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综武侠]我自倾城_分节阅读_第103节
小说作者:若然晴空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626 KB   上传时间:2020-03-24 18:57:45

  张超在徐州常年就是个工具人, 几乎没人会把重要的事情向他汇报,有时候李澈忘记要他盖章,只需要在底下落一个他自己的款,徐州各地的军政要务都一样下发,不是没有旧臣提醒过张超,可张超沉迷酒色,已经听不进忠言了。

  这是蠢人的看法,以周瑜看来,张超也许一开始是有心防备乃至除去李澈的,但那时他已经没有了得用的心腹,也掌控不了军权,李澈对他正如隔壁曹操对小皇帝,小皇帝的名头再好用,他本人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张超正是因为看清了这一点,才索性把自己当猪养,能吃就吃,能喝就喝,能玩就玩,等到屠刀落下的那一天,他也就算够本了。

  徐州势力之中,哪怕是最明哲保身的大将太史慈,也已经默认了李澈的掌权,毕竟要是换成张超,怕是早就被隔壁曹操打飞脑袋了。

  乱世之中,出身已经不再重要,即便是皇帝,没有权势也只能任人宰割,袁家四世三公何其荣耀,如今也不过守着一片荆州勉强过活,能带着手下人做大事的主公,才值得忠诚。

  这也是周瑜劝诫孙策的主要原因。

  李澈如今是军师,来日便是主公,娶了他的妹妹,就等于提前娶了一位公主进门,战战兢兢做驸马,哪有日后高官厚禄,妻妾成群来得舒心惬意?

  孙策没有想得那么远,这会儿想了想,倒觉得不是大事,毕竟他身边连个马都是公的,再打上几年仗人都老了,还图什么美婢娇妾。

  怀着一点莫名兴奋的心情,孙策一连几天都没有睡好,每次去到李澈那里,都觉得他要提出婚事了,然而直到豫州那边开火,他也没能从李澈嘴里听到关于婚事的字眼。

  这就出局了?

  紧张的战事不多时分散了孙策的注意力,李澈和张邈约定各占一半豫州,张邈带着一点不可明说的小心思,命手底下刚刚收拢不久的黄巾军打头阵,倒是李澈实诚得很,由孙策领兵,一半黄巾一半徐州军,一路打进豫州,所向披靡。

  毕竟这年头只要占了个好势头,仗总是很好打的。

  上了战场的孙策几乎就是个杀器,即便是太史慈,也最多和他五五开,又有周瑜这么个放在别家做谋主都足够的副将从旁协助,几乎百战百胜。

  张邈手下的武将早年经历典韦收割过一波人头,后来补充了些,倒也没有太厉害的,何况合兵征战,他也舍不得把好武将拿出来,孙策率军占下大半个豫州的时候,张邈那边才堪堪下了一个郡县。

  这谁还跟他客气。

  孙策在前头打仗,周瑜在后头征兵,豫州黄巾军自从头领在战场上被孙策活活打死之后,人心也就散了,有不少人早上还做着黄巾,晚上就坐在对面营地里吃饭了,耗时两个月,豫州被下。

  张邈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一是不好意思表功,二是不好意思分地,但他手底下的人并不肯打道回府,不少谋士提出,两方既然约定好了合兵下豫州分地,就应该去要,毕竟如果不是兖州兵断了豫州黄巾的退路,也许徐州那边还要耗费很多精力呢。

  这话委实有些厚脸皮了。

  然而李澈一点都不在意,当即给孙策传信,让他和兖州使者商议分地事宜。

  辛辛苦苦打了两个月,到头来却是为他人做嫁衣,孙策……孙策一点都没有生气。

  军师做事总是有他自己的道理。

  没过几天,徐州那边也派来一个分地使者,据说代表张超来的,一见这人,孙策就抽了抽嘴角。

  来的人叫郭嘉,字奉孝,颍川人,起初是征兵误征来的,孙策见他连普通操练都完不成,就想把他赶走,不料这人死活要留下,太史慈见他识文断字,就把他要走做文书,前两年又从太史慈那里搭上了李澈的线,不久又被派去管钱粮。

  他也是最近才知道的,这个郭嘉还是个士族子弟。

  旁人见徐州不收文官,自然而然就去别的地方了,偏这人搞了个大迂回,到底是补了个缺。

  来的是别人也就算了,来的既然是郭嘉,孙策也就安心了,这里头必然有事情,不是要搞张超,就是要搞张邈。

  郭嘉是来搞张邈的。

  说是合兵,张邈派来的精锐没多少,大部分是收拢来的黄巾和近两年招收的新兵,战力不高,以李澈的意思,是借分兵的名义把这些人留在豫州,派给孙策的兵力足够全盘掌控这些人,等到徐州那边和兖州开战,务必要保证这些人要么吃上徐州饭,要么喝上孟婆汤。

  孙策觉得没什么问题。

  正事商议完,孙策命人收拾了一点前些日子庆功宴剩下的鸡鸭猪羊肉,简单地招待了一下郭嘉。

  郭嘉在军中也有三四年,和孙策颇为熟识,这会儿不免笑道“我从徐州赶过来,不想伯符连杯酒都不给喝。”

