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逢春[综]_分节阅读_第121节
小说作者:养心殿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1.65 MB   上传时间:2019-06-06 12:35:35

  那人冷笑着说道:“那薛蟠算得了什么,就算是怡亲王又算得了什么,只要你投靠我们,从此只认八王爷做主子,别说是一个区区的护军参领,下一步就是让你做大将军都使得!”

  孙绍祖被他几句话一下子说精神了,定眼一看,哪里是自己的幻觉,眼前人根本就是真的!

  这人他见过,是廉亲王府的长使,自然不可能是骗子,也不会是来消遣他玩儿的。孙绍祖只觉得自己要转运了,当下仗着几分酒胆,说道:“从此我孙绍祖对八王爷唯命是从!”

  那人看起来十分满意,与孙绍祖共饮了一杯庆祝此事,又说:“只要你尽心办事,八王爷自然不会亏待了你”。

  孙绍祖则在心里琢磨,早就听说康熙的八皇子廉亲王是位八贤王,礼贤下士,最好结交有能力的臣下,所有在他庇护之下的官员也都官官相护,互为倚靠,所以围绕在八王爷身边的势力非常大,他平时就是想进入八王爷的势力,人家也看不上眼。

  没想到八王爷对他早有留心,竟然让府中长使亲自来劝说他,一时间孙绍祖又有些志得意满,觉得自己还是十分有能力的,只不过之前没被人看到罢了,只有八王爷是真伯乐能够慧眼识人。

  本来想着就算是升官发财也不会太快,没想到过不了多久,却得到了一个机会。

  雍正上台之后颁布的各项新政,如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等实施的时候都受到了各个利益集团的阻碍。还有整顿旗人的旗务,也受到了被朝廷白白养了上百年的旗人们的反对。

  雍正自己心里知道,虽然这些新政初时艰难,但是落实之后,将对国家状况带来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康熙晚年间的腐败积弱现象。每一项新政的推行,受到阻碍是必然的,只要有雷霆手段的官员将这些实施下去就会渐渐好了,国库才会重新充盈起来。

  雍正的三皇子提议说,既然是整顿旗人旗务,不如把各位旗主也都叫进京城来,由他们来办理,比起由直隶总督办理,相信会更加的名正言顺,旗人们也就没有那么多反对的声音了。

  雍正答应了这个提议,而且同时答应各旗主带着旗营的兵勇们一同前来,只因几位旗主上折子说:“既然是整顿旗,旗务营兵也包含在其中,不如一同整顿。”

  雍正一时掉以轻心,也就答应了,没想到险些酿成滔天大祸。

  作为几位旗主的那几个铁帽子王,一直在奉天带兵,而多年来与他们的联系都是由廉亲王办理,他们早就坑瀣一气了。

  薛蟠的这个护军参领,属于京城防务的一部分,受到九门提督的直接管辖调拨,现在的九门提督正是有佟半朝之称的佟家人隆科多担当。

  因为薛蟠是从十三爷府上出去之后才开始上战场封武官,所以那帮人密谋夺权之时必然要把他这个十三爷的亲信剔除出在外,之前被买通的孙绍祖就是埋在他身边的一个下□□。

  这一天傍晚,就快要到衙门下衙时候了,薛蟠正听着手底下的几名参将汇报这一旬的事物,汇报完了之后,大家就可以各自回家了。

  孙绍祖突然带一队兵丁闯了进来,这里到处都是兵,薛蟠倒是没怎么在意,只是皱了皱眉头说道:“孙大人有什么事稍后再来,我还有话没和参将们说完。”

  孙绍祖则不客气的说道:“我正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当着各位参将的面说,所以才不得不这个时候来。”

  这时其中的一名参将徐凯皱了皱眉头,孙绍祖是他的直系手下,但是几乎被他宣扬的所有护军衙门的人都知道这位孙绍祖是上官薛蟠的姻亲。所以平时徐凯看在薛参领的面子上,也会给这个只知道耀武扬威的孙绍祖几分薄面,今天当着衙门中所有参将的面,他如此无礼,却是也让徐凯面上无光,觉得不能再纵容下去:“孙前锋,我们在商议要事,你有什么话不能之后再说,非要这个时候报上来?”

