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251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2-06-04 12:47:14

  “他啊,没什么可能吧,太小了。”袁梅摇头,“我不找比我小的,不够成熟。”

  “不小啊,你俩差不多大!”

  “……”袁梅回想一下平时看到的常云海的样子,无语道,“真没看出来。”

  “常同学人很不错的!”项小羽给她讲了常云海误以为宋恂出轨,当场提醒她的事,“多正直的小伙儿啊!人长得也不赖,还是大高个。你考虑考虑嘛,要是有那个意思,我帮你们撮合撮合!我现在跟他也挺熟的,之前还给他做过一次采访呢!”

  “班里人太多了,他平时又不常在学校,我都没怎么关注过他。”

  项小羽拉着袁梅去宋恂的宿舍汇合,“一会儿去他们宿舍,你好好关注一下。”

  ……

  常云海今天居然真的留在宿舍里,正趴在书桌前看书呢。

  与他打过招呼,项小羽就笑道:“常同学,你们不是考完试了嘛,怎么还这么用功啊?我们要出去吃饭,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

  常云海没精打采地摆手:“你们去吧,我下个礼拜还得补考呢!”

  他第一次考试没及格,本来可以打60分的,但是因为他经常缺席下午的课,老师只给了他59分,让他补考。

  “你家宋班长挺厉害的,每天早早就上床睡觉了,都没见他怎么学习过,居然也能得89分,只比我们班第一名低1分!”

  而且人家第一名是政工干部,以前就是常年搞这个的。

  常云海自认自己是苦读派,没想到点灯熬油的苦读派没及格,而每天准点睡觉的居然考了第二名……

  嫉妒!

  项小羽笑睨一眼淡定的第二名,与有荣焉道:“常同学,你别跟我家老宋比啦。他从小到大都很擅长读书,二十岁就大学毕业了。考第二名属于发挥失常,我婆婆说,他上学那会儿每次都考第一名的!”

  常云海:“……”

  并没有被安慰到。

  他气闷地挥挥手说:“你们赶紧吃饭去吧,别气我了!”

  *

  回家的一路上,项小羽和袁梅都在叽叽咕咕,讨论在党校找到一个对象的可能性。

  “常云海还是算了,看起来好像不太聪明,全班只有他一个第一次考试就补考的!”袁梅直摇头。

  “他挺聪明的,不信你问宋恂!”项小羽很看好常同学,“一会儿我把那篇关于他的采访稿拿给你看看。他只是在理论知识方面比较薄弱,但是破案特别厉害。要是没点本事,他也不会被推荐去党校上学呀!”

  三人进了家门,项小羽打算回房间取那份报纸给袁梅看看。

  然而上楼的时候,却正好看到了从楼梯上走下来的宋恒。

  “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不是要等入伍通知吗?”项小羽又跟在他身后重新返回客厅。

  “通知已经到了!”孟玉裁端着盘子从厨房里出来,乐呵呵道,“距离去新兵连报到还有些日子,他们这些知青有个探亲假,可以回家待几天。幸亏今天请小袁来家里吃饭,我多准备了一些菜,否则这小子这么不声不响地回来,就只能吃食堂了。”

  “哈哈,吃食堂也行啊!”宋恒之前只是听说过,但并没见过袁梅,此时大方地玩笑道,“今天还真是多亏了袁梅姐,我才有这个口福!”

  袁梅与他握了握手说:“听说你马上就是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了,恭喜你呀!”

  宋恒喜气洋洋地道谢,又不禁跟人显摆道:“我这次被海军招走了,我们公社只有我们两个人通过了征兵考试!”

  海军每年在南湾都有征兵名额,要不是他去了南湾插队,还遇不上这样的好事呢!

  “行了,快别嘚瑟了!”孟玉裁在他头发上揉了一把,又在他手臂的腱子肉上摸了摸问“你现在是不是比你哥还高?看来南湾的伙食挺好的!”

  宋恒和宋悦站在一起,完全看不出是龙凤胎了,宋悦脸上还带着学生气,而宋恒的面庞棱角分明,已经有了些宋成钧年轻时的影子。

  这三个儿子里,最小的宋恒是跟老宋长得最像的。

  “哈哈,我们哥俩差不多高。我这几个月为了征兵考试,每天都负重跑五公里呢!”

  宋恂蹙眉,不赞同道:“净胡闹,征兵考试根本就不考负重跑,你平时还得上工,身体能吃的消么?”

