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邀请的代价_分节阅读_第187节
小说作者:抱月惊风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19 MB   上传时间:2022-05-04 21:39:06

  “其实,去年他也没这样。”见丁念看得眼睛都直了,朱宇也就没有把相机收回来,就这么拿着继续说:“就在我走的这段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回来后我就发现他整个人都不一样了。”

  “会不会是因为他长开了,变得更好看了的原因?”丁念安抚了一下怀里的胡椒,吸了吸口水说:“不是有句土话说,人的身高样貌,要长到23岁才会停止。前年拍《草食》时,易哥脸上还有婴儿肥;去年拍《对不起,谢谢你》时,易哥那个长相简直嫩得能掐出水;《武林外史》是在这之后拍的吧?看片花,他浑身也都是少年感。后来,他参加飞燕奖颁奖典礼的时候不是生了场病吗?就那次后,他脸上婴儿肥就没了。那会儿演的《红旗》,用纯女性的视角看,他演的王耀华可以说,就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这一串一串的,听得朱宇一愣一愣的,“我记得,你是最近刚调过来的啊,但你听说得这么头头是道,这准备工作挺足啊。准备在李易铭身边长待?”

  “如果可以,我当然会争取啊。”她可是观察了李易铭整整一年呢。丁念眨了眨眼,心里还是有点自豪。

  粉丝做到她这地步,估计也是最高境界了。

  “那你可得加点油,要想长留……”李幼荣身边的人,差不多都是龚在荷配的,丁念这种外来户要真的想做长期,她那关肯定躲不了。只不过李幼荣现在已经开始抗拒别人管他的事了,之前陶方生病他闹那么大脾气,估计也有龚在荷的那层原因。要是丁念能真合李幼荣的心意,指不定就成了这姐弟俩博弈的对象。朱宇笑了笑,也没把这话告诉她,只是看着屏幕里的照片感叹:“哎呀,他这不仅是脸张开了,还比以前更会找镜头了。”

  丁念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过去了,“你拍的这些照片到时候都会发吗?”

  “能发就发啊。”朱宇又把相机端了起来,“那些不能进场的粉丝,就靠着我发福利呢。”

  “那得有多少张啊。”

  “反正你们爱看不是?”朱宇见李幼荣笑了,连忙开始摁快门。

  李幼荣听着刘立跟他说比赛前一阶段票选的事,乐得完全合不拢嘴。

  “……那时候老王就说,那绝对不行啊,为什么只是因为出线了六个花旦,就要滤掉两个选别的啊?咱比赛得公平公正不是?他其他组没本事是他们自己修炼不到家,凭什么要把什么好好的孩子给划了?这完全跟比赛理念相悖不是?”

  “今年的花旦组发挥得是要好一点。”李幼荣说了一句,完了就有个编导猫着腰过来把刚出炉的文件递给他,“徐老师,这个麻烦你给其他三位老师传一下。”

  “哦,好。”李幼荣接过后,立马照做。

  这回给的,是今天两位小选手才艺表演的资料。

  能够留到这个阶段的选手,可以说都具备去顶一个小舞台的本事。所以到了这个阶段再选,就要加一些小才艺了。

  “哦,这个小花旦,居然要唱评弹?”史康信扶了扶眼镜,语气还挺稀罕。

  刘立就说:“这评弹也不好唱啊。”

  “都是嘴上功夫,哪个能好唱了?”因为另一位小生组的小选手的才艺是民歌表演,所以另一位评委钟月明有此一说。

  郑秀明笑了笑,道:“可能对大众来说,可能民歌更容易接受点。”

  有两位副导演就在这时候过来了,他们分开对两边做着不同的解释:“刘老师,徐老师,待会儿直播,你们就主要看这边的两个机位,中间的是拍你们俩的,左边的是拍你们俩特写的,右边的是拍半身的。您二位既然坐好了,就照着这个角度别动啊,不然会出镜的。”

  “好。”李幼荣和刘立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

  过了会儿,在关系席巡查了一圈的导演也停了下来,他在指挥着工作人员清场后,扶着耳边的麦克风,大声的说:“请全场安静,麻烦合作一下保持全场安静,直播马上就要开始了。”

  这次直播平台自然还是在中央戏曲频道。

  李幼荣在直播倒计时的时候,有些紧张的舔了舔嘴,握紧了手中陈小楼一直让他拿着的小折扇。

  “节目开始倒计时,10,9,8,7,6,5,4,3,2,1……”

