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241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2-06-04 12:47:14

  宋恂拉着他坐到身边,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刚开始应该是不能的,平时要住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来。但是只要有时间,爸爸妈妈就会回来。”

  吉安眼眶已经红了,又像小大人似的在眼睛上擦了擦说:“那我就跟爷爷奶奶在一起!”

  “嗯。”宋恂在他头上揉了一把,“爷爷奶奶年纪大了,你看着点弟弟,别让他捣蛋。”

  吉安点头:“爷爷年纪大了,奶奶还行。”

  宋恂:“……”

  挥别了耿直的儿子,宋恂带上录取通知书和行李便去省委党校报到了。

  军区大院门口有公共汽车可以点对点地直达党校门口,那一站的站名就叫“省委党校站”。

  省委党校在五十年代就成立了,大门是一个有些斑驳的高大门楼,宋恂下车以后,驻足观望了一会儿。正要抬步进门,便听身后有突突突的摩托车声渐渐靠进。

  此时校门口的人不少,都在门卫那里排队登记进门。

  三轮挎斗摩托车一路风驰电掣,停在了排队的人群旁边。

  “师傅,开下门。”来人长腿点地,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烟递给门卫师傅。

  “学校里不让进机动车。”门卫师傅说。

  “我公安局的。”那人从敞开的衬衫上衣口袋里,翻出一张纸递过去。

  “你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办案的吧?”

  “啊。”

  “那你把车停外边,到后面排队。”门卫大爷一面给前边的同志做登记,一面嘀咕,“校长的车都得停在外面。”

  言下之意,你一个公安局的小干部,牛什么牛。

  这位公安局的同志倒是没怎么争辩,嘴里调侃一句“管得还挺严的”,便将车停在了门卫指定的位置,提上挎斗里的行李,老实地排在了宋恂后面。

  宋恂估摸他没准儿也是未来的同学,与对方客气地点点头,做完登记就进门去报到了。

  今天来报到的都是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进修班的学员,党校打开了一间大教室,给这些学员办理报名。

  轮到宋恂的时候,办理报到手续的中年女老师抬头看了他一眼问:“你是宋恂?怎么才来?”

  “……”宋恂瞟一眼通知书上要求的报到时间说,“我没迟到吧?”

  “学校安排你当理论进修班的临时班长,你早点来也能帮帮忙。”

  “……”宋恂无语道,“之前没人通知我。”

  “我这不就通知了嘛,我姓邱,是咱们理论进修班的班主任。”邱老师一边做登记一边说,“大部分学员已经来了,你安顿好以后,去宿舍一楼的班部办公室领一下教材,帮忙给大家发一下。”

  省委党校头一回以考试的形式对外招生,而且这次招来的学员里,有1个大专生,2个工农兵大学生,5个社来社去大学生,剩下的都是高中学历。

  宋恂是所有人里唯一的一个正经本科毕业生,又是实职正科级干部,邱老师看过档案以后,直接就将他确定为班长了。

  上任以后,赶紧干活。

  邱老师身边还坐着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同志,主动起身与宋恂握了手,自我介绍道:“我叫曾珊,之前在省委宣传部工作,这次被学校临时任命为咱们理论进修班的支书了。宋班长,以后咱们就要搭班子了,请多指教啊!”

  宋恂虽然意外于这个安排,但还是欣然颔首道:“指教谈不上,咱们共同合作,为同学们服务吧。”

  将他的入学须知和宿舍钥匙递过去,邱老师笑道:“你先去宿舍安顿一下吧,今天先给大家将教材发下去,让没事的人提前看看书。这两天等人到齐以后,咱们先开个临时班会,强调一下学习纪律,下个礼拜一就是开学典礼。”

  宋恂留在教室与他简单聊了一会儿,便提着行李去了宿舍。

  曾珊将整理好的资料交给邱老师后,也随着宋恂一起走了出来。

  “突然被通知当班长,挺意外的吧?”曾珊扛着自己的行李走在旁边。

  “还行。”他上大学的时候,没当过什么班干部,这次正好弥补遗憾了。

  曾珊将肩上的行李往上掂了掂,玩笑道:“党校可能是觉得发给咱们的工资太多了,不给咱们找点事干就亏了。”

  “也是有可能的。”宋恂煞有介事地点头说,“毕竟咱们拿人家的三倍工资。”

  理论进修班的这批学员都是带薪上学的。在职干部按照原本的工资照常发放,其余人算是招干,工资按照干部实习期的标准算,每人每月三十元,另外所有学员,还有每天四毛钱的伙食补贴。

  也就是说,这些人不但上学不交学费住宿费,毕业由组织分配,而且每个月还有至少四十二块的工资可以拿。

  就因为这个带薪上学的福利,今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有将近两千人报考了党校的进修班。

  宋恂猜测,曾珊能被任命为支书,职级应该是与他差不多的,也是科级干部。而且省城的干部工资还要比地方的干部高一点。他们俩在党校都能拿到一百多块。

  一个人拿三个人的工资,让他们干点活也说得过去。

  党校的宿舍与普通的大学生宿舍不同,这里是按照班级住宿的,理论进修班的一百人不分男女,都是住在三号楼的。

  上楼的时候,宋恂帮曾珊将行李送上了三楼,而后重新返回自己在二楼的宿舍。

  宿舍号挺巧的,跟他媳妇一样,也是212。

  不过,党校的条件比省大好多了,他们这个是三人间,面积差不多的房间里,只放了三张床。

  宋恂提着行李进去的时候,有个穿白衬衫绿军裤的年轻人正在屋里铺床。

  见他进来,那人站起身自来熟地说:“巧了,刚才咱们在学校门口见过的,我排在你后面,我叫常云海,市公安局的。”

