 . 集体产业 心焦了一天的社员们顾不上多……

  心焦了一天的社员们顾不上多想, 拿着麦草编的扇子就出了门,以往去开会悠哉悠哉的人手一个小凳,这会,大多数男人都是空着手去的。

  只有少数妇道人家走在后面, 牵着小孩, 拿着个小凳急急走着。

  成天吃不饱饭,能有啥好消息呢, 社员们都暗自嘀咕着, 却怎么也想不出眉目, 不会是上面知道村里这几年连年干旱,要拨点救命粮吧。

  还让男女老少都去,不是要现场发粮吧, 这什么家伙什都没带, 可怎么好。

  大家伙议论纷纷,人头攒动,社员们从来没来的这么齐整过。

  队长却不露头,把大家急的直往前挤, 其实前面也一样啥也看不着。

  只有木学农心里只有兴奋, 这种满队的好事肯定少不了他, 还有他前面来时, 刻意绕到知青点那边, 看到知青们陆陆续续的出门,却没见着吴达和贺子谦。

  本来心里还有些失落呢,却听到刘明明气呼呼的说, 如果真被那俩兔崽子给搅黄了,我不揍死他们,我就不姓刘。

  旁边的苟军也附和着, 还有其他知青也一起猜测着吴达和贺子谦的去向,五队的知青们,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而空前的团结起来。

  躲在墙后看他们走远后,木学农从玉米地里穿过,抄近路到了大队部,还比知青们早一步到,那股溢不住的高兴劲儿,都被他亲爱的弟弟木学行尽收眼底。

  若说这世上谁都在意木学农的一举一动,自然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木学行了。

  木学行这些年总憋着一股劲儿,要把日子过到木学农前头,当年受的那些侮辱,他都要尽数还回去,不就是养了个好闺女吗?

  他后来也知道了,当初那些坑他的主意很多都是木秀英,不,是文秀英出的。

  自从文秀英上学后,知道了自己跟了姑父的姓,换了爸妈后,大哥家的日子慢慢就跟从前没两样了,精细的活没人干了,好运气也没了。

  秀英那闺女硬气,愣是一个人在学校住着,过年都没回来,过年时,大哥家满村满屯的找闺女,谁不知道呢。

  他让婆娘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大姐和大哥已经开始给秀英说婆家了,还是上门女婿,谁不知道肯上门的都是些没人要的歪瓜裂枣。

  因着这事,他高兴的美美吃了一顿白面饼子,当年的那股子刷墙粉的味儿终于没了。

  眼看着大哥又抖起来了,木学行也没心情猜测队里要出啥好事,反正人人都能得着好处的事,也没多大意思。

  一片乱糟糟的哄闹声中,申明存终于拿着个大喇叭在土台子上喊了几句,静一静,静一静。

  木学行的眼神却还在大哥木学农身上,他来的早,站在一个有石台的高位上,可是把大哥的每一点表情变化都尽收眼底。

  队长开始说起队里的困难和社员们的苦日子,大家伙都沉默又苦闷起来,当队长说起现在有人想来个主意,可以给队里增收,年底可以多分点钱时,队伍里嘻嘻笑笑的声音多起来。

  木学行却发现大哥的脸上突然僵了僵,不仅没有与大家一样的喜气,还多了些恼怒和愤恨。

  随着大哥的眼神看过去,木学行发现土台子上多了两个人,正是队里的知青吴达,贺子谦。

  原来是队长让他们上台介绍新办法的。

  这有什么问题吗?如果真能想出什么妙招,肯定也是非知青不可,他们这些在队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若有想法,早办了,还能等到这会吗?

  贺子谦气完神足的声音响起,低沉清晰的普通话传的老远,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乡亲们,我下乡一年多,大家伙都很照顾我,我心里非常感激,我们知青下乡参加劳动,真正的知道了农民的辛苦,切切实实的受到了教育,这才体会到伟人的苦心。

  这两年,我日思夜想,读书走访,终于想出来个法子,可以给队里增加点收入,我们集体的日子才能过的越来越好......”

  他这一通虚头八脑的话说出来,社员们都听的心急,却也改了些队他的印象,难怪他跟社员们不怎么打交道,原来都是在看书想法子啊,心里装着事儿,可不没功夫乱窜吗?

