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分节阅读_第70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861 KB   上传时间:2020-05-23 21:49:57

  “有志气!让跃进在部队好好干,争取能选上飞行员!”

  “要是当上飞行员,红旗九队都跟着光荣!”吴队长赶紧笑着说,又顺口提了一句,“再开学的时候,杨老师和鲁老师就回学校,红旗小学的高小本来就不应该撤。”

  跟着一起过来的朱干事就说:“红旗小学的确要重新恢复高小了,各队民办教师也要经过认真选拔,免掉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我们还想请杨老师到我们公社初中来教英语——其实早就应该请了,只是我一直不敢与那些人作斗争,就耽误到现在。”

  “我也是受害者呀!”吴队长急忙表白,“先前杨老师代课的事我都同意了,可是……”

  罗书记摆了摆手,“过去的事就别提了,现在我们要把工作一项项地落实下来。”

  于是,开学前很多工作已经确定下来,杨瑾同意去公社中学教英语,那边的待遇和环境都要比红旗九队要好一些,另外公社主管教育的朱干事和中学校长又都同意只要有民办老师转正的名额就优先给他。

  鲁盼儿重新回到九队小学当老师,又因为恢复了四五年级的高小,还要在生产队里选一位老师。

  经过生产队社员们的推荐和朱干事的考核,宋春妮成了九队的新民办教师。

  宋大夫夫妻俩带着她来拜托鲁老师,“春妮初中没毕业,文化水平不高,鲁老师一定要多帮助她,有什么不对的,只管说她。”

  “当老师不只要有文化,还要会把知识讲明白,我跟春妮过是同学,知道她肯定能行!”鲁盼儿请长辈坐了,倒了茶水笑着说:“你们放心,开学之后我会带着春妮,不,以后要叫宋老师,等她熟悉了教学,再自己带班。”

  春妮原来与鲁盼儿一起上学的,后来有病缀学了一年,就没有再回学校。虽然年纪相仿,可是鲁盼儿一直是班长,学习也好,她倒是很信服,赶紧答应,“到了学校,我就都听鲁老师的。”

  陈婶儿陪着一起来的,年前陈建国和宋春妮订了亲,她成了宋春妮未来的婆婆,很是热心地跟着张罗,“鲁老师做事最稳妥了,我们都放心,只是我想着我们毕竟都不明白,不知春妮缺些什么,好早些做准备。”

  “要说准备呢,不如让春妮把小学一至三年的课本从头到尾再看几遍,越熟悉越好。”

  “可是我的课本早没有了,”宋春妮就向宋大夫嗔道:“都是我爸,拿去卷烟抽了。”

  宋大夫就涨红了脸,“谁知道你还能用得上呢!”

  农村里纸张很少,学生用过的的课本多半被拿去卷烟、引火,一向少有留下的。甚至还有的家长不小心从正用的课本上撕纸,学生到了学校急得直哭的情况。鲁盼儿当老师见得多了,就笑着说:“没什么,先用我的,等开学后就会发新课本了。”她从上小学开始就一本也没丢,当了

  民办教师之后每年换新课本也都好好地收起来,现在还整整齐齐地留着。

  “太好了!”宋春妮就说:“我好久没看过书,许多东西都忘记了,正应该重新捡起来呢。”说着跟鲁盼儿过去拿了书。

第115章 解开谜底

  陈婶儿来的时候提了个小包袱, 见鲁盼儿向春妮交待清楚了,便打开拿出一块藏蓝色的卡其布, “鲁老师有空儿再帮春妮做套衣服,我想着做列宁装好,看着就有文化。”

  虽然年纪差不多,但春妮儿一直在家娇养着,瞧着还像小姑娘,不压事儿,鲁盼儿点点头,“陈婶儿想的不错, 当老师就要有老师的样子,列宁装很好, 能显得春妮成熟些。”

  宋大夫和宋婶儿倒没想到这里,便都笑了, “还是她陈婶儿细心。”

  陈婶儿就笑,“我一连气儿生了五个儿子,没一个姑娘,对儿媳妇自然要上心。”

