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苏离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22-06-17 12:18:16

  难得李母没有生气和责怪,反而还说出这么一番有道理的话来,而且还知道安慰儿女。

  建文和友柳这对兄妹俩被父母这么安慰,心里越发的有底气了,他们俩也不小了。

  一个今年十三岁了,一个也九岁了,他们知道什么是责任,当然也知道什么是对错。

  兄妹俩认真的想了一遍放学时的经过,心就越发的定了,学习不进去,那就洗漱早点休息。

  不说李友桂一家人洗漱休息,那边李友桂领着苏家的三个亲戚和大伯爷李世龙,两个街坊一起先从学校的那条路一家一户的询问起有没有两个小同学的信息。

  放学的时候是最热闹,虽然大人们都不在家,但是老人们是在家里的,而且都喜欢坐在门口闲聊和干活,怎么可能没人看见他们俩?

  一路问过去,才发现一直就苏爱党和罗永志俩人路过,并且他们俩走的方向确实也是回家的路线。

  一伙人又一路沿着问,最后问到了公路边上,刚好是第十二生产队的位置,两边都有水,一边是一个较小的池塘,另一边则是最有名的清香河,这两个地方水都是很深的,而且附近的人家不多。

  李友桂他们一路过来时,自然也遇见了帮忙找孩子的人,大家最后都聚集在了这个地方。

  “爱党,你在哪里啊。”苏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撕心裂肺。

  苏父的样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提心吊胆了一个晚上了,一直找不到儿子,难过得厉害,可还是要强撑着没倒下去,不然他怎么办呢。

  李友桂挺同情他们的,当然是在别胡乱迁怒自家弟妹的情况下,而且她是能帮就帮了。

  “我们沿着两边塘的周围找一找吧。”

  帮忙找孩子的人这么多,要是再找不到,恐怕凶多吉少了。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结果也几乎是可以预见了。

  罗永志的父母和亲戚好友们,邻居街坊们也一路找过来了。不管是去过或者是没见过的地方,通通都找了一遍,结果还是没有。

  两个家庭现在都会合到了一处,哭声不绝于耳,大家都很不忍心,纷纷都出去继续寻人。

  然而,两个小时之后,噩耗就传来了,在清香河里发现了他们。

  两个孩子在河边玩水掉了进去,然而他们所在的这个地方比较隐匿,几乎不会有大人发现,所以连呼救都没人过来。

  这个结果完全没出人意料,帮忙的人们都很同情,把人找到之后,就纷纷的回家休息了。

  不是罗家和苏家的亲朋好友,李友桂当然也跟着大家一起走了,毕竟她也帮到忙了,而且显然与自家弟妹无关,尽到了他们家的心意。

  回家的路上,他们生产队的人很多,罗中华也来了,大家都在说话。

  “两个男孩子呢,太可惜了。”

  “是啊,这么大了,不是小孩子,怎么会跑去玩水?”

  “年年都有这种事情发生,不奇怪的,还是要叮嘱家里的孩子不要去水边玩。”

  “友桂啊,幸好你弟和你妹没去,不然就坏了。”

  “对啊,幸好没去。不过,就算没去,他们家好像还怪上友桂的弟妹了呢,还跑来问话。”

  “就是,又不是建文喊去的,就同走了一段路,这是什么事啊。”

  说着说着,大家就想起苏家人跑来李友桂家问话的那个事儿了,现在前因后果明白了,就对苏家那边的人有些不满。

  你来问消息不怪你,但是怎么好像成了别人家孩子的责任了呢?大家都是孩子,啥也没干,不可能给你们背锅。

  李友桂也是不高兴的。

  “友桂,这事情与建文友柳没关系,我们也一路问过去了,全是那俩个孩子的自作主张,要是他们要闹事,我们李家也不是吃素的。”全程陪同李友桂他们一路问信息的大伯爷李世龙已经明白了让他跟过去的原因,当然是力挺自家人。

  罗中华:“友桂,有事你让人来喊我。”分明也是力挺李友桂的表现了。

  这时,路上的男人们纷纷明白过来,当然是站李友桂这边的。

  谁家没孩子呀,要是一起玩的小伙伴出事了,赖自家孩子怎么办?这不是不讲道理吗?

