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861 KB   上传时间:2020-05-23 21:49:57

  虽然也没什么,但鲁盼儿明白杨瑾不想让顾铁山知道。

  当然,自己也一样。

  鲁盼儿便接过被子叠了起来,可也不成,索性放弃,转身将另一张床的被子揭开弄乱,随意扯了扯床单,再随便叠上,两边就差不多了。

  “聪明。”杨瑾向她比了个口型,转身将门打开了,“你还真早。”

  “我赶在早操前出来的。”顾铁山带着一股冷气进来了,“昨天有点喝多了,忘记把热水壶给你们送来,白天带着喝水方便,晚上还可以当热水袋用——上海冬天屋子里特别冷。你们没冻着吧?”

  杨瑾摇摇头,“没有。”

  “也不算太冷,”鲁盼儿也笑着说:“我们毕竟是从东北来的。”

  “虽然都说东北冷,可东北有热炕呀!南方的冷又不一样,湿气入骨,北方人也受不了,就比如我我到上海的第一个冬天脚上生了冻疮,真是又痒又痛,我在东北插队几年可没有生过……”顾铁山说着话把军绿色的水壶随手放在桌上,直奔两张床过去,“你们先到椅子那边坐,我帮你们重新叠被。”三下五除二把被子叠得跟木头块一样方正。

  接着他又将床单拉得像水泥地面一样平整,然后直直站在一旁说:“招待所一楼有食堂,吃饭比外面便宜,还收外省的粮票,你们可以过去吃饭。”

  “知道了。”杨瑾点点头,“你坐吧。”

  “我不坐——铺好的床不能再坐,坐了就不平整了。”顾铁山理所当然地摇了摇头,“我们在军营里除了睡觉从来都不会坐在床上,更不会靠在床上。”

  杨瑾和鲁盼儿也不好再坐,都站了起来,三个人面对着面,似乎有点尴尬,想了想找了个话题,“一会儿一起去吃早饭吧。”

  可这时嘹亮的军号声响了,顾铁山眨眼间已经到了门口,“我得立即回去训练——昨天已经请了半天假,今天不能再陪你们了。”

  杨瑾和鲁盼儿赶紧送了过去,“没关系的,你别耽误训练,我们自己去就好了。”

  “还有,别担心回去的火车票,部队可以提前预定火车票,我已经帮你们预定了。”顾铁山说着,从楼梯上跑了下去,话音才落人已经没影了。

  “他还真是个热心人。”鲁盼儿笑了,不再嫌顾铁山一早将他们吵醒。

  “过去在学校我们就是很好的朋友,一起出来插队后感情更深了。”这也是他见到上海的火

  车票毫不犹豫买下来的原因。

  “是这样的。”鲁盼儿点头,她与许琴、田翠翠虽然不在一起上学了,但却成了很好的朋友。

第82章 熨斗烫发

  顾铁山走了, 杨瑾看看时间,“现在太早, 各处都还没上班呢,我们不如再躺一会儿。”顺便再做点别的。

  时间是早,不过鲁盼儿有点犹豫,“顾铁山刚刚把被子叠得这么平整……再躺一会儿起床可怎么办呢?”她做家务很厉害的,却不能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的像一块木头。

  “不管了!”杨瑾提起被子一抖,“我们是新婚旅游,又不在军营接受训练。”

  “嗯,正是呢。”鲁盼儿便理所当然地躺了上去。

  两人在被窝里又腻了半晌。再重新起来时, 鲁盼儿已经有了经验,直接把另外一张床上的被子掀开弄乱, 再重新叠好——刚刚顾铁山的功夫全部白费了。

  “好了,我们可以去洗漱了。”

  招待所专门的洗漱间里有自来水, 用起来特别方便。

  洗好了,鲁盼儿回来梳头发。

  她的头发打成辫子正好及腰,散开时还要更长,梳起来很费时间。

  杨瑾接过木梳, 一点点地帮她把头发梳通顺, “这头发可真好, 又黑又亮。”

  鲁盼儿轻轻摸了摸, “舍不得剪呢。”

  红旗九队那边结了婚的女人就不再梳辫子, 年纪大的在脑后挽一个发髻,而年轻人则是剪成齐耳的短发, 杨瑾是知道的,“留了十几年了,剪了是可惜,要么你还留着,不必管别人怎么说。”