  “去了新兵连以后,每天都有五公里负重跑的任务,我提前练一练,适应一下。”宋恒笑道,“亲家叔给知青们放假了,家里有钱票供应的都选择不上工,专心备战高考呢。”

  袁梅主动帮忙摆起碗筷,被孟团长客气地推回去坐着,才插话问:“我记得你今年也参加高考了,怎么不再试一年啊?我也是考了两届才勉强考上的,想当兵也可以考军校啊,明年再试一次呗。”

  宋恒摇头说:“不考了,我们特意去地区教育局问过,军校的体检线都在本科线以上,我连大专都上不了呢,本科就更难了。”

  见袁梅还是一脸不理解,宋恂替他解释:“进了部队,新兵第二年可以参加军内高考,难度会比高考低一些,只要他身体素质和军事素质过硬,就有被遴选的希望。要是再等一年他就该超龄了,军内高考有年龄限制。”

  吉安和延安围在小叔身边问:“小叔,你以后是不是就不走啦?我们是不是可以去看你打靶了?”

  “嗯,在家陪你们玩几天再走。”宋恒在吉安的胖脸蛋上掐了一把,笑道,“你小叔我要去当海军了,老宋同志的愿望就得交给你俩了,你们长大以后当陆军去吧!”

  吉安认真点头说:“我长大要去打靶的,打十环!”

  宋恒被逗乐:“你知道的还挺多的。”

  一家人到齐了,开饭前,听闻小儿子突然归家的宋成钧也匆匆赶了回来。

  大家一起举杯庆祝宋恒顺利通过征兵考试,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

  酒足饭饱后,送走了客人袁梅,宋恂带着老婆孩子上楼,将空间留给老宋夫妻与小儿子单独谈话。

  项小羽回到房间才反应过来问:“宋恒去当海军的话,新兵连是在海军驻地的吧?”

  宋恂从抽屉里翻出稿纸,嗤笑一声:“这是什么傻问题?他难道还能来咱们军区新兵连……”

  “那,那他是不是要跟我姐夫在一个部队了呀?”

  宋恂点头说:“八成是了。”

  “哎呦,怎么那么远啊?回家一趟怪不方便的,我还以为他能在咱爸手下当兵呢。”

  “这就很不错了,最起码是在省内的。如果按照咱们之前的想法,让他来陆军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分配到外省的新兵连,到时候他就得留在外省就地服兵役了。其实不在咱爸手下挺好的,否则又是……”宋恂顿住,没再往下说。

  项小羽琢磨片刻道:“那我明天给我大姐打个电话吧,万一真的分到那边去了,还能让她帮忙照应一下。”

  宋恂“嗯”了一声,又点了点手下的稿纸说:“我先给姐夫写封信。”

第156章

  宋恒的突然回归, 让宋家人都很高兴,除了小宝宝二黑。

  确切地说,二黑刚开始还是欢迎的, 然而没过两天就累觉不爱了。

  尽管宋恒的文化课不怎么样,但是他有个很明显的优点, 正如他名字的寓意——有恒心能坚持。

  为了能在新兵连里崭露头角,他已经连续三个月坚持每天五公里负重跑了。回到省城以后, 人家也没有松懈, 仍在继续坚持每天五公里。

  听说二黑曾是一条军犬后, 宋恒每天早上晨练的时候,还要把二黑一起带上。

  二黑最初确实很快乐, 毕竟大清早就能出去撒欢, 只要是个狗子就会喜欢。

  但是!

  宋恒实在太能跑了,每次跟他跑完一圈回来后,二黑的舌头都要耷拉出来老长,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地喘粗气, 半天都缓不过来。

  第三天的时候, 二黑学聪明了,宋恂夫妻不在家, 它就溜去了孟团长的房间睡觉。宋恒几乎从来不进父母的房间,所以这个房间里并没有多少他的气味, 二黑可以安心地睡在这里。

  然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早上没有逮到二黑,宋恒就在晚上牵着他出去夜跑。

  二黑不情不愿地被他骗出去跑了一次后, 下次无论宋恒再怎么召唤它都不肯去了, 可怜兮兮地趴在吉安和延安地腿边呜呜叫。

  延安在它的狗头上蹭了蹭, 便很有兄弟爱地决定帮二黑出头。

  他去爷爷的书房,极其娴熟地给小叔告了黑状:“爷爷,二黑每天实在太累啦,它累得都喝不动水了!你能不能让小叔别再祸祸二黑啦?”