  孙绍祖冷笑着说道:“徐参将不用急,等我说完你自然就知道了。”

  薛蟠却觉得这孙绍祖今天很不一样,平日里他与自己说话,恨不得躬身稽首的表达敬意,何时像今日这么硬气过了?不由得想听听他要说什么,而且各参将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过去。

  薛蟠说道:“既然如此,你就说吧!”

  孙绍祖于是神气活现的从怀中拿出一份文件手书,双手捧着说道:“薛参领,还有各参将们听好了,这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大人的手谕,护军参领一职现在由我原委署前锋孙绍祖接任!原护军参领薛蟠去官留职,静等安排。”

  他这话一出到是没人起来领命,众人面面相觑。

  孙绍祖环顾了一圈,怒道:“怎么九门提督的手谕大家没听见吗?为何还不听从大人安排?!”

  薛蟠接过他所谓的手谕看了看,说道:“隆科多大人确实可以管着我们护军衙门,不过我们护军衙门的职责是护卫京城,守护京城安全。兵将可以听他调配,权职任免上他却没有资格,这手谕是谁给你的?竟然真的有隆科多的签名,还有九门提督的大印?!”

  其他几名参将也说:“不错,九门提督只可以下令调兵,却不能私下决定参领的人选,朝廷三品大员难道是他说用谁就用谁!护军参领一职,必须要有皇上或十三爷的手谕才行!”

  孙绍祖却面不改色,说道:“非常时刻,九门提督的调令就直接生效。你们手下的兵已经被我控制了,事到如今,还是乖乖的受命才行!”

  薛蟠等人脸上变色,试着向外面叫人来果然叫不来。

  孙绍祖又得意的说道:“我身后这些勇士,可是从关外来的身经百战的旗营的兵俑,拿下区区几个护军,还不是手到擒来。来人呀,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他身后之人果然是体格健壮勇猛之辈,闻言齐齐拔刀出鞘!有他们在这儿,在场的几人想走脱可不是那么容易,要么乖乖听令,要么就只能被控制起来。

  孙绍祖又说道:“手谕上要调任的只有一个参领,与参将们实在是不相关,只要乖乖听我的命令,其他人的位子不会有变。你们还不跪接吗?”

  其中有几人看到这种情形,已经完全掌控在孙绍祖手中,于是倒向他,跪下叩拜新参领大人。

  也有几个对朝廷忠心耿耿,也很钦服薛蟠的为人,觉得此事太过蹊跷,若是惧于孙绍祖的淫威,这时屈服了,恐怕过后算总账时也是没有好果子吃,于是一直站在薛蟠身后。

  薛蟠前几天是听说几位旗主王爷带着骑兵入关了,但是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渗透到京城之中,看来连九门提督隆科多也沦陷了,这其中必然还有位高权重的牵头人,看来朝廷要有一场大变动,这件事皇上还有十三王爷必然还都不知道!他得保护住有生力量,想办法通风报信才行,当然,最重要的是先得保护好自己。

  薛蟠向来是个很识时务的人,要不然也不会在西北军中立住脚了,只见他和颜悦色的说道:“你要坐这个位子就去坐好了,我叫他们奉你为参领就是了。”说罢,回头快速的向那几个在他身后的参将能使了个眼色,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了,你们也不必这么固执,难道要和我一样把位子和手下的兵都丢了才成?还不快拜见新的参领大人!”

  几人闻言也回过味儿来,若是剩他们几个孤军奋战,外面不知道已经被多少旗营兵接管了,不一定能杀的出去,若是向孙绍祖示弱表示臣服,各自手下的那些亲兵才能重新收到手中。

  于是几人纷纷拜倒,孙绍祖这才满意了说道:“还是薛大人识时务,既然上面的手谕上说,让你等待安排,那就要委屈你在咱们护军衙门住一阵子了,来人,将薛大人带下去严加看管。”

第146章 钗在奁中40

  孙绍祖不是个草包,在外面为人做官方面, 倒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他也没被眼前众人的臣服冲昏了脑袋, 等带下薛蟠之后,又吩咐人将那几个后拜倒的参将也照样绑起来。

  徐凯怒道:“你这是干什么?”

