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2-06-04 12:47:14

  苗利民兼任工业办主任的时候,经常将工作放手给宋恂负责。等到宋恂当上主任以后,他基本就是大撒把了,工业口的事全由宋恂做主。

  这会儿他要去县里了,就不得不提醒这个外甥女婿,多跟新领导沟通交流。

  宋恂笑着应承下来,又玩笑道:“您去了县里以后,咱们公社总算有个能在县委说得上话的娘家人了,要是县里有什么大项目,您可得帮咱们争取啊!”

  “那还用你说!”苗利民摆手让他找萧副主任去。

  萧廷芝对双方比武的提议比苗利民积极多了,她即将走马上任当书记,对于刚上任就与全县工业最强的公社搞工业大比武,简直热情高涨。

  甚至都不考虑,若是团结公社在比武中输了,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你们怎么商量的?怎么个比法?”萧廷芝问。

  “就是比第一季度的工业产值增速,”宋恂顿了顿,决定美化一下,“首要任务还是为了增产节约,完成第一季度各企业的生产计划,在此基础上,两个公社以交流经验,相互学习的目的进行一次竞赛。而且我们也设置了附加条件,这个季度可以建新厂,但必须以服务农业为主,否则不算在总成绩内。”

  这个限定条件是魏金贵提出的。

  万一团结公社又搞出第二个织袜厂,那就干脆不用比了。

  宋恂本来也没想搞“赚钱第一”那一套,产值提上来以后,他就想在支农这方面多下一些功夫,所以痛快接受了这个提议。

  他讲完了规则,又说了这次比武的彩头,“赢得比赛的那一方,将承建对方公社未来三年内的所有基础设施和厂房建设项目。”

  左家门公社也有一个自己的建筑队,规模不大,一直在公社和生产队内承接工程项目。

  萧廷芝严肃的脸上现出一丝意外,“你倒是挺舍得下赌注的。”

  “建筑营造厂那边如今只留了一个打更的大爷在家,所有人都去市里做工程了。市里的剧院项目再有一年才能完工,即便丢了咱们公社的建设项目,对他们厂也没什么影响。何况刘二喜那个人,在市里见过大世面以后,未必会看得上公社这边的仨瓜俩枣。即便咱们能赢了左家门公社,他也不会让工厂现有的这些工人去左家门那边施工。他之前跟我提过,以后要是公社里有项目需要他们干,他就再招聘一批临时工,组建第二支建筑队,专门负责承接乡下的工程。”

  所以这次比武,无论输赢,对团结公社的影响都不大。

  当然,赢了更好,左家门这几年有钱了,正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光是修路的工程就够他们大赚一笔了。

  既然己方不吃亏,萧廷芝就没什么顾忌了,毫不犹豫地拍了板,“那就跟他们比!”

  反正他们本就是工业战线的新兵,哪怕是输给左家门公社这个常年位居第一名的,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作为一名时常在三干会上被县委点名批评的团结公社干部,没有一张厚脸皮,真是混不到现在。

  两个公社都有各自的小算盘,最终在七四年的元旦假期过后,于县委大院签下了一份红旗竞赛比武协议。

  *

  签了协议后,宋恂在工业办内部开了两次讨论会。

  主要探讨如何继续保持此前的工业产值增速。

  魏金贵所言不无道理,今年的基数变大了,如果不引进类似织袜厂那样的吸金项目,很难保证去年的增速。

  但是只用一个季度的时间,就想让新建的工厂立马投产盈利,也是不太现实的。

  比如去年引进的服装厂,至今连厂房还没盖好,真正能投产得等到三月以后了。

  所以第一季度的产值还得着眼在现有的这些企业身上,得想办法从它们身上深挖潜力。

  不过,过完元旦以后,大家的心思明显就不在工作上了。

  今年的春节来得很早,一月中旬就是小年,很多人家已经开始忙年了。

  不光是团结公社这样,几乎全县的机关单位都是如此。

  宋恂也惦记着过年和家里的事呢。

  宋恒和宋悦刚考完试,就跑来瑶水村过寒假了,今年还要在这边跟他们一起过年。

  项小羽本就是个不安分的性子,如今再加上两个小的,家里每天都能闹翻天。

  弟妹来了两天,宋恂回家后,耳朵根子就没清净过。

  不过,他们的到来也有些好处,有人能陪项小羽玩了,孕妇的心情很不错。

  这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宋恂跟项小羽提到了田婶家的事。

  “你不是要给田大壮田二壮找工作么,”宋恂帮她把围巾在脑袋上缠了好几圈,“尹主任那边给了回信,县渔业公司正在招船员,可以让他们去招工试试。”

  这个县渔业公司,就是以前省海洋渔业公司在南湾县的分公司,如今归县水产局领导。

  “那感情好,回头我去跟田婶说一声。”项小羽只露出两只眼睛问,“招工有什么条件啊?”