  李幼荣脸上的笑容是跟着全场观众的掌声一起出现的。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2007年梅兰芳青少年杯京昆戏曲大赛的直播,我是主持人小雨。”

  “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莫。”

  决赛的舞台更大,戏曲频道方面也拨来了两位当家主持人一起镇台。

  等他们寒暄完,回顾了上期赛事,再讲明了这期规则后,今天的选手滕香玉和裴正刚一同上台,对唱了京剧名段《春秋配》中的一场。

  听完后,照例是史康信第一个开口,“咱们这决赛,阴盛阳衰,这种男女对唱,怕也是少见。”

  评委席上的其他四人都跟着笑了。

  史康信继续说:“《春秋配》这场戏原本是豫剧,是豫剧皇后陈素真先生、京剧大师张君秋先生的代表作,为秦腔传统剧目。所以其实你们要想唱出花来,唱豫剧是最好的,不过可惜我们第一场比的不是别家本事,也不是要看你们打擂台,所以,其实你们选这个也是没什么看点。”

  台上两位小选手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史康信在这个舞台上向来以“辣评”著名。

  “京剧《春秋配》,唱得最好的就是张派,张君秋先生的张派。小钟,您不是会一点张派?不如您给这两个小的露一嗓子?”

  钟月明有点怵,“就别了吧?”史康信已经做了白脸,她再帮着就有点不合适了。她扶着话筒说:“史老师,您就直接点评呗。”

  点评就点评,史康信可不给面子,直接把分数也给爆了,“选错曲了,但功底还在,两个我都给78分。”

  这种平衡的分数一下子就被别人学到了。

  钟月明立马说:“我的观点跟史老师一样,但是我觉得你们对唱挺好的,所以我都给85分。”

  她身边的郑秀明装模作样的“嗯”了两下,然后跟着给出了两个86分的分数。

  两位选手分数都一样的话,这轮比赛就完全失去了价值。

  但是导演也拦不住刘立和李幼荣学着来啊。

  完全看不起清楚优劣的两位选手在打分成绩结束后,一起退出舞台。

  他们要去换装准备下场比赛了。

  趁着这个机会,导演躬身走到评委席前对他们说:“老师们,从下场开始,就不要出现平分这种情况了吧?”

  史康信翻了个白眼,“他们学我我能怎么样?”

  李幼荣在一边看着,只是笑。

  等主持人在台上生拉硬拽扯了五分多钟后,裴正刚登台了。

  一首《青藏高原》,响彻整个演播厅。

  点评是要放在一起,所以唱完后,评委们也没开口,他们目送着裴正刚走到一边休息区,然后等主持人报完幕后,望向抱着琵琶,穿着旗袍缓缓登台的滕香玉。

  跟在她后面穿着长袍,拿着三弦一起来的,是她的父亲。

  等他们在红木椅上坐下,再摆好架势,全场响起了掌声。

  滕香玉抿了抿嘴,看着主机位,一拨琴弦,开口唱道:“陆庆云小姐病犯七情自言自语,岂知晓外头红玉丫环隔仔纱窗侧耳静听……”

  ‎

  作者有话说:

  这两天状态不好等我调整一下再爆发啊,么么哒。

第173章 你方唱罢我登场

  评弹又称苏州评弹、说书或南词,是苏州评话和弹词的总称。是一门古老、优美的传统说唱艺术。评话通常一人登台开讲,内容多为金戈铁马的历史演义和叱咤风云的侠义豪杰。弹词一般两人说唱,上手持三弦,下手抱琵琶,自弹自唱,内容多为儿女情长的传奇小说和民间故事。①

  滕香玉这回唱的,就是《落金扇-庆云自叹》段。评话和弹词均以说表细腻见长,吴侬软语娓娓动听;演出中常穿插一些笑料,妙趣横生。②在场的人北方人居多,虽然大部分都听不懂,但听着那个调子,也能成为另外一种享受。

  等滕香玉表演完,做了相当完美功课的主持人一上台就对李幼荣说:“我刚才在台下看见徐老师您听得摇头晃脑的,似乎特别享受的样子。不如,这一轮就请您先来评价?您觉得我们小选手的评弹唱得怎么样?”

  李幼荣还真没想到主持人会拿自己开涮,看到摄像机切过来,他抿着嘴笑了笑,看了旁边的四位前辈一眼后老实的说:“我刚才听着唯一觉得美中不足的地方吧,就是桌上少了碟花生米儿。”

  “您还真把这儿当茶馆啦?”男主持人小莫吐槽了一句,然后问道:“所以您是能听得懂吗?”

