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逢春[综]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养心殿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65 MB   上传时间:2019-06-06 12:35:35

  随着这几天的相处,皇后对宝钗也算有了了解,认定她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孩,在这皇宫之中,能有这样一项品质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因为皇宫处处等级森严,人人都想踩着别人爬到上一层。

  皇上来过两次,不特地召见她,宝钗绝对不往跟前凑。宫中的皇子每日早晚都要向皇后请安,薛宝钗跟在皇后身边,也从不多看一眼。恐怕这些天过去,那几个皇子长什么样,薛宝钗都没看个清楚,将来若是再遇见,也很难认得出来。

  皇后不由得想到:“这姑娘可能是谨慎太过,怕有什么变故,再把她留在宫中。”

  其实她猜的不错,薛宝钗正是如此想的,何况那几个十几岁尚未长大的小皇子也没有什么值得她多看的。

  皇后正要让人给宝钗打点行李,好送她出去,她来时什么都没带,但是这半个多月皇后赏赐的东西不少,为表尊重,都应该带出去。这时,慈安宫那边来了一个老嬷嬷说:“太后和太妃娘娘召见薛姑娘!”

  皇后没想到有这样的节外生枝,既然是太后以及太妃们召见又不能不去,“嬷嬷可知所为何事?”

  那嬷嬷是平日跟在宜太妃身边的,皇后虽然看着眼熟,却连她的姓氏都不知道,因为当今皇上登基之后,那几位曾经风光无限掌管后宫的太妃就退居到慈宁慈安宫中,把位置让出来给当今的皇后乌拉那拉氏。

  那老嬷嬷说道:“奴婢并不知情,还请她和奴婢走一趟。”

  薛宝钗看向皇后,说道:“娘娘不必担心,既然是太后和太妃召见,我去一趟就是了。”

  皇后则沉吟道:“慢着,本宫和你一起去。”

  那嬷嬷板着脸道:“皇后娘娘应该知道规矩,未有召见,娘娘何必擅自过去,若是惹来太后和太妃的不快那就不美了。”

  皇后说道:“本宫这个做儿臣的,去向太后和太妃娘娘请个安,难不成娘娘们还会不见本宫不成!不劳嬷嬷费心了,前面带路吧!”

  见皇后如临大敌,这一路上,薛宝钗倒是也有些心中嘀咕。等到了慈安宫发现是一屋子中年美妇正围着病床边的一人说话,床上那人已是病入膏肓,脸色蜡黄。薛宝钗和皇后进来时,坐在床边贵妃椅上的那位正在劝她,不要多思多虑,病才好得快。

  皇后率先请安,薛宝钗随后才知道说话的那人是当今太后,病床上的那位就是宜太妃。那一屋子的其他美妇都是先皇太妃,因先皇的后宫极其庞大,而且生育子女的也不少,所以皇上登基之后那些育有皇子公主的先皇嫔妃都跟太后住在慈宁慈安两宫中。

  太后倒是和蔼:“这孩子就是那个薛姑娘吧,抬起头来,过来我瞧瞧。”

  床上的宜太妃本来如死灰的目光中又蹦出了光彩:“你就是那个进献了玉露药方的人?!”宫中称这件案子为雨露案,所以别人只以为那药丸名为玉露。

  薛宝钗说:“不错,不知道太妃娘娘有什么指教?”

  宜太妃连喘带咳的说道:“你进上了那么一张药方,可知引起了多大的动荡!既然你如此神医,能拿得出皇上都推崇的保身药方。若是能医得好本宫,本宫就认了,若是医不好,你整出了那件害人的东西,就给本宫陪葬吧!”

  她这话一出口,本来劝慰她好好休息,保重身体的声音也停了,屋内一时寂静无声,连平时关系与她不错的惠太妃都不知道如何接口。

  宜太妃的病早就被太医院宣布无药可治,只是在熬日子罢了。她的亲儿子九王爷因为参与这玉露案,被皇上革掉了王爵贬为庶人,所以众人明知道她这是为儿子不甘心,临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而宝钗偏偏这么倒霉,谁让是她进献的药方。

  皇后一惊,说道:“宜母妃想是病中糊涂了,薛姑娘又不是太医,如何为您医治。而且她有功无过,皇上亲口所说,已经下旨让她出宫回家,宜母妃若是非要这样拂了皇上的意,为难这位薛姑娘,恐怕要惹得圣上不满。”

  太后也说道:“宜太妃妹妹还是保重自己,别总听信下人的闲言,允瑭他们这些后人如何,自有他皇帝四哥秉公处置,妹妹何必要弄得与皇帝为难。”

  宜太妃说道:“太后娘娘,我还没到老糊涂的地步。”她向薛宝钗说道:“治得好我,本宫自有重赏,若是连我这点小病都治不了,你有什么资格向皇上进献药方!简直太过不自量力!本宫要治你大不敬之罪,或者这根本就是一场阴谋,只是害苦了我那实心眼儿的小九!”

