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分节阅读_第175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861 KB   上传时间:2020-05-23 21:49:57

  刚刚钱进说过, 在美国人和人之间要淡漠得多, 甚至亲戚也不大讲情分,鲁盼儿摇头道:

  “还有有些人情的好, 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乡亲、同学、朋友们都很亲热, 也经常互相帮助。”

  没想到这次钱进居然不赞成她, “比起中国的人情社会, 我其实更喜欢美国这边的简单的人际关系。”

  “在国内的时候, 单位内部有很复杂的人际关系,我怎么也处不好。

  还有朋友和同学们间的关系,明明很讨厌章丽雯自吹自擂,徐菲为了爱人调动工作处处吹捧周华,可我从不敢说出来,也不敢反对她们参加。”

  “但是到了这里,不管是对老板、同事和亲戚,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用多想。”

  鲁盼儿吃了一惊,但是她认真想一想,钱进的话不错,有些还说中了自己的心思。

  不过,“堂爷爷和钱力对你很冷淡无情,你也很受伤吧。”

  “当钱力把我送到地下室的最便宜的出租房里时,我简直气坏了,明明他们家有一栋三层的楼房,里面有很多房间,随便让我住在客厅的地板上也比租的地下室要好得多;后来知道他们给我的薪水比别人少,我更生气了,还与他们吵了一架……”

  “不过,现在我都理解了。

  他们已经帮了我,不想一直帮下去,又担心我拖累他们——那时候我语言不通,身无长技,还欠了他们的钱。”

  “没有人有义务照顾我,我必须自立自强。”

  “台湾也是人情社会,我刚到美国的时候,也很依赖同乡,结果还被坑过一次……”

  陆老板笑着插话,“做人做事,还是要靠自己,自己强大才行。”

  这一点鲁盼儿自然也赞成,“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努力干活儿……”

  三个人居然说得很投缘,纵有观点不一样的,也只各抒已见——不一样的思想,有时还能为别人打开一道新的大门,拓展新的思路。

  看看时间,鲁盼儿摘下围裙,她已经将力所能及的杂事都做了,与钱进告辞,又向陆老板说:

  “很高兴能认识你。”

  陆老板拿出八十八美元递过来,“我也特别高兴认识你。”

  “我只收八十四元吧。”

  鲁盼儿打了七个小时的工,若按每小时十二美元计算应该是八十四美元,之所以多了四美元,正是老板后加的。

  当时自己就不要的,甚至她觉得后面两小时不收钱也行,就当帮朋友的忙嘛。

  陆老板是很好的人,见识也很广,他向自己打听国内的情况,也介绍了许多美国的事,对自己一样很有帮助。

  “不,我已经答应过,就不能反悔。”

  陆老板笑着,却很坚持。

  “这是你的劳动所得,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收下。”

  钱进也说:

  “在美国,大家不习惯客气。”

  既然出来打工,自然是想多赚的,自己少收钱果然有客气的意思。

  刚刚大家讨论的两国不同的风俗习惯,中国人喜欢谦虚,可在美国人却直白得多,他们勇于赞美自己,会主动要求加薪、升职,说出真正的想法……

  鲁盼儿笑了,自己也应该学习呢,“那好,我就收下了。”

  回到宿舍正在做饭,杨瑾便回来了,见了她做的菜就笑,“可见是去过唐人街中餐馆,这道李鸿章杂碎就是在那里学的吧?”

  “你猜对了,”鲁盼儿笑着说:

  “美国的中餐馆简直是挂羊头卖狗肉,做的中国菜根本与我们平时吃的不同。

  但是这道李鸿章杂碎倒很有意思,我路过超市买了许多样菜,回来试试。”

  豆芽、菠菜、冬菇、玉兰片、胡萝卜、洋葱、火腿、鱼肚等好多菜放在一起大火快炒,盛盘后再煎一个荷包蛋放在最上面,色香味俱全,营养也丰富。

  可“为什么这道菜要叫李鸿章杂碎呢?

  难道李鸿章会做菜吗?”

  “据说李鸿章出使美国时,招待客人时菜不够了,厨师就把各种下脚料放在一起炒,结果大受欢迎,于是这道菜就叫李鸿章杂碎,在美国一个子就火爆起来,还有一些中餐馆就直接叫杂碎饭店。”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

  鲁盼儿盛了两碗饭,自己一碗,给杨瑾一碗,“你尝尝,与中餐馆的哪个好吃?”

  “当然是你做的更合我胃口——中餐馆做菜时加了这里的甜酱等调料,迎合美国人的喜好,根本不是真正的中国菜了。”

  “对,我也这样觉得……”

  夫妻俩吃过饭,手挽手出门散步。

  分开了一白天,倒似又别离许久一般,鲁盼儿将一天的经历讲了,杨瑾也说:

  “两个学校已经决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我代表历史系与史密斯初步选了几个课题……

  对了,史密斯教授听说你来了美国,邀请我们这周末去他家里吃饭。”

  到了美国,自然想到美国人的家里看看,鲁盼儿早知道美国人请人到家里吃饭是亲切友好的表示,对这顿饭还满期待的。

  周六上午十一点,正是约定的时间,她和杨瑾按响了史密斯家的门铃。

  史密斯与夫人开门相迎,热情地问候、拥抱。

  在中国,朋友们见面极少拥抱的,就是拥抱,也是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但是在美国就不一样了,史密斯热情地拥抱了鲁盼儿,又侧过头与她贴了贴脸,“您好!”