  小宝宝二黑是老宋亲自领养回来的,他也挺心疼二黑的,而且宋恒对二黑的训练量委实有些过头了。

  老宋不好浇灭儿子的训练热情,也不想让他在家祸祸二黑,便只能将他塞进基层连队,让他跟着人家一起训练,消耗那用不完似的精力,直到新兵报到。

  只不过,宋恒回家以后,双胞胎上下学的接送任务都是由他负责的。如今他被扔进了连队,所以接送孙子的任务又重新落回到老宋肩上。

  而且他不但要接送孩子,还得负担起他们的教育任务。

  儿子说了,这两个孩子正是汲取知识的关键时期,他即便远在党校,也要每天给两个娃布置一大堆的功课。

  宋成钧觉得这些作业对小孩子来说实在太多了,可是看到两个孙子在上下学和玩耍的间隙就能完成大部分作业后,没怎么亲自养过小孩的老宋又觉得小娃娃的潜力真是无限的。

  是以,当孟玉裁张罗着给孙子们增加些课外活动,培养文艺特长的时候,宋成钧并没有反对。

  这天下午,将孙子们从幼儿园接出来以后,爷仨并没有像往常那般,去食堂或者回办公室吃饭。

  小汽车一路风驰电掣,停在了另一处家属院门口,小哥俩自己从车上跳下来,一左一右拉着爷爷的手,走进一处院落。

  院子里有个爷爷正哈着腰拔地里的玉米杆子,听见门口的脚步声,便闻声望了过去。

  “呦,宋大炮舍得登我的家门了?”

  “你老程也没主动登我的门,挑这个理多没意思!”宋成钧松开孙子们的手,走上前自然地帮对方一块儿拔起了玉米杆子。

  “算了,来者是客,你还是别干这个了!我退休以后就这点乐趣,别给我拔光了!”老程起身摘下手套在腰上捶了捶。

  “你要是想找乐子,浇水施肥就够了,你那老腰不好,这种活还是找个年轻的勤务兵干吧。”宋成钧帮他把剩下的玉米杆子都利索地拔了出来,然后在院子里睃巡一圈说,“以你这个院子的规模,种玉米可惜了。玉米一年才能收一茬,没什么意思。还不如种菜呢,青菜长得快,经常能收割。”

  “看你的样子确实是常干农活的,以前没吹牛,呵呵。”

  宋成钧将地上的玉米杆都用脚划拉到一起,嗤笑道:“我跟你这城里的少爷可不一样!我是真正的农民的儿子,从五六岁的时候就干这个。本来已经三四十年没干,手都有点生了,结果前些年去农场又复习了好几年,这辈子恐怕都忘不了喽!”

  老程背着手沉默片刻说:“你要是能改改你那个随时放炮的脾气,也不至于一去农场就是好几年。”

  “我要是跟你老程一样四平八稳的,现在也该退休喽!”宋成钧毫不客气地呛了一句。

  “我看你这老家伙就是记仇呢,你就知足吧,我当时没投赞成票也没投反对票。”老程也不怎么客气地回击,“如果没有我,你能离儿子那么近嘛?我可是听人说了,你家老二都快把农场当成自己家了,每个周末都往农场跑。”

  “哈哈,也没有那么勤快。他也有自己的工作呢,哪能总往农场跑!每月来个一两次吧,给我和他妈带些吃的用的。”

  老程直来直去道:“幸好你还有一个顶用的儿子,听说他正在省委党校读书呢?”

  “嗯,上了一个两年制的理论进修班。”宋成钧心里满意,嘴上却挑剔道,“还是太年轻了,以前读大学读了工科,跟马列一毛钱关系都联系不上,这理论知识学得不扎实,党校第一次考试只考了第二名。”

  宋恂考第二名的事,已经被项小羽回家宣扬了一通,还鼓励宋恂下次考试再接再厉,一雪前耻。

  “……”老程似笑非笑道,“第二名你还不满意?”

  “他从小到大都是考第一名的。”宋成钧跟老战友显摆完,又遗憾道,“这小子没能来当兵真是浪费了,现在部队里也讲干部年轻化专业化,老二是几个孩子里脑瓜最好使的,当初非得去学造船。结果这不也没造成吗?”

  “你家宋恂考上大学的时候,你还跟我喝了一顿酒呢,喝得差点不认家门,当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时我还以为他以后能参与造军舰!谁知东南西北风一通乱刮,分配政策常变常新,最后被弄去造渔船了……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狠狠心让他去当兵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6页  当前第2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51/3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