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冰河降临[末日种田]_分节阅读_第22节
小说作者:水煮锅包菜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324 KB   上传时间:2022-01-27 21:57:21

  也不知道防空洞现在还能不能兑换药品,下次搜查队来的时候,还要再多一个药品,总觉得,现在需要的物资越来越多,问题也越来越多。

  而现在还只是初期,等到以后,这些东西彻底没有的时候,问题应该更多吧,解决药品问题,唐清能想到的就是中药。

  西药见效快,缺点就是,药品的制成需要的条件比较苛刻,大部分即使知道制作工艺,最终也无法制成,这样的情况下,还是中药更方便一些。

  尤其是中药的药丸,人工捏制就行,大学时她有同学身体不舒服,吃的中药。

  买了一大堆的颗粒,她不想用水泡颗粒喝,这样太苦,医生告诉他,可以加蜂蜜和水捏成药丸,大小随意,只要每天吃够量就行。

  她当时还帮忙捏了呢,刚上手会有些难,学会之后,还挺有意思的。

  也不知道搜查队的人会不会给她找到中药的种子,理论上来讲,中药也是可以水培的,就是可能有些药效会没那么好。

  当然,除了中药,还要有会使用中药的大夫,林医生恐怕只会西医,不会中医吧……

  回家,下午的时候把新买的这包药也用热水冲服,晚上她就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了,提早防治,永远的神。

  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像唐清一样,去买的药还有,王光的妈妈现在就躺在床上,因为高血压太严重了,最近一直不舒服,躺在床上哼哼唧唧的。

  林医生让出去走走,运动运动,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她躺着都觉得难受,更别说让她起来运动了,至于说的食疗,现在根本没那条件。

  他家的鱼菜共生刚刚开始,菜都还是小苗呢,根本吃不了,现在吃,无异于杀鸡取卵,只能期盼着家里的菜快点长大,改善一下伙食。

  唐清最近几天特别忙,每天要记录家里空中水培的情况,还要记录小鸡的生长周期,同时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睁开眼睛就要干活。

  这天,刚给鸡蛋翻身,就听到陈建民在敲门,后面还跟着几个不认识的人。

  “村长?有什么事吗?”村长向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是李庄的人,他们过来想学一下鱼菜共生,我就带着他们来你这来看看。”说完,把唐清拉到旁边,低声说:“你之前不是想找菌种吗?这里面领头的那个他家之前就是种蘑菇的。”

  看看不知道那边发生什么事情的众人,唐清觉得,这群人跟行走的小蘑菇一样可爱。

  “来来来,我先带你们参观一下我家的鱼菜共生,咱们边参观边学习。”

  众人还有些不太好意思,刚开始全程不说话,后来熟悉之后,逐渐放开,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要是没有鱼怎么办,我们村没有养鱼的。”不是所有的村子都会有人养鱼。

  “那你们可以在我们村这买一些拉回去,路上注意保暖,鱼回去的时候肯定还能活着。”

  接着,唐清就告诉他们,怎么才能拉更多的鱼,怎么样才能保证在路上的时候养鱼的水不结冰。

  说着说着,她就想到了其他的事情,不过现在不方便讲,还是先把这些人打发走再说。

  “哦,明白了,那就是说,如果有植物生长灯,你之前说的蔬菜可以换成任意一种,对吗?”

  “对,当然,这样就不必局限于种植不需要阳光也能生长的植物。”

  问问题的是以前家里养蘑菇的人,他家为了养蘑菇,提高产量,家里备有植物生长灯,而且是太阳能的,当初是为了省电,没想到现在歪打正着。

  他家现在是他们村唯一有电的人家,本来听说云村有办法把路灯上的太阳能板改成家用的,他们村的人还想着请人去村里帮忙改呢,

  结果发现,他们村路灯上的太阳能板已经没有了,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大德的偷走了,要是让他们发现村里谁吃独食,非打他孙子不可。(云村打井队: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接着众人参观唐清家的布局,打算回去自己家也这么搞一下,把一楼利用的更彻底一些。

  “这里等以后找到菌种,我就打算用来种蘑菇,蘑菇营养丰富,咱们现在吃的种类少了,就需要这种营养全面的菌类补一补。”

  听到这里,家里种蘑菇的人看了看陈建民,再看看唐清,就当是自己交学费了,人家教会自己鱼菜共生,自己教人家种蘑菇,还算划算。

  “正巧,我家还剩几包菌种,当初就抢救下来几包,剩下的都上冻了,现在半死不活的,我把抢救下来的给你送两包过来,虽然是少了点,可是用这两包菌种可以再培植出来更多的菌种。”

