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鹿子草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24 MB   上传时间:2022-06-04 12:47:14

  宋恂出列。

  “那栋大瓦房和养猪场到底是怎么回事?”

  宋恂简单讲了双方商议的结果后,就直接摆手说:“领导,您也甭问是怎么回事了。我公司已经决定不跟他们合作了。本来是看孩子们的学校塌了以后无处上学,我们才决定将公司的大瓦房让出来。既然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了亏,那就算了吧。让生产队自己建学校吧,我们省渔就不掺和了。”

  不然,这样三天两头地被人盯着,告到上面来,他们还用不用干别的工作了?

  公社书记又点了项英雄的名:“老项,你怎么说?”

  “我没意见。只不过,以后建学校的事还是由贾支书负责吧。我能力有限,没钱没关系的情况下,实在盖不起来那么大一间校舍。”

  话里带着些意兴阑珊。

  *

  贾支书凭借一己之力,将渔业公司和生产队的合作搅黄了。

  对于他的这种做法,大家的态度也是分成两派的。

  一派觉得他没错,一年一头猪确实给太多了,孩子上学在哪里不是上,随便找两个院子凑合一下,总比白给人家一头猪强。

  另一派觉得他多管闲事。就算他帮队里保下了一头猪,但是全大队有上千口子人,平均到人头上,每人也就能分到一口肉。用这一口肉给孩子换个大瓦房上课,有啥不舍得的?

  不过,贾支书不在乎大家怎么说,他自认为这是保住了集体财产。

  杜三泰也大有跟贾支书学习的架势,不惧他人非议。

  哪怕贾红梅已经对他横眉立目好几天了,人家依然我行我素,没有丝毫不自在。

  宋恂对这事的结果没什么所谓,无论怎么处理,都不影响公司的发展。

  然而,其他人却不是这么想的。

  这天下班以后,刚拐进项家院子所在的岔路,宋恂就听见不远处有人发出“噗呲噗呲”的声音,试图引起他的注意。

  他寻声找过去,瞧见项小羽躲在一颗古槐后面,正冲着他招手。

  “你躲在这干嘛呢?”宋恂走过去问。

  他已经好几天没见到项小羽了,原本他也没觉得有什么,结果前几天两人在院子里隔着篱笆墙打照面时,他刚要开口打招呼,这姑娘就噌地窜回了屋里。

  一副与他划清界限的样子。

  “哎,你不懂。”项小羽做个手势让他跟上自己,带他去了一处没人的角落,才问,“听说你被杜老三举报了?”

  “也不算举报吧,就是被他去公社告了一状。”

  项小羽脸上的表情尽是“同志,让你受苦了”,踮起脚大力地拍拍宋恂的肩膀:“宋主任,这件事你跟我爹都受委屈啦!”

  “……”宋恂被她拍得后退了半步,无语道,“也还行吧,算不得什么委屈,就是工作上的一点分歧。”

  但项小羽不这么想,她觉得他家英雄爹和宋主任都是为集体谋福利的,结果却被人反过来污蔑挖社会主义墙角。

  换作她自己,是绝对忍不下这口气的!

  “没事!受了委屈也不怕,我已经替你和我爹报仇了!”项小羽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听这话,宋恂也顾不上连续被个丫头拍肩的事了,忙问:“你把贾支书和杜三泰怎么了?”

  项小羽抱臂,想要应景地挤出一丝冷笑,可惜尝试了几次没有成功。

  宋恂眼睁睁地看着她在脸上快速调整出好几个奇怪的表情,最后选择了电影里常见的反派脸,得逞笑道:“贾支书那边还没有消息,但杜三泰已经被她媳妇打啦!”

  “杜三泰居然打媳妇?”

  宋恂将信将疑。老杜那个人虽然有些让人一言难尽,但从他敢光明正大地搞实名举报来看,办事还算是磊落,不至于背地里打媳妇吧?

  “不是杜老三打媳妇!”项小羽哈哈笑,“是杜老三的媳妇把他给揍啦!”

  “……”

  “大家只知道贾支书去公社告状把双方换房子的事搅黄了,却没人提杜老三也去举报的事!那怎么行!”项小羽抱臂冷哼一声,“我下午偷偷在杜三嫂面前给他告了一状!哼,他刚下班到家,就被杜三嫂胖揍啦!”

  “我们才下班没多久,你怎么知道他被揍的?”

  “我下了工就去了他家,告完了状,等他进门才离开的。我都走出去老远了,还能听到杜三嫂用扫帚抽他的声音呢!”

  “……”宋恂声音艰涩道,“不至于为了这么点事就动粗吧……”

  “怎么不至于呢!”项小羽跟他说明杜家的情况,“杜老三的工作,其实是杜三嫂花了嫁妆钱给他跑来的,不然他一个初小文化的,怎么可能去大瓦房上班?杜三嫂只生了两个闺女,人家越说她生不出儿子,她就越对两个闺女好。她家的两个孩子也是在村小上学的,要是以后能去大瓦房上学,当然比在家放羊强了!”

  “因为这点事就打人?”

  “这事咱们觉得没什么,但是在杜三嫂那里就是天大的事了!明明可以让闺女上好学校,却被亲爹一手搅黄了!这说明啥?说明杜三泰不重视他家的两个闺女!杜三嫂哪怕是为了争一口气也不会放过他的!”

  宋恂:“……”

  这瑶水村的妇女同志们还挺厉害的。

  项小羽笑眯眯地问:“杜三泰被揍啦,你解气不?”

