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后重生在2001_分节阅读_第32节
小说作者:八贯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242 KB   上传时间:2022-05-23 20:53:40

  那是以前邻居废弃的破屋,几个月前屋主带人把房子拆干净了,妈妈在那里开垄种了点蒜苗菠菜。

  当时小辉妈妈拦着妈妈不让她挖地种菜,说这是她家屋后,应该她来种。

  妈妈插着腰说:“这是我家买了的!在大队那里登记过了,搞笑给你家种?那我年后起屋要不要给你家住呀?你要是认我当老子,我二话不讲白给你住!”

  小辉妈笑骂张桂娟占人便宜,还帮着撒种子。

  初六姐姐离开家,李龙骑着车要送她,姐姐让他推着车走说要聊聊。

  姐弟俩边走边说一些好笑的回忆,姐姐临上车塞给他两百块钱,让他自己买点零食吃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

  李龙清晰地记得姐姐上了往H市开的长途汽车,在窗口冲自己挥手的笑模样。

  哪知这一去再见姐姐真人,已是他大学毕业往北京找工作后了。

  多年未见的姐姐穿着一身电视里才有的那种一看就很高级的衣服,开着个很矮很气派的车来看他……

第37章

  李永乐拉着行李箱上了火车,一路她都坐在窗边餐椅上望着飞驰倒退的景色。

  原本订的是卧铺票却是上铺,上下都费劲,还不如坐这看看外面静静想着心事。

  故乡是回不去了,以前回因为对亲人有眷念,现在她只想过个不憋屈的人生。

  周瑾羽说他想把朋友的关系往上升升,还霸道地说不管她愿不愿意,在他心里李永乐就是女朋友身份了。

  至于李永乐不想结婚的事可以等谈一段时间,由她最终决定。

  还有她说将来不想回家乡了,周瑾羽说他父母工作调动年后要去H市也是不回这边,毕竟H市才是他爸的老家。

  而他自己是个没故乡观念的人,在哪儿都行。

  这话说的好像他是个大情种,可惜李永乐压根儿不想恋爱只想赚钱实现自由。

  她无情地跟周瑾羽说:出来见面一起逛湖边只是对债主的一种利息回报。

  湖边的夕阳把微波粼粼的湖水映的红彤彤,一高一矮两个年轻人坐在堤坝的大石头上,都不说话望着远方的墨绿色的山影。

  当时李永乐心里突然涌上来一个想法:要是他能一直这么听话,一直废话不多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李永乐在火车上把今年的计划想了想,夏天前肯定是只能好好上班了,炸货店没准都要歇业。

  回京后,李永乐给两房子的租客各送了五瓶84还有两样的口罩各十个。

  没办法这时候口罩都是面纱的,一次性那种还没普及,好点的也就是N95可惜药店卖的也少。

  她是在收房租时顺便带去的,说是有朋友做生意倒闭了留下这些就当福利白送给大家了。

  建材商场都是过了正月十五才会热闹起来。

  李永乐本来写了个计划书,想让公司出个预付款的活动把客户套住,对于公司来说也多了资金去运作别的方面。

  可惜黄总和钱总商量半天竟然说这种促销没什么意义,该定柜子的装修都开始了,早那么十天半月收钱,却要让利百分之十,对于他们来说力度太大,利润点不够。

  最终意思最多打98折,还要李永乐保证能收上30到40万的预付款。

  李永乐是看明白了,这两老板为啥后来都退出这行业了,就是胆量和魄力不行或者说财力不够。

  她直接打哈哈说,“我这是个不成熟的建议,对公司利润点不太清楚,我可没把握能收几十万的款,还是算了吧。”

  李永乐还是上班看书下班经营炸货店,最近又把麻辣烫的品种增加了一些。

  其实也简单,就是腐竹给油炸了,荷包蛋油炸,老豆腐油炸,油条油饼也上了,这些油炸的回锅一煮口感好还特鲜美。

  担心到时候不好去上货,她直接进了满满一冰柜的鸡胸肉和小黄鱼,这些到时候油炸外带不耽误赚钱。

  很快非典开始了,李永乐一直关注着消息,没事就跟钱总打探,他那里消息灵通。

  立即催张林赶紧坐车回老家,她理由是:“钱总说可能到处封闭起来,你先回老家等情况好了再来,你孩子还小家里人也会担心的。我就卖点炸鸡柳那些忙得过来,没准到时还要求关店的。”

  果然菜市场开始抢菜,路上就竖起板墙来隔断村里的各处通道,全村只留正门进出。

  商场也实行: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的上下班,各店自己协调上班,哪怕没人来上班只要有人给这店开灯也行。

  家具店是三个销售,她们自己商量一人一天,这样能休两天上一天。

  商场完全没客人来,到处都是84消毒水的味道。

  本来闲的慌各自站门口远远地聊几句,突然有人嗓子痒咳了一声,瞬间通道干干净净,人全缩回了自家店里。

  后来连商场的美食城也关了,大家都是保温桶带饭或者泡面吃。

  ‘谁信一盘油炸底’也被通知关了,李永乐把84拿出一箱空一箱,人家卖10元一瓶,她就15元两瓶。

  房里的几百瓶存货半天不到就被抢购一空。

  给房东关大姐那里直接白送十瓶,也给院里的每一户都送了一瓶,毕竟大家都防护才是真的防护嘛。

  张亦大打电话说他们学校封锁了,问李永乐要不要对症现熬的中药,自嘲他们学校现在是无限量供应,他能给匀出几包送到校门口。

  上辈子李永乐带着口罩坐着空无一人的公交去了,提回来满满一塑料袋的中药,回来就放在冰箱里冻上,一天一包的喝……

  当时这种药剂药店排着上千人的队都买不上,实在太珍贵了。

  也是因为喝了这么多药,她怕身体受影响坚持大半年后才要孩子,结果正准备就有了出轨事件……

  李永乐知道在村里待着就没问题,自然不会再冒险去取药。

  只是叮嘱表哥放宽心相信国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进出戴口罩多洗手,等天热了自然就好了。

  张亦大诧异地问:“你咋这么笃定天热就好了?”

