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吃点儿好的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三水小草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320 KB   上传时间:2019-12-24 19:51:31

  老板也被气的够呛,挺健壮一个妇人,一脚踩在门槛上,很有点儿不被世人所懂的孤绝。

  “你呀,是误会了你妈的意思,她要给你的,可不只是这个店这一份儿产业。”

  老人站起来,陆辛服了他一把,他走到馆子的门口说:

  “这里呀,是两份儿家业,一份,叫自强不息,你妈妈这十几年怎么辛苦过来,你肯定比我们这些外人知道的更清楚,对不对?我活了一辈子,见过中年受挫的人不计其数,可真正能走出来的再拼出一份家业的,十个里面也不见一个,你母亲能做到,是她自强不息,这份心成就了这个面馆儿的根基,我说的对不对?”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我知道我妈这些年不容易。可是……”

  “这第二份家业,你妈也想给你,就看你接不接的起。”

  年轻人看着站在自己和自己母亲之前的老人,皱着眉头说:“什么家业啊?”

  老人笑眯眯的,说:“这份家业啊,就叫厚德载物。你母亲的肩上担着的可不止你们一家人,这些你觉得无所谓裁掉的人,是你母亲的德行和担当,年轻人,你能接下来么?

  “年轻人,你的责任与抱负,总希望父母能听见,那你母亲希望你能接住的第二份家业,不管你接或者不接,你得看见,得听见。”

  沈小甜长出一口气,才问陆辛:“那后来呢?老板的儿子接下来了么?”

  “我们过了几天就走了,当时可不知道。”陆辛摇摇头。

  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走进餐馆里,手里端着一盆拌好的小菜。

  陆辛定睛看了几秒,突然一笑,说:

  “他大概是接下来了。”

  沈小甜随着他的目光去看,一下子就懂了,然后她也笑了。

  陆辛再看沈小甜,脸上还是笑着的。

  上午,他们两个人去逛了逛博物馆,沈小甜说洛阳是古都,来一趟总得开开眼界。

  这话让来过洛阳好机会的陆辛忍不住摸了摸鼻子。

  当然,他没忘了要捏沈小甜的脸,早上吃完饭回酒店修整的时候,陆辛特意把手洗得干干净净,用了酒店的洗手液,香喷喷的。

  结果他站在沈小甜的房门口,看着小姑娘打开门出来,突然就舍不得了。

  香喷喷的手抬起来又放下,还问人家:

  “你脸洗了吧?”

  “洗了呀。”沈小甜看他这样,也想起来自己莫名其妙欠了的债,一下子就用手捂住了自己两边的脸。

  还对陆辛眨眨眼:

  “你不会真的要掐吧?”

  这还怎么掐的下去?

  香喷喷的手在空中挥了挥,最后变成了摸摸沈小甜的脑袋。

  “我头发是昨天晚上洗的。”小甜老师如是说道。

  陆辛用鼻子出了个气音,拉起沈小甜的手去逛博物馆。

  下午四点多,两个人从隋唐遗址公园出来,陆辛就带着沈小甜去找了那个会做洛阳水席的孙光头。

  “洛阳水席呢,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咱洛阳人离不来这个汤汤水水,另一个呢,就是这菜啊,是一个接一个地上,流水席。”

  去的路上,陆辛还给沈小甜讲了讲这个水席的意思。

  “哎哟,陆哥,我刚听你说带了朋友来,我还以为是那老爷子又跟着你来了呢,我还想呢,他岁数也不小了,还这么东奔西跑能行么?没想到……嘿嘿嘿,没想到。”

  孙光头是个圆脸小眼睛,一笑起来贼贼的,他是个光头,元师傅也是个光头,元师傅那颗山东光头看着红亮有光,他这颗原产山西的光头就是小两号的圆球样子,看身材他也不是个很胖的,可就因为头太圆,总让人觉得这人肯定胖乎乎的,典型的“看脸胖十斤”。

  陆辛听他这么说,看了沈小甜一眼,才说:“那老爷子早让家人接回去,这是我女朋友,当老师的,你叫她小沈老师吧。”