  宋春妮红了脸, 低着头不吭声, 鲁盼儿有心打趣, 只怕自己再说什么她臊得跑了, 便笑着拉住她的手, “过来,我帮你量尺, 要赶在开学前做好衣服穿着去上课呢。”

  那边宋婶儿就跟着未来的亲家说闲话儿,“我们不愿意春妮嫁到外村,因此来说亲的虽然多,却都回绝了。建国是个好孩子,她小春婶儿一帮你们家提亲,我们就都愿意,春妮儿也点头……”

  “我早看好春妮了,只是先前建国还小,又不懂事,并不敢开口。现在他跟着师傅学成了手艺,十里八村的都请他做家具,家里日子宽裕了,再问他自己也喜欢春妮,才请了她小春婶儿上门说媒……”

  未来的两亲家彼此满意,也聊得来,又关心起鲁老师,“你们夫妻俩儿都去上课了,梓恒怎么办呢?”

  鲁盼儿和杨瑾当然商量过了,便笑着说:“我们已经请吴九奶奶帮忙照顾了。”九奶奶是小脚,下不了田,可是人干净能干,孙辈们都是她亲手带大的,去年春耕的时候帮着蔡颖照看小豆就很用心。

  “没有长辈帮忙是难,”陈婶儿笑着说:“好在你们俩儿都有文化,有本事,一个月工资就有六十五元钱,还有做衣服的钱,什么事儿就容易了。”

  杨瑾在公社中学当老师,工资比在小学高,每个月三十五元,两人加起来,收入已经不少了,在红旗九队差不多排在第一位,何况他们还有别的挣钱办法,所以鲁盼儿第一天送儿子过去时就大大方方地给九奶奶十元钱,“我上班挣工资,也给九奶奶每月发工资。”

  “都是一个生产队的,你上班去,梓恒就跟我们家的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儿,还不是应该的。”农家帮忙看看孩子就没见收钱的,送些粮食杂物就好了,何况十元钱,实在太多,九奶奶笑着摇头不接。

  “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以后除了周末天天都来,哪里能让九奶奶白忙呢?”鲁盼儿笑着将钱塞进九奶奶的兜里,“何况梓恒在这边,免不了蹭些吃喝,也算补贴了。”

  九奶奶收了十元钱,很是过意不去,便与九爷商量了,中午鲁盼儿来接儿子时便留住她,“你们娘俩儿回家开火做饭多麻烦,以后就在我们家吃午饭——梓恒吃饱了正好在这里睡午觉。”

  鲁盼儿想着也对,就留在九奶奶家吃了午饭,哄着梓恒睡了再回学校,果然轻省许多。

  第二天,她又带来十五斤粮食,以后家里买了好吃的,也捎过来些。两家人倒处得跟一家人似的。

  万彩凤最近又回到红旗九队了,说是女儿家不好久住,只等二龙分了房子再回化工厂。她见鲁盼儿与吴九奶奶处得好,口中叫着奶奶,时常送好东西过去,十分不平,逢人便说:“我才是她奶奶呢,她倒不认,反认了外姓人做奶奶。一个月十元钱,真是有钱烧的,白给了外人!”

  只是生产队里再没有人肯理她。

  就连一向关系不错的吴队长也不耐烦听,“鲁老师愿意让谁帮忙看孩子就找谁,我也管不了!我劝你也别嘀咕了,反正怎么嘀咕也没用!”

  吴队长媳妇儿便将万彩凤拉到一边,“他正烦心呢,我们到那边屋子里说话。”

  原来公社发了通知,各生产队要在春耕前选举生产队长,吴队长正为此担心,在家里一直摆着臭脸。

  吴队长媳妇心里也烦,可生产队里本来支持自家的人就少,总不能再得罪人了,毕竟万彩凤总算是能拉拢过来的。

  于是吴队长媳妇儿便听万彩凤抱怨了一个晚上,除了鲁盼儿,她对满芬、儿媳妇、大龙、还有好多人都充满了仇恨——吴队长媳妇儿听得烦透了,可最后还是陪着笑送走了万彩凤,“选举的时候,一定要选我们家吴队长呀!”