  李永乐一本正经地说:“咱们中国人吃东西都是煮熟了吃,碗筷消毒不也是搁水里煮煮嘛,紫外线也能杀毒,那夏天热了紫外线强了肯定就能杀死病毒啊。”

  张亦大被她这通似是而非的理论搞得哭笑不得,不过也因此缓解紧张不安的情绪,天知道他害怕到整晚都在失眠呀。

  之前周瑾羽也被李永乐送了84那些东西,现在在学校正用的上,天天发短信来报告自己的早晚日常。

  李永乐看到也不回。

  周瑾羽发短信抱怨:你都不会心疼人家。

  李永乐打个冷战回:发短信要钱的,能不能没点事就发来发去,吃块饼干都要发,无聊不无聊?

  5分钟后,李永乐收到短信提醒:您的手机号码已充值200元。

  周瑾羽发短信来:现在话费够用了吧?快告诉我你今天早饭中饭吃的什么,让我解解馋。

  李永乐把手机调成静音塞进了被子里。

  没一会手机震动起来一直不停,她没办法安心看书叹口气摸出来直接按下接通键。

  “喂小乐啊我是妈啊。”

  原来是张桂娟打来的。

  她很担心女儿的安危,叮嘱她不要乱跑小心点。

  开始李永乐还挺感动,也嗯嗯嗯嗯。

  后来张桂娟就说起丈夫不知道在那边怎么样,听说是靠近小汤山那里,不知道危险不危险。

  言下之意就是想让李新民到女儿这边来避难。

  李永乐没开口拒绝,只是说:“你不在北京不知道,我们这里已经到处封锁不让人员到处乱串,逮到外来的不是本村的就要关起来隔离,还是各自待各自位置反而安全,相信国家会没事的。”

  张桂娟一听乱跑要关起来就害怕了,也不坚持了。

  然后说起村里有从北京回去直接被关进了村小学,睡觉都是四张课桌拼的,还要家里人送饭递进去……

  房东关大姐本来是要跟原单位的人一起去秦皇岛旅游的,因为有事没去成,她唏嘘:“我单位的老姐妹跟旅游团去外地,人家一听北京腔就不让进还赶着走,后来她们没办法撒谎说自己山东的,学着人家的口音咬着舌头说话,唉找罪受哦。”

  北京的夏天如期而至,非典也消失的毫无预兆,就像肥皂泡遇到了阳光,突然就消失了。

  大街小巷生机勃勃地继续开始,老百姓们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

  张林回京了,还带来了孩子和老公。

第38章

  张林的意思是趁着现在房租便宜,在村里小打小闹赚不到大钱,不如合伙开一家大点的店,主营麻辣烫还有面条油炸品这些。

  这段时间她到处考察,店址她比较看好芍药居那边或者亚运村里的那条街。

  李永乐也想奔大点搞,村里年底差不多要拆迁,到时客源也会少。

  于是两人到处看铺谈租金,最后定下来芍药居那边一个临街的店面,位置相对来说比较靠近小区。

  一般饭店更喜欢靠近路边一点,不光停车好停还能做外面的生意。

  可对于李永乐来说这样更好,小吃店主要还是做小区居民生意。

  店面也不大,三十平米左右的长条大通间。

  原来开的是早餐铺,里面有个厨房,只是太破旧也太脏了,墙皮瓷砖得铲了重新装修,地面屋顶也要买新的换。

  两人一起去商场的家装公司问价,人家不爱接这样的小活而且装潢费用太高她们承担不起。

  李永乐找了打过交道的面儿熟设计师,他愿意接私活出设计图,要价五百块。

  张林也同意这样,于是带着设计师去店里测量记录,两天内后设计师拿了一张手画图出来,很有品味很时尚。

  只是设计的铝扣板吊顶还有十来个花灯,一算价格贵不说,主要还不好看。

  李永乐想起上辈子店里的装潢,师父把木条用气/枪钉在屋顶,里面安上横七竖八的T5黄色光源灯管,整片顶分几大片的亚克力板吊住,窄装饰木条钉在上面拼成格子,成品效果特好。

  于是跟设计师商量这样做,重新规划了一下屋顶的布局还有电线布置。

  这样就需要木工老师傅来,好在这活不难,人家要价150元一天,两天就干完了。

  期间李永乐拿着设计图给张林细细解释,让她盯着师父水电线路那些一定要按设计师的方案施工。

  还是从路边找的水电工和瓦工,杂牌瓷砖和装潢材料也是在小建材市场买的,人家送货上门。

  几个人一起去批发厨具的市场挑了桌椅板凳和厨房的用具,店面的门头也是用亚克力做的灯箱,同样叫“谁信一盘油炸底”的店一周后在鞭炮声中开业了。

  店面由张林和李永乐各投资6万,张末投资3万,一共15万本钱开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5页  当前第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后重生在200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