  “就是再多留些时候,迟早也要剪的,总不能一直留着长辫子——只是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大家剪的齐耳短发,”鲁盼儿纠结着,“还有,我发现上海很少有人留长辫子。”

  杨瑾并没有注意,但是他想了想,“上海轻工业在全国最有名,有很多纱厂,也许那里不让留长辫子吧。”

  “留着长辫子干活儿是有些碍事……”不过,鲁盼儿觉得上海姑娘并不完全因为这个理由才剪短发的。虽然才到上海没多久,她已经觉出来上海的女子很会打扮——乍看与并没有多特别的衣饰,可就是格外精致。

  在招待所吃了早饭,再到街上,鲁盼儿便特别留心看上海姑娘的头发——上海女子留短发的确特别多,都是齐耳的短发,但细看起来与红旗九队常见的还是不同:额前垂下几缕刘海儿,而两侧短发的发稍略带卷曲,只差这么一点点,效果却完全不一样,立即将人显得又美丽又精神。

  鲁盼儿立即就认定,这样的短发,自己梳了也会很漂亮。

  公交车站侯车的一个姑娘的头发剪得尤其好看,流海和发稍都活泼地弯起来,人就显得更加灵动,她便笑着上前打听,“你的头发在哪里剪的?”

  那姑娘回手指了指一条小弄堂,飞快地说了一句上海话。

  鲁盼儿只听懂了“孙老师傅”几个字,明白就在弄堂里面找孙老师傅,道了一声谢拉着杨瑾,“我们去看看。”

  杨瑾这一会儿也看懂了,含笑看着她,“要是能剪新式样的头发,你就心甘情愿不留长辫子——还真爱美。”

  鲁盼儿一直爱美的,只是从不好意思说出来,但是在杨瑾面前,她一跺脚,毫无顾及,“我就是要剪好看的短发!”

  “好好好,我们就去剪好看的短发。”

  鲁盼儿笑了,心里越发急切,脚步也加快了。

  弄堂窄而深,两旁皆是三层的小楼,一幢挨着一幢,中间的小路只有两三米宽,偏又摆了许多杂物,上面晾晒的衣服随着风飘摇,阳光根本照不进来,更觉得阴暗逼仄。鲁盼儿小心地走着,几百米后才看见一个小小的店,门上用红漆歪歪扭扭地写着“理发”二字,狭小的店里只有一位老师傅,头发花白,后背佝偻着,她迟疑了一下,“孙老师傅?”

  孙老师傅抬起头,上下打量了门口的两个人,脸上便展开了笑容,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问:“想剪发吧?”

  “嗯,我想剪这个样式的,”鲁盼儿用手比着,“前面有流海,两侧的头发向里面弯……”

  “我知道啦。”孙老师傅就竖起两根手指,“两元钱。”

  鲁盼儿最初看到孙老师的手势,只当是两角钱,这已经不少了,到红旗九队剪发的师傅每人才收五分钱,就这样还有许多人舍不得花,只自己动手。待听了剪一次发要两元钱,很是吃了一惊。

  杨瑾就在后面轻轻推了她一下,“还是剪吧。”

  毕竟是很好看的样式,整个红旗公社,不,襄平县都没有的,鲁盼儿便不心疼钱了,在理发店里坐下,“两元就两元吧,不过剪好之后头发一定要能卷起来的。”

  其实上海姑娘与红旗九队妇女梳的齐耳短发真正的区别就是头发有些卷曲,她真正看中的也是这一点。

  “放心吧,姑娘,剪了头发之后一定又靓又俏!”

  孙老师傅剪头发很慢,他一点点地修着,还时不时停下来向后退几步反复比量。

  鲁盼儿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短发果然比长辫子显得精神、活泼,但是,前额和发脚的头发却还是直的。

  她不禁有些担心了。

  头发怎么能剪成弯曲的呢?

  自己拆开辫子之后头发会有许多波浪,但只要洗过就没了。

  也许那个姑娘明显卷起来的头发是因为她本来就是自来卷。

  孙老师傅似乎看出了她的担心,笑着说:“不急,不急,现在是修整,修好了头发卷起的形状才能好看呢。”

  终于,孙老师傅修好了形,“再洗一次头发吧。”

  刚洗过头发,再用手巾擦一擦,微微有些湿,孙老师傅摸了摸,转身拿出一把熨斗,插上电。

  这种铁皮电熨斗鲁盼儿也有一个,做衣服时候的经常会用到,可是,自己是来剪头发的呀!

