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33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2-06-04 12:47:14

  “哈哈哈,我们来送送小宋主任!”妇女们嘻嘻哈哈的纷纷回话。

  自己的手艺有可能被省城的大公司看中,大家心里都挺美的。

  宋恂与红梅嫂子说了自己的打算,将那一串陶罐递给她,“你帮我拎着这个,千万别打碎了!里面有几样东西,我还挺看好的。”

  贾红梅提着那串罐子无语道:“这么多东西,你让人家怎么选啊?这得有上百种了吧?”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想想,下面的同志千里迢迢地将上百种特产送去省城,任他们随意挑选。哪怕是顾及咱们的面子,也会选中一两样吧!这些东西里,只要有一样能被选中,咱们就没白忙!”

第21章

  乘坐渡轮确实比火车要快上许多, 但是后遗症也很大。

  次日一早,宋恂背着东西走下舷梯的时候,脚下还在发飘。贾红梅更是恍惚, 差点将宋恂宝贝得不得了的那一串瓶瓶罐罐撞碎了。

  吓得宋恂赶紧伸手接了过来。

  “给我吧,这些东西值四块三毛钱呢。”

  提起这四块三毛,贾红梅的火气就噌噌地往上蹿。

  为了让这些土特产也能有个安全的容身之处, 宋恂居然特意花了四块三毛钱给这些东西也买了一张船票!

  那几个罐子本身都不值四块三好吧!

  两人下了船以后啥也没干,先就近找了一个邮电局, 给出口公司盛主任的通讯员拨了一通电话。

  约定好十点见面, 宋恂便带着贾红梅在附近的一家国营饭店吃早饭。

  一人一碗素面,两个大肉包子吃下去, 总算扫去了浑身的疲乏。

  见他吃饭的空档,还要留意那些罐子别被来往的食客磕碰到,贾红梅憋了一晚上的话,真是再也憋不住了。

  “你给队里的土特产找销路是好事, 但这事不能这么办呐!”

  “怎么了?”宋恂将罐子们一个挨着一个在饭桌上码放整齐,疑惑回头。

  “我虽然没来过省城吧,但人家省城大单位的人什么没见过,这些土特产未必入得了人家的眼。你要是悄悄地带些样品去试试也就算了, 可是, 看昨天那个阵仗,大家就差敲锣打鼓地欢送了!这要是空手而归了, 你很可能是要受埋怨的!”

  宋恂本也是打算悄悄地办的,最开始没想带那么多。

  但是, 这事发展到后来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大家一传十, 十传百, 他总不能将人拒之门外。

  “我也是个省城人, 我是真心觉得咱们村里的东西好吃,口味确实不比城里大工厂的产品差,才想推荐给出口公司的。”

  贾红梅其实很感激宋恂能在这时候还想着拉队里一把,但是就是因为觉得他这份心意难得,才要给他提个醒。

  “我知道你是好心,但以后可千万不能这么办事了!你要是提前跟我说了,我悄悄去各家要点,也是一样的。”

  宋恂谢过她的好意,宽慰道:“没事,这就是个捎带脚的事,大家的心里预期没多高。要是选不上,我再把剩下的东西带回来还给大家。”

  “不用还。咱们靠海吃海,这些东西没什么成本,就是费点功夫。既然是给人家试吃的,咱就大方点,都留给他们好了。”贾红梅不心疼东西,就怕宋恂因为这事落埋怨,好心办了坏事。

  宋恂见她情绪平稳了,便点头笑:“行,听你的。”

  *

  吃过早饭,两人休整一番,就提着东西,坐上公共汽车前往食品出口公司。

  盛主任的通讯员小赵来得比他们还早,宋恂二人刚走到门口,他就快步迎了过来。

  甫一见面便道:“你们要是今天不来,我也得给你们公社打电话让你尽快过来签合同了。”

  宋恂暗觉不妙,赶紧问:“怎么了?”

  “不是什么大事。就是听说了咱们要签合同的消息,另有几个单位,也想跟我们出口公司合作,为我们供货。”

  这还不是大事?