  “这事是他们没理,要是人人都这样,谁还敢让自家孩子和别的孩子玩,就算是同学也不行。”

  “说得是,一起玩一起放学就有责任,那还得了。”

  “我回家得交代家里的孩子,放学后马上回家,哪里都不能去,也不要叫人去,自己也不要去。”

  一路说着话一路走,地方就这么小,很快就各自到家了,最后李友桂和罗中华停在了李家的门口没散,就在外面聊起天来。

第151章 夏收来了

  玩水出事的孩子年年都有。

  然而,没办法,孩子们根本意识不到严重性,说再多还是会有调皮的男孩子去水边玩。

  可,大家能怎么办呢?

  孩子是没空看的没空盯的,也不能把池塘给围起来吧?这多不现实啊。

  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溺水这件事都是没办法禁止的,学校是一到放假就会通知家长不让学生玩水,然而还是出事。

  罗中华现在就是和李友桂说这个事儿,他也是难过的,因为大人们每天是从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挣工分养家糊口,老人们也得干活给家里挣粮食,小孩子们几乎就是放养的状态。

  “队长叔,这事儿没办法,除了经常教育之外,总不能跟在屁股后边啊,谁都要干活啊。”李友桂摊手,无可奈何的道。

  真要这么干,也不是没有办法,就看家长怎么做了。

  于是,李友桂说了一个想法:“除非以后放学得让家长来接,而且是中午接放学也接,有几个能做到?”

  后世也不是每个家长都会去接孩子放学,难。

  罗中华也觉得不太现实,看看又这么晚了,明天还得上工,就和李友桂李世龙说了一声就回家休息了。

  李友桂回到家里时,李母都还没睡下,她一直在等着大女儿回家,不放心啊。

  灶里的热水一直是温热的,就能让李友桂舒服的洗个澡,洗冷水的话太凉了,家里的水可是地下水凉得很呢。

  “怎么样?找到没有?”李母见她回来眼睛一亮,赶紧小小声的追问。

  李友桂摇摇头:“找到了,掉水里了,救不回来了。”

  她是很同情的,换了是自己的亲人,都要觉得自己的命去了一半了。

  李母听了也是难过,当了母亲很理解这种心痛,虽然现在每家每户生的孩子都很多,分到每个孩子身上的精力就会少了,可是都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怎么可能不痛?!

  痛是痛的,可又不能不干活光盯着孩子啊,为了生存,总是无法两全的,从古至今都是。

  李母声音低低的:“以后让大弟和小妹放学后哪也不准去,直接回家干活,帮忙带两个弟弟。”

  操心哪,担忧呢。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反正,两个孩子溺水的事情在这带影响很大,几乎达到了人人都知道的地步,也让孩子们被大人和老师们好好的教育了一番。

  苏家和罗家陷入悲伤之中也没闹,只是选择了第二个深夜悄悄地把两个孩子找了一个地方埋了。

  因为未成年没成家,自然是不能入祖坟,不能找地方立碑埋葬的,这是这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只有成家的人,去了之后才有坟有墓有碑,可以入祖坟,可以享受香火。

  很快这个事儿就不得不过去了,因为夏收正式开始了,先是收花生紧接着就是收稻谷,所有人都忙得很。

  花生得要拨出来,拨出来后就放到一边,再有人去收集起来捆成一堆运出去,而泥里还有落下的花生,自然也要安排要挖出来。

  七月的天气已经非常的炎热,晒得很厉害,在这种天气干活是很辛苦的,所以都是早早的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饭吃完就赶紧出工,等到中午十一点时就得收工了,太阳太猛了,晒得人中暑。