  孙老师傅要用漏斗干什么呢?

  还没等她想明白,孙老师傅已经把鲁盼儿她的头发拉起来放在一块准备好的板子上,用十分坚决的语气说:“别害怕!千万不能动,一会儿就好了!”

  热热的熨斗从湿湿的头发上划过,一股热气升了起来,飘在鲁盼儿的脸上,她闭上眼睛一动不动。

  好在没多久,孙老师傅就拿开了熨斗,“来,看看怎么样?”

  鲁盼儿重新坐直睁开眼睛,哇!真是大变样!

  发稍微微卷曲,整个发式就像画龙点睛一般活了起来,把自己的脸衬托得更加美丽动人,她对着镜子笑了。

  “老师傅手艺可真好!”杨瑾也不由得赞叹一声,又向鲁盼儿笑道:“真是又靓又俏!”

  “以后睡觉前用筷子从里向外把头发向里卷起来,第二天发卷就更明显,更好看了。”孙老师傅收起了熨斗,“不过,千万不能学我用熨斗烫发,一不小心会出事的。”

  鲁盼儿很会用熨斗,不管多皱的衣服,她喷点水,烧热熨斗,嗞嗞几下很快就能熨平。可正是因此,她更明白孙老师傅说的不错,熨头发很危险,自己果然掌握不好温度,也不知道熨的角度和方向,“我知道了。”

  再重新看,两元钱的剪发费一点儿也不贵,反倒十分值得!

  她爽快地拿出两元钱递了过去。

  孙老师傅摆摆手,“你们把剪下的头发留给我,就不要钱了。”

  没想到剪下的头发居然能换钱,而且还是两元钱,鲁盼儿才要答应,就听杨瑾笑着说:“还是付钱吧,头发我们要留着纪念。”

  原来那两条辫子早被他收了起来。

  他一向很爱惜自己,也就爱惜自己的头发了。

第83章 买唱片机

  剪了如此漂亮的头发, 鲁盼儿的心情有如天气一般明媚——昨天下过雨,今天格外晴朗, 天蓝蓝的,云白白的,艳阳高照,正适合到处走走,“我们去哪里?”

  “这里离豫园没多远,我们看看能不能找到刘哥的亲戚。”

  “为什么想去豫园呢?”鲁盼儿不明白,在火车上因为有外人就没有问,现在就奇怪了, “大家到上海不都是为了逛商店吗?”

  “你看到豫园就会明白了。”杨瑾神秘地一笑。“现在,我们去找到刘哥的亲戚……”

  走过九曲桥, 绕到豫园侧面,小小的铁皮门旁挂着豫园管理处的白底牌子, 刘哥的亲戚正在这里,听了他们的来意便打开门让他们进去,“随便看吧,想出去的时候还到这里来找我。”

  满眼的亭阁楼台、假山水榭、溪流湖光, 鲁盼儿就叹道:“我知道你为什么一定要来了——这里实在太美了!”

  晴雪堂、玉玲珑、戏台、会景楼、鱼乐榭……看不尽的雕梁画栋, 数不清的歌台舞榭, 一步一景, 处处别有风光, 只有他们俩个人,随意看, 随意玩儿。

  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偏西,鲁盼儿抬起手看看表,“我们该出去了。”

  就快到五点了,管理处要下班了。

  谢过刘哥的亲戚,鲁盼儿就说:“真饿呀,我们快点儿回招待所吃饭吧。”

  “刚刚你还说不饿呢。”

  能进豫园已经很幸运了,总不好中午出去吃了饭再重新回来,鲁盼儿就笑,“你也一样吧。”

  杨瑾也笑,“虽然饿了半天,可是整个豫园只有我们两个人尽情地看,尽情地玩儿,还是很值得。”

  “要不是刘哥的亲戚要下班了,我还想再看看那里的夜景呢。”

  “还真贪心不足,但我也一样。”杨瑾正说着看到了一个小饭店,便拉住鲁盼儿,“回招待所太远了,我们就在这里吃。”

  这是一家馄饨面馆,他们进去了就见人们端着一碗碗的馄饨面——下边是面条,上边放着馄饨,也要了两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