  到了选举的时候,罗书记带着几个主管农业生产的干事到了红旗九队,先念了县里的文件,又详细讲解选举的一些要求,最后询问有谁主动报名担任生产队长。

  这些流程其实大家早听过了,毕竟前面八个生产队都已经完成了选举,消息传得快着呢,鲁盼儿也听了许多传言,此时便把头转向小春婶儿。

  果然,小春婶儿立即站了起来大声说:“我报名!”

  “你还真报名呀!”吴修义就说。

  “当然真报!”小春婶儿嗓门高,“我要是当了生产队长,一定比吴队长强!”

  以前小春婶儿就在社员们的面前这样说过,鲁盼儿记得很清楚,早猜到她会报名了,就赶紧鼓掌支持。

  大家都跟着鼓起掌来,十分响亮,差一点儿就把屋顶震翻,“没错!小春婶儿不只自己的农活儿干得好,还用心盯着队里的水田,当队长肯定干得好!”

  “我也报名。”吴队长晚了一步,气得脸色又青又白,恶狠狠地向小春婶瞪了一眼,然后轻蔑地问大家,“你们以后愿意听一个娘们安排上工?”

  “娘们怎么了?我可不会借着安排上工整人,照顾自家亲戚!”小春婶儿才不会让吴队长,马上反驳,“还有,我告诉你,男女平等,妇女也顶半边天!”

  大家便说:“我们不管谁安排上工,只要多打粮食,工分高就行!”

  罗书记挥了挥手,“男女平等,女同志一样可以报名——大家不要再争论了,开始投票吧!”

  队部前面摆了两张椅子,吴队长和小春婶儿各坐一张,正对着大家,他们身后各有一个小口的木箱子,是盛票的。

  红旗九队所有十八周岁以上的人,每人一票,总共一百八十七票,除去吴队长和小春婶儿的,还有一百八十五票,每人领了两寸长一寸宽的红色票,依次从那两人身后走过,将手里的票放在哪个人身后的箱子里,就是支持哪个当生产队长。

  杨瑾在公社上课,并没有请假回来,鲁盼儿自己投了一票,也替他投了一票,重新回到座位上,静等着结果。

  罗书记带着几个干事当众将两个票箱打开,一一清点。

  毫无悬念,小春婶儿一共得了一百八十二张票,吴队长得三张,不,吴寿山得了三张,从现在起他已经不再是九队的队长了。。

  罗书记宣布了结果,便留下小春婶儿布置工作。

  大家纷纷出了队部,愉快地开着玩笑,“秦桧还有三个朋友呢,老话儿果然不错!”

  “猜猜这三票是谁投的?”

  “当然是吴队长,不,吴寿山媳妇儿、他儿子吴强,还有……”

  先前两张是一定的,另外这张票就不好说了,有人就小声说:“是他亲家?”

  “不是我!”吴寿山的亲家跟着大家出了队部,马上应了一句,“罗书记不是说了嘛,选生产队长要凭公心,我可不能偏心自家亲戚,就是我们家里的人也都选了新队长。”他家虽然跟着亲家借了许多光,可是后来也因为那件衣服吵翻了,更关键的是,他又不傻,早看出亲家不得人心,这次选举肯定选不上,自然不会为他与整个生产队的人作对。

  “那是谁呢?”

  这就只能猜了。

  蔡颖虽然是吴家的儿媳妇,可是她与吴家不是一类人,肯定不是她;队里的妇女队长和会计都由小春婶当,一向与吴队长关系不好,这次还出来争生产队长,当然不能是她;还有民兵队长宋向东,也因为二龙的事与吴队长闹翻了,也不能是他……

  总之,不论是谁,都不会承认的。

  当吴队长的朋友,不是什么好名声。

  但是大家还是知道了,因为有人看见当天晚上万彩凤去了吴家,与吴寿山媳妇儿大吵了一架,最后拎着一只鸡出来了。

  农村的房舍,一家挨着一家,极少有事能瞒过社员们,尤其她们还大声吵了许久。于是九队的社员们就都知道了,吴寿山得的最后一票是万彩凤投的,当时他媳妇儿答应给万彩凤一只鸡。