  下午大概三点又去上工,这样能一直干得晚上八点,天完全黑才从地里回来。

  辛苦是很辛苦的,学校也在六月底时放了假,所以孩子们也一起到地里干活,他们干的是把泥里的花生找出来,一天下来,他们也有三四个工分。

  拨花生的时候是饿不着的,有那一边挖花生一边偷吃的,刚出土的花生特别新鲜,很清甜很嫩,种得好的话就很饱满,经常还能看见有三个或者四个的同一个花生壳的花生仁呢。

  整个花生拨出来后送到生产队队部门口的水泥地面上齐齐再摊开,这样先晒着。等到生产队地里所有的花生拨回来了,晚上就要安排全体社员过来摘花生了。

  一人一捆,然后用手把花生给摘下来放进筐子里,一个人晚上能摘一两捆,边聊天边干活,白天就把摘好的花生再放到地上晒干。

  花生收完之后,马上就要收稻谷,生产队几乎能做水田都种了稻谷,这会儿真的是风吹麦浪,入眼完全就是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都被压弯了。

  这边的天气极好,收成是不错的,虽然没有江南粮仓的美誉,可也是种稻谷的大省,作物很多样化,贡献也是不小的。

  李友桂刚开始是割稻谷中的一员,她右手镰刀左手抓着一大把的稻谷,轻轻松松的一割就有了一大把,往身后的空位一放,又用右手的镰刀往稻谷里一摆,左手就抓住拢到了镰刀里的稻谷,这样一割一拢的配合着。很快,李友桂就远远的甩出了一起割稻谷的人大老远了。

  力气大,不惜力,会干活,脑子灵,哪一个人都喜欢这样的人,生产队里谁不喜欢和李友桂搭档干活?那是绝对吃不了亏的。

  罗中华本来想安排李友桂运送稻谷,可看见李友桂割稻谷这么牛叉,他又舍不得了。

  总之就是,罗中华这位生产队长很矛盾啊,运稻谷是很费力气的活,这活让李友桂干可合适了。然后,她割稻谷也很合适,为什么就不多几个像李友桂这样的社员呢。

  罗大队长可忧伤了,反正头一天他是无法下定决心让李友桂干哪一个活了。

  不过,有李友桂带头干活这么积极厉害的人带动,生产队的其他男女社员们也不甘心落后的,不说比李友桂快,但也想比其他人快。

  就两天的时间而已,罗中华就发生生产队割稻谷的效率很高,照这个势头下去,最多五天时间,生产队的稻谷保准给割完。

  割完了稻谷就得赶紧种下去,简直就是时间紧任务重,片刻不得容缓,而且还得连着去穗带晒一条龙的后续呢。

  割稻谷中午是不能休息的,全是在地头吃饭,吃完最多能呆半个钟头,就得继续下地。

第152章 发粮了

  番茄炒蛋。

  韭菜炒蛋。

  炒蘑菇,蒜蓉炒青菜,大米饭和白粥。

  这就是中午李友桂和李母他们吃的饭,份量管够,足够两个人吃的米饭,还有一个装汤那么大碗的白粥。

  七月在地里干活最辛苦,太阳太毒辣,温度实在是太高,完全就是汗如雨下,整个人好像身在蒸汽房似的。

  李母这个时候也不用放牛了,生产队的四头牛都得用来拉收上来的稻谷,所以李母的工作就是给捆稻谷,帮大家把割好的稻谷收起来捆好。

  这个活儿也不容易呢,也得弯腰用力气,李母小小瘦瘦的干起活来就只听见她的喘气声,而干这个活一天能拿七个工分。

  八个工分罗中华不是不想给,而是给得太显眼了,实在是不太好。

  因为,李母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放牛,一天五个工分,活儿本来就够轻省了,只有夏收和秋收才干得这么累。这是生产队的安排,李母也不得不干,辛苦得要命也只能坚持着。

  好在,现在家里能吃饱饭还能吃好了,李友桂又从家里带了一大盆凉开水,甚至还带了这么大碗的白粥,主要就是给李母补充身体的。

  李建文和李友柳每天自己也出工,挣个三四个工分,他们不像大人这么拼,中午是可以回家做饭送饭的,晚上也能比大人早回去。

  兄妹俩干活有模有样的,非常的认真努力,两个弟弟就在家里陪老父亲,也有让李父看管一下两个小儿子,像建环这么大的倒不用管,他还能带弟弟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7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2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六零:我家媳妇特别凶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