  非常标准的普通话,若不是面对面,恐怕会以为这是中国人说的,鲁盼儿吃了一惊,“您的中文说得可真好!”

  她在秀水街,也见过会中文的外国人,却没有一个比得了史密斯。

  “我原来能看懂中文,却不大会说。

  还是杨来了,帮我纠正发音。”

  史密斯夫人也笑着欢迎鲁盼儿,她不会中文,问候之后加了一句,“杨夫人,你很漂亮。”

  说完停了下来,等着先生帮忙翻译。

  鲁盼儿抢先笑着用英文问了好,又为她的赞美道了谢。

  当然,要是在中国,她会赶紧摇头否认,再谦虚几句,但是这里是美国,坦然承认再感谢对方的夸奖才是正常的,而且她果真自觉很美丽。

  鲁盼儿便拿出两块丝绸方巾,“这是我从中国带来的小礼物。”

  “原来你会英文呀!”

  史密斯夫人开心地接过来,直接打开包装纸,“好漂亮!”

  美国人的习俗就是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

  接着,鲁盼儿和杨瑾被邀请参观他们的房子。

  是栋独立的二层小楼,并不很大,但里面装修非常漂亮,男女主人的卧室里挂着巨大的油画,客厅最里面墙壁上巨大的红砖壁炉尤其引人注目,上面摆了一对半人高珐琅彩莲纹花瓶,很显然是中国的古董。

  “杨替我鉴定了,这是清代乾隆年间官窑出品。”

  史密斯注意到她的目光,笑着说:

  “其实我更中意杨的那对铜鎏金飞天,只是他不肯转给我。”

  鲁盼儿一笑,“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他一定愿意买下这对花瓶。”

  “不错,他是个执着的收藏家。”

  史密斯扶着壁炉笑问:

  “听说中国的北方也有一种烧柴取暖的方法,名叫‘炕’,与壁炉有些相似?”

  “的确,现在北方的农村冬天还会用炕取暖。”

  鲁盼儿尽量详细地向这位中国通讲清炕的用法,又好奇地问:

  “冬天你们会用壁炉取暖吗?”

  “是的。”

  史密斯笑着说:

  “尽管可以用电取暖,但每年秋天我都会准备许多木头,天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点燃壁炉了。”

  史密斯夫人补了一句,“拿着一本书坐在壁炉旁,不只暖意洋洋,还有一种特别温馨的气氛——我们俩儿都特别喜欢这个壁炉。”

  史密斯夫妇年纪不小了,可没有孩子,“Double Income No Kids”中国人称为丁克的,据说这是美国一些家庭的选择。

  参观过史密斯夫妻的家,大家在十二点进了餐厅。

  水果沙拉、土豆汤、烤牛肉、巧克力蛋糕等等都是事先准备好的,又有从烤箱里才取出的烤牛肉,史密斯夫人用盘子传递给大家,每个人想吃什么,吃多少便动手盛到自己的盘中;史密斯教授则亲自给大家倒酒。

  大家边吃边聊,又轻松又愉快。

  放下刀叉后,鲁盼儿热心地赞美,“很好吃,尤其是小蛋糕,简直美味极了。”

  这是礼貌,当然,餐食的确很不错。

  史密斯很高兴,挽着鲁盼儿回到客厅,“能得到你们的喜欢很高兴,这是我们夫妻第一次宴请中国客人。”

  “恰好我们也是第一次到美国人家里作客。”

  杨瑾与史密斯太太随后进来,也笑着说:

  “史密斯有意与我们合作研究,已经将访问中国列上日程,希望我们能荣幸在中国招待史密斯夫人。”

  “看到杨夫人这条美丽的红裙子,我已经相信中国不再是过去那个单调的国家了,”史密斯夫人笑着说:

  “先前我一直在犹豫,不过,今天我已经确定了,我会陪着史密斯先生去古老的中国旅游参观。”

  鲁盼儿来美国前给自己做了条红色的丝绸连衣裙,除了正中一排从上到下密密的红绸包扣,再无装饰,不过线条却特别流畅,正能衬出中国人的婉约雅致,她又挑了一块红玛瑙平安扣和一对红玛瑙手镯与之相配。

  不想史密斯夫人还能解读出另一重含义。

第231章 人生大事

  很显然史密斯夫妇的头脑里, 中国人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甚至上百年前, 鲁盼儿这些天在美国早感觉到了。

  于是她就笑着说:

  “我在北京经营服装生意,这款裙子正是最近卖得最好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1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5/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