  不过,吴队长媳妇儿的本意是吴队长继续当生产队长才给给万彩凤一只鸡,但是万彩凤可不管,她投了吴队长一票,就要拎一只回去!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万彩凤胜利了。

  这又传为社员们饭后的笑谈。

  万彩凤从来不管别人怎么说,提着鸡就又去了化工厂,用一张选票换来一只鸡,她觉得划算极了,二龙吃到鸡肉一定会很高兴,而满芬看在一只鸡的面子上也能容自己多住些日子。

  鲁盼儿下课去了九奶奶家里,见几个女社员正带了孩子们在一处说着这些闲话,方才知道,便一笑,“原来如此,也算解开了谜底。”接了梓恒,“我先回家去,要赶着做饭呢,一会儿杨老师和丰收丰美就回来了。”

第116章 她骗了我

  鲁盼儿抱着梓恒出门, 陈婶儿也站起身跟着出来,“我也要回去做饭了呢。”可出了吴九爷家, 她却没有回家,而是与鲁盼儿走了一路,“最近我一直在琢磨,这事儿还得找你帮忙。”

  鲁盼儿便笑问:“什么事呀?”

  陈婶儿左右看看,周围没有别人,“当年就是因为万家的丫头,建国和建军打了一架,建军才一气之下离家走了。”

  这件事儿早算不上秘密了, 这一年多的时间,陈建军没有再给家里邮一封信, 汇一次钱——生产队里之所以没有人提,是因为陈建国只要听了便会暴怒起来, 挥着拳头要打人。

  陈婶儿未必心里没数儿,只是她要面子,不肯承认,顿了顿又接着说:“现在万县长和万书记都下台了, 我想着万家的那丫头也就不再是领导干部的女儿了, 建军也许能回心转意——就算他猪油蒙了心就想跟万家的那丫头结婚, 我也认了。现在万家不行了, 我们提分手更让人笑话。”

  陈婶儿自然是惦记儿子的, 而建国是个暴脾气,再听不得陈建军三个字。鲁盼儿便明白了, “陈婶儿是想我帮着写信问问陈建军吧?”

  不论当时陈家兄弟打架究竟谁对谁错,可陈建军总不应该这么冷血。陈婶儿总归是他的亲娘,建国、建党、建设、建立都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何况陈婶儿年纪大了,建国刚刚成年,建党和下面的弟弟们又年幼,他一分钱不给家里邮,家里该多难啊。

  尽管瞧不起陈建军,但是忙还是要帮的。若是陈建军只是一时气恼,收到陈婶儿的信母子和好总归不错。

  陈婶儿却摇头,“其实我悄悄让建党写过信,建军没有回。”

  陈建军果然没有良心!鲁盼儿怕陈婶儿伤心,只能在心里暗暗骂了他一句,却问:“那我还能做什么呢?”

  “我想让你帮我劝劝建国,”从万县长、万书记被免职后,陈婶儿就一直在想办法,“他脾气坏,我说了也不听;春妮还没过门,家里的丑事不好让她知道;只有你知道我家的事,他也一向信你的话。”

  “劝建国?”在鲁盼儿看来,就是建国有不对的地方,陈建军的错误更大,现在不是应该劝陈建军重新与家里和好吗?

  “我想让建国带我去部队找建军,再给建军陪个不是。”

  真是很难,但是鲁盼儿看着陈婶儿祈求的目光还是点了点头,“建国最近在哪个生产队呢?”

  正是农闲时分,建国正四处打家具挣钱,不知现在去了哪里。

  “他在红星三队,这家的活正好差不多完工了,我就让人捎话叫他回家一趟。到时候你去我家,只当找我说闲话儿,我再把建党他们都带出去……”

  陈婶儿用了不少心思,鲁盼儿就依她的安排去了陈家,果然建国已经到了家里,大家聊了几句,陈婶儿就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鲁盼儿就笑着说:“我们好久没在一起说说话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2页  当前第7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0/25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