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重生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彦王爷   小说类别:重生小说   内容大小:783 KB   上传时间:2023-08-29 20:17:33

  是把药包打开仔细看了看。

  因为自家种的就有药材,他娘还是个半吊子赤脚大夫,钱有福对中药还是有些了解的,也认识不少,甚至还知道一些基本的退热治伤寒的方子。

  “这个方子确实没什么问题。”

  “我就说吧,行了,我来煎吧”他这几天煎药煎的多了,已经很有经验了。

  钱有福点头,继续回去给他师父做物理降温。待松子药煎好,两人把药给他师父喂下去,外面天已经快黑了。

  “你快回去吧?呆会儿天彻底黑了,路该不好走了。”

  钱有福摇头,“我今天晚上留下,师父的烧现在虽然退了,夜里恐怕还要烧起来,你一个人也没法弄。”

  “那你家里……”

  “没事的,我出来的时候,已经跟家里人说了。”家里人知道他在这边,不会怎么着急的。现在最重要的是他师父。

  发烧可不是闹着玩的,持续高烧降不下来,那可是要要人命。

  风寒也是,就算钱有福没特意出去打听,也知道,最近府城已经有好些人染上风寒,然后没了。

  虽然师父年纪还没到七老八十,走路蹒跚的地步,可也不小了,还是要慎重一点才好。

  松子连连点头,同时心里也跟着大大松了一口气。

  等到半夜,黄夫子果然又烧起来的时候,松子就更庆幸了,“幸亏有你在,要是只有我一个,我肯定得急死。”还不知道该怎么办。

  现在有钱有福在,钱有福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就好了。心里也没那么重的负担。

  “先生,你醒了?”

  松子心里这么想着,手上给黄夫子擦身子的动作却一点没停,一低头突然对上黄夫子睁开的眼,松子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差点激动的跳起来。“先生没头还疼吗?感觉还烧吗?”

  黄夫子点头,还烧,脑袋还是晕晕的,浑身上下也没什么精神,“阿福是不是来了?”他隐约记得看到他了。

  松子点头,“来了,现在也还在呢,阿福说今天有点冷,怕您冻着,去厨房给您生火盆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黄夫子点头。

  正好钱有福端着炭盆从外面推门进来,看到黄夫子醒了,钱有福几乎喜极而泣,“师父,你可算是醒了。”这次真是把他担心坏了。

第113章

  黄夫子精神还有些短, 努力朝钱有福笑笑,轻拍着放下炭盆大步过来过来的钱有福手安抚。

  “师父,您要不要再喝点水?”多喝水也有利于降温。

  黄夫子点头。

  钱有福赶紧提起温在旁边炉子上的茶壶给黄夫子倒水。然后跟松子一起扶起黄夫子, 把水给黄夫子喂下去。

  喝了水,黄夫子喉咙舒服了些, 也有了些精神, 才轻声问道,“阿福,你怎么来了?”

  “师父病了, 松子去请大夫,我哥正好看到了, 告诉了我,我不放心, 就过来了。”说完钱有福还埋怨黄夫子,“师父病了怎么也不让松子跟我说一声?要不是我哥刚好看到了, 我都不知道师父病了。”

  黄夫子轻咳,“又不是什么大毛病……”

  钱有福震惊, “风寒还不是大毛病?!那在师父看来什么才算是大毛病?”风寒在这个时代可是致死率极高, 且极容易造成疫病的疾病。

  “今天要不是我来了,师父的烧一直降不下来,松子去请大夫又请不过来, 师父有没有想过那个时候有多惊险,松子又会有多害怕多无助?!师父一直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师父如此不在乎自己身体, 可有为我们这些关心在意师父的人想过。师父都多大人了, 难道还不知道风寒有多可怕?”

  其他的不说,就府城这次的风寒, 光他知道的就已经死了好几个了,“师父怎么能这么不重视?”钱有福越说越激动,声量不知不觉就高了几分,说到最后眼圈都红了。

  松子想到之前去请大夫请不来时,着急的心情,在旁边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

  黄夫子被钱有福跟松子这么一弄,加上现在身体难受也意识到自己轻视了,赶紧低头认错,“是我的错,以后我一定重视,身体有恙也第一时间告诉阿福,可好?”