  “条件挺严苛,但是这次招工还有个附加说明——优先录取以前在渔业公司工作过的船员。让他们直接去报名就行,不出意外都能被录取,不过,都是临时工。”宋恂顿了几秒,又补充,“他们那边也在招轮船的正式船员,待遇还挺好的,可以问问你大哥想不想去。”

  “他当然想上轮船工作了。去年大瓦房解散以后,原本要买渔轮的事也作罢了,那几个去省渔培训的船员都闲着呢。我大哥说见识了轮船的厉害,再上机帆船他都没什么干劲了。”

  宋恂回头提醒:“县渔业公司的船员多半是要在县城工作的,而且他们船队所在的海域也不在团结公社这边。大嫂现在怀着孩子呢,让他去合适么?”

  “那有啥不合适的。”项小羽无所谓道,“我们这边的女人早就习惯男人常年不在家了。我大哥在生产队里打渔,十天里也有七天是在海上漂着的。错过了这次招工,再想找这样的机会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大嫂肯定希望我大哥能去!”

  如果大哥当上了县渔业公司的船员,没准还能将户口转到城里去。

  到时候可以让大嫂和孩子跟过去,孩子们也可以在县城上学了。

  两人到家时,宋悦和宋恒已经将饭菜做好了。

  弟妹来了以后,宋恂不好再拖家带口地去老丈人家吃饭,只好在家自己开火。

  家里发生了那么大的变故,这两个孩子比过去成熟了许多,宋悦甚至还学会了自己做饭洗衣服。

  跟苗玉兰学会用农村的土灶以后,这两天的饭菜都是她准备的,宋恒帮忙打下手。

  “我手艺还得再练练,这两盘是苗婶端过来的。”宋悦将一盘海杂鱼和一盘小海虾端上桌。

  项小羽赶紧拉着她坐到身边,笑道:“你这个手艺已经很不错啦,我们下了班回来就能吃现成的,多好呀!你们要是能一直住在这边就好了,咱们还能做个伴!”

  “嫂子,等你坐月子的时候,我们应该已经放暑假了,到时候我过来帮你带孩子。”宋悦也挺喜欢在瑶水村生活的,在这里没人打听他们家的事,也没有同学指指点点,比在省城放松多了。

  宋恒咬了一口馒头说:“我俩明年就高中毕业了,肯定是要下乡插队的。我们早就商量好了,到时候尽量申请到瑶水这边来。”

  “高中毕业不是有留城名额么,你们还是尽量争取留城吧,要是有工厂招工,最好能去工厂工作,留在城里。”宋恂还是不想让他们来农村插队,知青的日子不好过。

  走参军和工农兵大学生的路子已经被堵死了,他们要是想留城只有去工厂当工人这一条路可走。

  现在谈论这件事为时尚早,宋悦不想跟二哥争辩,便转向项小羽问:“嫂子,你不是要给朋友选新婚贺礼嘛,选好了吗?”

  项小羽叹气:“没有。我结婚的时候,她送了我一件衣裳,我总不好再回一件衣裳给人家。”

  刘焕阳终于年满二十了,这个礼拜天就要跟方芳在县城举办婚礼,娶个媳妇回家过年。

  “现在城里结婚都时兴送枕巾枕套,要是关系亲近的还可以送床单被罩。”宋悦替她出主意,“要不你送她一条床单吧。”

  项小羽不太满意,自己结婚时方芳送的贺礼非常有新意的,所以她总惦记着回给对方一件更好的。但是如今天气越来越冷,她也确实没精力去市里挑选贺礼。

  宋恂觉得贺礼都是现成的,没必要纠结,“你就不用操心贺礼的事了,到时候把咱们那本《高中数学》送给刘焕阳就行。”

  他们夫妻俩就是照着这本书学习的,效果显而易见。

  闻言,项小羽险些没被嘴里的鸡蛋汤呛死,被他拍着后背咳了好半晌,才将背上的手臂推开,狠狠瞪他一眼。

  当着弟妹的面胡说什么!还要不要脸了?