  虽然这样速度慢一些,但是确实可以做到,他没有骗人。

  两包菌种,对于唐清来说已经喜出望外,第一步踏出去,后面的路就会好走很多。

  唐清和陈建民跟几人约好,等明天他们带着桶来,就带他们去买鱼,至于蔬菜种子,去他们自己村的农产品店买就行。

  临走的时候,这群人还跟两人说:“你们村以后要是在有什么好东西,一定要记得我们呀,咱们两个村要互帮互助。”

  “放心,肯定记得你们,也欢迎你们过来学习。”一番客套之后,总算把众人送走了。

  这会儿唐清心情特别好边哼歌边往家回,路上听着村长在唠叨什么到时候等菌种过来,大家一起出力,尽快扩大菌种,让家家户户都能种上蘑菇。

  他听林医生说了,蘑菇这种东西,对于老年人和三高病人来说特别好,他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老人,种蘑菇再合适不过了。

  蘑菇成熟还比蔬菜快很多,每家种上几包,基本上就能保证天天有蘑菇吃。

  唐清更开心,她最喜欢吃蘑菇了,上学的时候还吃过一道菜,小鸡炖蘑菇,那滋味,绝了,等蘑菇养出来,她的孵化的鸡长大,再孵小鸡的时候,可以试试。

  第一批小鸡是绝对不能吃的,要留着扩大生产。

  如果搜查队能把沼气池的设计图找到,那就要养更多的鸡,这样产生的粪便可以当做沼气池的原料,这就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推开家门,突然听到家里有一些奇怪的动静,声音细细小小的。

  顺着声音走过去,发现是从盖鸡蛋的小被子下面传出来的,孵出小鸡来了!这是唐清的第一反应。

  接着小心的把小被子打开,发现里面有两只已经破壳了,剩下的有一半鸡蛋壳出现裂缝,随时都会破壳而出。

  刚出生的小鸡还不太能站稳,踉踉跄跄的往她身边走,边走还扑棱着小翅膀。

  唐清拿过旁边早就准备好的纸箱子,这个纸箱子是在小鸡还小的时候住的,等再大一些,褪去绒毛,身上的毛更多更厚之后,才会把它们放到楼下的笼子里。

  等小鸡都破壳,再等几天,就请村里的老人过来看看,她这几只鸡都是公鸡还是母鸡。

  小鸡在很小的时候就基本上可以判断出公母了,趁早跟其他人换,在小鸡还小的时候合笼,鸡群更容易融合。

  长大之后再合笼,有时候会出现不同群的鸡打架斗殴,甚至致残致死的情况。

  村里的鸡蛋都是在同一天开始孵化的,所以小鸡也差不多都是在一个时间段出壳的,村里几乎每家推开门都能听到清脆的鸡叫声。

  好在这些小鸡精力也有限,晚上的时候只要他们睡觉,屋里一黑,小鸡也就都安安生生的,不再出声。

第26章 来掏粪呀

  陈丹丹家的小鸡也破壳了, 黄黄的,软乎乎的小鸡,陈丹丹怎么也看不够, 每天都要摸一摸, 恨不得把小鸡当成自己的宠物。

  破壳当天,还特地到唐清家,问她家的小鸡有没有破壳, 得知也破壳的消息之后,又说自己给家里小鸡都起了名字,小苹果、小菠萝、小草莓……

  全是一些水果名字, 她是有多想吃水果呀, 说的时候,分明可以看到她在咽唾沫。

  其实唐清也想吃水果,本来冬天水果就不多,下大雪之后, 卖菜兼卖应季水果的大叔就没再出来卖水果。

  “你给它们起名字, 那以后还吃吗?”

  “吃呀,那个看起来最好吃的叫小樱桃,这名字是按照我喜欢的程度取的。”

  好家伙,你在这标等级呢,还有看起来最好吃和最不好吃的区别。

  “之前孵化的时候, 我妈不让我碰, 现在小鸡孵出来了, 每天就由我管着。”陈丹丹说的挺自豪的。

  现在村里给小鸡喂食的事情基本都是孩子在做,因为小鸡适合少食多餐,孩子们每天去看一百遍小鸡,正适合做这个工作, 也算是给这些整天无所事事的孩子们找点事干。

  唐清家的小鸡,因为她最近要培育菌种,所以自己做了个简易的自动喂食机,只有每天晚上的时候,清理一下纸箱底部。

  正在两人围绕着小鸡展开话题的时候,这几天外出打猎的白睿回来了,前几天,他在村后面靠近山林的地方发现了猪留下的痕迹,就是不知道是家猪还是野猪。

  是家猪的话,可以抓回来养起来,如果是野猪,还是要尽量杀了,至少要提醒大家,野猪看起来没有老虎表现的凶猛,其实杀伤力一点都不小。

  野猪还是杂食动物,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危险性一点也不小。

  天气太冷,白睿只能每天上午出门,下午就回来,这段时间外面相对暖和,适合人和猪活动。

  白睿来的时候脸上带着笑,看起来应该是有什么好事情,“唐清,你要小猪仔吗?”