  “师父不是哄我们吧。”

  那肯定不能,黄夫子摇头,“师父一向一言九鼎,何时哄过你们?既然承诺了你们,师父定然会做到的。”

  钱有福这才满意了。见黄夫子面上已经有倦意,给黄夫子压了压被角,跟哄孩子一样轻拍了拍,再抬头一看,人已经沉沉睡了过去。

  “阿福,你去睡吧,我在这守着。”

  先生的烧已经退了,就算升应该也不会再升很高了。

  钱有福摇头,“我跟你一起吧。”一个人守夜太难熬,“我跟你一起说说话,时间能过的快点。”

  松子想想点头,出去抱了两床被褥过来,两人干脆就在地上打了个地铺。

  因为边上就是火盆,两人挤在一起,身上盖着一床被子,倒也不冷。

  中间黄夫子烧又升起来一次,难受的哼唧了几声。

  钱有福、松子听到动静爬起来又用温水打湿帕子给黄夫子擦了几遍腋下、颈部。

  等烧再次退了,黄夫子又沉沉睡过去,钱有福这才打着哈欠又回到他们的被窝里。

  “阿福,天亮了。”

  天边露出那抹鱼肚白,松子捂着嘴打了个哈欠,伸长脑袋看了看床上。

  钱有福睁开眼看看外面天色点头,又转头看看床上睡的香甜的黄夫子,轻声道,“师父应该不会再烧了,睡会儿吧。”

  松子点头,闭上眼睛,两人很快便睡了过去。

  辰时,身体好了很多的黄夫子睁开眼,转头看到的就是钱有福跟松子头挨头靠在一起,睡的很熟的样子。

  怎么形容这一刻黄夫子的心情呢,可能就是欣慰、柔软吧?就像他第一次见到刚从产房里抱出来的女儿时一样。

  黄夫子笑笑,看了两个孩子一会儿,见两人睡得熟,担心扰到两人,蹑手蹑脚的下了床。

  “师父,你怎么下床了?”

  “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是不是我动静太大,吵醒你了?”

  钱有福摇头,是他睡的浅,一有动静就醒了。

  同时睁开惺忪睡眼的松子也跟着摇头,站起来就要去给黄夫子端洗脸水,被黄夫子制止了。“行了,不用你,你回房睡觉去吧。阿福也是,去睡觉吧。”松鹤院这边,有钱有福的房间,“睡醒了,吃点东西赶紧回去。你这一夜未归,家里人肯定担心坏了。”

  钱有福摇头,“我先去给师父请个大夫,等大夫把完脉,确实没事了再回。”

  “不用,待会我……”黄夫子想说他呆会儿自己去医馆,话没说完,前面传来笃笃敲门声。

  钱有福还以为是厨娘呢,去开了门才发现竟然是一个眼熟的老大夫。

  “刘大夫?您咋来了?”

  “阿福?你也在呀。昨天松子去医馆找我,我那边病人太多,没能过来,今天实在是有点不放心,就过来看看。咋样?你师父没啥事吧?”

  “昨天烧的厉害,现在烧已经退了,看着精神还不错,正想着说找您再给把把脉呢。”

  刘大夫点头,进来之后也没磨叽,直接就上手把脉。

  “如何?我师父没事吧?”

  “热已经散了大半了,中午、晚上可能还会有点热,我再给开两幅药,明天我再过来看看。”

  钱有福、松子连连点头。

  难得一直讨厌喝药的黄夫子这次也没反驳。

  只是等喝完药,黄夫子看钱有福也不去补觉,就开始撵人了。

  钱有福没法只能从松鹤院出来。

  近来整个府城因为风寒风声鹤唳,府学里能看到的人也少了很多,钱有福一路从松鹤院走到府学门口,遇到的人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

  街上也是冷冷清清,一点没有往日的喧嚣热闹。

  偶尔迎面走过来个人,看到钱有福也都刻意离的很远。

  转过一条街,钱有福甚至在街上看到了死人下葬时才会洒的纸钱。

  “爷,奶,二哥回来。”

  钱有福昨天晚上没回来,家里人因为知道他是去了黄夫子那,也没太担心,只是心里嘀咕是不是黄夫子的情况不怎么好,不然怎么一晚上没回来?