  宋恂笑着与他握了握手:“宋恂,从海浦来的。”

  常云海坐回自己的床铺上,没头没脑地问:“宋哥,你听说了吗?咱们进了学校,就出不去了。”

  “……”宋恂笑道,“不至于吧,周末还是能出去的,平时可能会管理严格一些。”

  “我以为天天都能回家呢,来上学的事还没跟家里交代。一周才能出去一次,谁能受得了啊?”常云海在屋里呆不住,说着话就想去裤兜里摸烟。

  宋恂想起自家的那对双胞胎,也没头没脑地冒出一句:“你就把这里当成整托班吧。”

第149章

  平时是否能出校门, 是进修班许多同学关心的问题。

  毕竟大家要在党校学习两年,课程内容又是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如果常年让学员在校园里苦读, 恐怕会适得其反。

  “宋哥, 要不你代表大家去跟学校商量商量,门禁好歹别这么严吧?”报名的时候常云海已经听到了, 宋恂是他们的班长。

  “等我回头跟邱老师确认一下。”宋恂无可无不可地说,看他又想去翻烟盒便问, “你来学校报到之前,没跟单位交接工作?”

  尽管对方是公安局的干部,但是观其谈吐实在不像那种, 通过层层关卡报考理论进修班的。

  “没有啊,我们领导说党校管得不严, 不上课的时候, 还能回去上上班。”

  “……”宋恂不太确定地问, “你来党校上的是马列主义基础理论进修班嘛?”

  “是啊。”

  “你参加了党校的统考吧?”

  “没有啊, ”常云海一脸坦然地说,“我是通过省委组织部过来的……”

  宋恂听对方介绍了一遍自己的入学经过, 总算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除了原有的一百个通过考试招来的学员,省委组织部还有二十个委培指标也放在了他们理论进修班。

  这些被组织部推荐来的学员并不需要考试, 可以直接入学。

  想想自己带娃复习的那段日子, 宋恂心里深深地嫉妒了……

  嫉妒让他现在不想面对常云海, 去教室找邱老师询问了党校的考勤纪律。

  “问这个的人还挺多的?”邱老师问。

  “还行,主要是小道消息太多了,大家听说的版本都不太统一, 所以我来问问官方说法。”

  邱老师笑了, 这会儿没人来报到, 她便请宋恂在旁边的椅子坐下,摆出一副长谈的姿态。

  “这次是四个班同时开学的,除了咱们理论进修班,还有县处轮训班,团干班,妇干班。轮训班的学习时长只有三四个月,所以他们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对他们的管理也相对比较严格,平时是不允许学员出校门的。”

  宋恂心说,看来自己所在的班是没有这种约束的。

  果然,只听邱老师继续道:“咱们理论进修班,在门禁方面没有什么要求。但是人家轮训班的干部都在学校苦读呢,咱们也不好太放松,所以,如果没人问,你就别提,要是有人问了,就说可以出校门。但是每次出门前,得来班长这里报备一下。”

  宋恂并不想当打卡机。

  党校不是普通大学,学员大多是在职干部和招干,像他这样已经脱产的还好说,但是像常云海那样还挂着职务的,时常需要出门交际应酬。

  全班一百多号人,都来找他请假报备,他就不用干别的了,整天光给人打卡了。

  宋恂斟酌片刻开口道:“听说咱们还有二十个组织部的委培生,而且他们还是半脱产的。这部分学员既然只是半脱产,那平时肯定是要经常出门的。一个班级两种待遇,不利于团结。要不咱们就明确要求大家平日必须住校,每晚十点前必须回宿舍。至于学习时间到底要怎么利用,还是由学员自行安排吧。听说党校平时的大考小考不断,估计没人能真的松懈下来。”

  邱老师仔细想了想,觉得这样也行。

  党校对理论进修班的学员并没有门禁要求,两年的学习时间,一直不让人家出门确实不太现实。

  按照宋恂的方法,设置一个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门槛还是比较可行的。

  趁着没人报到的空档,宋恂跟邱老师长谈了一次,询问了一些党校的基本情况。

  其中有个信息让宋恂比较关注。

  他们的两年制进修班并不是真的要求学生在校读满两年书。

  学校给这批学生的安排是,理论知识学校一年半,实习半年。

  具体要去哪个单位实习,到时候听组织部的统一安排。

  像他这样的在职干部,可以接受实习,也可以直接毕业分配工作。

  *

  宋恂心里有了数,便与邱老师道别,返回宿舍叫上了曾珊给同学们发教材。

  “要不咱们再叫几个人帮忙吧?”曾珊望着地上的几大捆书,有点犯怵。

  只凭他们俩,得发到什么时候?

  宋恂见到这些书时,也有点惊讶,但是与曾珊的想法正相反,他觉得这些教材太少了。

  他上大学那会儿,第一学期开学就发了近十本书。然而党校的教材只有一套中央党校编辑的《马列著作、主席著作选读》,整套书近百万字,被分成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党的学说四册。

  “就咱俩干吧。”宋恂让她捧着几本书先走,自己提了两摞书走在后面,“班里一百多人要一起上课,咱们既然当了班干部,不能连同学都认不全吧?正好趁着发书的机会,跟同学们认识一下,将名字和人对上号。”

  有几个女生宿舍他不好单独进去,所以才把曾珊也叫来干体力活。

  两人提着书,从一楼到三楼,挨个宿舍扫了一遍,基本将同学们都认全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6页  当前第24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1/3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