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本宫一万零一岁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暮序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323 KB   上传时间:2022-01-27 22:02:29

  待玲珑等宫人退出殿后,她几经迟疑,忍不住轻唤:“太后……”

  冯谕瑧放下手中茶盏,抬眸望了过来,似乎在等着她的话。

  连翘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道要说什么。

  说自己后悔了?可后悔什么?不该对那贱人动手?可她一点儿也不后悔,若再来一回,她还会这般做。

  毕竟她在宫中经营多年,伪造一个意外身亡并不难,凭谁也查不出半点错漏。

  若硬是说后悔的话,她只后悔下手太晚,以致教那贱人至今仍在世上蹦哒!

  正纠结间,忽听主子沉声道:“你不是这般冲动之人。”

  她默然片刻,道:“太后宽和,不愿与她计较,可连翘却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当年若不是她,太后与先帝之间又岂会……”

  冯谕瑧愣住了。

  少顷,缓缓地摇了摇头,“你错了,乱世之中,一个柔弱女子身不由己,先帝又乃当世英雄,威震四方,她为了安身立命也好,日后富贵也罢,在那朝不保夕,随时有性命之忧的乱世,她千方百计寻得一个强有力的庇护,本就无可厚非。”

  “况且,给了她接近机会的是男人,做决定的也是男人。牛不喝水,还能强按头不成?”

  “若硬要说错,女的纵然有错,可更错的,却是男人。”

  连翘抿了抿双唇。

  不错,女的该死,男的更该死!

  只可惜……

  “哀家对付她,只是因为她心太大,手伸得太长。皇后之位、太后之位,只能是哀家的,谁也不能染指半分。”

  手伸得太长,那就只能剁了!

  对如今的她而言,再没有比权势与地位更重要的了。

  男子?不过是生活调剂品罢了,有或无,无甚要紧。

  “太后说的,连翘都明白。只是太后,连翘自有记忆以来,学的都是杀人的手段,不懂什么道理,只知道纵是拼上性命,也必须要完成主子交待的任务。”

  “万氏方才有一句话,她说连翘不过明德殿的一条狗。”

  冯谕瑧脸色一沉。

  连翘没有注意,继续道:“其实她说错了,连翘生来便是一条狗,一条被训练得只会杀人的恶狗,是太后把连翘变成了人,让连翘知道自己不是杀人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

  自幼被接受杀手训练,不知身世,没有姓名,只有一个代号“十七”。她的人生曾一度只有杀戮,身受重伤被主子毫不犹豫地抛弃时,她也没有任何感觉。

  直到眼前这个人,执着地把她从濒死中救了回来,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竭尽全力护着她,让她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一个人。

  所以当年在平州,她便发过誓,所有辜负过主子的、伤害过主子的,纵然拼上性命,她也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只可惜这么多年来,为了主子的大业,她却只能忍耐、忍耐、忍耐,忍到最后,把自己忍成了后宫人人畏惧的“连翘姑姑”。

  不能手刃那人,将会是她这辈子最大的遗憾。

  “不过太后放心,连翘分得出轻重,日后必不会做让太后为难之事。”

  “为难?你是指方才之事?”冯谕瑧拂了拂袍角,唇瓣含着一丝冷笑,“对世人而言,那是先帝后妃,如今高高在上尊贵无比的太妃。可在哀家眼里,她们却及不上你半根头发。”

  “哀家若要她死,那便如同摁死一只蚂蚁。她们,哀家从来不放在眼里。”

  “哀家如今是大梁至高无上的太后,你乃哀家身边最得力之人,后宫那等杂事已无需再由你出面。”

  连翘垂眸掩饰眼中的水光:“连翘明白。”

  “后宫之事,既然已经交给了郑太妃,只要她们不把手伸到明德殿来,便是闹破天去也随她们。”冯谕瑧起身往寝殿走去,连翘连忙跟上。

  “若再有似今日这般之事,由得玲珑去处置便是,她是你带出来的,也该多历练历练才是。”

  “况且,往日之因,才得今日之果。万氏当年得势,郑氏在她手上可吃了不少苦头,如今一朝形势逆转,自是要好生清算。这大概便是她们常说的因果报应,与旁人不相干。”

  连翘应喏着,深深地吸了口气,很快便恢复到平日冷静自持的模样。

  她动作熟练地侍候冯谕瑧更了衣,看了看时辰,遂问:“今晚可需传凤公子侍候?”