  孙策还没开口,周瑜便道“除庆功宴外,军中不得饮酒。”

  而庆功宴早在几天前就结束了。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郭嘉在太史慈那里的时候,太史慈总有法子搞到酒,这年头的酒少饮几杯也不会醉,平日里没什么事情,大家都好喝两口。

  郭嘉看了看孙策,又看了看周瑜,确认这两人不是在开玩笑之后,叹了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豫州看似被打下,但对徐州军来说,其实还是战场,禁酒也是对的。

  兖州和豫州接壤,离徐州也不算远,如果正常来打,应当和豫州,青州,徐州之兵,三面而攻,然而豫州边上还有个荆州,袁绍休养已久,若非张邈张超合兵来攻,他其实也想打豫州,等到和张邈打起来,孙策在豫州这方面的兵力还需要抵挡住来自袁绍的兵力。

  郭嘉没有明说,周瑜却很清楚,他已经将大部分的精锐兵力布防到了和荆州接壤的一侧,准备用剩余兵力对抗兖州军。

  这会是他们加入徐州势力以来最危险的一战。

  李澈选择的开战时间在秋收时节。

  没有人会在秋收时开战,这是约定俗成的规矩,因为两方交战,必然会有一方因为败退而焚烧田地,毁坏粮草,大部分的军队连军粮都不够吃,再损失了秋收的粮食,就很容易造成百姓大面积饿死,但李澈不怕。

  他有曹操。

  曹操资助的四十万军粮早已陆陆续续地入仓,加上这些年徐州一直在屯粮,就算再打下四五个州,也足够接济百姓,更何况这本来也可以成为计划的一环。

  选在这个时候开战,损失了大量军粮的曹操肯定不会趁机动手,而荆州方面也可以稍微拖一拖袁绍,减轻孙策的压力。

  开战那一天,太史慈率军十三万急行军,一路占城下府,直逼张邈所在的陈留。

  兖州一动天下动。

  首先是和豫州接壤的袁绍,袁绍于收到消息的两日后整军欲袭豫州,李澈随即命人游说曹操攻打荆州,虽然曹操没吭声,却成功吓住了袁绍,袁绍本就有犹豫不决的毛病,迟疑了十几天的时间,等到他下定决心要打豫州的时候,孙策已经整合了豫州原本的黄巾军和张邈派来的杂牌军,陈兵边境,坐等荆州军了。

  随即是江东的曹操,曹操和徐州,荆州都接壤,并且这几年也吞了不少荆州的地盘,如果不是李澈的时机选得太不好,他是真的准备干袁绍一票,再捞徐州一票的。

  再然后是冀州的公孙瓒,公孙瓒打跑袁绍之后,招降了战神吕布,如今见张超张邈兄弟阋墙,立刻就想分一杯羹,当即派遣吕布领兵十万下青州,吕布那边刚领到兵,李澈的信随后就至,吕布搂着貂蝉琢磨一夜,决定跳反,带着十万兵马占了并州,打残了公孙瓒派来问罪的两波大军。

  神州大地,战火绵延,天似熔炉,煎熬众生。

第145章 三国(12)

  兖州、豫州两线开战, 对于兵力和粮草的消耗是巨大的,打兖州本就是场硬碰硬的战事, 加上袁绍也不消停,从一开始的鏖战慢慢转变为消耗战,意在拖住孙策大军,令他不能增援兖州。

  袁绍派来前线的武将名为张郃, 此人骁勇善战,自颜良文丑死后成为袁绍手下顺位第一的大将, 颇有几分名声。

  孙策在战场上和他交手数次, 两胜一败,其余未有胜负,战事上也互有来往, 张郃擅长排兵布阵,更擅长消耗战, 即便是孙策也很难在一时半会儿结束战事。

  倒是郭嘉临阵去看过一回,回来便表示他有法子。

  周瑜便道:“怕是骗不过张郃。”

  郭嘉摇摇头, 说道:“何必要骗张郃, 骗过袁绍就行。”

  这二人云里雾里一通说辞, 孙策半个字没听懂,等到送走郭嘉, 被好友如此这般解释完, 才点了点头。

  孙策倒也不笨, 只是大部分的情况下, 靠脑子的谋士走一步看五步, 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属于正常人的范畴。

  郭嘉和周瑜定计离间,周瑜先前也想过这法子,只是觉得张郃颇有头脑,即便使出离间计也有很大概率不出成功,但郭嘉给出的法子是不必两方离间,只需要使计骗过袁绍一人就够了。

  张郃老家河间,跟了袁绍之后就举家搬来荆州,如今荆州和豫州开战,一路波及多个郡县,未免张郃出纰漏,袁绍便把张郃的家人迁到荆州治所,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