  又想起他之前给大家伙搞到的那些香皂,毛巾的情谊,对他的法子期待更深了,他是个有门路有想法的人。

  见众人都一脸期待的看着他,贺子谦说完开场词,终于说到了正题:“咱们队里种着很多果树,杏树,桃树,每年产的果子好的上交,差一点的就给大家抵了工分,但是果子不禁放,难免有浪费的,还有沟里成片的野生酸桃,味道不好,也没人吃,就那样浪费了怪让人心疼的。

  我和吴达从书上看来个法子,可以把果子杏子之类的都做成果脯,杏脯,这样保存的时间长,那些长相差,味道不好的果子也可以做出好吃的果脯,咱们做好后,可以放到供销社卖,卖的钱都是队里的,这样一来,大家伙年终也能分点现钱。”

  说到分钱底下的议论声一阵高过一阵,其实农民自己种粮自己吃,再到边边角角的种点地,吃上来说倒不算特别紧巴,稠稀混着吃一年也就过了。

  其实真正为难的还是现钱,这看病上学,买油盐酱醋,哪个都得用钱,而且乡下人,分不到多少票,出门办事就得用粮票吃饭,这些票都可以花钱跟城里人换,再有个红白喜事什么的,家里的钱怎么都周转不过来。

  而农民能出产钱的无非就是自家产的鸡蛋,南瓜,红薯等,这些自家产的吃食拿到集市上卖了换钱也没人管,可这些也是口粮啊,卖多了吃的就跟紧巴了。

  再说也卖不了几个钱,唯一的指望就是等着队里年终分红点钱。

  但是队里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得有人出去靠手艺挣钱,给队里交钱,才有得分,若队里没个手艺人,那就等着干挨吧。

  好在自家队里有两个会补牙的,一个会理发的,经常出门摆摊,一天给队里交五块钱,年底的时候一家还能分个几十块。

  现在听着这小知青的意思是要在队里办果脯厂,可农民能办厂子吗?这不是城里才能办的吗?

  一心过好日子的木学行顾不上管他大哥是个什么表情了,立马挤到前头,把这些话问出口。

  看底下群情激动,队长忙让贺子谦站到一边,笑眯眯的说:“我今一天在公社就是去办这个事的,公社领导说,现在新上任的□□下了最新指示,要重视经济效益,所以对咱们要办的这个厂子,领导说不阻拦,不支持,办好办坏都是咱们自己的。

  我想,咱们现在有人有技术有原料,先试试看,办成了社员们都能分红,办不成就是浪费点人工,每天在厂里干活,照样记工分。”

  听到队长这么说,大家伙是踏实了,反正先挣着工分,能不能挣着钱,他们也不会吃亏,总有个奔头呗。

  社员们心里有了奔头,那精神头就甭提了,一大早,男女老少就齐齐出现在了大队部的院子里,等着安排活计。

  一天没见,贺子谦和吴达已经成了新成立的申五队果脯厂的副厂长,一应具体工种都是他们安排的,队长却在外面跑着买机器去了,因着是集体的厂子,他就卖了队里一部分储备粮,用作启动资金。

  这事他其实也找过支书,希望得到他的支持,这样他能动用的储备粮就多些,到时候哪怕和其他队合办,也不是不可以,他也有风险共担的意思。

  但是支书一点不吐口,让他自己看着办,真出了事别连累整个大队。

  这些年风风雨雨的政策变化,支书活了大半辈子,啥没经过,指不定哪天上头换了人,白干不说,他们这些领头的还得坐监。

  队长没拉到外援,一切都只能自己张罗,好在前期的准备工作,盖房子,拾掇果子什么的,都可以让队里先干起来。

  在队长家住了一日,吴达和贺子谦光明正大的回到了知青点,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知青们殷勤的不得了,都来打听起哪个活计工分多,哪个活计轻省些,甚至苟军还给他们送了个新编的草帽,想得个轻省的活计。

  其他人见状,就算没东西可送,好话还是说了一箩筐,让他们看在大家都同为知青的份上照顾着点。

  而那张纸条早被刘明明撕的碎碎的,扔进了炕洞,并互相叮嘱,千万不要说出去。

  一个个在心底暗暗庆幸,他们俩昨天没回来,不然真被他们打一顿,不仅是他们自己,队里的好事也没了,那队长和社员们不得撕了他们。

  按着之前和队长商量好的步骤,男社员们先把之前旱的没法种的一片空地给收拾出来,女人和孩子就到沟里去挑已经成熟到野酸桃摘回来。

  见吴达和贺子谦不偏不倚的给所有人分了任务,大人小孩都记工分,知青们松了一口气,他肯定是不知道,不然准得把他们送去挖泥去。

  申五队的男女老少都齐心协力,干劲十足的奔着建厂子去,想着自己村里也能跟城里一样建上厂子,那劲头就甭提了,根本不需要人催,从早上一直干到中午,到了饭点都舍不得回家。

  令石玉韶奇怪的是,自家那口子却一直坐在田埂上发愣,若不是她催着,怕是要坐上一整天,这么大的好事,还能坐得住,不会是脑子烧着了吧?

  昨晚就见他半夜出出进进的不睡觉,多半是不大清醒,本以为他是没睡好,太累了,想回去好好吃顿硬正饭,养一养,没曾想,她刚带着闺女去了趟沟里上来,就听说他跟人打起来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六零不嫁赘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