  冯谕瑧本想说‘不必’,转念一想,却又点了点头,“便请凤骅来陪哀家用晚膳吧!”

  连翘应下自去安排。

  ***

  却说穆元甫看着永和大长公主带着延昌郡主离开后,也没有心思再逗留,同杨、陈、孙三位告辞后,便朝着如今所住的南院方向而去。

  方走出一段距离,忽见松树后转出一名身着蓝底竹叶纹长袍的年青男子,那男子望向他的神情中,似乎像是恨铁不成钢?

  有点意思……他挑了挑眉,等待着对方先开口。

  “我看你当真是病了一场,把脑子都病糊涂了,咱们什么身份,他们什么身份,你竟然自甘堕落与那种人为伍!”那人冷笑一声,道。

  “哦……那你说说,咱们是什么身份,他们又是什么身份?”穆元甫顺势问。

  那人又是一声冷笑,神情倨傲:“咱们日后是要进宫的,便是万一没有被太后选中,也能进聚贤馆拼一番前程。”

  进聚贤馆还能拼一番前程?穆元甫若有所思。

  只是不知道这个“前程”指的是哪种前程。

  “而他们?不过就是个玩物,玩腻了随时可以转手送人。”

  穆元甫:“……”果然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便有竞争。

  不过他算是明白了,‘周季澄’和眼前这位是属于为宫中太后准备的那一拨,而方才那三位仁兄,地位估计类似于公侯贵族府上的姬妾。

  “行了行了,我都知道了,多谢提醒。”他敷衍地挥了挥手,无意与他再多说。

  “周季澄你……”蓝衣公子还想说什么,可穆元甫已经转身离开了,看着对方渐渐走远的背影,他的脸色一点一点地沉了下来。

  接下来,穆元甫花了整整两日时间,想方设法从大长公主府中打探如今朝中事,虽然消息多是杂七杂八可信度存疑的,但他稍加推测,也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些真实情况。

  如今,是嘉平三年,离他驾崩已过了将近四年。

  他驾崩前册立的太子穆恂,只堪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便被冯太后下旨废掉了皇位,改封安王。

  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是他的次子穆垣。

  他的兄长齐王穆敬祥,则因为起兵谋反,最终兵败被杀。齐王一脉,成年男子一律诛杀,妇孺则没入宫廷为奴。

  那一年,是嘉平元年,他的次子穆垣继位的第一年。整个京城人人自危,丢乌纱帽的、抄家的、砍头的,牵连者甚广。

  甚至,因齐王谋反一事,他曾封到各地去的穆氏诸‘王’们,被冯太后强势收回了封地,全国改设州郡县三级行政区域,穆氏诸‘王’们均在京城建府任职。

  他的皇后,如今的太后,以铁血手段,肃清了朝中一切反对势力,整合了兵权与行政权,极大地增强了手中权势。

  “瑧瑧……”他低低地叹息一声,语气却难掩复杂。

  杀鸡儆猴,趁机行事,穆氏皇族,尤其是齐王这只“鸡”选得可真好啊!

  果真不愧是你!

第8章 这操蛋的适应力

  再没有比拿穆氏皇族开刀更适合的了,而穆氏当中,实力最强,且唯一还算是有点硬实力的便是齐王,齐王一倒,其他那些根本不堪一击的“王”们,哪个不被吓破胆,生怕大刀下一刻便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什么?太后不会动他们性命,只是让他们挪个地方继续当王爷?可真是皇恩浩荡啊!