  宫廷中的事不可能传得沸沸扬扬,但是对于那些有自己眼线有手段的人,宫中又很少有秘密,所以宝钗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虽然雍正没有特意派人来报告,这几位太妃太后,倒是知之甚详。

  这时,一个威严的声音说道:“宜母妃是说谁策划的阴谋害九弟,是在说朕吗?”

  见是皇上突然驾到,屋内除了太后之外,其他人见到雍正又是重新一番见礼。

  太后眉头微皱:“皇上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平时这个时间不是都在朝处理朝政吗?”

  雍正给皇太后见礼后说道:“本来是在处理朝政,不过突然想到宜母妃重病,作儿臣的更应该常来探视,没想到你们这边这么热闹。连朕下了令要让出宫的人都在。”

  太后这个时候不想皇帝在场,宜太妃不论怎么作,她也是先帝的妃子,不应该由雍正来教训,到时候朝中若是传出雍正不敬母妃的谣言,就对他这个新君大大不利了。

  太后说道:“既然是皇上下令让出的宫,那那个姑娘,你就遵旨行事吧。”

  她这话音才落,躺在床上的宜太妃不同意了:“还不能放她走,本宫说了,除非治好了本宫的病,否则我要治她的罪!”众人建议太妃,现在病入膏肓油盐不进,也是拿她无法。

  她摆出做母妃的范儿来,雍正帝也要让她三分。

  薛宝钗这时说道:“对于宜太妃娘娘的病症,太医院可是说束手无策了,还有多久时日只能靠天意,是这么说的吗?”

  那位去请她来的老嬷嬷说道:“不错,姑娘就像是在场一般。”莫非就是这么看两眼,就看出她的情况。

  薛宝钗向雍正说道:“宜太妃的病症,太医院按伤寒做保守治疗,恐怕娘娘活不过这个月底,民女倒是有个法子,还能多保证娘娘几年寿命。”

  众人都十分惊奇,眼看着这宜太妃就是要不行的了,要不然她们也不会总凑在这屋里,就是随时准备送她走的意思。

  雍正眉毛一挑,说道:“君前无戏言,你可要想好了再说话。”

  薛宝钗点点头,说道:“还有一些不适宜病人多听的细节要禀告,请皇上与皇后娘娘移驾外间,容我细细道来。”

  于是,皇上和皇后随她出来,皇后说道:“大家都知道,宜太妃不过是熬日子罢了,就算是你治不了她,皇上和本宫也不会怪罪。只是先忍忍她罢了。”

  薛宝钗说道:“这位宜太妃,确实是阳寿将尽之相,不过,民女确实有一种办法,可以为她推宫过穴,不过这位太妃,身体太多虚弱,强行这么做,虽然能延长三五年的寿命,但是有一个后遗症,就是……”

  雍正急道:“就是什么,你说就是了,朕答应不怪你。”

  薛宝钗说道:“这个后遗症就是太妃娘娘从此生活不能自理了,若是恢复的不好,可能连话都说不了。但是民女可以保证,她的意识会是很清明的。”

  雍正沉吟片刻,这位宜太妃身后娘家所代表的势力,以及站在九阿哥允瑭那一边的势力,他还没有完全收复,这时若他一发落了老九,宜太妃就去世,确实不是时候,说不定又让人抓到攻击他的借口,说道:“你若是有把握,大可一试!”

  宜太妃在曾经康熙在世时,确实是风光无限总揽后宫大权,不过现在已经到了雍正朝,她不过是宫中众多太妃中的一个罢了,雍正只在意她代表的政治力量,根本不会在意她从此是否能自理能说话。

  于是薛宝钗奉旨,为这位宜太妃推宫过血,刚开始的三天,这太妃就像是完全康复了一般面色又红润,精神又健旺,可是谁知到了第四天突然就不能动了!再请太医们会诊,都说是个奇迹,这位娘娘已经活过来了,身体的伤寒病症全消,只是可能是损耗太大,以后要有些行动不便。

  宜太妃心里清明,却不能控制自己的手脚,话也说不出来,别提心中多着急,但是已经悔之晚矣。

  话说回来,若是没有这次宝钗的误入宫中,没有人会她的独门手法,这位宜太妃到这个时候说不定已经一命呜呼了。所以是福是祸,全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至少以雍正的角度,薛宝钗能够保下宜太妃的命,让她在慈安宫中象征性的荣养,这自然是福了。