  李幼荣点头,“听得懂,因为我妈妈就是上海人,然后我也会说上海话……”

  “对对对,上海话也属于吴侬软语。欸,您要不要现场给咱来一段?”似乎是担心人会拒绝,他还鼓吹观众道:“你们说,要不要听?”

  李幼荣听着身后整齐划一的“要——”,实在忍不住吐槽:“你在主持我们这个节目之前,是跟综艺的吧?”

  “没有,我们戏曲频道没有综艺节目。”小莫一本正经的说完,然后把话题强行拽了回去,“所以你看现场观众这么热情,你就给他们来一段嘛。”

  “我好久没说了突然让我说我得说什么啊……”李幼荣舔了舔嘴唇,往上看了看,然后眨着眼睛对他说:“认得侬算我路道粗。”

  “什么什么?”从东北那嘎达出来的小莫也是听不懂这句,只是觉得调子非常软,索性盲猜到:“你在跟我撒娇吗?”

  觉得这主持人可能有毒的李幼荣笑了笑,差点翻了个白眼,“怎么可能!”

  “那你说的什么?”

  “我说,【认识你算我倒霉】。”

  “哦,原来是这意思。”小莫点了点头,然后装作突然反应过来一样说:“但是之前我们根本不认识啊。不如这样,节目结束后你把你手机号码给我,我们私底下认识一下?”

  “不要不要不要。”李幼荣往后一仰,打开扇子快速扇了两下,“你也想得太美了。”

  “是想得挺美。”史康信严肃的点了点头,“你私下约他要干嘛?”

  “啊?”小莫一呆,连忙解释,“没有没有,史老师您误会了,我是在跟徐老师开玩笑来着。”

  旁边的李幼荣靠着椅背笑得简直停不下来。

  这气氛也是不好炒啊。

  小莫擦了擦汗,有些尴尬的正视着一号镜头说:“相信吴侬软语有多好听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现在我们还是听听徐老师对我们的小选手的评价吧。”

  这句话刚说完,导播就把镜头切到了拍李幼荣特写的机位上。

  李幼荣往旁边一瞟,朝等候在舞台一侧的小生裴正刚伸出手说:“把他也请上去吧,现在可以一起。”

  “不好意思。”忘记了有这一茬确实是主持人的失职。小莫道歉后,连忙把裴正刚请了上来。

  等他们排成排站好后,李幼荣看着小莫说:“我这人没多大本事,就是涉猎比较广泛,这里我先纠正一个错误。”

  小莫一听,连忙道:“您说。”

  “就是《青藏高原》的问题。我刚才听你报幕的时候说《青藏高原》是民歌,你说错了。《青藏高原》不属于民歌,虽然唱法与民歌相似,但它还是属于流行歌曲范畴的,准确来说它是一首通俗歌曲。只是因为歌曲本身原因,带了一点藏族风韵。”

  他们评委的台本上写的也是民歌,当时他没反应过来,忘了第一时间跟节目组纠错,后来再想想,却觉得没有必要,反正台本上弄错也不会有人知道就是。但是他没想到小莫会直接这么说出去,这可是直播,如果不能当场道歉,日后外被人翻出来,肯定会借此大做文章。

  小莫也明白这点,朝连忙道歉,“不好意思,是我的准备工作做得还不够充分。”

  “我提出这点也是有目的的。”李幼荣把话筒往下压了压,看着裴正刚说:“你当初为什么会选这首歌?”

  裴正刚显然没有想太多,“我妈妈最近在看《雪域情》,《青藏高原》是这部电视剧的片尾曲。”

  李幼荣点点头,心里有点失望,“为什么不多花点心思呢?像《青藏高原》这种歌曲,虽然耳熟能详,但要是想唱出心意来,也不是不可能。你要是往里面加点咱戏曲类的唱法,该有多好啊。”

  小莫能听出李幼荣语气里的低落,他点了点头,说:“那么就请徐老师给我们的裴正刚小选手打分。”

  李幼荣默默的竖起了一个【80】的牌子。

  旁边的刘立咳了一声,接着他点评说:“我对唱歌这方面没什么讲究啊,好听就行。加什么戏曲类唱法的……来来来小徐,不如你来示范一下《青藏高原》加了戏曲唱法后是怎么唱的?”

  李幼荣拿手捂了办张脸,“刘老师……”

  刘立忍不住笑,看着主持人小莫说:“听到没,他这语气才是叫在撒娇。”

  小莫捧着话筒一脸受教,“还是刘老师您有本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0页  当前第18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7/3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邀请的代价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