  此时此刻,自觉死里逃生的穆氏诸“王”,哪还想得到什么封地,自然屁颠屁颠往京城迁,把那个差点连累得自己丢脑袋的齐王恨得要死,对明察秋毫宽大为怀的太后自是感恩戴德。

  瞧如今他的叔父南安王的做派就知道了。

  他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诚然,穆氏诸“王”当中,除却他的兄长齐王穆敬祥尚且有几分战功外,其余众人若说对朝廷有多大的功劳倒也说不上,得以封王,大多是靠着与他的亲戚、宗族情分。

  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穆”字。

  他与瑧瑧,既是结发夫妻,又是一起经历过腥风血雨相互扶持的同袍,大梁的建立,离不开她的功劳。

  况且,他们还有着共同的信念——平定四海,一统中原。

  所以,她是他可交托一切的、最信任的人。

  穆恂被废虽然出乎他的意料,但他也不会过于恼怒。毕竟,会册立穆恂,不过是因为他占了个“长”字。

  他将至大限时,几个儿子尚且年幼,资质如何仍需细细考察,可上苍却没有留给他慢慢挑选的时间,故而只能选择年长的。

  反正有瑧瑧在,新君便是再年幼,大梁也出不了什么乱子。

  一切确如他所料想的那般,在他死后,虽然有齐王之乱,但因朝廷准备充分,战火点燃不多久,很快便被扑灭了。

  如今更不用说了,朝廷上下,哪个对冯太后不是又敬又怕?冯太后颁布的政令自然是畅通无阻,上下齐心,大梁自然是生机勃勃。

  而让穆元甫没有想到的是,明明处处显现生机,形势一片大好,实力在五国当中更是占据上风的大梁,居然牵头与夏、魏、吴、陈四国签订了和约。

  这一切,亦是出自大梁太后冯谕瑧之意。

  穆元甫怔怔地望着皇宫的方向出神。

  瑧瑧,你到底在想什么?

  他本以为,她会一鼓作气先把北夏攻下,然后再回身收服另外三国。可她竟然主张与那四国签订和约?

  他皱起了双眉。

  能与大梁签订和约,实力较弱的魏、吴、陈三国自然是求之不得。

  至于北夏,哪怕最终也在和约上签了字,只怕也不过是表面功夫,实际上根本不把这和约放在眼里。说不定哪日便会撕毁和约了。

  当然,他也同样花了时间,基本上弄清楚了原身“周季澄”的情况。

  此周季澄,年方二十二,出身已不可考,虽不知其是如何在乱世当中习来的琴棋书画,但在读书人,尤其是如今能读会写的人少之又少的情况下,精通琴棋书画的他,确是担得起一声“才子”。

  这一点,穆元甫还是相当佩服他的。

  毕竟,在中原大乱,烽烟四起,君不君臣不臣,只靠拳头说话,极度崇尚武力的数年前,此君还有耐心学那等似乎像陶冶情操之技,确实非常人所能及。

  中原经过近百年的混战,历经数不清多少“国”多少短命“皇朝”之后,如今除了他建立的大梁,往北有夏国,朝南有魏国,向西有吴国,望东则是陈国。其中,大梁、北夏实力最强,魏、吴、陈则在两国间左右逢源艰难求生。

  诺大的中原虽然仍属四分五裂,但至少战事较之以前已是大幅减少,各地逐渐显露生机,而原本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书生们,也或多或少地求得了一番前程。

  论理,周季澄颇具才学,本应自有一番好前程才是,只可惜他却恃才傲物,以致辗转各国却依然一事无成。偏偏却又发现那些处处都不如他的‘故友’们,一个个都觅得了好前程,而他自己却处处碰壁受尽奚落,更是数度被折辱。

  满身骄傲被打击得七零八落,正是走投无路之际,忽闻大梁永和大长公主在寻美男子,他一咬牙便毛遂自荐,以期将来能一飞冲天,好教曾经折辱过他的人,一个个匍匐在他脚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9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本宫一万零一岁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