  而这时,薛宝钗已经出宫回家去了。

  薛夫人尚且不知自己女儿在宫中惊险的走了一遭,险些给那毒妇人宜太妃陪了葬。

  薛夫人还在纳闷儿的抱怨:“十三福晋也奇怪,这次怎么留你住了那么久?我已经派人去打听好几次了,去的丫鬟也都没见到你,我正想着要不要亲自去一趟,又怕怡福晋多心,所以又忍了两日。”

  薛宝钗心想,就算她去了,也根本见不到自己的人,不过还是白担心罢了,只能胡诌安抚道:“因他们家的两个格格都嫁了人,最近一段时间,怡亲王爷又事务缠身忙得不在家,十三福晋独自住在大院子中有些害怕,所以要我陪住了一阵儿子。”

  薛夫人向来对宝钗的话深信不疑,所以便不再多问。

  这一段时间的撒手不管,薛蝌交上来的各项事务,宝钗一一验看之后发现,处理的都不错,以后有薛蝌帮忙,总算能把自己解放出来。

  忽然下人来报说:“贾府的宝二爷也来了,吵着要见姑娘。”

  就算是薛家已经搬出贾府,贾宝玉仍然是常来做客,每次他一来,薛夫人毕竟必定直接让进来,这次她却有些犹豫。

  薛宝钗有些奇怪的问道:“娘,你这是怎么了,宝玉来了,你难道不想见他,还是我不在的这些日子发生了什么事儿?”

  薛夫人叹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稍后再告诉你。只是你们都大了,也该有个避忌,不过他这次来都来了,你又刚好在家,还是先看看他这次有没有什么正经事儿吧。”

  于是让人带宝玉进来,其时宝玉已经自己走到了门口,先给薛夫人请安,然后就要拉着宝钗去私下里说话。

  宝钗说道:“宝兄弟你不知道,我也是才回家呢,想在母亲身旁多做陪伴,你有什么话要和我说,也不必背着人,你我素来光明磊落的,怎么又要说起悄悄话来?”

  宝玉被她说的脸上一臊,脸皮有些泛红道:“本是有事想请宝姐姐帮忙,便想着私下求你一求,便是不答应我也不丢多大的人,姐姐既然是让在姨妈面前说,少不得我便要厚脸皮一次开这个口了!”

  薛姨妈见到他面色胀红反倒先心软了,说道:“有什么话,喝口茶慢慢说,你知道你宝姐姐向来是最疼你们的,我先替她应承下来,你不必急成那个样!”

第132章 钗在奁中26

  贾宝玉一听薛夫人这么说,简直轻松多了, “哎”了一声, 又灌下了一大碗茶, 他急急忙忙的骑马过来,正口渴呢。

  薛宝钗在心中翻了个白眼儿, 见他们姨甥两个相互亲香慰问的也差不多了,才听宝玉提起来意。原来是他房中的丫头晴雯被王夫人撵了出去,还在病中, 却不准许她带任何东西。贾宝玉一向畏惧王夫人, 自然也不敢多提, 更不敢给她送什么银两。何况他今天去看过了,晴雯已经没了父母, 在他哥嫂那里, 病的已经快奄奄一息了, 却没有一个人管她。

  贾宝玉说:“我想着姨妈素来是菩萨心肠, 宝姐姐更是为人仗义,是女孩子中的侠客, 我便来求你一求, 看看能不能想个什么办法, 别因这一场病,若是就把好好的一个人给熬没了,也是我的罪过了。”

  薛夫人说道:“晴雯就是你房中那个长的, 最近俊俏口齿最伶俐的丫头吧?我看着她,有三分还像你林妹妹。”

  贾宝玉一听, 由晴雯想起林黛玉同样是没有父母的身世,不由得掉下泪来。又安慰自己道:林妹妹就算没有父母,还有老祖宗,还有他们贾家管着,断然不会像晴雯那样的。

  薛夫人与宝钗则以为他是急得哭了。

  薛夫人忙起身安慰他,薛宝钗说道:“宝兄弟你先别哭,多大的爷们了,还动不动掉眼泪!在这也就罢了,要是让外人看见,岂不是又要被笑话!”

  看他动不动那就掉眼泪的样儿,宝钗就有气。这么大个人了,竟然半点主见都没有!平时撒娇耍痴比女孩都拿手,王夫人或贾政一动真格的他就怂了。

  为什么单单晴雯给撵出去了,不撵别人,宝钗是见识过的,那丫头也太掐尖要强了,多数还是被宝玉给惯的,在里面像个千金小姐样的吃穿用度,出去之后的落差足以要人命,何况还生了重病。

  宝钗说道:“你自己算一算,单单给丫头们求情,你就找我多少次了?”