  贾红梅与宋恂对视一秒,心里都是一突。

  “那现在是什么情况?”

  不会被人摘了桃子吧?

  “我们盛主任昨天在会上拍了桌子,说他们这样是出尔反尔没有信誉,干不好企业。暂时能稳住局面,不过再拖下去就说不准了。”小赵摇头道,“你们能早点来签合同,早点供货,钱才算是真正落进了口袋里。”

  宋恂二人向他道了谢,就让他在前面带路。

  瞅瞅他们提的几大包东西,小赵疑惑地问:“你们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不会是给盛主任送礼的吧?

  这若是被人看到了,影响多不好啊。

  好像盛主任这么帮他们是为了谋私利似的。

  见对方下意识皱眉,宋恂心知他误会了,忙解释:“我前些天在水产组的肖组长那里看到有不少海产品的试吃样品。所以就想带些我们瑶水村的土特产来,给盛主任和肖组长尝尝,看咱们是否有再次合作的机会。”

  小赵的神色这才放松下来,“那你们跟我来吧,签完合同以后,我帮你们把东西送到水产组去。”

  转身带着二人进入办公楼,一边走一边提醒道:“公司领导对于咱们的这次合作很重视,早上接到你们要来签合同的电话后,宣传科就邀请了几家报社的记者,打算对这次合作进行宣传报道。等会儿进去看到记者同志,你们不要紧张,随意就好。”

  有记者在,谁能随意得起来呀!

  贾红梅瞬间紧张起来,他们一路风尘仆仆,早上下船连脸都没洗就过来了。

  这副样子怎么上报纸呀!

  与小赵招呼一声,就将宋恂拉去一旁,想要帮他打理打理着装发型什么的。

  不料,宋恂却无所谓道:“不用捯饬了,就这么进去才显得真实。这次合作打着的是帮扶对子的幌子,咱们若是打扮得光鲜亮丽地出现,哪像是从基层来的小干部?就这样挺好!”

  说着还将原本塞进裤子里的衬衫拽了出来,放在外面。

  还真有点乡镇干部的味儿了。

  贾红梅凌乱了,头一回上报纸,这样能行吗?

  “你就听我的吧,咱们公司那五对船可不是白拿的,得了实惠,就得配合人家搞宣传。”宋恂冲着神色焦急的小赵笑了笑,而后不动声色地凑近贾红梅小声说,“一会儿进去以后,我负责跟他们周旋。你只负责检查合同,其他的事情不要管。要是有人拉着你采访,你不用搭理他们,只当听不懂普通话。一定要把合同中的责任义务和具体金额看清楚,这份合同我之前没看过,今天过来就直接签约,又是这么大的阵仗,咱们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

  贾红梅被他说得清醒过来,也不去琢磨形象问题了,今天最主要的事情就是签合同。

  被采访的主角是出口公司的领导,他们配合着走完流程就行,但合同条款一定要仔细检查。

  他们昨晚在渡轮上针对每月给出口公司的供货量和供货年限讨论了大半宿,己方的基本诉求她都清楚。

  深吸一口气,贾红梅保证道:“你放心,我肯定逐字逐句地检查清楚。”

  “我对你一直挺放心的。”宋恂轻笑:“放轻松。我也会看合同的,咱们这一去必定旗开得胜。”

  省食品出口公司这次搞得阵仗确实很大,不但有他们公司内部期刊《出口战线》的主编,还请来了省日报社,省城晚报和经济日报的记者。

  会议室里,盛主任与公司的另几位领导都在,而且省渔的一位副主任也赫然在列。

  显然是被出口公司邀请过来的。

  不过,今天盛主任的眉头一直是皱着的。尤其是当照相机的闪光灯闪烁起来后,他的脸色就更臭了。

  对宣传科搞的这套花架子很不以为意,但又不得不配合。

  出口公司的革委会副主任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自打宋恂二人进入会议室,他就在跟记者介绍这次合作对于双方甚至是水产出口行业的深远影响。