  再说,那种书是能随便送人的吗?

  一旦将这本书送出去,她可能这辈子都不想再见到方芳两口子了!

  *

  宋恂当然不会将《高中数学》送给刘焕阳,毕竟两人的关系还没到可以互送这种书的亲密程度。

  他与项小羽商议以后,除了走正常流程随份子钱,还打算用自家新买的照相机,拍一组婚礼相片送给新人。

  当初他们结婚时请摄制组帮忙拍摄的相片,时常要被项小羽翻出来翻看回忆。

  她觉得拍摄一组婚礼相片简直太有纪念意义了,只有这份贺礼才勉强能配得上方芳送自己的那份礼物。

  夫妻俩兴冲冲地合计了一通如何给新人拍照,不过,婚礼当天,项小羽被道士爹以孕妇不宜出席新人婚礼为由,扣在了家里,最终只能由宋恂作为家庭代表独自前往。

  刘焕阳虽是在县委大院工作的,但这次婚礼的举办地点被定在了方芳的单位内。

  县制衣厂职工食堂的饭菜水平在县城是出了名的高,连县委领导在招待客人时,也要请食堂的万师傅过去帮忙做菜。

  宋恂先按照媳妇给的地址,去了一趟刘焕阳的新房,将份子钱送上后,跟他说了会帮忙在婚礼上拍照的事情。

  “宋哥,那今天就麻烦你了。”刘焕阳握上他的手,一脸喜色地说。

  他谈恋爱谈了六七年,终于要将人娶进门了,整个人都容光焕发的。

  不过,他是家里的独子,父母双方的亲戚也不多,来参加婚礼的大多数人,都是同事同学朋友,所以能帮着招待客人的亲戚并不多。

  宋恂见他家里的环境有些混乱,而且来客还都是陌生面孔,便问:“你单位的同事是直接去制衣厂食堂,还是来家里?”

  “婚礼在那边举办,已经跟大家约好了,都直接去食堂。”

  宋恂点头说:“那你安心在这边招待客人吧,我去食堂帮你看看席面,招呼一下同事。”

  他是已婚人士,本就不能跟着新郎去迎亲,所以还不如去婚礼现场帮他支应一下。

  他也看出来了,男方这边人手不太够。

  刘焕阳再次道谢,亲自将宋恂送出了门。

  他之前参加别人婚礼的时候不觉怎样,如今自己办婚礼了,才觉出朋友多帮手多的好处。

  宋恂带着照相机去食堂的时候,还不到十点,里面只零星坐着十来个人。

  刘焕阳所在的政工组宣传办的赵副主任站在门口,帮他接待来往的同事。

  “赵主任,辛苦啊。”宋恂笑着跟他招呼,“您这领导当的可真是没得说了。”

  “哈哈,不帮忙咋办,这小子是家里的独苗苗。娶媳妇这么大的事,咱总得帮着支应起来吧!”

  宋恂笑着点头:“那您忙,我去里面帮忙看看席面什么的。”

  “诶诶,多谢啊!”赵主任知道他跟刘焕阳挺熟,偶尔能在他们县宣传办看到宋恂过来找小刘说话。

  宋恂摆摆手,往食堂里走。

  透过打饭的窗口,能看到后厨师傅们的忙碌身影,他过去与万师傅和项前进打声招呼,得到万师傅从窗口里伸出来的炒菜铁勺,上面放着两块红光油亮的红烧肉。

  宋恂一乐,拈起那两块肉塞进嘴里,给他竖个大拇指。

  开席时间定在中午,大家都是奔着吃午饭来的,所以这会儿的宾客并不多。

  宋恂帮忙张罗着将酒水喜糖摆上饭桌,十张桌的席面已经布置好了,只等着饭菜上桌。

  正打算找个地方坐下歇会儿,回身时却见旁边的一张桌子上,有个老爷子面前摆着三个大馒头,一碗红烧肉和一碗炸小鱼。

  席面还没开始,人家已经从后厨叫来了饭菜,自己先吃上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6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3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