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塑料夫妻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川不辞盈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688 KB   上传时间:2022-04-15 20:28:18

  “杨爷爷,您坐了那么久的车,还是让我帮您收拾吧。您在这坐会,休息下。”林青禾道。

  “是啊老爷子,我去把火墙烧起来,您一个人住,这儿还怪冷的。”卢向阳道。

  “那行,麻烦你们了。小禾,你不用收拾的太好,把东西放了就行哈。”

  “好勒,我的杨老师啊,您就好好歇会吧。甭操心!”

第48章 规划 杨教授提点青禾向阳

  林青禾帮着把东西都规整好了之后就去了厨房做饭。橱柜里, 余建珍已经放了一些大米、糙米、富强粉还有一些玉米粉和其他糙面粉。但是不仅没有菜,连调味料都没有,就是有一小壶油。现在去买也来不及了, 正好杨弘儒从泉水大队有带方秀珍给他的肉酱罐头。

  林青禾就取了一些富强粉和玉米粉混合开始揉面, 她打算简单做个拌面。醒面的时候, 青禾把杨弘儒带回来的特产就拿了出来, 分门别类的在橱柜里放好。

  外面卢向阳陪着杨弘儒去胡同前的邮局给林青谷发电报了。

  杨弘儒发的电报很简单,就六个字:已到平安勿念。

  发完电报, 杨弘儒又提出想要去买菜。

  家里什么菜都没有,两个孩子一整天都在帮他忙活,他过意不去。杨弘儒还没有去领房租,身上的钱票还是来的时候, 杨素筠给的。

  菜站,王秋萍在这卖了十多年的菜了,下午是她最清闲的时候, 因为一般人都是早上赶着来买最新鲜的菜。

  “杨老师?”中午难得有人来, 王秋萍见来了一老一少,正要招呼, 却发现那老者有些眼熟。仔细再看, 这不就是胡同里的大教授杨弘儒吗?他被下放都有九年了吧?王秋萍记得他被抄家的那天她儿媳刚生小孙子,就是被外头那广播给吓得突然就生了,还好母子平安,如今小孙子都九岁了。

  “东来媳妇。”杨弘儒打了声招呼。

  “真是您啊?我还以为眼花了, 您这是……回来了?”王秋萍问道。

  “是啊。你看,还有哪些新鲜的菜,帮我挑挑。”杨弘儒不着痕迹地转移话题。

  “诶,好勒。”

  不仅买了菜, 还在旁边的供销社买了调味料。

  付钱的时候杨弘儒执意不肯卢向阳付钱,卢向阳只好退了一步。

  回去的路上两人有一茬没一茬地聊着。

  到家的时候,林青禾正好也把拌面做好了。中午三人就简单地吃了一顿。

  饭后。

  杨弘儒把两个孩子都叫到书房,然后锁好门窗。

  “小禾,你还记的以前我和你说的国家要发展就要有人才的话吗?”杨弘儒道。

  “记得,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林青禾大概知道杨弘儒要说什么了,以前她深信不疑,可是自从经历了上次文化纠察队的事,她就突然没有那么坚定了。

  “没有可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你看我,过去了九年我才重新回来,我也曾经迷茫过,想过放弃,可是每次我都咬牙坚持下来了。我相信不仅是我,咱们泉水大队每一个下放的人也好,知青也好一定都会回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这话我之说一遍,出我的口,入你们的耳。我之所以能回来,是我的老领导先平反了,然后他帮我使得劲。其实过年的时候我就收到了他的来信,问了我这几年有没有把吃饭的家伙什丢了,又说是让我做好准备。但是当时我自己都没有信心,怕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直没声张。可我现在回过头去想那封信,觉得字字都大有深意。

  吃饭的家伙什?我能考啥吃饭,还不就是做个历史老师吗?准备?准备什么?你们说,如果大学里的老师都要回来了,那……”

  杨弘儒言尽于此,但是林青禾却觉得自己一颗心都随着他的话跳到了嗓子眼。

  她一扫多日以来的低落,两眼亮得惊人。

  “老师,我,我……”不知不觉林青禾的称呼都换了。

  “你的想法我知道。那向阳呢,虽然有点失礼,不过我勉强也算是你们的长辈吧?”