  “……”宋恂顾左右而言他,“别人的事,你还是少操心吧,电话员的招聘考试就在这几天,这次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其中还有很多知青。你还是专心准备考试吧,到时候别掉了链子。”

  提起电话员招工,项小羽还有些泄气:“我就去走个过场吧。考得上考不上的,我也不强求了,考上以后也是个麻烦事……”

  “怎么了?”宋恂问。

  明明刚听说能当电话员的时候,她还信心满满地放出豪言,说自己一定能考上呢!

  “大家都在背地里议论我走后门!”

  “人家背地里议论,你是怎么知道的?”

  “哎呀,”项小羽心烦地一跺脚,“这种事当事人自己都是有感觉的。”

  “考试没开始,连个结果都没有,你怎么就成走后门的了?”宋恂好笑道,“找谁走后门?我这里吗?”

  项小羽点头:“咱们两家住得近,而且我确实是提前半个月就知道招工的消息了。”

  “当不当这个电话员,由你自己决定吧。”宋恂并不劝她。

  每个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样,她要是真的受不了别人的闲言碎语,考上了也是难受。

  “我一分钱的礼也没收到,还被人议论给你走了后门,在这件事上我也挺无辜的。”

  项小羽左右瞧了瞧,确认方圆几米都没人,才笑吟吟地小声问:“宋主任,要不我给你送点礼得了,这样的话,说我走后门也不算是冤枉了我,我心里还好受一点!”

  “行啊,你送吧。收了你的礼,我也不算是白担了一回给人开后门的名声。”宋恂对她企图送礼的行为加以鼓励,“上次的馅儿有点咸,这回可以少放一点盐,饺子皮也可以和得软一些。”

  项小羽眉开眼笑道:“那得等我考上了才能送,万一提前给你送了礼,还是没考上,那我岂不是更吃亏!”

  “随便吧。”宋恂见她情绪好点了,便正色道,“提前多少天知道考试消息,对这次考试的成绩影响不大。你不需要有心里负担,按时来考试就行。”

  “万一我真考上了,你不怕其他人说你给我走后门呐?当初刘主任给杜老三走后门,还被人议论了呢。”

  “考试内容和形式都是随机的,甭说提前半个月,哪怕是提前半年准备,也未必管用。这次考试,只要你考上了,就是实力的证明,其他人自然会闭嘴。过程不重要,看结果吧。”

  宋恂顿了顿,还是想跟他说说杜三泰的事。

  “杜三泰也许学历不高,但是这个人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不然哪怕花钱走关系进了公司,没点本事也干不长久。前段时间大家都以为他能接替老刘,成为新的革委会主任,除了他跟裴副主任关系好这一点外,他自身有能力也是关键因素。”

  最起码,在管理船员方面,杜三泰是比严秋实强一些的。

  项小羽若有所思地点头,笑道:“放心吧,我肯定好好表现,不会让你白担了给我走后门的名声的!”

  大家都以为她走后门了,要是这样还没考上,岂不是更丢人!

  *

  大瓦房这边拉电话线的效率很高。

  大队集体通电的第二天,公社邮电所的同志,就带着家伙式,帮渔业公司安装了全公社的第四台,瑶水村生产队的第一台电话!

  往大瓦房跑的社员们络绎不绝,自打这个电话正式安装以后,他们办公室里就没消停过。

  男女老少都要跑过来看个稀奇。

  “主任,咱们是不是也跟公社大院学学,给电话上个锁啊?”严秋实提议。

  “上锁干什么?”

  “整天人来人往的,那些知青也没事就跑过来打个电话,多浪费电话费啊,还是上个锁省事。”

  “没事,大家就是在头两天看个新鲜,过几天就没新鲜劲儿了。你请人家来看,人家都没工夫。”

  围着那台电话机转了转,宋恂将项爱国喊过来。

  “你去队里通知一下,让报名参加电话员招工考试的女同志,明早八点来公司参加考试。为了避免有些同志不会使用电话机,以致考试时过于紧张,影响成绩。我们会提前给大家讲讲电话机的使用方法,请大家不要迟到。另外,跟大家说清楚,考试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跟队里请好假。”

  照着宋恂的想法,能来参加考试的有个十几人就差不多了。

  然而,等他次日一早去大瓦房上班时,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少说得有五十人了。

  “怎么这么多人?”

  项爱国乐呵呵地看着院子里的热闹景象,“我就是按照报名表上的人数去喊的人啊!咱们这个电话员的岗位很抢手的!”

  “这些人都是初中以上学历的?”

  宋恂一直以为项小羽的那个初中学历,在村里就已经是凤毛菱角了。

  项爱国也发觉了不对,他们村虽然也鼓励女娃上学,但是一般都是高小毕业的,家里能供她们读到初中高中的人并不多。

  “招工条件写得很清楚了,我们招的是初中及以上学历的。”项爱国站在台阶上,挥着手撵人,“学历不够的赶紧回去,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知根知底的,要是被其他人给你揭发出来,多丢人呐!”

  姑娘们互相看了看,不多时就有人埋着脑袋,从人群中间挤了出去。

  陆陆续续地有人退出。

  几分钟后,院子里空了一半,还剩二十人左右。

  宋恂:“……”

  居然还真的有人来浑水摸鱼?

  “不能流利使用普通话的同志,也请回吧。”宋恂惋惜道,“最近我们公司多了许多与省城的业务联系,不会讲普通话将很难开展工作。抱歉耽误了大家的时间。”

  几个对自己的普通话没什么信心的村里姑娘,犹豫片刻,还是结伴离开了。

  最后只剩下十个人。

  这十人中,有不少都是熟面孔。

  项小羽,李英英,苏瑾和几个知青都在,甚至还有贾支书家的贾桂花,以及代销点的售货员李秀云。

  “贾桂花同志,你会说普通话?”宋恂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56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35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青云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