  孙绍祖冷笑道:“不论你们心中存着什么想法, 明天过后我这个护军参领之职就是板上钉钉了,说不定这小庙还容不下我这尊大佛,还要往上升一升。不过明日一早可是关键时期, 本参领第一次执行九门提督的调令, 不能有任何差池, 可不能让你们几个坏了老子的好事,所以还要委屈各位一天, 等我办了明日的事, 自然让你们官复原职。”说着哈哈一笑, 走了出去。

  被看管起来的薛蟠心急如焚, 但是孙绍祖派了十几个好手来看着他,他就算是插翅也难飞出去。到了晚间, 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军门来给他送饭, 薛蟠趁机告诉他, 让他跟自己的下人说一声:“回去告诉姑娘,说我今日事忙不能回去了,让姑娘代为转告爹娘一声。”一旁的旗兵要拦着, 薛蟠说道:“这么一点儿小事儿,若是不给我办。我家里人见迟迟不回去, 等急了说不定会派人找过来,到时候若是闹得大了,说不定要耽搁你们新参领的大事,你们若是怕担责任,是可以去回报他一声,看他是不是答应。”

  那旗兵于是就去回明孙绍祖,孙绍祖自然是不想打草惊蛇,见薛蟠只不过是让人回去通报一声今晚不回去,所以并不以为意,便点头同意了。

  跟薛蟠出门的石头听了老军门的话,并不意外,薛蟠偶尔会住在衙门中,只是对这老头带的话还有些奇怪,他们家大爷竟然是忙疯了吧,薛老爷早就去世了,怎么除了告诉姑娘以及奶奶之外,还让告诉老爷?八成是他人老耳聋了吧,谁知道那老军门又说了一句,“薛大人特意嘱咐了,一个字都不能少,让你原话说给姑娘。”

  石头只能一头雾水的回去,当晚却并没有见到宝钗,只说与管事的知道。管家也觉得可能是薛蟠口误了,就代为转告薛夫人薛蟠今日不回来。薛夫人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薛蟠是个儿子又一向在外面野惯了。

  第二日早饭时,薛宝钗陪着薛夫人在一处吃。薛夫人一见到桌上的粥和各样小菜,便觉得没什么胃口,说道:“厨房也越来越不像话了,我早上不是说要吃一碗鸡蛋羹?这么一点小事也办不好,也不回明一声,你们就悄悄的把我的吩咐忘了是吧?”

  这时管厨房的柳妈已经候在外头,听到薛夫人的话,连忙进来说道:“并不是不听奶奶的吩咐,只是鸡蛋昨儿才用完了,今日一早去买菜的人回来说,早市没有开,任何人上街都让当兵的给撵了回来,所以没买到鸡蛋。她本想去城外农家买,但是城门口的兵老爷更多,城门根本不许出入,一见那种情况就不得不回来了。”

  薛夫人闻言,缓和了脸色说道:“原来是这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就不怪你了。”

  薛宝钗这时问道:“柳妈是说今天街上戒严了?是从哪一段到哪一段?”

  柳嫂子说道:“听说今日街上人极少,我们平时买菜是在比较偏僻的岐门街那边儿,离城郊也近,方便那些进城卖菜的乡下人,咱们家的人出门却没受阻拦,所以应该是在城门附近的那一段儿。”

  薛夫人说道:“你哥哥昨日也没回来,说不定忙的就是这个事儿。”

  宝钗皱眉道:“哥哥昨天没回来?跟着他的人呢,叫进来我问问。”

  于是石头到了正房里,好容易见到姑娘,也顾不得薛夫人也在,将昨日那老军门带的话一字不漏的说了一遍。

  薛宝钗听过之后,当下脸色大变。

  薛夫人还在那皱眉对石头道:“怪不得管事的昨日没叫你来,跟着大爷不知道有多少年了,还是这样的不知变通,他一时说错口误也是有的,你就偏偏不知减省润色一下。”她青年丧夫,一听人说起家中老爷就心头难受。

  石头在下手喏喏的说道,“大爷还说,一个字都不准漏。”

  宝钗一直沉在思,这时说道:“娘,石头他一直是这样鲁直,但是胜在听话,果然一字不漏才更能表达哥哥当时的意思。我今日还有些重要的事要处理,午间也不过来了,让宝琴,黛玉她们陪你用餐吧!”