  “小猪仔?你抓到小猪仔了!”唐清瞬间睁大眼睛,猪肉啊,没想到白睿还有这种本事。

  “没有,不过抓到头怀孕的母猪,村里老人说过几天就要下崽了,你要的话,到时候给你家抓住一头呀。”虽然现在还不知道一胎会有多少头,不过肯定不会低于两头。

  “嗯……还是不用了,我家没那么多地方,一楼这些地方还要用来种粮食。”思考一下,唐清还是决定不养猪,她家不可能什么都养。

  “我能去看看你抓的猪吗?”唐清和陈丹丹都跃跃欲试。

  “走,我带你们去看。”

  白睿家,一楼专门腾出个房间专门养那头母猪,还用家里拆下来的铁栅栏做门,方便喂养。

  “这猪……看起来好像是家养的呀……”

  不怪唐清这么说,她看过纪录片,国内的野猪都是深色的,比如黑色和棕色,这头猪却是白色,而且,野猪的外形跟家猪还不太一样,再加上,这头猪的耳朵上还有耳标,绝对是家养猪。

  “嗯,应该是家养的,我遇到的时候,它正在找吃的,我就是用吃的把它引回来的。”

  这头猪应该是哪里养殖场的,天冷之后没人管,没人喂,侥幸跑出来的,因为一直在挨饿受冻,这会儿到了有吃有喝的地方,正在低头大吃,即使有人围观,也顾不上抬头。

  看着这头猪,白母心情终于变好了一些,虽然这头猪现在吃的不少,可他们已经准备这头猪生产之后就杀吃了,到时候猪肉和小猪仔都可以用来换粮食。

  也算是给他们本不富裕的家庭增加一些收入,这几天白睿天天外出,她也是天天提心吊胆的,这是这段时间第一次笑,不过她还是不赞成白睿继续出去打猎。

  “不出去打猎,这次就是看到有猪活动的痕迹才出去的,附近要是没有动物活动,我也就不出去。”他也不傻,也知道冷,最近也是冻的够呛,平时肯定不会盲目出去。

  “对了,家里的菌种按照方法已经培育出来一批了,明天你们记得都过来拿菌种,一会儿我回去的时候还要去跟村长说。”

  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已经把蘑菇房准备好了,就等着唐清的菌种培育出来,大家直接带回家。

  之所以是唐清培育,是因为现在在大家的眼里,唐清属于技术型人才,别人可能不能很好地掌握培育蘑菇,唐清肯定可以。

  更重要的是,唐清家作为小超市,塑料袋多的是,可以用来装培育的菌种,方便大家带回家。

  当然,其他人也不是不出力,培育菌种需要的东西是大家帮忙找齐的,小麦石灰这类的东西,都是大家凑起来的。

  “这么快。”他记得唐清才开始培育没多久。

  “家里温度和湿度都合适,繁殖的就快,明天你们过来拿的时候,路上注意保温,这样回去之后能更快长蘑菇,要是受冻了,还要再缓一缓,才能长蘑菇。”

  甚至严重的时候,菌种还会被冻死,这样就白白损失了,而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这种蘑菇十几二十天就能长出一茬来。

  在现在,保温的最佳方法就是大桶套小桶,中间加一层热水,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都没有问题。

  就他们看母猪这一会儿,白睿家已经来了好几波人了,都是来问他家的小猪仔卖不卖的,要是卖的话,他们家就预定一个。

  后面来的几家,可能是觉得自己来的晚,甚至都是带着粮食来的,想先付定金,来个后来居上。

  不过白睿没收,就是说按照登记的顺序来,到时候前面要是有人不要了,就顺延给下一个人。

  第二天,就在大家排队领菌种的时候,一个正在排队的中年人被白睿叫走,家里的那头猪居然今天就要生了,应该是在大雪封路之前怀的孕,现在环境正好,就直接生了。

  动物有发情期,就是为了配合大自然,方便更好的养育下一代,这时候的环境正适合生小猪仔,可能就是这样,才会这么快生小猪仔。

  如果它依旧在野外,可能会再晚些时候,等储存足够的存粮之后才会产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6页  当前第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7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冰河降临[末日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