  孙光头立刻从善如流,把嘴里“嫂子”两个字儿憋了回去,叫沈小甜“小沈老师。”

  孙光头听口音也不太像河南本地人,他老家是山西的。自称是早年间家里的地被征用开矿了,他就跟着父母来了河南。

  “想当初,咱也是家里有矿的人,就是少点儿设备。”

  孙光头一看沈小甜就忍不住对着陆辛挤眉弄眼,揶揄之情几乎要从他的小眼儿里冒出来了。

  “行了,你呀,今天安心还债吧,说是欠我一道水席,我们俩也不吃全套了,挑着你拿手的菜上几个就行了。”

  听陆辛这么说,孙光头一脸失望,说:“陆哥!你居然不吃全套?我又不是请不起你!嫂……小沈老师,我是真心要招待的!你看看陆哥!”

  陆辛转头沈小甜说:“洛阳水席菜多规矩多,真按照他们规矩来啊,就有个人在旁边一直唠叨,这个怎么吃,那个什么讲究……”

  他这么一说,沈小甜立刻明白了,她今天可是已经看见了无数“武则天的规矩”,可真有点儿受不了了。

  于是,她只是微笑。

  笑得孙光头没了脾气。

  陆辛开始点菜了:“牡丹燕菜来一个,这是你最拿手的,再要一个酸汤焦炸丸子,虎皮扣肉,洛阳熬货……浆面条我们早上吃过了,你就上个炒饭吧。”

  孙光头还不愿意,磨磨蹭蹭走出房间,又探头回来对陆辛说:

  “那我给你带子上朝呗?陆哥?”

  被陆辛果断拒绝了。

  “带子上朝就是他们这个水席上菜,是一个大菜再带两个,说是就是……”

  “好意头对吧。”

  陆辛笑着点点头。

  经过这一天历史文化的熏陶,我们的小甜老师已经会自己抢答了。

  洛阳水席最大的特点就是素菜荤做,比如那个牡丹燕菜,主材是白萝卜的丝儿,经历过久泡之后拍一层干粉,再上锅蒸成透明的丝缕,最后过凉水变得根根分明,看着有些像泡发后的燕窝。

  上面繁琐的步骤对这道菜来说不过是小小一部分,再把处理过的香菇、冬笋、火腿、鸡丝、牛肉、黄瓜间隔铺开在萝卜丝上面,中间插着鸡蛋做的“牡丹花”,上锅一起蒸完,还要倒入熬炖了三天的高汤,让萝卜吸收其中的味道。

  “这菜啊,萝卜是提前弄好的。”

  陆辛吃了一口,对沈小甜说:“这是蒸熟了之后的萝卜放在冷库里,吃的时候现调制的,不过也没办法,这菜太麻烦了。”

  野厨子摇摇头,又说说:

  “你这菜啊,古代的时候更麻烦,蒸完了晒晒完了蒸,就为了一口萝卜。”

  萝卜是脆的也是软的,还有点儿清甜味道,跟浓厚的汤底融为一体,就是吃起来你完全想不到它是萝卜。

  沈小甜看着这个菜,脸上渐渐起了笑容。

  “果然。”她对陆辛说,“洛阳这个地方到处都能看见渗透压的应用!”

  陆辛的手又痒了,最后他挠了挠自己的头,

第63章 鲤鱼焙面

  “也不知道今天能不能上课啊。”

  一大早, 付晓华打着哈欠坐在了工位前面,一面给昨天的工作扫尾,一面趁着还没上班, 打开了微博。

  从“小甜老师”开始她的“美食化学”系列以来,都是每四天更新一次视频,算起来应该是昨天更新的,结果昨天付晓华正好出外勤不用在办公室打卡,早早跑到友商公司门口――的早餐店里等着刷更新,却没等到。

  要不是她昨天也吃到了自己觊觎已久的牛丸米粉, 她可就要闹了!