  卢向阳赶紧道,“您当然算。”

  杨弘儒点了点头,接着道:“你对未来是个什么打算?我上次听谷子说,你在部队里报了学习班的。”

  卢向阳轻咳一声,有些不好意思,“学习班已经拿到毕业证了,那个是相当于初中毕业证的。我们政委推荐我上军事进修班了。下周才开课,我暂时的规划都还是围绕部队的。”

  杨弘儒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其实他今天和这两个孩子说这么多,一方面确实是因为把他们当做自家小辈看,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家人少,日后要是他不在了,怕素筠和小喻旻没人帮衬。青禾和青谷是亲兄妹,关系很好不假。但是下一代的关系却不一定了,他如今在京城就想把关系拉得更亲密一些。

  说实在的,要不是户口的关系,他都想把林家整个都弄到京城来。这样他就不用和孙女曾外孙分隔两地了,他年纪大了,活一年少一年。

  这些都是他在回来的火车上想的,从前身处在那环境里他看不清,可现在他跳了出来。

  纵观史书,新王朝建立初期都是会经历一段的混乱的时期。然而,随着王朝的发展,终将拨乱反正。这年月的未来,史书上早就写了答案。

  ……

  晚饭也是在杨弘儒家里吃的,他们俩还陪着杨弘儒去居委会领了这九年的房租,三块五一个月一共拿到了378元。最重要的是,看到了杨弘儒的房本他们才意识到,原来家属院分的房子不算是真正属于他们的。

  回家属院的路上人不太多。

  杨弘儒家的胡同在后海那边,没有直达团里的公交车。他们换了两趟公交车后,一路摇摇晃晃地穿过小半个京城才到团里驻地所在的公社。下了公交车距离驻地还有好几里路,林青禾和卢向阳步行回去。

  已是傍晚时分,落霞漫天,暮色四合。

  路边沉睡了一个冬天的褐色的土地已经化了雪,上头还长出零星几点新绿,远远看去那一小簇冒出个头的小苗也让这灰扑扑的世界看上去有了些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天要来了。

  “冷不冷?”卢向阳问。

  林青禾摇摇头。

  她今天穿的足够多,帽子围巾手套一个不落。

  “自从知道家属院那房子不是咱们的,我现在心里都有点发慌了。总感觉住在别人家。”

  卢向阳被林青禾的话逗得发笑,“地是团里,产权应该就是部队吧。”

  林青禾摇头,“那不成。这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哪天有了什么意外,人家说拿走就能拿走。还是得有咱自己的房子。”

  “老家不是新盖了小院吗?”卢向阳没把林青禾的话当一回事,在部队能有什么意外。最多就是他……或者他退伍。

  “可你不是一直想在部队干嘛,我…我想上大学,咱以后回去的机会很少。这在京城总得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吧?”

  卢向阳听出来了,媳妇这是被老爷子勾出瘾了,想要买房呢。

  “都听你的,咱家不都是你管钱嘛。不过,这年月房子也不好买。”

  “嘿嘿,你同意就好。我已经让杨爷爷帮我们踅摸着了。”

  卢向阳捏了把林青禾的脸,笑了:“敢情你还是先斩后奏啊!”

  林青禾抓住他话里的漏洞倒打一耙,“哦,你现在不说是我做主啦?你就是说好听的哄我!”

  “得得得,我投降!”

  夜色下,两人一路打闹着回家。

  ……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春雨也开始淅淅沥沥地下了,都说春雨贵如油。这不,在接连下了两礼拜的雨之后的某个晴天。天不亮军号声也还没响,林青禾就被外面的喧闹声惊醒了。就连每天早晨要跑步的卢向阳也是这时候将将起来。

  “我去瞧瞧。”卢向阳道。

  拉开窗户,一瞧,好家伙,乳白色的雾气中都若隐若现地看到楼下院里人还挺多。

  干啥呢?