  薛夫人听她这样说,也顾不得去怪石头,说道:“也好,你也别太累着了。”

  宝钗出了正房门之后,对跟着她的丫鬟说道:“打赏石头五十两银子,你现在就回去取,不必跟着我。”

  薛宝钗摆脱了跟着的人,走出薛府大门,一路前往护军衙门去证实自己的猜测。

  她在之前的世界所练的内功,到了新世界之后,若是孩童便会慢慢恢复增长,若是个成年人则是会直接带过来,虽然白日里被很多双眼睛盯着的千金小姐,但是她独处之时,所练的内功从未落下,所以对武功从不生疏,她如今着急,自然不会慢慢的等人去抬轿子坐马车。而是运起轻功,飞身从房顶之上轻飘飘地一点掠过,就算是偶尔被人看见,以她的速度,也会让人以为是眼花了,只是一个影子一闪而过。

  薛蟠睁着眼睛一夜未睡,熬的眼睛都红了,可是他等了一夜,却是一夜的安静,看来他那几个亲信要么是背叛于他被孙绍祖收买,要么就是也和他一样被囚禁起来,他只能寄希望于宝钗听懂了他的传话,好去找十三爷,但是一夜之中,半点消息都没有,也已经让他绝望了。

  正在薛蟠来回踱步,快把地板踩漏之时,一声轻轻的呼唤如同天籁在他耳边炸响:“哥?”

  薛宝钗已经推门进来,薛蟠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小声道:“妹妹!你是怎么进来的?外面的人呢?你让人给抓了?”

  宝钗目光游移了一下,说道:“我用了点小手段,他们现在没有知觉了,你为什么会被人看起来?你让我告诉爹娘,是干爹娘吧?到底要有什么转告给十三王爷,不如自己去说才说得明白!”

  薛蟠推开门,竟然惊见那十几个好手都倒在地上,“事不宜迟,我们边走边说!”

  路过旁边的厢房,发现门口同样有几个失去知觉的侍卫倒在门口,推开门一看,里面正是他自己手下的那几个参将,他们几个的待遇比自己差多了,不仅被绳子绑住了全身,而且嘴上被缠了布条,使他们不能发声。薛蟠和宝钗一边解开他们,薛蟠一边说道:“我怀疑隆科多要造反!他竟然私下里免了我的职,扶了别人上去,而且来接手的都是从关外而来的旗营兵,面生的很,肯定都是几位关外的旗主王爷带来的,所以这其中一定还有幕后黑手,我们得快点儿去想办法阻止才行。”

  薛宝钗也一边快速的说:“今早上听说城门口已经戒严了,不准出入,我刚才进你们衙门的时候,除了看管你们这两个房间的人,剩下的一个人都没有,兵都被调走了!”

  薛蟠懊恼道:“不好!人一定被他们带去宫里了,会对皇上不利,今天的大朝会是四品以上都参加,其中就有从关外来的那几位旗主!”

  被解开束缚的那几位参将也顾不得疑惑宝钗是从哪儿来的了,听到这等骇人听闻的大事,都觉得如被注入了鸡血,“薛参领,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薛蟠快速的说道:“孙绍祖若是敢带兵进宫,他所带的一定都是他的亲信,咱们的人他定然不敢带怕出乱子,衙门中没有打斗的痕迹,说不定给放回家了!还有休沐的,你们现在就一个一个的去找,能收集多少人就收集多少人,最晚半个时辰之后,跟我到东华门集合。”护军衙门的护军们都是当职三天,休息两天,所以每日至少有一小半护军休息在家,相信这一段时间也够他们召集不少人手。

  “是!”于是被绑了一夜,一肚子怨气的几个参将们匆匆招集人马去了。

  薛蟠对宝钗说道:“京城内的所有兵马都受到九门提督的节制,若是隆科多真有造反之心,那不只是护军衙门,就是其他衙门多半也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为今之计,只有用皇上的圣旨或是十三爷才能调得动城外大营的兵马前来护驾。还有半个时辰就到上朝的时辰了,十三爷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妹妹,你能不能去找到他拦下他,告诉他这里还有城门口发生的事儿,这几个参将我还得居中调配,不然他们不敢闯进宫去。”

  薛宝钗知道薛蟠此时心中也是很怕的,若是真让奸人成事,或者是他们的推断不对,都是掉脑袋的重罪。薛蟠这一下去进宫营救,不过是赌上了身家性命。

  宝钗坚定的说道:“哥哥放心,我必然拦住十三爷,你自己小心点儿!”