  这会儿见钱有福回来了,好几个人都凑上来问钱有福情况。

  钱有福下意识往后退了几步,“奶,娘,你们先离我远点

  。我刚从外面回来,也不知道有没有带回来不好的东西,你们先让我去洗漱一下,换身衣服。”

  “成,你去吧。洗完换身衣服出来,我们再说话。”

  经过钱有福不厌其烦的普及,现在家里人虽然还是不理解,却已经接受了钱有福说的那些疾病传染途径什么的。一听钱有福这话,反应过来,赶忙给钱有福让开路。

  等他这边收拾完了,才过来询问黄夫子的情况,“黄夫子没事吧?你昨晚咋没回来?是不是黄夫子发烧了?”

  钱有福点头,“确实发烧了,不过现在烧已经退了,刘大夫给把了脉,说好好调理,只要不再冻着就没事了。不过现在府城染上风寒的人还是有很多”,刘大夫说虽然情况比前两天已经有所好转,可还是要注意。“爷奶,娘你们这几天千万别出去。阿义、顺子也要看好,别让他们出去。”

  “不出去,放心吧,阿义跟顺子,我们都看着呢。”

  钱有福点头,又跟李氏她们简单叮嘱了几句,就吃了点东西,回屋倒头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家里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多了个人。

  “堂伯?!”钱有福没想到堂伯这个时候会在这,看到人很是惊讶,第一反应就是“家里出事了?”但是之前他哥找人打听,不是说青山镇没人大面积染上风寒吗?

  “没出事,没出事。”钱长信连连摆手,“家里什么事都没有,是你大爷爷,他听回去的船说,府城这边很多人都染上了风寒,又不见你们回去,有点担心,就让我过来看看。”说完,钱长信又转头劝钱存贵,“二叔,要不这一趟你们就跟我一起回去吧?反正也快过年了,你们也是要回去的。”

第114章

  原本确实是要回去的, 可这不是闹出风寒来了吗?“今年就不回去了。”回去万一把风寒带回去咋整?他们钱家其他几房人可都在山南村呢,这事不能这么干。“等过段时间,这波风寒过去, 我们再回去。”

  “那,那祭祖咋整?”自打阿德中举, 他们家祭祖就成了大事, 他来之前,二叔爷跟他爹还商量着说今年还要大办呢。

  “照常办就行了,长鑫不是在家呢吗?让长鑫替我们跟祖宗说一声就行了。”家里那么多药田, 不能离了人,平时钱长林、钱长鑫兄弟俩都是轮流在村里待着的。

  说完, 钱存贵又问了问村里、族里的情况,大家伙日子过的怎么样?有没有遇上什么困难?族里孩子读书用不用功?有没有在外面闯祸, 给族里惹事,占着钱有德举人身份仗势欺人的?

  “没有没有, 现在二叔爷跟爹管的可严了,稍微有点出格就要请家法, 大家伙哪敢啊?”

  小辈们看到阿德、阿福兄弟俩出息, 被家里长辈耳提面命,现在读书认字也都挺自觉认真的,就是没什么资质好的, 因此成绩方面不是很理想。“这次我过来,二叔爷让我问问您,能不能给族里几个大的孩子在府城找个活计。几个孩子都读过两年书, 认识字, 也会算数。”

  钱存贵沉吟半晌点头,“在这大半年, 我倒是也认识了几个人,可以跟人提一提,不过能不能作数不保证。他们要是愿意试试,等翻了年,这边风寒过去了,你就让他们过来一趟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科举兴家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