  这时大部分的主公在大将出征时都会这么做,也是公孙瓒比较背时,没料想吕布压根不管妻子严氏,直接带着貂蝉和女儿远走高飞,公孙瓒虽想杀了吕布妻泄愤,终究被手下谋士拦住,杀个女人毫无作用,反倒带累公孙瓒名声,图一时之气根本不值当。

  张郃为主将,军中另有袁绍派来的文臣每日监察,周瑜和郭嘉商议之后,决定由郭嘉假称投降,与张郃联系。

  一是周瑜在军中地位过高,此时两下对峙,由他去投降压根骗不过张郃,二是郭嘉早年虽有些名声,入了徐州之后便如珍珠入沙,再无一丝消息,由他出面,更有说服力。

  张郃为人谨慎,收到郭嘉派人传来的消息后也没有欣喜若狂,他沉吟一会儿,要郭嘉拿出诚意来。

  郭嘉于当夜卖了豫州一处粮仓。

  按照正常的跳反流程,这份诚意已经足够了,卖掉粮仓之后,郭嘉也不能在对面待下去了,然而在卖了粮仓之后,受到责罚的却是周瑜,郭嘉隔了几日又传信来,要张郃派遣心腹来接洽。

  他还能再卖掉两处粮仓!

  张郃惊呆了。

  豫州境内存粮不多,拢共也只有五处粮仓,这是张郃想尽了各种办法刺探得来的消息,粮仓位置一向都是军中机密,他命人去偷袭粮仓时仔细看过,那粮仓里的粮草都是实打实的新粮,不存在诈降的可能性。

  张郃当即回信,表示一定为郭嘉争取到最优厚的待遇。

  如此两封书信交换完,郭嘉根据张郃的字迹伪造了一封投诚书,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频繁接洽张郃派来的心腹,在又卖掉一处粮仓之后,这封投诚书成功落进了袁绍派来的监察使手里。

  监察使吓得魂不附体,连夜派人送呈至袁绍面前。

  计到此时,已经完成。

  袁绍震怒之下当即派遣大将高览率军赶赴豫州,他手下的谋士虽有疑虑,但不管张郃究竟投降与否,派兵过去都是对的,若张郃投降,这层兵力至少可以保障荆州安全,若张郃未降,就当给他增援了。

  与此同时,袁绍压下心头焦急和怒火,在谋士的督促下给张郃寄了一封加急文书,再三表明信任之意。

  然而一封和他本人字迹相似九成的书信比这封文书快了半天。

  郭嘉毕竟在袁绍手底下做过事,以他过目不忘的眼力和高超的造假水准,骗过一个文化水平只有三年私塾的张郃再简单不过。

  张郃看完信,八尺高的武将硬生生吐了一口血,怒火冲上头顶,当即率军投奔孙策。

  走到半道上,张郃忽觉不对。

  假如袁绍怀疑他跳反,并于当日杀了他的一家老小,按照袁绍的脾气,难道不是应该随信送来人头,以此泄愤吗?

  张郃反应了过来。

  张郃思索了一会儿,发现自己可能中计了。

  此时高览领兵赶赴豫州的消息刚好送达,张郃怔怔站在原地,知道自己是真中计了。

  可他人已到半路,全军都知道要去投降豫州,且走时不带战旗,不带金鼓,出来时还烧了营,难不成能告诉高览,他是去打仗的?

  贼子可恨!

  张郃投降之后,豫州形势就变得十分明朗了。

  袁绍气得直打嗝,也没法阻止事情发生,反倒是张郃带走了他一大半的兵力,若此时豫州不肯消停,曹操那边也忙完了秋收,两面夹击之下,他可能就真要完犊子。

  好在李澈也不准备立刻打死他,当即派郭嘉去和荆州方面议和,除了要走一批军粮之外,还顺带要走了张郃的一家老小。

  袁绍气得头疼,却还是得捏着鼻子给,毕竟他还要打起精神面对曹操。

  曹操一直在观察局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想要更进一步,最大的对手必然是李澈,李澈和张邈、袁绍两面开战,正是最疲乏的时候,假如他此时动手,可能重创李澈,也可能啥都捞不着,而从利益方面来看,若在此时拿下荆州,他就能立刻得到大片地盘、田粮和兵力,一旦李澈那边战事结束,他的实力也足以和他隔江对峙。

  袁绍此时损兵折将又失粮,荆州实力被最大限度地削弱,这个时候动手,正是最好的时机。

  曹操早年和袁绍是朋友,后来他兴义军,也是袁绍第一个响应,然而在利益面前,那一点交情压根算不了什么。

  冬至时节,孙策和太史慈合兵陈留,三十万徐州军所向披靡,于当日活捉张邈。

  兖州易主。

  按照李澈的想法,张超和张邈两兄弟的作用到此结束,他坐拥四州之地,是天下群雄势力最大的一方,庶人出身为他带来的局限性已经很小,对张家两兄弟也没什么斩尽杀绝的必要,便让人把这两人送回老家。

  回老家有两种意思,在李澈这里一般没什么隐喻,就是送回了老家种田度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页  当前第10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3/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综武侠]我自倾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