  宋恂让贾红梅专心扫合同,自己则全程唇角上扬三十度,配合地坐在一旁点头鼓掌。

  “与瑶水支公司结成帮扶对子以后,考虑到瑶水支公司渔船短缺,资金不足的情况,经过协商,由出口公司为瑶水方面一次性提供十艘机帆船。”副主任笑着看向身边的宋恂,“当然了,我们的付出也是有回报的,不但得到了瑶水支公司的水产供应,还迎来了瑶水当地社员的回馈。”

  他目光的焦点其实不在宋恂身上,而是放在了他脚边的几个大包裹和桌面的一堆瓶瓶罐罐上。

  会议室里的其他人也早就发现了宋恂带来的东西,这会儿都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

  省城晚报的记者走到桌边,与宋恂点点头,就弯腰去看那几个陶罐上贴的标签。

  举起照相机,对着写有“12,姚三婶,蟹粉”的陶罐,“咔嚓”拍了一张。

  “这些都是瑶水社员们的心意,每个包装上还贴着大家的名字。”副主任慷慨激昂道,“虽然我们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但是通过他们带来的礼品,也足以看出社员们对我们这次合作的拥护与支持!”

  宋恂&贾红梅&通讯员小赵:“……”

  贾红梅捂脸,看来这次带来的东西,真的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明明是送来试吃的样品,怎么到了你的嘴里,却成了回礼呢?

  几个记者对于那些土特产的兴趣,远超副主任所介绍的内容,一时间都围过来拍照。

  有个省日报社的记者,资历最老,为人也比较谨慎,发现贾红梅神色不对,便对她发问:“请问,这些东西真是社员们送的吗?”

  贾红梅:“……”

  宋恂替她做了回答:“这些土特产确实是社员自发组织,自行筹备,让我们代大家送来出口公司的。”

  可惜不是送礼的。

  “你们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回馈出口公司呢?”

  宋恂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道:“我们瑶水支公司所在的瑶水村生产队,虽是一个小渔村,但当地社员心灵手巧,淳朴善良。听说我们能与省食品出口公司结成帮扶对子后,社员们激动万分,甚至还特地拿出过年存放的鞭炮庆祝。”

  贾红梅:“……”

  “这次合作是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也有意向食品出口公司学习,开办一家食品加工厂。只不过,我们小地方的人见识有限,实在无法从上百种土特产中准确找出适合生产的产品。而出口公司的产品是我省食品行业的金标准,所以社员们就想送些样品来,让出口公司的同志们帮忙甄选一二,看看哪种食品有生产价值。”宋恂故意画蛇添足般地解释,“我们可不是给出口公司送礼啊,就是请大家帮忙的!”

  众人:哦,果然是来送礼的。

  “好了,闲话就说到这里吧。”盛主任出声打断还想继续提问的记者,“咱们抓紧时间看看合同条款,没什么问题就赶紧签字吧。”

  贾红梅已经将合同上的条款和数字反复对照过好几次了,确定与他们商议的没什么出入,便将合同递给了宋恂。

  出口公司这边的合同做得很细,甚至还专门针对今后购买渔轮的事,附加了补充协议。

  宋恂也仔细地从头到尾翻阅一遍,没发现什么问题,才与盛主任交换着,在两份合同的末尾处签上自己的名字,由贾红梅盖了公章。

  而他以一身乡镇干部打扮与盛主任握手,交换合同的画面,也被记者们抓拍了下来。

  *

  送走记者和省渔的副主任,盛主任将宋恂和贾红梅请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通讯员小赵已经悄悄对他讲了,那些土特产确实是宋恂带来寻求第二次合作的样品,真的不是送礼的。

  既然是样品,盛主任便没客气,将那些瓶瓶罐罐和牛皮纸袋挨个打开看了几个,又专门挑拣着几种烤鱼片尝了尝。

  “你们不会是想用这些东西走出口的路子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6页  当前第3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3/3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