  说完薛蟠只觉得眼前人影一闪,又看见宝钗远远的已经到了几丈开外,再眨一下眼睛,就看不见她了!早在宝钗送他那本炼气的方法的时候,薛蟠就觉得自己妹妹是个世外高人。如今更是亲眼所见,她不仅能在十几二十个旗兵手下救得他们出来,更是如同会飞一样,眨眼就不见了!无论有多少意外也只能先憋在心里,等这事之后再问她!

  薛宝钗到了怡亲王府门口,问过了看门的,果然说十三爷出发已经有一阵子了。宝钗于是奋起直追,在离宫门不远处果然见到了怡亲王府的轿子,于是她翻身落地,从侧面来到轿子前,除了几个轿夫之外,还有王府的长使跟着,一见到她自然十分意外,连忙叫人停轿。

  胤祥还有些纳闷儿,在里面问道:“到了吗?轿子怎么停了?”

  长使在外面说道:“回王爷,还没到,不过是三格格拦路!”怡亲王和福晋已经有两个亲生女儿,所以王府之中对宝钗的称呼都是三格格。

  怡亲王掀开轿帘儿,看到果然是她,意外到:“宝丫头你来干什么?上朝时间快来不及了,有什么话,等我下了朝之后再说!”

  宝钗正色说道:“王爷,你先不能进宫去,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单独禀告你,听了我的话之后你再做决定。”

  怡亲王犹豫了一瞬,说:“好吧。”于是对轿夫和长使说道:“你们先到一边去!”

  于是宝钗在怡亲王耳边耳语了几句,只见他面色越来越凝重,后来召回轿夫们说道:“回去!”

  长使一愣:“王爷不上朝了吗?”

  怡亲王说道:“你去,看到了相熟的官员或者皇子,让他给我带个假,就说我旧疾复发了!”

第147章 钗在奁中41

  怡亲王对薛宝钗说道:“今日外面乱的很,你一个姑娘家不适合在外面呆着, 我派人送你回去。”

  宝钗小声说道:“不, 我和王爷一起去城外的大营。”

  胤祥一惊, 惊讶的看着她,同样低声道:“你怎么知道我要去城外大营。”

  他见宝钗一点儿也不意外, 还是一幅意料之中的样子,又想到她高深莫测的身手,说道:“算了, 你就跟在我身边吧。”反正是自己人, 多个宝钗在他身边, 算是多一层保障,但是他心底里可没想着让这个外表看起来是弱女子的姑娘家来保护他。

  怡亲王的轿子不小, 足够两个人乘坐, 于是胤祥挪出一个位置给宝钗坐。

  宝钗说道:“京城内的禁军哗变, 我猜王爷当然要求助于城外的两座大营, 不过,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才行, 听说那些接管了护军衙门的旗营兵主力就驻扎在城外。”

  胤祥说道:“我也已经想到了, 丰台大营和西山大营的兵将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 他们的本事如何,我心里十分清楚,若是连他们都对付不了, 让人篡了位,那紫禁城里面就更是岌岌可危了。”

  太和殿里雍正正与列为臣工大朝议政, 刚开始并没觉得有什么,可是那几个今日刚刚临朝的铁帽子旗主王爷,竟然与廉亲王同声一气,先是控诉雍正的新政劳民伤财,失掉了多少人心,弄得朝政和地方人心涣散。于是要求什么重新开启‘八王议政’,以后再有什么政令,皇上需要与八王商量着来,也就是要求雍正将上书房和军机处以及他自己专断的权力让出来!而且态度别说恭敬,竟有十分倨傲威逼之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9页  当前第1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1/2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逢春[综]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