  都是拿着耙子准备去上次林青禾生气跑过去的那片荒地开垦呢。去年那边的空地就分下去了,分到的人家各自用篱笆扎了一块地方出来种菜。

  现下回暖了,春雨也下来了,正是下种的好时候。

  于是这一段时间的春雨停了后的第一天,还没天亮那些分到地的人家就都不约而同地迫不及待去地里。

  楼下这些人里几乎全是随军的军嫂,就几个大娘跟着儿媳一起干。她们之前本来就在老家种地,对干农活很熟悉。一个个还心疼自己丈夫/儿子在团里辛苦,都不带叫家里男人的。就自己扛着锄头拎着木桶结伴出门。

  一整个早上家属院都能听到那群军嫂干活的声音。林青禾被吵得睡不着,干脆就早早起来。等卢向阳跑步回来,她已经做好了早饭。

  她今儿发了二合面,正揪着面片往锅里放,煮面片的配菜,是她上回回老家她妈给装的干木耳干蘑菇干黄花菜,林青禾还加了把加上豆角干。

  自从她上班,她和卢向阳最多也就是早上和晚上能碰着一块吃,忙得时候连这两顿都挨不到一起。因此但凡是两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她做饭从不糊弄。

  正吃着饭呢,门就被敲响了。

  林青禾去开门,是二营孙勇的母亲,她许是刚从地里回来,裤脚和鞋底上还沾着泥土。身后还跟着个穿着黑衣的姑娘。

  “小林,小卢吃着呢?”孙大娘见是林青禾开门,笑了笑打了声招呼就往屋里走。

  剩下那穿着黑布衣的姑娘,看了眼林青禾就慌张地低下头,然后在孙大娘的目光下,声音怯怯地叫了声,“林同志你好。”

  “哟,大早上的就吃这么好,不愧是双职工,条件就是好。小林,你没申请地吧?”

  “是我没去申请,我们俩都要上班没时间照顾菜地。”卢向阳从饭厅走了出来。

  “嗐,就翻几下的事,你们要是有地,大娘都得直接给你们翻咯。”那孙大娘是一点都不见外,直接进了屋子。

  孙大娘从进了屋一双眼就四处打量,目光更是在收音机上多停留了一会。

  “大娘,你们吃过早饭了吗?一起吃点啊,这些啊都是老家带来的。”林青禾客套了两句,看着已经沾上泥的地面就别开眼当没看见。

  和老太太计较什么。

  “不了不了,我来啊,主要是想问问你的。”孙大娘走进林青禾,笑眯眯的。然后才看到儿媳还在门口杵着,几步走到门前把儿媳拉了过来。然后拉起林青禾的手,道:

  “小林,你看我这儿媳。她可是初中毕业的,能不能也进你们军报工作啊?

  咱家不比你们,就大勇一个人挣的那点津贴还得寄回家一部分贴补队里。大勇从小,他爸爸为了看队里的粮食牺牲了,留下我一个人拉扯他长大。我们那旱得很,队里这些年一直想打个机井。这孩子一声不吭地存了许多年的津贴。

  但是自己家也是家,我想着两个孙子也都要大了,就想让我这儿媳也出去赚点家用,好歹也是初中生不是吗?不能像我这样一天到晚留在家里。”

  孙大娘这套说词在家属院不是第一次说了。每回她这样说了,别人就算帮不到她,但看她的眼神也都会变柔软一点。因为这,她最近做什么都有人让她。

  林青禾没有抽回手,反而另一只手在孙大娘手背上拍了拍。

  然后她上下打量了遍这姑娘。

  这姑娘留着齐肩短发,眼睛很大,估计有些营养不良,小脸蜡黄,皮肤粗糙,整个人都很干巴。穿着也很老气,黑色棉布做的老式对襟上衣,同色长裤,裤脚很大,盖住了脚上大半布鞋鞋面。

  看到林青禾的目光她整个人都肉眼可见的局促起来,双手无意识地揪着衣角,耷拉着头,长过冻疮的耳朵一颤一颤的。

  见儿媳这不争气的样子,孙大娘脸一沉,抬起手,就想对着儿媳妇背上上手。意识到林青禾他们还在旁边她只得重重地抬手,然后轻轻落在她背上。

  “我这儿媳妇内向怕生话也少,就喜欢看个书报的。”孙大娘解释道。然后又换上一副神神秘秘的表情,压低声音,“小林,大娘我这里可是有生子秘方的,你帮大娘一把,我这……你这……”

  林青禾简直要被这孙大娘整笑了,她从哪里看出来她很想要生儿子啦!她马上改。

  然而看着那姑娘任由婆婆拉扯着都不吭声的模样,林青禾在心里叹了口气,还是好言好语道:

  “孙大娘,我们军报目前没有招工的通知。我帮你留意着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6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8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塑料夫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