  “有时候我还真该出去走走。”付晓华自言自语。“那么多好吃的,得自己用嘴去吃才过瘾。”

  作为一个每天回家就摊在床上的社畜,付晓华每个月总有那么三五次会不想一直宅在家里。

  当然,也就是想想。

  时间九点过两分,她一刷新,还真看到了小甜老师新发出来的微博。

  “洛阳的牡丹燕菜有一句话, 叫‘素菜荤做’,赋予萝卜丝肉汤的鲜美味道。这一句话里, 就包含了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 渗透。”

  “……为什么做菜的时候萝卜丝要铺上干粉, 为什么传统做法里还要把萝卜丝进行晾晒, 为的就是降低萝卜里面的水分, 让它能够更好地从汤汁里吸取味道。”

  牡丹燕菜……要不是小甜老师说,付晓华绝对想不到这居然是一道萝卜菜,妈呀,之前听说那个开水白菜就已经挺吓人了, 这个菜居然也不差啊!

  “类似的做法在酸辣焦炸丸子里也是一样的,油炸能够让丸子表层失水, 而所谓焦炸从化学层面来说不就是让丸子尽可能地失去原本的水分,来拥抱汤汁么?”

  付晓华饿了,这个焦炸丸子看着有点儿像他们工作餐里偶尔会出现的所谓“狮子头”,可这个名字一读出来,她就觉得自己的味蕾受到了严重的刺激。

  “为了让一种食材在烹饪过程中更好地获取味道,人们经常会提前对他们进行干燥处理,比如据说难以入味的茄子,就可以在烹饪之前先用盐去掉里面的部分水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茄子也是受到了‘腌渍’。

  炸茄条从付晓华的面前飘过,被裹上了一层薄薄的酱汁,付晓华吞了一下口水。

  她今天早上还是有所防备的,包里装了一个从便利店买的三明治,口水滴答地咬了一口,她默默地说:

  “这个面包做的这么干,是不是就为了更好吸收我的口水?”

  “……生活中的化学从来不是独立存在的现象,一个简单的动作里可能存在无数的化学原理,甚至,某一道菜烹饪方法的演进,都可能是对某个化学现象的不断追求。鲤鱼焙面里的面条原本是水煮的,为了让面更好地‘入味’,逐渐变成了油炸后失去水分的面。”

  看着一双很好看的手将炸过的鲤鱼推入锅里,汤汁咕噜咕噜,付晓华觉得自己已经成了一条瘫坐在座位上的死鱼。

  “说到渗透,我们还要提到咸鸭蛋和果脯,它们之所以能够长期保存,也是因为对渗透的应用,经过腌渍,它们的细胞中富含了高浓度的盐和糖,细菌一旦进入其中就会因为渗透作用失水死亡。”

  道理我都懂,小甜老师,你不用给我现场切开一个流油的咸鸭蛋了!呜呜呜,我也想吃咸鸭蛋配面条,呜呜呜我的三明治它不好吃。

  看完视频,付晓华哭着去看评论,大早上的,今天上完课的大家日子也一样不好过啊。

  “河南人看见这个视频里的菜超亲切!安利大家洛阳水席!求求大家一定要当地尝尝!”

  “同是河南人举手!小甜老师来河南了吗?”

  “我这次终于有小甜老师同款了,我在吃咸鸭蛋!可不知道为什么不流油。”

  看见评论里有人说这些大部分是河南菜,付晓华直接把视频转给了自己的一个同事。

  然后她也火速加入到了“啊啊啊想吃”的行列中去了。

  十分钟后,她目瞪口呆地看着她那个同事哭着进了门,其他人连忙问她怎么了,那个一贯大大咧咧的女孩儿红着眼睛摆摆手说:

  “没事儿,我就是想家了,我妈就会做这个酸辣焦炸丸子,我去年过年回去的时候还吃了。”

  转个视频把人给惹哭了,付晓华觉得很不好意思,午休的时候一刷朋友圈,她看见自己这个同事把视频分享了在朋友圈里,配的字是“妈,我这下明白你为什么把丸子炸得那么黑了!”

  “嘿嘿嘿,又给我们小甜老师拉了两个粉!”

  付晓华有些得意地笑了。

  沈小甜在看手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2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吃点儿好的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