  贾宝玉有些不好意思,“好姐姐,你就帮我这一次吧,晴雯病的那个样子,要是没有个人管管,她就真活不了几天了,你不看我也看在你们平时关系都好的份儿上吧。”

  薛宝钗摆摆手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了。”

  贾宝玉一听她答应,可算松了口气,呆没一会儿就告辞走了,生怕碰上薛蟠回来。薛蟠自从西北回京之后,很会摆哥哥的谱,见到贾宝玉一定会拉着他叫他上进。

  贾宝玉走了之后,小红上前说道:“奶奶,姑娘,宝二爷是个不知识务的,以为求了姑娘就能救晴雯,却不知晴雯我们这样的奴才,都是贾家的家生子,就算被打发出去,也是身不由己,下一步必然让配人,那时成了家里小厮的媳妇还是要给分配到哪儿就得到哪儿去。这件事姑娘若插手,还是得经过那边的太太,我们这些下人的事儿,姑娘是千金之体不好多管。还是我去一趟送点衣裳铺盖,看看她病得怎么样了,该请大夫的请大夫,该吃药吃药,等她好了,我再去求一求我爹妈,给她安排一处不显眼的位置也就罢了。”

  薛宝钗听了点点头,小红的父母是贾府的管家,一管内一管外,安排一个小丫头正是他们说句话的事儿,说道:“那就交给你办吧,需要多少银子去账房支就好。”

  薛夫人说道:“真是个好丫头,怪不得你姑娘从荣国府出来也要带着你,这才是真正为姑娘着想呢。”薛夫人想了想,又说道:“以后若是还有这种事儿,我们一时想不到的,你也要替你姑娘想着,保全了她,就是保全了咱们。”

  小红笑答道:“是。”

  荣宁后街供奴仆住的一间一贫如洗小瓦房里,晴雯瘦骨如柴的躺在炕上,手脚烧得没有半分力气,她知道自己没有药,任由这么病下去也就这三五天的光景,不过熬日子罢了!

  白天她那外号多浑虫的姑舅哥哥不在家,她那个嫂子自然也是四处去串门子,家里连一个小丫头都没有,她便是喉干如沙漠,想喝口水也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小红进院的时候就听见“咣当”一声,好像有什么东西砸了下来,快步进房去,只见晴雯从被窝中掉到地上,炉子上坐着的黑茶壶翻倒在地上,那水洒了晴雯一身。

  当时小红眼圈就红了,快步过去扶她,“怎么弄得这么狼狈?还好水不热,不然又要多遭一回罪了!”

  晴雯已经渴得两眼发晕,看了好半天才发现是,大观园里宝钗的丫头,她们从小都在贾府一起长大,互相间都认识:“小红?你怎么跑这儿来了,你不是随宝姑娘搬回家去了吗,你跑这儿来,宝姑娘不找你?”

  小红说道:“就是宝姑娘让我来看看你的。晴雯姐姐,你是要喝水吗?我先扶你躺好,我再去给你弄来。”

  晴雯这才想起自己渴的要命,连连点头,等小红去取了水来,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一大碗,才觉得活过来了,说道:“替我谢谢宝姑娘。”

  小红说道:“你家里人呢?院中也没有个小丫头?”

  晴雯叹道:“我就只有这么一家亲戚,姑舅哥哥一味的只知喝酒,就算有钱也被他拿去吃酒了,怎么会买小丫头。我这些年攒的体己,太太又一点没让带出来,他们嫌弃我都来不及呢,哪里还会找人照顾我,由着我自生自灭罢了!”

  小红皱着眉说道:“可是你这样不行啊,病得这样重,要是没有个人在身边,这如何是好呢?宝姑娘还给我支了银子让我给你请大夫看病,可是就算药抓了来,也没人给你熬药。”

  晴雯听到这儿,脸颊上不由得滚下泪来,说道:“原是我往日不对,总觉得你们宝姑娘太爱多管闲事,别人的死活与她有什么相干,但是轮到自己到了这个境地,就知道她雪中送炭的好处了。”

  小红说道:“其实是宝二爷去求了我们姑娘,要不然也不知道你的事。”

  晴雯说道:“无论如何,我只记你们姑娘的好就是了,宝二爷我无缘伺候,从此也是陌路之人,各不相干。回去帮我告诉宝姑娘,我晴雯若是能活过来,以后做牛做马也要报答她,眼里心里再没有别人,只有她宝姑娘一个。”

  没有人是一心求死的,今天看到了小红,想起宝钗素日的好处,又激发起晴雯的求生欲来。

  小红看这里四处透风的墙,除了床上的那一床铺盖是园子里遣送晴雯时一起带出来的,其他的也太不像样。于是出去叫了两个婆子来,把晴雯暂时抬到不远处的自己家去。

  小红的妈妈林之孝听说是宝钗让管的,便去亲自收拾出了小红曾经住的房间,安顿晴雯,小红又求医问药,看着她喝了药发了汗睡过去才回去复命。

  这几日薛蟠回来说边境不稳,南疆又要打仗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9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逢春[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